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民健身计划背景下国民体质监测发展对策研究

2018-05-14张蕾李谐

当代体育科技 2018年1期
关键词:群众体育全民健身互联网

张蕾 李谐

摘 要:本文通过以《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太原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年)》作为研究背景,以搭建县(区)级体质监测站、互联网体育云平台为研究视角,对全民健身计划背景下的国民体质监测现状以及其发展对策进行研究。

关键词:群众体育 全民健身 国民体质监测 互联网+体育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8)01(a)-0004-03

Abstract: This article through to the "national fitness plan (2016—2020), taiyuan, the national fitness plan (2016-2020) as the research background, in order to build the county (district) level physique monitoring stations, the Internet sports cloud platform as the research Angle of view, the national fitness program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national physique monitoring present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s were studied.

Key Words: Mass sports; The national fitness; The national physique monitoring; Internet + sports

1 选题的意义

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是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基本方针。健康中国的建设,就是要将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如今全民健身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全民健身是实现全民健康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实施全民健身计划是国家的重要发展战略。大力开展科学健身指导,提高群众的科学健身意识、素养和能力水平。推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与全民健身相结合,建设全民健身管理、服务资源库和公共服务信息平台,使全民健身服务更加便捷、高效、精准。

2 关于太原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的研究

2.1 发展目标

建立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全民健身事业发展格局,使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服务水平稳步提升,城乡居民体育健身意识进一步增强,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明显增加,身体素质明显提高。扩大全民健身服务业的产业规模,使全民健身服务业在体育产业中所占比重明显提高。

2.2 主要任务

2.2.1 全民健身体育公共场地设施明显改善

制定市级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规划,全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1.6m2以上。积极推进休闲健身城市绿道系统规划建设,以“一河两山七湖”为中心,形成体育健身、旅游休闲、城乡交流的互动平台。积极推动全民健身“6565”四级工程建设。结合汾河景区延伸工程,精心打造汾河体育健身长廊,增设适合群众健身的健身步道、奥体广场、自行车骑行道、综合健身区等场地设施。

2.2.2 全民健身活动蓬勃开展

逐步推动公共体育服务在区域、城乡和人群间的均等化,让广大群众共享体育发展成果。抓住重点、突出亮点,深入开展常规性、季节性、业余性全民健身系列活動,积极打造具有区域特色和持续性的群众体育品牌的赛事活动。

2.2.3 体育社会组织日益健全

充分发挥各基层体育协会、单项协会、体育俱乐部功能,将群众性体育活动职能交给他们承担,政府用购买服务等方式予以支持。构建全民健身网络体系,100%的社区和80%的行政村配备体育工作人员,继续抓好各级社会指导员培训管理工作。成立市全民健身志愿者组织。

2.2.4 提升科学健身服务

以开展“体育三下乡、体育进社区”为切入点,大力宣传科学健身方法,普及科学健身知识,培养健康生活新理念,营造体育健身是健康生活方式的舆论氛围,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积极推进公共体育健康服务管理体系建设,建立社会体育人群的运动处方与运动保障体系。加强全民健身科学研究和科学健身指导,搭建全民健身体育科技服务平台,提升服务水平,提高广大市民科学健身能力。

2.2.5 建立全民健身信息服务机制

积极推广“互联网+”发展模式,利用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构建覆盖全市的“智慧体育”服务网络和平台。利用“互联网+”技术,结合各级全民健身工程“电子档案”逐步建立专业、完备、全覆盖的全民健身在线服务平台。通过互联网传播体育信息、展示体育成果、提供健身服务;构建体育资源和信息服务推介平台,及时关注全民健身开展情况,形成市、县(区)、乡镇(街道)三级全民健身信息化管理渠道。

3 全民健身计划背景下国民体质监测现状与对策研究

3.1 全民健身实施计划下国民体质监测的现状研究

《太原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1—2015年)》曾明确提出将科学健身指导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成立市级国民体质监测中心,指导扶持5个县(市、区)建立国民体质监测站(点),完成市级国民体质监测公报。市县两级每年体质监测人数达2000人(次)。截止2016年12月底,太原市已落实一个市级国民体质监测中心,5个县(区)级国民体质监测站点,其中包括市国民体质监测中心仪器一套和国民体质监测站(点)仪器五套,并通过考核验收。同时,不但完成市级国民体质监测公报,还超额完成全民健身活动现状公报和太原市国民体质监测报告两项内容。

3.2 全民健身实施计划下国民体质监测的目标研究

《太原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年)》提出将实现县(市、区)国民体质监测站全覆盖,完善提升市级国民体质监测中心扩展项目设置,争创省级示范监测站。加大基层监测队伍建设,以市、县两级国民体质监测中心(站)为依托,积极开展国民体质监测工作,市、县两级每年体质监测人数达5000人(次),全面完成我市承担的全国国民体质监测、《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等测试任务,完成市级国民体质监测公报。由此可见,在新“十三五”规划中将增加每年测试人员人数,同时增设5个区县级国民体质监测站(点),达到100%县区监测站覆盖率。试将国民体质监测工作服务化、常态化开展。

3.3 国民体质监测的发展对策研究

现有的成年人(20~69岁)国民体质监测项目共11项,主要包括身体形态、机能、素质三方面测试内容,11项测试内容执行时间近20年,群众已对其缺乏新意,测试报告一目了然,运动指导简单笼统,测试结束后无专人指导监督锻炼效果。因此今后的国民体质监测的发展方向将是测试结束后的衍生服务。服务内容包括增设新的监测项目、锻炼监督指导服务与体质监测并行、开展云平台的线上指导查询服务等。

3.3.1 体质测试项目多样化发展

增加健康体适能方面的测试,配备健康体适能测试仪器。体适能是全身适应性的一部分,是人类精神与身体对于现代生活的适应能力。体适能的内容包括体格、各内脏器官的工作效率及运动适应能力。例如人体成分分析、骨密度测试、脊柱机能测评、平衡能力测评、运动姿势测试、力量测试评估等。除此以外,对于特殊人群还可以适当增加运动心肺功能测试仪、人体运动能耗检测仪等教学科研测试。

3.3.2 体质监测与全民健身指导相结合

体质监测与全民健身指导相结合,就是要充分发挥社会体育指导员的作用,体育指导员根据测试者的体质监测结果和运动处方,对群众健身锻炼指导,带领群众积极科学锻炼。并定期给予督导和评价。既让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工作有的放矢,又让群众能够接受到专门的锻炼组织和专业性的锻炼指导,同时是体育公共服务体系中全民健身计划实施的具体体现。

3.3.3 体质监测与“互联网+”相结合

进一步整合太原市体育基础资源,提升太原市体育服务水平,创新太原市体育发展新业态,实现“互联网+体育”发展的新格局,太原市体育局将建设太原体育云平台,具有全连接、全开放、全生态的特点。云平台以大数据和云计算等互联网技术为支持,整合太原范围的全部体育数字资源,它将促进体育事业和产业、体育大健康发是与互联网技术完美融合的体育新形态。届时,借助互联网,大数据等建立国民体质监测平台,通过体质测定、分析数据、生成运动报告、制订运动处方、引导体育锻炼以及线上反馈模式引导居民科学健康的体育生活方式,促进群众体育发展。

4 结论与建议

(1)经全国第四届全民健身现状调查数据结果显示:太原市20岁及以上成年人参加全民健身锻炼项目以跑步、步行类的体能类运动项目为主,球类、舞蹈类等技能类运动项目参与率较低;锻炼形式较为单一,主要以自己或同事朋友自发行组织为主;全民健身体育场所的选择以公益型的公共体育场馆为主;缺少时间、缺乏场地设施、缺乏系统的组织、惰性是影响全民健身的主要因素;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仍是群众获取体育信息的主要途径。综上所述,提高全民健身的参与度、改善全民健身的参与方式需从娃娃抓起,从家庭环境教育、中小学基础体育教育着手,持之以恒的开展全民健身群众体育事业,不断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

(2)完善全民健身工作机制。应将发展全民健身事业纳入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加强全民健身工作委员会建设,充分发挥全民健身工作委员会各成员单位作用,形成全民健身工作合力,推进《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实施,确保全民健身国家战略贯彻落实。切实转变政府职能,逐步从领导、管理、行政审批向研究问题、制定政策、市场监管、提供服务保障等方面转变。创新思想,更新观念,积极探索创建本地与外地、各县(市、区)之间、政府与民间互动交流合作平台,调动各方力量推进全民健身事业健康发展。

(3)国民体质监测的内容应将身体形态、机能、素质与卫生计生部门的营养与慢性疾病状况调查研究相结合,综合性的评价个人体质状况;体质监测的形式应建立以监测为手段,以体质评价、健身指导为核心的服务型理念,为群众提供个性化的健身指导服务;体质监测的目的应将从监测评价向普及科学健身转化,让科学健身意识深入人心。发挥服务型政府职能,提升体育公共服务水平,联合多方机构多个部门,相互联动相互促进,建立全民健身指导常态化、长效化发展机制,构建亲民、便民、利民的体质监测网络体系,最终实现资源共享,用服务型思维创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和保障体系。

(4)通过建设“互联网+体育”云平台体育公共服务体系,传播全民健身体育文化,构建体育交流平台,以达到促进群众体育发展,引导群众科学健康的体育生活方式。在“互联网+体育产业”背景下建立多元化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以“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运作机制,为居民提供体育公共服务。利用互联网依托网络信息平台为居民实现在线体育公共服务,将体育赛事信息、体育场馆需求和体育产业信息相融合,为全民健身群众体育的开展提供公共服务的目标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 朱小烽,陆跃.省级国民体质监测与健身指导服务平台建构体系研究[J].体育科技,2015(5):101-103.

[2] 國家体育总局.2014年全民健身活动状况调查公报[EB/OL].人民网,2015-11-16.

[3] 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印发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的通知[Z].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公报,2016.

[4] 曹秀玲.服务型政府视域下我国公共体育服务建设[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6(2):52-58.

[5] 许浩,缪爱琴,李森,等.对国民体质监测网络运行机制的探讨——以江苏省国民体质监测系统为研究案例[J].体育与科学,2012(5):84-89.

[6] 张军.大连市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指标体系研究[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2):276-282.

[7] 徐岩.城市社区成年居民体质健康综合评价模型的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2):31-37.

[8] 邹月辉,谭利.“互联网+”对居民体育生活方式的影响及其引导路径[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6(4):39-43.

[9] 王朝霞.互联网环境下体育产业服务发展模式创新研究[J].广东体育学院学报,2016(5):18-21.

[10]贺慨.“互联网+体育”产业的兴起与发展策略[J].体育文化导刊,2016(5).

[11]左伟,李建英.论“互联网+”体育产业的内涵.特征及呈现方式[J].山西大学学报,2016(5):140-144.

[12]罗旭.我国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理论与实证研究[J].体育科学,2008(8):81-96.

[13]谢正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评价指标体系探索[J].体育与科学,2013(1):86-93.

[14]王茹,李文华,贾树利,等.构建基于体质评定的健康评价体系和信息服务平台[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9):1233-1236.

[15]太原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太原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年)的通知[Z].2016.

[16]太原市体育局.太原市体育局关于建设太原体育云平台工作的通知[Z].2016.

[17]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山西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年)的通知[Z].2016.

猜你喜欢

群众体育全民健身互联网
探讨体育产业与全民健身协同发展
河南省高校体育资源开发与社会共享的研究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民健身体系的开展研究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辽宁省群众体育发展的长效机制研究
学校体育对城市群众体育的积极影响及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