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中软土地基施工管理要点探索
2018-05-14李鑫
李鑫
【摘要】地基施工作为土木工程施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和使用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软土地基属于软土建造的不良地基。由于软土具有的独特物理性质,使得软土地基在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基层强度低、承载能力不足、排水困难以及沉降等问题,因此需要更加关注软土地基施工各阶段的管理,提高软土地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从而有效保证施工质量。
【关键词】土木工程;软土地基;施工管理
地基作为支撑建筑物基础的土体或岩体,对保障建筑物的稳固耐久具有重要作用。软土地基是在特殊的软土地基带进行技术处理的地基。
一、土木工程施工中地基质量的重要性
在房屋建筑结构中,地面部分被称为房屋建筑结构的上部结构,房屋上部结构的重力通过柱子和墙向地基传递,地基承受房屋的所有荷载,因此地基需要具备相应的强度、抗变形能力、稳定性及抗压能力,这直接关系到建筑质量与使用者的生命安全。虽然地基不属于建筑的直接组成部分,但是其重要性不容忽视。只有严格遵守施工标准以及对基础施工进行科学的设计,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地基的质量。由于软土具有特殊的物理性质,容易对建筑物造成不良影响,因此更应该重视软土地基施工过程中的技术和质量管理。
二、土木工程软土地基施工常见问题探析
软土地基在施工的过程中常遇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强度低。软土含水量较高因此强度和抗剪能力相对不足,在施工的过程中由于高强度的施工运作可能会导致地基的整体破坏。第二,难排水。厚度大黏度高的软土在施工时排水比较困难,再加上强度低难以形成宽阔的工作面。第三,有沉降。软土地基的沉降主要是由于软土本身具有空隙比大、透水性低的特点,在受到外力荷载的情况下,软土层会产生压缩从而导致沉降问题,当荷载及软土层分布不均匀时产生的沉降也不均匀。在建筑物上的反映主要是墙体裂缝,比较严重的情况会产生倾斜、移位及坍塌等。
三、土木工程软土地基施工管理要点
(一)施工准备阶段的管理
施工前的准备阶段要采用科学的方法对现场地质进行勘探,认真研究现场地质,进行相关土质实验,并根据勘探和实验结果进行科学的地基施工设计。对于工程桩位的设计需要根据室内配比试验和土工试验的实施情况对预试桩和单位喷粉量进行合理计算,从而加强和优化软土地基的结构。在施工前要检测并保证施工材料、施工设施的质量符合标准,除此之外,要定期对各类设备进行调试、检查,从而确保各类工程机械设备可以安全运行,为正常施工打下良好基础。
(二)施工过程中的技术管理
软土地基施工过程中的技术管理需要注意的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一是注重提高软土地基强度。首先,可在软土地基的施工过程中采取表层处理方法强化部分地面表层较软弱的部分,通过加强材料的设置,达到加固处理、防止塌陷的作用。其次,在排水处理方面,应在施工填筑前对软土表面质量较好、软土含水量较高的地质部分进行地表排水沟挖掘,将水分流引导排出地基。通过采用该方法可以有效减少地表水含量。除此之外,可以在软土地基施工过程中对土壤添加沙砾石等韧性材料,改良土壤的组成成分,提高水的渗透性,从而在提高土壤强度的同时有利于水的疏导。
二是注重对软土地基进行加固。软土地基的加固方式主要有强夯法、置换法、补强法及土质改良法等。爆破挤淤法和抛石挤淤法是对软土状况较为严重的区域实现强行换土的置换方法,以抛石对原软土进行挤出或置换,从而增强地基强度。爆破挤淤法通过爆破的冲击张力效应消除松散和淤泥质土壤的同时将抛石滑动到目标位置,该软土地基处理的加固方法有非常严格的技术要求,操作人员需要一定的技术水平,并且消耗成本较高,存在一定的风险,如果操作不当会出现严重环境污染问题。抛石挤淤法是在软土中抛入石块等韧性材料将软土强行挤出,从而提高其强度和承载力,该方式比爆破技术操作更方便,成本较低,在软土地基的加固中使用较多。无论采用哪种方式都需要严格按照标准实施,保证施工质量。
三是注重软土地基的排水处理。大厚度、高粘度的软土适合采用竖向排水法对软土地基进行排水处理。通过将竖向垂直排水柱进行短距排水可以有效加强地基的排水功能,从而全面提高软土地基的综合剪切性能,使其更加稳定。
(三)施工监测全过程管理
在软土地基的施工过程中,要全程监测各项技术指标,并对基础的稳定性、沉降幅度等进行动态管理。地形条件复杂、地质情况恶劣的地区应在施工现场设置地基观测点,并定期进行土壤调查。在施工過程中通过观测点进行同步跟踪。每次的观测结果应记录清楚,并绘制结果曲线,以有效指导工程下一步的设计和施工。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地基质量与建筑的使用寿命密切相关,软土地基的特殊性要求在施工的过程中更加注重施工的全过程管理。在施工过程中,前期我们应做好勘察与设计工作,而后应做好技术和质量管理工作并进行同期监测。以此提高软土地基的强度和承载力等性能,从而加强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