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方言唱民歌”

2018-05-14黄琦

阅读(教学研究) 2018年9期
关键词:民歌方言

黄琦

【摘要】在小学音乐歌唱教学中,民族音乐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心理凝聚力的纽带。小学阶段是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也是让孩子最早了解到民族音乐的关键时期,由于现在网络的飞速发展以及外来文化的冲击,使得学生很难在课本以外利用课余时间去更多地了解到民族音乐文化,而民歌正是民族音乐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学唱民歌、了解民族音乐能够帮助小学生从小就能建立起对民族音乐文化的理解和热爱。在现行的音乐教材中,民族音乐的内容占了很大的比例,其中不同地区的民歌就占了很大一部分。让小学生学习民族乐器或许有些难度,而学唱民歌可以最大化地让小学生感受到我国丰富的民族文化,从而增进对于民族音乐文化的理解与热爱,增强民族精神,有利于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的成长。

【关键词】民歌   方言   民歌演唱

民间歌曲,简称“民歌”,是由民间口口相传、以韵文与民间曲调相结合而成的歌唱体裁,是由大众集体的智慧创造出的非专业性的歌曲类型。所谓方言就是带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地方语言,具有着地区性、民族性、文学性、艺术性等特征。方言在不同地方又有不同程度上的差异。例如我国南方的民歌感觉比较细腻、婉转、柔和,北方的民歌音域宽广,节奏自由,音调高亢,旋律刚劲、流畅。音域、调性等方面的差异对于小学生而言理解上会有些难度。而民歌最明显的差别就在于各个地区演唱时所使用的语音特点。那么,如何让一直生活在城市中的孩子们能对于陌生的、带着浓郁地域特点和民族气息的歌曲产生兴趣,让他们会唱、爱唱、乐唱?对于这一问题,笔者就近几年自己教学实践中以及聆听专家示范课的所思所得来作以下几点分析。

一、收集相关民歌资料,创建联觉,初步激发起学生对于民歌的学习兴趣

民歌是流传了几千年的音乐形式,从某种意义上说,在某一特定的时代背景下,民歌也是当时的一种流行歌曲。如何能在如今这个网络特别发达、新鲜事物特别繁多的时代背景下激发起小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民歌的兴趣,让他们逐渐对民歌有所了解从而产生学习动机,是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作为教师,应该在备课前期对教材中的每一首民歌做好有关的背景整理、了解相关当地文化、学习方言,通过抑扬顿挫、生动活泼的语言以及丰富多彩的面部表情、形态,恰到好处地创设出教学情景,将情绪传染给学生,使学生身临其境。现在的流行乐坛有许多歌手会选用或翻唱地方民歌,可以以此为导入,播放给学生观看,使学生产生对歌曲的学习兴趣。

二、了解当时民歌创作、流行的时代背景,设计不同风格的活动

民歌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能够盛行,与当时的人民生活状态、所处的时代背景都密切相关。民歌的形式风格多样,例如有与人们当时生活状态有关的歌曲,像苏教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下册)中的安徽民歌《凤阳花鼓》,表现的是当时人们边唱歌边进行曲艺表演的音乐形式;有与劳动动作相结合的劳动歌,如苏教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上册)的江苏靖江民歌《打麦号子》;有简洁生动,流传于儿童中的口头短歌,如《卖报歌》;也有反映人民群众对某些政治事件或人物的认识和态度的时政歌,以及反映一般社会家庭生活和日常劳动生活各方面的生活歌等。那么,就可以根据不同类型的民歌创设情境、营造氛围,让学生进行“体验”。可以根据当时民歌创作、流行的时代背景,设计不同风格的活动。

三、钻研方言,找出民歌方言韵律中与歌曲旋律走向的内在联系

民歌是人民自发创作而出的旋律,通过方言演唱在群众中相传。方言是最具有地区性的,如果教师只是用普通话教唱歌曲那就很难体现民歌的特点——即时性,即当地人民在当时用方言直接唱出的韵味。而通过使用方言演唱,不难发现很多歌曲方言即为歌曲的旋律走向。例如苏教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下册)选入的河南民歌《编花篮》其中一句“编,编,编花篮,编个花篮上南山”,用方言为:二声,二声,二声,三声,四声;二声,四声,二声,四声,四声,二声,二声;歌曲旋律则为“1121715”。用方言来演唱,学生一下子就学会了,并且学生对于陌生的方言也格外感兴趣。类似的歌曲有许多,这就需要教师在备课期间,将方言与旋律走向联系在一起,找到二者的内在联系。

四、多听标准的方言演唱版本,把握正确的演唱风格

学唱民歌,除了要能把旋律、节奏这些基本的唱准,关键是要能让学生学习最地道、最具民族性的方言韵味。网络上关于民歌的演唱版本数不胜数,不同地区的民歌演唱風格也大不一样,所以就需要教师提前收集经过历代相传并不断提炼而成的最为经典的版本,在找音频资料、范唱时要格外重视。例如苏教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下册)的江苏民歌《杨柳青》,是一首典型的南方小调秧田歌作品,在演唱时要突出江南人民温婉、细腻的说话特点,同时也要表现出人们早起干活精神抖擞的状态。一首民歌要想演唱得“地道”,需要教师引领学生结合地域性、当地人民的形象等等去把握住民歌的演唱风格。

民歌作为我国五千年文化积累下来的艺术瑰宝之一,弥足珍贵。在新课标中第一次提出了“母语音乐文化”,要发扬“以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观”,把中国音乐文化传统作为当代中华音乐文化和音乐教育发展的重要基础和资源。而民歌作为重要的音乐形式之一,就是一种“母语音乐”。作为一线教师更有责任去向学生介绍、弘扬优秀的中华音乐文化——民歌,要通过小学音乐课堂去弘扬、推广用方言演唱,让新时代的学生感受、聆听、了解、模仿甚至是传承下去,这是作为音乐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参考文献】

[1]李盈.民歌进入中小学课堂的教学探究——以藏族民歌为例[D].四川师范大学,2015.

[2]伍国栋.中国民族音乐[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区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民歌方言
畲族民歌:《朋友,请你喝杯酒》
方言文化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的渗透
试析陕西方言中的[]与大同方言中的
有一个讲方言很重的老师是种什么体验?
跟踪导练(2)
试论地方民歌演唱技巧的提高
偃师方言里的合音词
偃师方言里的合音词
Analysis of social factors that influence the use of Uyghur loan words in Xinjiang Chinese dialect
穿花衣 唱民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