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能力培养的linux服务器搭建、配置与管理课程改革研究
2018-05-14刘素芳
刘素芳
【摘要】本文对Linux配置与管理课程改革进行了几点探索,在教学过程中引入项目教学和分组教学,为课程教学带来了活力,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同时增强了其自身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增加了其就业的竞争力,满足了社会的人才需求。
【关键词】虚拟化;角色扮演;分组教学
一、引言
linux服务器搭建、配置与管理是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相关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也是目前中等职业学校技能大赛国赛“网络搭建及应用”赛项的比赛内容,是一门应用型、实践型非常强的专业课程,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实践环节上缺乏和不足与社会人才市场的需求远远不相适应。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理论、方法和技能不能应用到实际管理中去,动手能力差。如何使学生在掌握必要理论基础的同时,具有较强的实践应用能力,对教学内容、教学手段进行改革就显得非常迫切重要。
二、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一)实训环境的局限性
由于实训室设备有限,为满足多门实训课程的教学需求,实训室的计算机均安装还原卡。操作系统一旦重启,实训数据丢失。用于教学演示的多媒体电子教学软件一般安装在Windows操作系统上,很少有应用于Linux操作系统的软件版本。这使得教学陷入教师既不能通过网络教学软件控制学生PC机,也不能向学生演示操作过程的困境。
(二)教学内容与实际需求脱节
Linux已经占据了服务器操作系统30%以上的份额,由于Linux本身命令繁多而复杂,按照常规的教学方法,先介绍需掌握的理论知识,再进行扩展讲解具体的应用,这种以知识点为核心的课堂教学,教师通常把重点放在如何把更多的知识介绍给学生,而不是把实际应用知识教给学生,一些基础比较差,理解力弱的学生会生产厌学的状态。
(三)就业受到工作经验限制
目前,社会需求的Linux人才往往要求具有至少2至3年以上的工作经验,由于学生在学校学习过程中理论与实践没有完全接轨,许多学生在就业时觉得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岗位能力要求相差甚远,而企业普遍认为应届毕业生很难在短期内胜任工作,岗位匹配性差,缺失岗位职业能力。因此,很多企业在员工招聘时都设置了要有一定的工作经历的录用门槛。这就造成了目前IT企业各层次从业人员需求旺盛,却又有许多毕业生不能胜任岗位能力要求的尴尬局面。
(四)实训教学内容受限
由于实训环境和实训学时的限制,实训内容不宜太难、扩展性不能太大、课外自主实训不能过多。
(五)命令枯燥繁多,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
Linux操作系统枯燥繁多的命令和参数,劣于Windows图形化用户界面配合鼠标和键盘来操作和管理计算机及其相关资源等问题的出现,使习惯于使用Windows的学生积极性大受打击,甚至产生厌烦抵触的情绪。
三、教学实践改革
(一)虚拟化教学环境
实训室采用先进的计算机虚拟化技术VMWare,建立高度仿真企业转平台项目实施环境的虚拟快速以太网实训环境。通过在一台物理机上并发运行多个Linux服务器和Windows客户端,使每个学生均可扮演整个企业网络的管理员,针对虚拟的企业网络环境快速方便地练习系统与服务器管理与配置的技能。
(二)角色扮演,项目教学
在选择项目时选择那些成功、模块清晰且规模不大的项目,有利于开展教学。按照教学要求重新整合,依据工作过程和特点将项目分解为多个任务。让学生了解目标、明确任务,能够熟练掌握如何通过每个任务中对于项目功能的不断拓展来推动整个项目的完成。每次课提供一个虚拟场景。教师讲授和学生操作融入解决虚拟情景中问题的任务中。
(三)分组教学
本门课程对于中职学生来说,难度大。为降低学习难度,帮助学生克服焦虑感,采用分组教学法开展协作学习。教师展示虚拟场景,并引导学生对虚拟场景进行分析,学生(强弱搭配)分组进行实施操作,教师针对性辅导。最后,教师对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总结和提出解决方案。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意识,培养互帮互助精神。
(四)在实训过程中穿插相关理论知识
针对目前职业院校学生不太重视理论学习的情况,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加入基础理论知识,但不再进行单独讲授,而是在实训讲解过程中穿插相关理论。学生必须要掌握的DNS域名解析过程、DHCP工作过程、主分区、交换分区、超级用户等概念等枯燥、难记的理论知识,可以通过对实际的教学进行调整,在实训过程中,过程后穿插理论知识。
四、结语
本文对Linux配置與管理课程改革进行了几点探索,包括课程内容、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都进行了尝试。其中在教学过程中引入项目教学和分组教学为课程教学带来了活力,学生们不仅提高了学习的主动性,同时增强了自身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增加了就业的竞争力,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