APP下载

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的应用研究

2018-05-14邱晔

丝路视野 2018年25期
关键词:学科服务高校图书馆应用研究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升级和高校学科建设的不断深化,对高校图书馆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其提供更为专业的服务。而学科化服务模式就是在此背景下提出的。为了深化学科服务的发展程度,高校图书馆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新技术,在图书馆工作人员和学科专业人士之间建立协作关系,为提升图书馆学科服务水准提供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应用研究

图书馆是完成信息搜集、保存、探究和运用的服务部门。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其信息服务的水准在逐步提升。当前,用户的需要有所调整。高等院校设置多个学科,这些用户不仅要求图书馆提供个性化的服务,而且需要它能满足自身更加专业化的需求。从这个角度出发,高校图书馆必须扩展原本的服务形式,给用户带来更加学科化的服务。

一、学科服务的相关内容

(一)学科化服务系统

为了达成目前用户多样化的需要,高校图书馆必须要有效融合学科教学,完成学术互动,把之前的单项式、坐等式提供服务的形式,调整为满足客户需要,主动进行互动并给出知识革新的服务形式。在确保收藏、借阅等基本职能的基础上,强化图书馆的学术资源服务能力,让其提供更具学科性质的服务。所以,图书馆需要依据学科主题将资源展示给用户,让信息服务学科化、内容变得更加知识化。

(二)Web2.0融入了学科服务

近几年,Web2.0技术开始运用于图书馆管理,建立了学科化服务的新模式,也就是学科化服务2.0,它将学科馆员置于核心地位,在当前图书馆藏书的基础上,主动满足客户需要,整合运用Web2.0的各类技术,指引各专业人员参加学科化资源建设,给出与学科有关的服务规划。其主要特征在于信息组织具备更明显的学科性,信息内容更加侧重知识类型,信息运用开始均享,信息推送变得更加及时,提供的服务手段也有了更全面的网络特征,提供的服务具有更为个性化的特点,服务开始倾向于双向互动。为了确保学科服务的效果,组建对应的学科服务平台成了高校图书馆的必然选择。

首先,构建学科博客。这一平台在高校图书馆学科建设过程中有极为广泛的运用。学科馆员借助博客这一网络平台的组建,将本科学的知识和资源,还有使用的用户群体全部集中在一起,构建规模庞大的知识网络。在此网络系统之内,学科馆员乃至用户均是资源的提供者,他们能够和用户完成即时互动,学科资源将会变得更加完善,同时,还能保证所得知的资源均是最新的信息。用户也可以针对学科方面的资源提出自己的疑问,提出自己的看法。同时,还可以方便探讨学科方面的问题。

其次,构建学科服务平台。这是图书馆完成个性化转变,奠定网络化信息服务的根基。也是推行专业化学科知识服务的基础。它把更具备专业化的特征,用来化解用户信息沟通、知识分享等诸多方面的问题。高校图书馆依据资源管理等诸多体系完成资源整合,借助Web2.0等技术强化和用户的沟通,推动学科信息成为一个完整的体系。

(三)建立合作共赢关系

在当今时代,有效的合作能够实现双方甚至是多方的共赢。把用户当做一种创造价值的资源并和其建立协作关系,在学科用户同步配合的基础上建立新的图书馆服务形式。此举将会明显提升图书馆的竞争力,帮助其展开服务创新,深化用户的忠诚度,进而再次验证图书馆和学科馆员互动的价值。

首先,和学科使用者以及院系建立協作关系,组建馆藏资源丰富的教研图书馆,为院系获取一流的学术资源提供支撑,经费不足是一个共性的问题,和学科使用者和院系配合,让他们参加到图书馆的资源建设过程中来,在开源的同时,也能够进行节流,促进图书馆的长期健康发展。

其次,学科馆员和专业教师建立协作关系。将信息素质教育融入到教学活动中来,让信息素养和课程教学组合在一起,研发信息资源基础之上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完成学习的进程中全面感受借助信息技术得到且运用信息的能力。双方协作的模式包含:让学科馆员提升教师的信息素质。之后教师再把有关知识能力揉入课程教学之内,让学生获得专业知识的同时强化信息能力。同时,学科馆员和教师配合讲解有关知识,馆员重点讲解信息搜索、运用和评估的能力。教师则重点讲解和学科探究关系密切的研究方式和技巧。

最后,图书馆和科研队伍配合。为科研部门服务始终是高校图书馆的短板所在。一方面,图书馆学科服务团体不能对其服务对象的知识建立全面的联系,英语能力不高,学科知识背景极为单薄,他们所得的知识无论是数目,还是质量都无法达到较高的水准,进而降低服务的质量。另一方面,科研队伍对新推出并全面的掌握本研究领域的信息有极大的需求,而且身为科研队伍领头人,专家教授通常身兼数职,尤其是需要能够搜索有关文献资料的助手。但是科研队伍助手的水准高低不等,其最终所得到的资源,不仅不够全面,有时候准确度也有待考证,限制了科研团队的发展。

二、提升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的策略

(一)以用户为中心,调整学科化服务的格局

对于图书馆学科化服务,将用户置于服务的中心位置,是提供高质量学科化服务的有效保障。为了适应新信息环境变动的需求,全部图书馆都要从传统图书馆转变为新型的图书馆。在此进程中,图书馆必须实行全面变革。在技术迅速升级的背景下,图书馆需要强化其业务系统的组建工作,关注运转制度的兴建。从图书馆的角度分析,对其内部业务部门做出调整,实行机构变革,可以运用最合理的管理办法再次调整图书馆的运行程序,完成其内部架构的重组,从之前的图书馆转型为全新的图书馆。当前,我国运用最普及的图书馆是依据业务内容组建起来的,从馆长到馆员执行的是直线管理的模式。依照文献管理程序划分为文献部、流通部等多个组织结构,而此种管理形式明显受到限制,在专业方面属于短板,不适合图书馆数字化的发展模式。构建学科图书馆是当前图书馆建设的一个全新模式,组建上下一体、职责分明的团队,可以给图书馆提供更好的学科化服务提供保障。

(二)彰显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针对高校图书馆而言,其理念是以客户为中心,并将之当做存在的价值。图书馆的所有工作和任务就是确保用户能够享受到高品质的服务,依托现实需求为用户提供更加细致的服务,全面展现人文关怀,从用户的角度出发,想用户之所想,急用户之所急,重视用户的权利,培育他们的创造性,供应开放的平台,激励用户参加图书馆建设,主动接近读者,探究读者的需要,拉近读者和图书馆之间的间距。

(三)关注新技术的运用和工作人员的培养

看重新的信息技术,强化它们在图书馆学科服务中的运用,这是高校图书馆工作的核心。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给图书馆的服务创造了之前从来没有的机遇。和国内图书馆比较,国外如图书馆对于此方面的发展极为敏感,能够在第一时间引入新技术,并且会跟踪这些技术运用的效果。Web2.0技术的运用已经极为普遍,已然成了一种非常常见的服务。然而在国内图书馆,这一概念还比较新颖,甚至还没有进入实践环节,因此,我们要引入国外图书馆的先进经验,重视新技术的研发并进行创新,进而提升其服务能力。此外,图书馆的工作人员还需要在知识搜集和服务能力方面有所改善,必须保持与时俱进的适应能力。

(四)全面建设平等互惠的关系

从图书馆的角度分析,它要和用户维持紧密的联系,必须给出高品质的学科服务。学科工作人员需要主动投身到工作的一线,融合到教学教研的过程中来,协助用户辨识和过滤所需要的资料,依靠自身在信息层面的特长转变为科研人员的协助伙伴,转变为教研队伍中不能缺少的力量。在确保交流途径通顺的基礎上,全方位组建平等互惠的协作关系,让学科服务从图书馆一方的服务,转化为多方的互动,获得更多人的支持。

三、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图书馆在提升学科化服务水准的基础上,要不断革新服务理念,转变管理模式,依据图书馆的具体情况和学科化建设的服务特征,在新的信息背景之下,深化学科化服务程度,构建真正满足用户需要的学科化服务制度,为高校图书馆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海英.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研究评价[J].图书馆学研究,2014(18):93~97.

[2]谌志成.“互联网+”时代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探讨———以长株潭地区高校为例[J].高校图书馆工作,2016,36(06):71~75.

[3]李志芳.国内外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的对比分析———基于国外iSchool联盟和国内“985”高校图书馆的调查[J].图书情报工作,2017,61(11):71~79.

作者简介:邱晔(1987.02—),女,汉族,河南开封人,硕士研究生,河南省图书馆,助理馆员,研究方向:图书资料管理。

猜你喜欢

学科服务高校图书馆应用研究
论新教育科研范式下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
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工作中的“马太效应”现象
进驻数字课堂的新兴教学媒体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案例分析
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在慕课发展过程中的价值与服务的自我创新研究
AG接入技术在固网NGN的应用研究
分层教学,兼顾全体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实践探讨
基于SCIE和ESI的燃料电池Pt基核壳结构催化剂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