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时代下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新趋势初探

2018-05-14王洋伍丽华

丝路视野 2018年10期
关键词:新趋势互联网+互联网

王洋 伍丽华

【摘要】随着“互联网+”对传统施工企业的影响愈发明显。施工企业员工的需求愈加多元化个性化、人员流动率不断增加、人对组织的黏性和依赖程度降低、人的价值创造能力可以不断放大。这些变化使得企业需要重新认识员工的创新能力和价值创造方式,升级调整人力资源管理措施。鉴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互联网+”时代下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新趋势初。

【关键词】互联网+;企业人力资源管;新趋势

一、“互联网+”及人力资源管理的内涵

(一)“互联网+”的内涵

2015年李克强在全国人大会议上提出了“互联网+”概念,进而提出了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方式,主要是将互联网当做企业未來发展中的一种生产要素对企业实际发展做出重大贡献。应用互联网,能够给实体经济提供源源不断的创新动力。

(二)人力资源管理的内涵

人力资源管理就是企业以自身发展目标为基础,以现代化的管理思想为指导,通过招聘、面试、培训等方式来实现企业职工和企业共同发展的管理活动。作为企业的核心管理工作,其具有不断的提高企业人才素质的能力和责任,而且人力资源管理部门通过一系列的科学培训计划能够长久的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进而为企业做出更大贡献,成为企业不断前进的驱动器。

二、传统管理模式的弊端

(一)企业人力资源存在浪费情况

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下,我国企业为了发展也陆续进行改革,以满足市场发展的需要。企业发展中需要对资源进行充分的利用和系统管理,让其能够符合时代需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市场份额。我国目前多数企业,存在人力资源浪费的情况,因而即便制定发展目标和方向,也难以实现。部分企业的人力资源更多是理论领域的业务、服务开展,影响企业的长期发展和效益获得。但如果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内部组织和人员管理落后,组织管理方法陈旧、内部缺少活力,工作效率提升难度就会增大,不仅难以为企业提供必需的人才,也难以引进优秀和专业的人才。

(二)管理人员业务素质不高

很多工程施工企业,在招聘时往往更多关注的是相关技术人员的引进,而对于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人才引进并不在意,生产一线的项目管理者会认为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并不是生产经营管理工作的核心,且无技术含量,不注重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人员培养。因此企业中的人力资源管理岗位工作人员,往往多数是本单位的兼职人员或无从业经历人员。这样的人力资源管理队伍很难为企业提供高效、优质的管理服务,甚至有些时候还可能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给企业带来隐患。

(三)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缺乏配合与监督

首先,施工项目人力资源存在部门机构人员设置不健全或责任分工不明确,归口行政办公室。导致员工积极性不高。对企业的满意度和归属感不强,工作开展缺乏部门配合沟通。其次是项目人员配置受限,人员变动频繁,人员配置不够,导致没有办法在企业中展现能力,提升单位效率,自然容易造成企业发展中的障碍。

(四)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繁重

一方面,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在企业中缺乏具体的定义,在企业分配工作的过程中,企业会将一些“杂七杂八”的工作都交给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这就无形之中给员工施加了巨大的压力,最后导致他们对人力资源部门失去信心。另一方面,与其他部门沟通较少,缺乏相应的机制管理,导致在中工作的心态是迷茫的,就像一个未知的旅程,找不到方向。

三、“互联网+”时代下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有效对策

(一)挖掘大数据,构建人力资源库

“互联网+”时代就是要管理者充分重视大数据的重要性,从大数据的4V特点(即Volume大量、Velocity高速、Variety多样、Value价值)入手,充分挖掘数据资源,整合数据资源,利用数据资源,共享数据资源。

在“互联网+”时代,需要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利用互联网技术,构建一个人力资源库,通过专业软件实现各类资料数据的录入、调取和更新。

(二)改善组织架构

互联网时代的员工更需要一个自由表达自身想法的交流平台,企业应该积极抓住这个重要特点,努力改善组织架构,使得企业变得更加人性化和柔性化,将员工的想法和客户需求结合在一起,进一步提高员工的创造力,从而推动企业的发展。

(三)构建新型的人才激励机制

在“互联网+”的人才管理模式下,实现组织人才双赢的人才激励模式。这样的管理模式使人才获得更大的主权,拥有越来越强的自驱力与自我约束力,通过工作提升自我价值的实现,从而获得荣誉感与使命感,这样组织内部的向心力也得以提升。

(四)通过大数据,为人力资源管理提供更加准确的数据支持

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数据过于复杂,在进行管理工作时,工作量巨大,数据繁多,容易出现错误,而“互联网+”模式下的人力资源管理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利用科技手段,通过大数据,对各种数据做出精确地分析,对于组织与人员未来的发展做出准确地预测,为人力资源管理提供准确的理论依据与数据支持。

四、“互联网+”人力资源管理的新趋势

(一)大数据化已逐步成为人力资源决策管理的工具

大数据是互联技术的成果之一,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应用大数据可以有效地提高数据处理效率,尤其是近些年,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人力资源管理需要处理的数据量也不断加大,数据处理难度不断加大。但互联网的应用可以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的“量化”。及时获取并处理这些数据,为企业的运行和发展提供足够的信息支持。

(二)员工日常社交逐渐影响企业组织形象

在互联网时代,社交化是个性化的重要表现形式。每一个人都是一个宣传平台,每一个情感的表达都是个人形象的一次宣传。利用好这些平台就可以大幅度提高企业的知名度,树立企业的良好形象,与此同时,员工也可以及时回应企业的市场宣传,员工的一些诉求也可以及时表达。正因为如此,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利用微信朋友圈、QQ群等社交平台进行宣传,也出现了越多越多的个性招聘推荐。

(三)跨界思维对人力资源精通业务提出更高要求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市场形势变化速度不断加快,管理需求也越发多样化,需要的知识结构也更加多样化。为了适应时代的需要,企业的发展也日趋多样化,对人才的需求也有了很大的变化。这使得企业在进行人才招聘时不得不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对前来应聘的人才进行多角度的分析和评估,判别人才的技能水平和潜力空间。另外,由于这些变化的出现,原有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中的许多内容都必须要进行变通,管理者除了要具有人力资源管理、行政管理、心理学、统计学的知识外,还要对企业战略管理、互联网思维、行业产业链知识、财务管理等方面的内容有一定的了解。

(四)职场年轻化要求更加注重员工真实体验

由于各种各样的因素,上层决策者做出的决策和知识很难被下层有效的执行,一方面,大量新员工的涌入是企业员工的年龄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传统的管理模式和制度体系的实用性大大降低;另一方面,巨大的年龄差异使得员工无法准确揣测企业领导的意图,企业领导也无法了解年轻员工的思想和行为模式,原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金字塔结构也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一些企业尤其是年轻员工较多的企业还出现了不曾有过的平行结构。因此,相关的企业管理人员必须要重视员工的个人体验,充分尊重员工的个性化需求,年轻职场人士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总之,互联网的应用使得各行各业都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极大地提高了行业发展速度,尤其是大数据、云计算等各种新技术的应用,更是使得传统的工作方式发生了巨大变革。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管理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不仅有利于企业之间的战略合作更加紧密,也加大了企业之间的竞争压力,而未来企业的竞争主要将集中于人才竞争,所以要充分借助“互联网+”这一工具提升自己的人才管理水平,进一步发挥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促进企业成长。

参考文献

[1]肖亮福.分析工资薪酬在人力资源管理中激励的重要性[J].低碳世界,2016(11):228~229.

猜你喜欢

新趋势互联网+互联网
企业英才俱乐部
述宾式惯用语使用新趋势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云屏引领大屏走向“互联网+”时代
醒醒吧,为什么你玩不好“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