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秦观《满庭芳·山抹微云》艺术特色初探

2018-05-14李佳琦

丝路视野 2018年5期
关键词:艺术特色

李佳琦

【摘要】《满庭芳·山抹微云》一词作为秦观婉约词的代表作,具有鲜明而独特的艺术特色和极高的研究价值,本文从该词的词作风格、写作技巧以及情感表达三方面入手展开分析。在词作风格方面以清丽婉约为分析重点;在写作技巧方面,通过对多方面资料的查询和整理,对词作的词语锤炼对前词的化用以及章法整饬进行了阐述,在情感表达上深入挖掘了词人情中见景、景中含情以及将身世之感打并入艳情的两种抒情方式,体会词人的当行本色及词作的辞情兼胜。

【关键词】《满庭芳·山抹微云》;艺术特色;辞情兼胜

“苏东坡辞胜乎情,柳耆卿情胜乎辞,辞情兼称者,为秦少游而已。”秦观是北宋后期婉约派的代表词人,其词以清丽婉约、辞情兼胜著称,在今存秦观的一百余首词作中,《满庭芳·山抹微云》无论从写作技巧还是情感表达上都堪称佳作,历来为读者、词评家所称道,苏轼因为这首词而称秦观为“山抹微云秦学士”秦观的女婿范仲温曾在赴宴时表示“某乃山抹微云女婿也。”而让人们刮目相看,更足以说明这首词的影响力。这首词乍读不觉如何,细品方知其“体制淡雅,气骨不衰,清丽中不断意脉,咀嚼无滓,久而知味。”有着独特而无与伦比的艺术魅力。

一、清丽婉约的词作风格

《满庭芳·山抹微云》作为秦观词的压卷之作,淋漓尽致地体现出其词作清丽婉约的风格。

何为清丽,清丽,即清新绮丽,词的上片描写了黄昏降临,别离将至时周围的景色,勾勒出一副凄凉动人的秋日暮色图,同时诉说词人对往昔的追念与回忆。下片则抒发了离别时的伤感和怅惘之情,意境清新,笔触柔媚织细,构思新巧,语言雅致绮丽,淡语皆有味,浅语皆有志,清丽之中意脉绵长。

再谈婉约,婉约即修辞婉转表现细腻《满庭芳·山抹微云》一词,从上片至下片层层铺叙,情思并非一泻无余,而是随着暮色的加深,别离时间的靠近而愈发浓烈缠绵,似诉还休,表情含蓄,传达出词人细腻的情思和无尽的离愁别绪。真挚幽艳而令人销魂。

秦观同时严守着诗和词的界限,作词人之词,他的词作以《满庭芳·山抹微云》为代表。顺应了词作语言通俗化的趋势,词中呈现出细腻写实的风貌。秦观以清丽婉约的风格入词,体现了当行本色。

二、娴熟自然的写作技巧

(一)词语锤炼

《满庭芳·山抹微云》一词,对词语的锤炼可以说炉火纯青,“山抹微云,天连衰草”开头一句迅速夺人眼球,山和微云两个物象在诗词中极为常见,而点睛之笔则在“抹”字,经词评家多方考证,秦观在此处要传达的是山掩微云之意,却弃“掩”字而着一“抹”字,慧质灵心可见一斑。“山抹微云”,首先,大有王维诗中“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意味。秦观将绘画之法引入词中,一个“抹”字绘出了云后青山,山间云迹,将夕阳炽烈的颜色附着在远山微云之上;其次,在秦观笔端,微云是流动的,与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动静结合,意境与美感毕现;再次,“山抹微云”看似是“微云抹山”的倒装,但如果仅仅这样来看,便又会失去很多意味。“微云抹山”意境固然也很优美,色彩固然也很浓烈,却缺少了“山抹微云”中山与微云浑然一体的自然天成,别出心裁而不落窠臼。“抹”字看似极为工巧,细按却没有刻意雕琢的感觉。汩汩而出,信手拈来而意味深远,准确传神。

(二)前诗化用

《满庭芳·山抹微云》一词对于前诗的化用,也为词的语言和情感表达增色不少。“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一句,化用的是隋炀帝《野望》诗:寒鸦飞数点,流水绕孤村。斜阳欲落处,一望黯销魂。王世贞在《艺苑卮言》中说:“少游词也,语虽蹈袭,然入词尤是当家。”说虽然这句话化用了前人的诗句,但却更为精妙。“谩赢得,青楼薄幸名存”化用的是杜牧“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的诗句,既是与恋人分别。而获薄情之名的无奈慨叹,又是落拓江湖终不得志的愤懑愁苦。词人的感情与杜牧想要传达的感情大致相符,仅把其当成艳词来理解有失偏颇。词人以古人之情,衬自己之情,使情感表达更加有力,也更容易引起共鸣。

(三)章法整饬

词作《满庭芳·山抹微云》在章法上亦有其精妙绝伦之处。“山抹微云,天连衰草”之后,词人写下的一句是“画角声断谯门”颇有“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的美妙意境,由视觉到听觉井井有条,又真实可感。词的上片极写秋暮远景,开阔广远。“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营造一种清丽幽远的有我之词境。如果说词的上片主要写景,那么从下面开始则主要是抒情,从“销魂”到“空惹啼痕”是词人无限悲苦与惆怅的集中体现,是是全词情感抒发的高潮。“香囊暗解,罗带轻分”,难舍难分却不得不面临着各安天涯,相见无期的命运。“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再到“伤心处,高城望断,灯火已黄昏”一句总收全词,则好似一梦初醒,一切重新归于寂寥。满怀的情感在现实面前无奈只有再次压在心底,不忍离别,也不得不转身离去,从微云淡抹到烟霭纷纷再到灯火满城,时间渐晚情感愈浓。从写景到抒情,该词脉络清晰,安排有序,章法整饬,结构完整,令读者不觉散乱而能更好的體会到词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

三、真挚细腻的情感表达

冯煦在《蒿庵论词》中曾评价秦观:“他人之词,词才也,少游之词,词心也”,什么是词心,“吾听风雨,吾览江山常觉风雨江山外有万不得已者在,此万不得已者,即词心也。”这种词心是丰富敏感的词人心灵受到江山风雨的撞击在心物交感之际产生的情感创作冲动,秦观词不仅胜在辞上更胜在情感的表达上。语淡情深,事轻言深,即是《满庭芳·山抹微云》的抒情特点。秦观更以独特而真挚的抒情方式来让读者感觉到他的词心。

(一)情中见景,景中含情

与前人的词作不尽相同的是,少游的词作不再情景分咏,而是采用了一种情中见景,景中含情的抒情方式,使情感更加委婉曲折,细腻深挚。

《满庭芳·山抹微云》一词中,山与微云融为一体,衰草连天,一直延伸到天的尽头,远处传来画角声声催人心肝,舟楫暂住,把酒共话离别之情在一片意境渺远的景色中,词人慨叹多少蓬莱旧事,而今回首已成虚空,不过只剩下纷纷的烟霭罢了,情感立刻与天地之间的清幽景色融为一体,词意缠绵悱恻愈显凄怆,从“销魂”开始词人尽情释放自己的情感。香囊暗解,罗带轻分,直接抒发出词人心中对于与恋人分别的依依不舍与相见无期的无奈,难以自持。最后又以高城灯火将词人带回现实中来。别离时的感伤情绪和周遭凄迷的景象融为一体,意境清寂,感情深沉,从而达到情景相融,心境合一的艺术境界。

(二)将身世之感打并入艳情

周济在《宋四家词选》中评价秦观词的情感表达:“将身世之感打并入艳情,又是一法。”这样的抒情方式在宋代词人的词作中并不常见。也有人认为,秦观以此法入词,是受到了柳永的影响,但无论怎样,秦观“扫尽绮罗香泽之结,一变而为怆恻悲苦之音,是词作的一大突破”。

秦观将深沉辛酸苦闷的人生体验,融注在类型化的离愁别恨之中,为传统的艳情词注入了新的情感内涵。《满庭芳·山抹微云》正是佳例,该词明是诉说与恋人无奈分别,相见无期的悲伤和惆怅,以蓬莱旧事追忆当年的一段浪漫情感。这样的情感在历代词作中非常常见,也可以说是词作的主流,但同时陈调新唱,赋予了词新的情感内涵。有研究表明,蓬莱旧事指的是词人在京城为官时的一段生活。沈祖在《宋词赏析》中认为此词创作于宋哲宗绍圣元年,秦观贬离秘书省之际。此处暗含着作者仕途失意的感慨与落拓江湖不得志的悲愤,更抒发了前尘似梦的身世之感。以此为这首艳情词注入更深挚的情感。冯煦评价秦观词“寄慨身世,闲雅有情思,酒边花下,一往而深,而怨悱不乱,悄悄乎得小雅之遗”评价准确到位,恰如其分。

《满庭芳·山抹微云》一词,风格清丽婉约,同时情感真挚,语言优雅,意境深婉,音律谐美,意味隽永,可以称得上是辞情兼胜。

在辞的处理上,词人首先对词作的用词进行了细心锤炼与斟酌。又巧妙灵活的将前人诗句化用到词作中,丰富了词作的情感和内涵。同时善于谋篇布局,使词作的章法有条不紊,脉络清晰分明。

在情的表达上。运用了情中见景,景中含情的抒情方式。令野旷天低,天地万物尽数与夕阳融为一体的黄昏秋景与悲伤惆怅的情感交错相融,又将身世之感打并入艳情以寻求更强烈的情感共鸣。取得了不朽的艺术成就,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研究价值。

参考文献

[1]上瞗村民.宋词三百首[M].北京:中华书局,2006.

[2]章培恒,骆玉明.中国文学史新著[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3]吴小英.唐宋词抒情美探幽[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4]周汝昌.千秋一寸心:周汝昌講唐诗宋词[M].北京:中华书局,2006.

[5]唐圭章.词话丛编[M].北京:中华书局,1986.

[6]中国历代诗词名篇鉴赏[M].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9.

[7]叶嘉莹.唐宋词十七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8]师长泰.清丽婉约辞情相称———说秦观《满庭芳》[J].唐都学刊,1986(03).

[9]李东宾.诗人之词与词人之词———诗词之辨的语言视角[J].郑州大学学报,2016(02).

猜你喜欢

艺术特色
论苏辙碑诔文的艺术成就
少年小说的突破与期待
论林兆华戏剧的先锋观念及创作风格
论长阳南曲的艺术特色
指下云山意无穷 信手写来入化境
对《水浒传》中梁山好汉绰号艺术特色分析
基于女性主义批评视域看《啼笑姻缘》的艺术特色
江西安义糕点印模的艺术特色
浅谈《舌尖上的中国》系列纪录片
《琅琊榜》浅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