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工程中人工挖孔桩施工技术刍议

2018-05-14冯玉范

丝路视野 2018年15期
关键词:混凝土建筑工程

【摘要】建筑工程构筑物的基础类型较为广泛,当建筑物结构自重较大时,人工挖孔桩基础作为一种建筑基础的选项,在很多的建筑工程中得以应用。本文主要介绍人工挖孔桩施工的施工技术要点以及需要注意的关键点,为同类施工做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挖孔桩;建筑工程;混凝土

一、引言

建筑工程构筑物的基础类型较为广泛,当建筑物结构自重较大时,人工挖孔桩基础作为一种建筑基础的选项,在很多的建筑工程中得以应用。人工挖孔桩顾名思义,就是用人力来挖掘井孔,在井孔中做的一种钢筋混凝土桩基础类型。为了便于施工人员施工,这种基础类型一般直径都要大于80厘米,深度一般不超过20米,适合于无水或者少水的地区。在人工挖孔桩施工过程中,井孔的开挖、井壁的支撑以及通风、排水操作不当,都会引起较严重的事故,甚至危及生命。

二、场地准备

人工挖孔桩由于需要施工人员下到地面以下,所以人员安全和施工安全是重点。在开挖前,需要将开挖井口附近的零散材料如石子等清理干净,并要在孔附近挖设排水沟和截水沟,防止地面水流入到孔内,造成施工困难。一般为了出土方便,用简易的带架小卷扬机或电葫芦吊装挖土桶。在坑口周围纵横轴线方向预留四个方向桩,并测出桩顶高程,以备纠偏使用。

三、井孔开挖

人工挖孔桩一般情况是两个人配合,一人开挖,一人在井口负责倒土。首先一人根据测量人员所放样的桩中心所在位置,再根据桩的直径加上井壁支护混凝土厚度,确定出开挖的轮廓线。先直立的往下挖掘,一般情况每节的深度是1米左右,当整节挖完后,在基底部位,往井壁圆周横向掏槽,一般槽的横向深度在15-20厘米左右,这么做的原因是,当混凝土护壁做完后,再往下开挖井孔的时候,上一节混凝土井壁不会下落。挖完这节土方后,需要进行中线和高程的测量,根据场地外预留的横纵向方向桩连线确定挖孔桩的中点,在此点吊錘球,锤球的线绳即为桩竖直中心线,根据竖直中心线的位置,量出孔的偏差,进行及时修正。每一节土方挖完和支护结构模板加固完后都要进行此项检查,防止孔的竖直度超限。除了竖直度检查外,还要进行高程的检查,一般是从孔口高程桩往下用钢尺量测。当孔壁支护结构做完,混凝土强度满足支护要求后,方可继续进行下一节的土方开挖。当挖到设计标高后,要提报监理进行孔深孔径以及基底的检测,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步施工。

四、孔壁支护

人工挖孔桩由于需要作业人员进入到地面以下,所以支护做的好不好,直接影响到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挖孔桩的支护可以用木板支撑支护,也可以用钢筋混凝土护壁支护,在实际工作中,多采用混凝土护壁进行支护孔壁。混凝土护壁是随着开挖深度一节一节做,挖完一节,支护一节。挖孔桩的护壁混凝土所用模板一般都是定型模板,全部都是内模,护壁外侧以土为模,可以增加护壁和土的摩擦力,防止上节混凝土护壁在下节土方开挖时下落。护壁混凝土为防止土体对护壁的压力,需要加设一定数量的钢筋。护壁混凝土一般需要2天才可以起到加固作用,也就是在护壁混凝土强度未达到要求时,禁止进行下节土体的开挖。如果工期紧张,可采用提高混凝土强度或者加入速凝剂的方法加快进度,可满24小时进行下节土体的开挖,但绝不可以在24小时内进行下节土体开挖施工,否则会导致护壁混凝土产生结构裂纹,支护能力和防水能力丧失。特别需要注意的是,第一节孔壁支护做完后,支护至少要高出地面10厘米,这主要是防止下雨地面水随意流入到作业面,另外也可以防止踢碰的零散石子进入孔内,危及作业人员的安全。

五、排水及通风

由于人工挖孔桩是由人下到坑底,用简易的工具进行取土,如果坑底作业面有水,则无法进行人工开挖作业。当水量不大时,一般情况是开挖面设置集水坑,坑内一般放置潜水泵,进行抽水作业,保证孔底无积水。当孔内水量较大时,需在工程开挖之前,在该范围内设置井点降水设备,利用井点降水将地下水水位降低,保证人工开挖正常进行。

在孔内进行开挖作业时,由于作业面狭小,地下地质情况不明,有些地方会有有毒有害气体的溢出,另外人员在地下施工空气不流通,在特殊情况下会造成人员窒息死亡。所以在人工挖孔桩开挖过程中,必须配备通风设备,并按照规定和本地区情况进行空气的置换,保持孔内空气流通和可吸入,以免发生人身事故。

六、挖孔桩灌桩

挖孔桩基础,其作业难度主要集中在孔的开挖,灌桩过程相对属于较简单的作业项目。当监理检查完孔的垂直度和高程、基底检查合格后,就可以进行钢筋笼的吊装,钢筋笼在吊装时要尽量避免碰触护壁混凝土。钢筋笼吊装就位后,就可以进行混凝土的浇筑了,因为具有一定的落差,不可以直接倒入混凝土,所以胡凝土灌注的时候,需要设置溜筒和串通,防止混凝土落差太大造成骨料和水泥浆分离情况发生,灌注到设计高程即可。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混凝土在灌注初始,一定要注意钢筋笼的高度,防止混凝土将钢筋笼顶起,导致钢筋笼未达到设计位置,灌注失败。

七、结语

人工挖孔桩不仅在建筑工程作为基础使用,也是建筑深基坑的常用支护结构,这种基础施工相对简单,需要用到的设备也较少,成桩质量和成本相对也较低。但是这种基础类型由于需要人下到地面以下,作业面狭小,遇到危险无处躲避,其人员安全是施工的重中之重。在合理的施工组织安排下,规范的作业,才可以达到理想的施工效果。

参考文献

[1]张燕燕.人工挖孔桩施工技术[J].创新科技,2013(11).

作者简介:冯玉范(1968.06—),汉族,吉林省吉林市人,本科,高级政工师,研究方向:土木工程。

猜你喜欢

混凝土建筑工程
建筑工程中土建预结算方面常见问题的分析
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高支模监测应用与研究
弱电智能化系统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分析
浅谈商品混凝土使用控制技术措施
混凝土早期变形对其耐久性的影响
建筑工程审计难点探析
自我修复的神奇混凝土
试论建筑工程预算在工程造价控制中的作用
混凝土
论档案管理对建筑工程产生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