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PBL教学法在神经内科脑血管疾病护理教学中的效果探讨

2018-05-14宣丽婷

中国卫生产业 2018年31期
关键词:脑血管疾病PBL教学法护理

宣丽婷

[摘要] 目的 探讨PBL教学法在神经内科脑血管疾病护理教学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神经系统疾病护理本科生作为研究对象,正在学习的本科生分为护理一班和护理二班,用PBL教学法的护理一班为实验组(76名)。传统教学法的护理二班为对照组(79名),比较两组本科生在神经系统疾病患者的护理中脑血管疾病部分学习效果。结果 采用PBL教学法的实验组在教学目标评价效果和结课成绩明显高于传统教学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PBL教学法显著提高本科学生的理论考试成绩,在促进教学评价提升的同时也为护理教学改革提供了教学参考。

[关键词] PBL教学法;神经系统;护理;脑血管疾病;教学

[中图分类号] R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8)11(a)-0120-02

脑血管疾病的护理是学生们经常混淆的知识点,也是内科护理学考试中经常考的知识点。脑血管疾病(cerebral vascular diseases,CVD)是由各种血管源性脑病变引起的脑功能障碍,脑卒中是急性腦循环障碍导致局限性或弥漫性脑功能缺损的临床事件,通常包括脑出血、脑梗死、蛛网膜下腔出血。大纲要求授课时间4学时,知识点繁杂,难以理解,在护理教育中,提高脑血管疾病患者的护理知识的讲授,让护理学生更易于理解知识的同时,也需要提升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在临床护理教学过程中,传统的授课模式在脑血管疾病患者护理知识掌握程度上并未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为了提高这方面的学习效果,增进学生的学习兴趣,系统地掌握脑血管疾病知识,把PBL教学法应用到护理教学中。PBL(problem based leaming)教学法是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是1969年美国神经病学教授在加拿大McMaster大学首创,目前已成为国际上流行的教学法[1]。传统模式教学法以教师教学为中心,PBL教学法以学生为中心,通过改变教学过程中的重心,由教改为学,把学生的课堂背景变换成情景/问题。让学生通过教师给出的问题自己去寻找知识的答案,让学生自己去探索知识,以增强学生获得和运用知识的学习动力[2]。神经内科脑血管疾病患者护理是内科护理学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在临床和实际生活上也是常见病、多发病。PBL教学法应用到脑血管疾病病人的护理教学中能够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科护理学生2个班级,应用传统教学法本科二班为对照组(79名),男学生5名,女学生74名平均年龄为(20.4±1.2)岁。本科一班为实验组(76名),男学生4名,女学生72名平均年龄为(19.6±2.3)岁,两组本科学生一般资料对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在多媒体投影仪下使用PPT课件学习脑血管疾病目的要求,了解急性脑血管病的分类,掌握脑血栓形成、脑出血、脑栓塞和蛛网膜腔出血的诊断、鉴别和治疗原则。

教学时数4学时。教学内容主要是脑血管疾病的症状,病因,发病原理(强调微血栓学说)、临床表现、诊断和护理措施!

实验组采用PBL教学法,其授课方法如下。

①实验组采取PBL教学模式,教师在完成神经系统疾病患者护理概述后,利用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当代大学生对网络信息的接收能力的优势,用10 min时间讲解PBL教学法的由来和国外、国内通过PBL教学成功的经典案例和在各个领域的开展情况。对于接下来的章节内容采取PBL教学法的学习模式和操作方法培训。学习课代表建立微信群组,班级所有同学拉进微信群!教师根据脑血管疾病教学大纲教学要求整理成教学重点,在内科教学准备会议上提出教学重点问题,各教学教师讨论,整理形成书面材料。根据教学要求结合临床经典病例,联系疾病特点及护理要点,最后以问题的形式发送到微信群里,学生在寻找问题答案的过程中可以通过网络,医科大学互动,学校图书馆,临床病房等多渠道收集资料,学习课代表最后整理。教师在课堂上以问题为导向教学,把学生作为中心,在授课的过程中随时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并给予正确的引导。

②将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本科一班76名学生,分成7组每组10名,每组组长通过主动担任和同学之间推荐选举产生。剩下6名同学负责资料记录、整理。组长将组员分配的教学任务整理总结,选出优秀代表1名,各组一起讨论,组员可以补充,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对学生遇到的问题给予纠正、补充。最后教师通过教学将完整的教学内容发送到微信群组,让学生通过系统的回顾PBL教学过程,从而正确引导学生们以问题为基础,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后教师进行教学效果评价。

1.3 统计方法

数据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加以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通过对学生的总体调查,采用PBL教学法的学生在脑血管疾病学习成绩的提高明显高于对照组的学生,实验组本科学生的学习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同时教学效果上也有明显的提升。见表1。

3 讨论

通过在神经内科脑血管疾病护理教学应用PBL教学法,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由过去填鸭式教学变换成主动探索,注意力和兴趣被长时间地吸引到寻找答案的学习活动上来[3]。传统教学模式在医学知识教授过程中主要是对名词解释、疾病的临床表现、护理诊断及措施,这种被动式教学,这种教学模式在医学院校已经无法满足当下信息流量快速变化的时代,不能够满足社会对学生的素质要求,临床的医学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PBL教学模式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前者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是科学的、理念强的教学方法,它通过让学生思考问题、收集信息、分析病情及解决问题等思维过程来促进学习者的认知发展和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批判性思维与创造性思维能力[4]。对传统的教学方法渐进式改革是有必要的。PBL教学法是从国外发达国家先普及开始的,我们在临床实施后要根据我国目前的教育水平,不能照搬、复制甚至强行实施到学生中,在开展PBL教学期间分析我们学生的性格特点,寻找符合我们学生独特的教育方法。

PBL教学模式应用到脑血管疾病患者护理,充分调动了同学们的积极性,许多学者指出,PBL能有效地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5]。学生们利用业余时间在图书馆大量查阅书籍、医学文献,在认真区分疾病症状、体征的同时,还能逐一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疑惑、问题,课程结束后能梳理清知识结构并总结归纳。在课堂知识讨论过程中,学生在思考问题的同时,也会向教师提出新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在保证教学内容的同时也需要扩展医学综合知识,从而对教师队伍总体素质也是一种提高。PBL教学模式开展只有4个学时,我们也在摸索的同时也发现了很多不足,在授课过程中学生不能够系统地获得医学基础知识,在对重点、难点上不容易把握,教师提出的引导问题需要进一步思索,内科护理学教学评价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尤其学生素质教育不够全面,特别是人文素质教育明显缺失等[6]问题。

在神經系统脑血管疾病病人护理教学中应用PBL教学法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教学满意度,更好地适用中国教育背景的护理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 熊真真,袁丽,武仁华,等.PBL教学法在内科护理见习中的应用初探[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0,10(11):1356-1358.

[2] Sherwood AL.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management education[J].aframework for designing context.Journal of Management Education,2004,28(5):536-557.

[3] 朱大乔,周秀华,刘燕燕,等.问题讨论式教学在《外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02,37(5):371.

[4] 卢舜飞,王伟杰.在内科护理课堂教学与临床见习中综合应用的研究[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8,5(8):1-3.

[5] Chaves JF,Baker CM,Chaves JA,et al.Self, Peer and Tutor Assessment of MSN Competencies Using the PBL-Evaluator.Journal of Education,2006,45(1):25-31.

[6] 李守国,张霄艳,严靖,等.国际化趋势下护理专业本科培养目标研究[J].中国护理管理,2008,8(5):43-45.

(收稿日期:2018-08-04)

猜你喜欢

脑血管疾病PBL教学法护理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妊高症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
舒适护理在肝癌介入护理中的应用
PBL教学法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应用
PBL教学法在会计基础教学中的应用
中药制剂分析教学改革的探索及应用
脑血管疾病多层CTA与DSA影像诊断的对照分析
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研究
脑血管病患者精神障碍特点及治疗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