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一日活动中民间游戏的实施及指导策略的研究
2018-05-14滕鸿珊
滕鸿珊
【摘要】民间游戏是我国传统文化和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千百年的历史选择和传承发展,流传至今的很多民间游戏都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和教育性,特别是对幼儿阶段的教育教学活动,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作用。本文介绍了民间游戏在幼儿园开展的优势,阐述了其独特教育作用,并提出了相應的开展实施策略。
【关键词】幼儿园;民间游戏;优势;作用;策略
一、民间游戏在幼儿园开展的天然优势
(一)易于理解掌握
民间游戏是广大人民群众在日常劳动生活中,自发形成的,满足人们自娱自乐需求的游戏项目。因此,民间游戏大多规则简单、操作容易。这对于幼儿来讲,降低了参与游戏的门槛,每个孩子都能很快的理解和掌握游戏要领,感受到游戏的快乐。
(二)易于激发兴趣
从心理学角度讲,喜爱游戏是幼儿的天性。而民间游戏之所以历经久远而传承至今,其具有十足的趣味性是一个根本原因。当幼儿喜爱游戏的天性和民间游戏的趣味相结合,自然会激发起幼儿参与游戏的极大的兴趣和热情,孩子们乐于参与、主动参与,为民间游戏在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开展,提供了可能和保证。
(三)易于组织管理
一方面,幼儿园不需要安排专职教师进行组织管理,不需要带领幼儿到专业游乐场所进行活动,在幼儿园内,只要有一名教师看管,幼儿们就可以随时随地的游戏起来;另一方面,民间游戏需要的工具很少,而且都是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常见物品,不需要幼儿园专门投入资金购置,因此开展民间游戏不受幼儿园师资力量、硬件设施和经济条件的限制。
二、民间游戏在幼儿园开展的作用
(一)有利于幼儿身体健康发育
在幼儿阶段进行合理的身体锻炼,对孩子将来的身高、骨骼强壮程度、四肢协调能力等都有直接的影响。幼儿园常规的锻炼活动,如广播操、跑步等,虽然能起到一定的锻炼效果,但由于相对动作枯燥,孩子们兴趣不高。而采用民间游戏的方式,孩子们可以享受游戏带来的快乐同时,也在寓教于乐中锻炼了身体,无形中强健了体质。
(二)有利于幼儿交流能力提高
幼儿在参与民间游戏过程中,就必须使用语言或者肢体动作与游戏伙伴相互交流,从中他们会感受到交流沟通的重要性,感受到密切合作的重要性,这对于提高幼儿的交流能力、合作能力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为他们的社会性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有利于幼儿思想品质培养
民间游戏和其他类型的游戏一样,有着自身的规则性,若想顺利开展游戏,就必须遵守游戏规则,同时,民间游戏又有着展示性和竞争性,若想在游戏中有着更好的表现,取得最后的胜利,就必须反复练习、坚持不懈。幼儿通过参与民间游戏,其遵守规则的意识会得到不断强化,顽强努力的品质会得到不断的锻炼,这些意志品质对于孩子的一生成长,都会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
三、幼儿园一日活动中民间游戏的实施及指导策略
(一)要对民间游戏进行合理的选择
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开展民间游戏活动,一定要对民间游戏进行有针对性的选择。首先,要考虑安全,并不是所有的民间游戏都适合幼儿参与,要根据幼儿身体发育实际情况,选择动作难度低、运动强度弱的游戏项目供幼儿参与,确保幼儿的安全。其次,要考虑内容,民间游戏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有精华也有糟粕,因此要注重从内容上加以甄别,将健康向上的游戏介绍给孩子,摒弃那些含有迷信、陋俗色彩的不良民间游戏。再次,要考虑形式,要根据幼儿园自身情况,如班级人数、场地面积等,合理选择形式,尽量选择那些参与人数少,活动时间短的小游戏,以便于管理。
(二)要将主题活动与教学活动相结合
在幼儿园开展民间游戏活动,可以从主题化和课程化两方面共同切入。所谓主题化,就是专门组织以民间游戏为主题的活动,如分地域的家乡民间游戏活动、分时间的节气或节日民间游戏活动、分类型的体育竞技民间游戏和智力技巧民间游戏等,让幼儿了解到民间游戏的丰富多彩,学会更多的游戏项目,同时也对传统文化有个初步的印象和认识。所谓课程化,就是幼儿园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育人效果明显的民间游戏,固定为课程,如每周专门设立一节民间游戏课,在一个月或者一个学期内,让幼儿在固定课程时间,开展固定的游戏项目,真正将一个游戏玩熟、玩透,同时教师应积极发掘游戏中的智育和体育因素,及时与替他教育教学活动结合起来,让幼儿在游戏中学到知识、强健体魄,全面发展。
(三)善于在零散时间渗透民间游戏
幼儿园阶段时间管理,相对其他教育阶段,是比较宽松的,由此也产生了大量的零散时间,让老师感到无事可做,幼儿便会处于相对无序状态。在典型的零散时间就是幼儿放学后,等待家长来接的时间,此时幼儿回家心切,服从性降低,情绪不稳定,特别是有的孩子被接走了,有的孩子还在等待,此时老师一边要与家长进行交接,一边需要安抚管理幼儿,忙乱中容易出现管理疏漏。如果能引入民间游戏,组织还未接走的幼儿,开展一些有趣味性,规则时间又比较灵活的小游戏,幼儿的注意力将会得到重新集中,忘记了等待的烦躁,兴趣点落到了游戏之中,有利于教师的管理,也保证了正常的秩序。
参考文献
[1]龙长权,高雪梅.幼儿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2]王卓.浅析幼儿园环境创设[J].中国基础教育研究,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