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三星堆文明与两河流域文明

2018-05-14牛皓同

丝路视野 2018年10期
关键词:丝绸之路青铜器

牛皓同

【摘要】三星堆祭祀坑出土的青铜器及金器代表着灿烂的三星堆文明,这个文明奇特而神秘,不同于中国的其他地区,带有明显的异域文化色彩。本文将三星堆文明与两河流域文明进行比对,对两河流域文明与古蜀三星堆文明交流的可能路线进行了推断论证。

【关键词】三星堆;青铜器;两河流域;丝绸之路;南方丝绸之路

三年前我参观了广汉三星堆遗址博物馆,被里面的展品深深地震撼;各种造型奇特的青铜器,古怪而神秘,不同于中国其他地区的出土文物,带有明显的异域文化色彩。这个文明好像突然降临,然后又神秘消失;他们从哪里来又到了哪里去,成为我心中好奇的疑问。从此我关注着与三星堆文明有关的所有报道与书籍資料,查阅了大量的历史地理资料,心中的疑问渐渐开始有了一个清晰的轮廓。

一、三星堆文明与两河流域文明的对比

三星堆祭祀坑出土的青铜人像以及金杖,金面具,造型奇特,古怪神秘;那个带座大铜立人像,阔眉巨眼,手握神器,带着神秘的微笑;那个巨大的青铜面相,柱状凸起的双目,鸟翼般的双耳,阔鼻狮口;那些车轮型的青铜器,以及具有象征意义的菱形铜眼睛,栖息着铜鸟的高大铜树枝,在国内其他青铜文化中难得一见。在国内其他地方出土的青铜器,虽然也发现一些青铜面具和青铜人像,但其年代较晚,而且器物较小,它们与三星堆的青铜人像没有可比性。

我们将视野放大,在域外寻觅能够与三星堆青铜人像相比较的青铜文明,发现西亚两河流域的青铜文明与三星堆的青铜人像,青铜兽面有很多相似的地方。

伊拉克巴格达博物馆“头顶器皿的摔角力士像”,美索不达米亚出土的“卢里斯坦青铜小像”,这些青铜人像,与三星堆文明的青铜人像,在造型上文化上都很相似。三星堆遗址出土的青铜神树,不见于古代中国的其他地区,却屡见于埃及,西亚的古代文明中。

考古学家和冶金史学家分析过三星堆青铜器的冶铸技术,对三星堆青铜铸造工艺,冶金史专家苏荣誉的结论如下:“三星堆青铜器铸造方法主要是浑铸法和分铸法。三星堆青铜器铸后加工工艺有补铸和切割两种。三星堆祭祀坑青铜器的制作,有两种工艺是其他地区所没有的或者是最早的。一种是以铸铆的方式连接部件,另一种是切割孔技术。其来源和流向都是值得注意的。”在中国以外地区的青铜文明,能与三星堆青铜独特铸造工艺相类的,只有西亚的两河流域的青铜文明。这些青铜工艺最早见于5000多年前的伊拉克两河流域的美素不达米亚平原的青铜雕塑上,后来这种工艺影响到古埃及,再由古埃及传播到古希腊。两河流域青铜文明中被广泛使用的有青铜器分铸工艺,芯撑设置工艺,铜片镶嵌补缀工艺和切割方孔等工艺,尤其是镶嵌补缀工艺,与三星堆青铜文明工艺如出一辙。

以上各种证据证明,距今4000多年前的古蜀三星堆文明,已经受到了遥远的两河流域文明的影响,两文明的相互交融,使三星堆青铜文明带有浓厚的异域色彩。

那么我们不禁要问,在古代的历史地理自然环境下,两河流域文明是如何从遥远的两河流域传播到古蜀成都平原的?

二、两河流域文明传播到三星堆文明的可能路线

从两河流域到三星堆,从遥远的西亚到中国的四川盆地,两河流域文明传播的可能路线是哪里?

古代中国通往西方的大的交通路线主要有三条,目前我们统称这3条路线为丝绸之路:路线一:北方丝绸之路;路线二:南方丝绸之路(也叫西南丝绸之路);路线三:海上丝绸之路。

有人认为两河流域文明的传播是走北方丝绸之路,经河西走廊从甘肃青海进入四川盆地。

笔者认为走这条路线的可能性很小。因为首先从时间上看,北方丝绸之路指西汉(前202年—8年)时,由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长安(今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联结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这条道路的开辟远远晚于三星堆文明时期。

第二从地理条件来看,北方丝绸之路有大漠和高原,如果不借助于骆驼或马等牲畜的帮助,单凭人的力量很难穿越;而从三星堆出土文物来看,在三星堆文明时期还没有任何马或骆驼的痕迹。

第三从考古学证据来看,如果两河流域文明的先人们走北方丝绸之路,从西亚,中亚、新疆,甘肃、青海到达四川盆地;这个漫长的迁徙在沿途一定会留下两河流域文明的痕迹;可是到目前为止,在这条路线上没有找出与三星堆文明相似的考古学发现;所以北方丝绸之路的可能性应该被排除。

再看海上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形成于秦汉时期,起点位于中国福建泉州市,有关中外海路交流的最早史载来自《汉书·地理志》,当时中国就与南海诸国接触,而有遗迹实物出土表明中外交流可能更早于汉代,在秦朝就很繁荣;因此从时间上看海上丝绸之路虽然晚于三星堆文明时期,但不排除更早的可能。

第二从地理条件来看,如果两河流域文明的先人们乘船从海上丝绸之路登陆到福建泉州,当时的福建和广州一带已经很适合人类居住,他们不可能再费劲周折,历尽千辛万苦千里跋涉到四川盆地。

第三从考古学证据来看,福建和广州一带没有发现与三星堆相似的文明;所以海上丝绸之路的可能性也可以排除在外。

最后来看南方丝绸之路(也叫西南丝绸之路),南方丝绸之路是中国最早的对外陆路交通线,同时也是中国西南与西亚诸国交通线中最短的一条线路;它以成都为起点,经雅安、芦山、西昌、攀枝花到云南的昭通、曲靖、大理、保山、腾冲,从德宏出境;进入缅甸,最后到达印度和中东。南方丝绸之路的早期通道如何打开,目前难以考证。据英国人哈维的《缅甸史》、霍尔的《东南亚史》等著作记载,公元前2世纪以来,中国的丝绸从缅甸经印度到达阿富汗,远及欧洲。汉武帝时,张骞在大夏发现邛竹杖和蜀布的故事,说明巴蜀到印度(古身毒国)再到西亚早就存在一条通道;因此从时间上来看,南方丝绸之路在三星堆文明时期可能已经存在。

第二从地理条件来看,根据史前气候研究,距今8500年到3000年,我国处于大暖期时期,比现在平均温度高3℃~5℃,尤其是四川和云南等地气候温暖湿润,非常适合人类的活动,南方丝绸之路上各个位置的地理条件适合人类的徒步迁徙。

第三从考古学证据来看,如果两河流域的文明传播走南方丝绸之路,从印度,缅甸,进入云南到达四川盆地;这个漫长的迁徙在沿途一定会留下两河流域文明的痕迹;这个假设得到了考古学的证明,在印度河河谷曾发掘出了一个高度发达的古文化遗址,其出土文物中,有一些文物无论从制作外观上,还是从图案风格上,看起来都与两河流域文明遗址中被挖掘出来的十分相似;在云南滇西出土的青铜器,其青铜铸造的人物雕像,动物雕像,青铜杖及青铜兵器与三星堆青铜文化非常相似;三星堆祭祀坑出土了大量海贝,其中一号坑计620枚,二号坑计4600枚,经研究均不出自于我国内陆,主要来自于印度洋区域;在云南也出土了类似的海贝,其磨制加工方法与三星堆出土的海贝完全一样。

以上事实证明,在遥远的古代,距今4000多年前,从西亚,南亚,到云南到四川盆地的交通通道已打开,古人们的物资交流与文化交流遠远超出了我们的想象。

三星堆文明灿烂而神秘,随着越来越多的历史地理考古学研究,我们相信众多疑问终将得到圆满的答案。

参考文献

[1]范勇.解谜三星堆-开启中华文明之门[M].成都:天地出版社,2017.

[2]段渝.成都通史-古蜀时期[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11.

[3]满志敏.中国历史时期气候变化研究[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9.

[4]姚思源.三星堆祭祀坑文物探源[J].西华大学学报,2009(05).

[5]范勇.我国西南地区的青铜斧钺[J].考古学报,1989(02).

[6]陈显丹,郑建国.博物馆学刊,第3辑[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

[7]赵殿增.三星堆考古发现与巴蜀古史研究[M].成都:四川文物,2009.

[8]童恩正.古代的巴蜀[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10.

[9]孙华,苏荣誉.神秘的王国-对三星堆文明的初步理解和解释[M].成都:巴蜀书社,2000.

[10]汉班固.汉书第一册[M].北京:中华书局,2012.

猜你喜欢

丝绸之路青铜器
青铜器的时代性与器型的演变
青铜器辨伪概论
后母戊鼎:沉淀在岁月里的青铜器
浅析“一带一路”战略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背景下新疆与哈萨克斯坦高等教育合作的发展
“丝绸之路经济带”视野下国际物流港建设的思考
情洒西域,奠基乐史
西周青铜器铭文书法艺术探微
介绍两件馆藏青铜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