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类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机制与保障研究
2018-05-14宋瑛琦
宋瑛琦
[摘要] “双师型”教师是现代各大高校高需求的师资力量,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不仅是促进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也是关系到高职教育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动力。该文就医学类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进行探究,找出阻碍“双师型”教师发展的根源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思路。
[关键词] 医学类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机制;策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 R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8)11(c)-0152-03
[Abstract] "Double Qualification" teachers are the teachers with high demand in moder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Double Qualification" teachers is not only a fundamental guarantee for promoting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but also the fundamental driving force for reforming a deepening education system for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problems arising from the training of "Double Qualification" teachers in medical vocational colleges, finds the root causes that hinder the development of "Double Qualification" teachers, and proposes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Key words] Medical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Double Qualification" teachers; Training mechanism; Strategy research
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要求教师具备“双师素质”,即要求教师不仅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熟练的专业实践操作技能,还应具备教育教学能力及科学研究能力。为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精神,大力加强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十二五”期间,教育部、财政部将共同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1]。同时,《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保障“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教育部等六部门组织编制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教发[2014]6号)等文件,再次强调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性,进一步明确职业院校应完善“双师型”教师培养体系[2]。因此,“双师型”教师培养机制的建立尤为重要。
1 “双师型”教师的内涵
《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以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都提及了“双师型”的重要性。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中,也提出了“双师型”教师的评判标准。
“双师型”教师是同时具备专业教师资格与具有工作经验职业资格的优秀教师人才。简单地说,“双师型”教师,不仅仅是教师,更可以是医生、工程师等具有多重身份高端型复合人才。“双师型”标准,要求教师在具有足够的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更需要具备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的能力,并且具备深厚的相关基础专业知识储备,能够熟练地进行实践操作,具有积极自主创造力,同时具备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能够将理论与实践合理分配并运用到课堂教学中,使得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学习兴趣,使学生具备创新改革的能力。
2 医学类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现状与问题
“双师型”教师培养仍处在起步阶段,产生问题是难免的,如何应对问题的产生,需要对问题产生的根源与现状进行探究与分析,才能做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2.1 “双师型”教师数量不足
近年来,高职院校扩招人数逐年升高,医学类高职院校也不例外。学生人数升高的同时,但是教师人数仍旧没有太大的变化,相对以往的学生教师比例更是在逐渐减小。医类高职院校课程涉及太多理论知识的传授作为实践教学的铺垫,然而学生数量过多,教师只能将精力都投入在理论知识传授中,没有足够的实践与精力开展教学实践、其他能力的培养,导致“双师型”教师培养计划滞后。学生得不到足够的实践训练,教师也无法得到良好的“双师”提升,“双师型”教师自然是不足的[3]。
2.2 双师型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
医学类高职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结构参差不齐主要从两个方面表现。一是学历分布,二是职称结构。前者在医学类高职院校中问题尤其突出,高学历的教师占教师总比例少,使得学历较低的教师得不到积极的“双师”培养引导,高学历的教师精力不足,无法得到足够的提升。
2.3 缺乏师资队伍建設总体规划
目前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没有一个严格的建设规划,导致教师队伍中良莠不齐,总体质量不高,影响整体教学质量。对于“双师型”教师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导致在选拔教师的时候,选拔条件不明确。没有建立起正确的奖惩制度对教师进行约束及奖励,就无法激励教师正向发展,教师教学经验、实践能力也不能得到正确的质量评价。同时,因为工作安排不合理,导致教师工作任务繁重或者闲散怠惰,使得个人教学水平及教学质量得不到提高。教师临床实践的掌握能力与教学能力是提高医学类课堂教学质量的前提,也是评判一个“双师型”教师的标准。然而在目前“双师型”队伍建设中,缺乏对教师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导致教师无法将理论知识转化实践应用,临床经验的缺乏使得教学过程内容单一,且无法及时更新知识、掌握教学动态。更不利于学生总结改进自身的学习方法,临床实践操作的目的是要帮助学生开拓眼界,培养学生临床经验,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如果总体规划无法完善,则会影响师生共同进步。
3 医学类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机制与保障策略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2018年12月20日)指出,全面提高职业院校教师质量,建设一支高素质双师型的教师队。继续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引领带动各地建设一支特艺精湛、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4]。因此,加强培养“双师型”教师,对于提高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水平及教学质量,完善高职教育体系及推动高职教育的整体发展,具有重要意义[5]。
3.1 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
教育虽是以学生为中心,学生自主学习为目标的教学活动,但是教师的引导作用必不可少,《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到对教师的严格要求标准,可见教师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6]。在医学类高职院校这种对理论及实践能力要求极高的教育氛围中,师资队伍的建设尤为重要,更应该被医学类高职院校所重视。按照培养目标及发展规划,筛选优秀的教师人才,对教师进行深度的专业培养,使医学类高职院校的教师不仅能够应对理论知识的传授,更能具备熟练地实践操作技能,能够高效正确地引导学生学习和成才。在培养高素质教师的同时,可以适当引进一些富有经验的临床医师,使其帶动医学类高职院校的教师专业成长。通过优化师资队伍年龄、学历结构,稳定骨干教师,培养尖端人才,以提高校方重视度,使学生拥有更好的教育质量。贯彻国家“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国家杰出青年基金”等培养助力计划[7]。
3.2 培养“双师型”教师素质能力
医学类高职院校中更需要的是拥有临床经验的教师,所以在要求教师具有从业资格的同时,更需要该教师拥有医师的从业资格与经验,这就要求教师拥有绝对的实践能力,不只是会“纸上谈兵”而已。教育部与财政部协调出台《关于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的意见》,设立了骨干教师培训项目、中职教师企业实践项目等,以求建设素质良好的师资队伍[8]。适时派遣教师外出进行学术研讨,观摩、操作临床试验,刺激教师具有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改善教师培养方式,帮助师资队伍提高素质能力,更具备自主创新合作探究的优秀能力。
3.3 加强师资培养,形成有效机制
医学类高职院校应根据院校本身专业性质,制定相关专业的教师培养方案,帮助督促教师自主的参与到专业知识的学习提高当中,并能够使教师自觉反思教学方式、教学结果,对教学有自我的认识与总结,积极主动地改进教学方法,调整教学内容,正确引导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师通过院校的专业培训,充分提高自我思考与提出问题的能力,并愿意主动地参与学术的研讨与社会上的教学服务等活动,积极主动地参加职称评选,对教师职业有着发自内心的尊敬与研讨精神。秉着教书育人,因材施教,良师益友等优良的传统教师品质,正确引导学生制定职业发展规划,正确看待从医之路[9]。通过良好培养,使教师达到一种良好氛围的有效培养机制,教师之间互相积极的影响,以达到彼此竞争互相进步,提高师资队伍能力的目的。
3.4 加强高职高专医学师资培训基地建设
“十二五”期间,国家将组织45万名职业院校专业骨干教师参加培训,得到了国家培养人才的重视,加强高职专医学师资培训刻不容缓。
医学类高职院校的师资缺乏是长久以来都要面对的问题,如何提高教师数量并提高教师质量,这也是目前建设高职高专医学师资培训基地的初衷。提高培训基地的教学质量,开展丰富的教学活动,依托职教集团,定期举办教师培训班,重点围绕教师教育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技能培训等方面,切实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安排足够的临床实践操作课程,安排教师进入企业及临床医院中实践进修,在实践操作中激发教师临床教学的学习兴趣。制定明确的培训规划,主要学习双师型职业教育教学理论与方法、先进教育技术和课程开发手段等[10]。培训基地的建立,更给教师提供一个持续学习,开发研究的平台,用于完善教师自身素质,以求实现医学类高职院校师资水平的提高。
4 结语
医学类高职院校担着培养医疗、医学人才的重任。培养优秀的医学人才,是医学类高职院校的责任。目前社会科技发展迅速,只是传统的授业讲课已经无法满足高校学生,医学类高职院校应致力于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以医学专业知识为基础,注重临床经验的传授,着力提高实践动手操作能力。在培养医学人才的同时,注重培养教师实践能力,提高“双师型”教师师资素质,以此形成良性的教师培养机制,助力医学类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财政部.关于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的意见,2013-12.
[2] 教育部等六部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教发[2014]6号.2014-6-16.
[3] 郭艳,运怀英.《高职医学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现状调查与思考》,辽宁教育研究,2007(5):60-61.
[4] 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2018-1-20.
[5] 焦美莲.《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路径研究》,人才培养[J],2018(3):52.
[6] 张颖,张燕堂,聂斌,等.《医学物理学师资队伍建设的研究与思考》,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2012,11(6):3831-3833.
[7] 《412人当选2015年度长江学者》,北大清华分庭抗礼,腾讯,2016-04-27.
[8] 《关于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2017-2020年)的意见》.
[9] 郭遂成,黄川峰,周毕军.《加强“双师型”教师培养完善高职医学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卫生职业教育,2016(5):21-22.
[10] 陈培丰,潘磊.《加强临床医学专业“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之探索》,中医药管理杂志,2014,12(12):1999-2000.
(收稿日期:2018-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