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知理论,浸润教学
2018-05-14吴佳鸿
吴佳鸿
【摘要】陶行知先生“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等教学理念深入我心,结合自身的幼儿园教学实际,我发现师幼关系是幼儿园老师开展工作的基础。作为一名幼儿教育工作者,教师要力求在生活上能做幼儿“父母”,在教学上能为幼儿传道授业解惑,在游戏中能成为幼儿的“伙伴”。让幼儿从心底接纳教师这位“朋友”,从而更好地完成教育工作,培养祖国的花朵。
【关键词】幼儿教育;生活化教育
“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的主线和重要基石,它的精神内含十分明确,即大众教育——为了人民的解放、人民生活的幸福。他的小先生制,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法,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人人是先生等教育观正是其教育思想的体现。教育必须面向社会,面向生活;要走向社会,走进生活。
一、通过生活化的教学。发展幼儿的创造能力
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需要,决定了幼儿学习的内容都是以一些基本的生活常识和行为规范为主。为了提高幼儿的认知能力,就需要依靠教师设计、组织的生活化的教育教学活动来完成。生活化的教学不仅仅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还充分调动了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发挥了幼儿的主导地位,激发了每一位幼儿的能动性。当幼儿的思维被积极地调动起来后,这些生活化的课程活动起到的作用就提高了一个层次。这样贴近生活的教学设计,让幼儿有更多话可以说,更多想法可以表达,更易于操作,更易于交流,从而提高幼儿的思维创造能力。
在多年的教育实践中,我发现故事教育就是一个不错的方法。我们可以鼓励孩子多倾听,然后引导他们自己来讲述。对这些故事发表自己的意见,或者想想故事中的主人公能用什么办法来摆脱困境。等他们熟悉积累了许多故事之后,就试着和孩子一起来编我们自己的故事了。融入幼儿的故事情景中,去倾听,去了解孩子的状况,然后追着他们的想法,一步步跟着,一起想象。
二、通过针对性的游戏。提高幼儿的交往能力
通过生活化的课程实施,幼儿会积累一定的理论基础。幼儿生活能力的体现还是体现在他们处理生活中发生的每一个事件上。通过课程的实施,幼儿学习到了理论的知识,当他们在实际生活中遇到情况时,他们就会想办法去应对。游戏是孩子们最喜欢的学习方式,也是最适合他们的方式。幼儿是游戏的主体,他们可以决定游戏的内容、材料的选择、游戏的方式。游戏是幼儿已有生活经验的直接反映,幼儿有限的生活经验有时会局限了幼儿的游戏水平。因此,这就需要教师慢慢放开孩子的手,慢慢退出孩子们的游戏,把游戏真正地还给他们,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获得能力的提升。
通过对我们班游戏活动的观察,我发现教师让幼儿自主探索能让幼儿的交往和动手获得很大的提升。然后幼儿就会自主慢慢地参与活动。《指南》中明确提出要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教师可以通过集体教学的形式或者游戏分享的形式来丰富大家的经验,提升大家的认知。教师不能在游戏中打断孩子,或者用教师的权威否定他们,而是选择在游戏分享环节让孩子们讨论,让所有的孩子共享这些经验。
三、通过开放式的讨论。锻炼幼儿的表达能力
讨论法教学是教学活动中较常用的一种方法。幼儿喜欢听,更喜欢说,幼儿有自己独特的想法,他们通过在幼儿园的学习、对外面环境的认识,已经积累了一定的思想。在我们平时的教学活动中,要师生共同讨论来进行讨论。因为幼儿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要提供机会让幼儿说,让幼儿讨论,他们会对教学活动的内容才会有更深刻的印象,他们才会越来越自信,越来越想表达自己的想法,幼儿的语言能力才能得以提高。教师可以通过幼儿之间的讨论,将事物联系起来,让幼儿自己得出结论,从孩子的问题里可以发现他们敏锐的观察、活跃的思维,同时也提高了幼儿的表达能力。
四、通过科学化的引导。发展幼儿的探索能力
善于观察是培养幼儿能力的又一个关键。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培养幼儿做一个有心人,善于用探索的眼睛去认识周围的世界。幼儿正处于成长过程中的一个充满好奇的时间段,凡是不明白的事物,幼儿都想问一个“为什么”。此时,教师不能帮幼儿想、帮幼儿问、告诉幼儿结果,而是要引导幼儿看一看、想一想,让幼儿自己发现想要了解的事情,再通过各种途径让幼儿去理解。
选择合适的内容,帮助幼儿构建基本的知识经验。知识的累积来源于幼儿的生活。因此,我们就从幼儿身边取材,从幼儿的衣食住行着手,从幼儿熟悉的事物中,带他们去理解生活中的科学。通过课程的方式进行,则是帮助幼儿在特定的科技環境中更好地获取相关的科学经验。
教育源于生活,幼儿教育更是生活化的体现。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是极为深邃和丰富的,我们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所要学习和所要做的也是多方面的,我们要处处从生活人手,让幼儿轻轻松松地感受生活,从快乐的生活中学到科学的知识,学到认识世界的方法,发挥自己的探索能力和想象力,让幼儿更好地成长。我作为一位基层幼儿教师,更要进一步学习陶行知先生的各项理论知识,多积累知识,让我们的教学更具实际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