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绘本阅读在不同年段的教学策略

2018-05-14自然

阅读(教学研究) 2018年7期
关键词:感悟绘本阅读

【摘要】近几年来,我国儿童文学专家方卫平教授和梅子涵教授一直呼吁孩子们阅读绘本,认为绘本是“人生第一本书”。 小学阶段是人生的起步阶段,不同年级的绘本教学应有不同的教学策略,本篇论文从低、中、高三个年段的绘本教学策略进行讨论。

【关键词】绘本  猜测  阅读  创写  感悟

绘本,即图画书,顾名思义就是“画出来的书”,指一类以绘画为主,并附有少量文字的书籍。绘本不仅是讲故事,学知识,而且可以全面帮助孩子建构精神世界,培养多元智能思维。绘本中的文字很少,但正是由于其缺乏,对作者更加苛刻:一定要简明扼要,用简短的文字来构筑故事中的风风雨雨; 它必须是有趣和活泼的,符合儿童的语言习惯。 所以,绘本的作者经常仔细审视文本,并且一次又一次地推敲它。 更值得一提的是,绘本用图画来讲故事,把高雅的、只有少数人享受的绘画艺术带给群众,特别是给孩子们。

一、低年段的绘本教学策略

小学低年段的孩子正处于形象思维的发展阶段,所以绘本是最适合的,通过声音、图像接受信息是最好的学习方式,低年级孩子既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又有一定的思维能力,因此比起高年级学生他们的想象空间更大。在低年段的绘本教学中主要从“发现”方面建构课堂。

(一)发现

由于绘本的特殊性,每本绘本从头到尾都隐藏着“神秘”。 无论是扉页、封面还是环衬,都给了孩子美丽的“食物”。 这需要有一双会发现、会观察的眼睛。

发现封面(包括腰封)。不管什么书,封面是第一个进入读者的眼睛,在阅读之前,让孩子找到作者的名字、翻译者的名字、出版社的名称、主人公(年龄和性别、衣服手势等)。 从封面上的图片和文字猜出故事,让整个班级散发想象的色彩。以此类推发现环衬、会讲故事的扉页、发现正文和未结束的封底。

在阅读绘本的过程中,应该尊重每个孩子的不同感受,教师不要把所有的故事都放在脑子里,要积极鼓励孩子猜猜接下来会发生什么,鼓励他们把自己当作绘本中的主人公,自然而然地进入故事。

(二)理解

优秀的绘本和文字的匹配度非常高,有些绘本我们可以直接从图片中看到情感的内容和人物状态,文字只是为了说明或补充画面的内容;一些绘本我们必须把图画和文字一起阅读,才能更好地理解它的内容。这类图画书需要大人和小孩一起阅读,教师应该强调图片中学生能够理解的意思,低年段学生正处于“阅读画面”的时代,阅读图画可以启蒙孩子的观察力、想象力、洞察力和审美力。

在理解透彻绘本中所表达的意思的同时,绘本中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图画也能为孩子们留下了许多可以想象的空间。根据绘本的整体情况,孩子们会不由自主地与故事情节联系起来,设计书中人物的语言和动作。就像《爷爷一定有办法》中:毛毯小了,可以改什么?外套小了,可以改什么?马甲小了,可以改什么……一个接一个的思考,一个个问题的奇思妙想,打动孩子的内心,给孩子带来无尽的诱惑。阅读中有意义的问题和指导,还能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推理能力和阅讀能力。

(三)交流

在绘本教学活动中,教师经常通过叙述和质疑来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进而帮助学生理解图画书的内容。这样更多地反映了教师的主导作用,而绘本阅读则强调孩子自主阅读,教师辅助。开放式沟通就是这样一个场景:在一个安静的氛围中,教师带领孩子们通过猜测书籍内容或人物等来欣赏封面,让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得到调动,然后引导他们阅读,让他们选择他们想看的图片,并讨论他们感兴趣的细节。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可以学习如何读一本书,并与同龄人分享他们的理解,进一步引导孩子观察相关页面来讨论他们的细节,以提高他们的语言能力、观察和分析能力,丰富他们的情绪和情感体验。教师的教育意图是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充分表达自己和他人阅读感受的机会。这样既能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又能促进学生相互学习。

二、中年段的绘本教学策略

在低年段的绘本教学中着重从发现到猜测,让孩子发挥想象,建构绘本中更多的故事。而在中年段中同样以猜测为开端,以写作故事为中介,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中年段孩子的写作能力。

(一)“悦读”

无论什么年纪,图画都是最能刺激感官的。中年级的孩子同样也需要视觉冲击力,而绘本首先是通过视觉吸引力来吸引孩子,图画的颜色既美观又充满童趣,更加符合儿童的阅读年龄特征,引起儿童视觉冲击的美丽图画具有强烈的色彩,给学生艺术欣赏,也激起孩子的阅读兴趣。

不仅如此,可以通过贴近学生生活的主题选择绘本教学内容。例如越来越多的孩子们欢度圣诞节,刚好是在校期间,就可以利用绘本,了解节日,尊重文化,让孩子懂得这不仅仅是等待礼物的节日,更是分享爱、传播爱、奉献爱的节日。举一反三,正如春节也不仅仅是等待压岁钱的节日,而是一家人团聚一堂,对未来一年充满热切期盼和美好祝福。

(二)创作

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的智慧在他们的指尖上。”绘本的语言,浅显易懂、生动简洁、有节奏,适合儿童阅读,也适合模仿和参考。 绘本中最常用的拟人、夸张的手法,对孩子来说是比较乐意使用的。例如:在学生阅读了《爷爷一定有办法》后,教师可让学生改写:爷爷给约瑟做了一条被子。约瑟大了,毛毯不合适了。爷爷将毛毯改成了一件外套。约瑟又长高了,外套又改成背心的故事。教师可引导学生:如果你是作者,毛毯小了,爷爷会继续改成什么呢?

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思维是创新能力的核心,要使孩子具备创新能力,就必须培养孩子的创新思维。 想象力是创新的翅膀,有着大胆而丰富的想象力,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会越来越强。 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必须鼓励孩子展开想象的翅膀。 陶行知说:“我们发现孩子有创造力,了解孩子的创造力,就要进一步提高孩子的创造力。” 解放孩子的想象力,同时也使孩子们的写作不是单调的,而是更有创意的。写作教学,离不开阅读。一个绘本,一个故事是作家的伟大创作。 教师可以运用绘本阅读和教学,让学生在阅读中获得更多的写作技巧,积累更多的写作财富,为创作打下坚实的基础,让学生创作属于自己的“小宝贝”(作品) ,让学生善于写作,乐于写作。

绘本的创作能引起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从“无话可说”“无事可写”“无情可表”变成为“无话不说”“有事想写”“有情可表”,仿写出的文章超乎你的想象——不再是枯燥的,而是有血有肉的,是从发自内心的感受中产生的。

三、高年段的绘本教学策略

绘本中要读的绝不仅仅是文字,而是从图画中读出故事并欣赏绘画,进而感悟生活。如果家长能有意识地选择一些优秀的绘本和孩子们一起阅读,既有助于帮助孩子建构精神世界,促进心智发展,又有助于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当然,一本绘本不能立即实现我们对孩子的所有期望,但高品质的图片和文字的绘本对孩子的影响很大,对培养学生的意识能力、观察能力、沟通能力、想象力、创造力、情感发展能力等都有不可估量的影响。

(一)欣赏

绘本既然是以图画为主,那它所带来的美育效应应该是无穷无尽的,在高年段才选择进行欣赏图画为教学重点,目的是为了学会“画中会意”。小学阶段是一个特殊的时期,是全面发展儿童德智体美的启蒙阶段。 在这些时期,他们的逻辑还比较薄弱。 他们心中没有具体的表象,思维混乱而抽象。对高年段的孩子可以进行深入的美育教育,创作出简单的连环画、故事情节具体的简单漫画。

绘本教学中可欣赏的图画内容很多,首先,绘本中的动物、植物大多生动、可爱、活泼,符合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其次,绘本中多为彩绘图片,充分利用邻色、对比色等多种色彩知识,对学生學习色彩知识有很好的示范作用。第三,绘本中的故事往往简短、精致、有趣,学生很容易理解图片的意义。第四,绘本中有不同风格的绘画,可以帮助学生认识不同类型的绘画。最后,绘本中的图画蕴含丰富的美术原理,可以培养高年级学生更进一步的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二)感悟

绘本,不仅具有美育的作用,更具备通过简单图画学习美德的德育功能。

绘本,没有过多的条条框框,只是为了满足学生成长的需要,没有一点儿说大道理的痕迹,但它可以激发学生深入思考;没有一点儿噪音,就能唤起学生的认识。 一本绘本的文字,虽然在短时间内阅读结束,却可以用一生的时间来咀嚼和回味。因为绘本的故事里,演绎的永远是人心中的真、善、美。通过阅读,学生始终贯彻情感体验;通过阅读,学生的感受得到了提升和升华,能够终生受益。

绘本阅读给学生带来快乐,同时也为他们带来不可估量的巨大精神财富。绘本,以绚丽的色彩、美丽的图画、神奇的想象力、简洁的文字,给教师全新的视野,给学生精神享受。 绘本阅读,让教师受益匪浅,让学生开心无限。

通过绘本教学可以启发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想象力、写作能力,提高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造力。绘本阅读课,激发兴趣是基点,读完故事后的写绘创作,是对阅读的升华和拓展。我们要让孩子的阅读从优雅的图画书开始,让孩子们在绘本中感受到阅读的快乐,爱上阅读。

(作者单位:江苏省徐州市云兴小学)

猜你喜欢

感悟绘本阅读
绘本
绘本
绘本
加强数学思想渗透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关于高中英语教学中阅读解题的几点建议
自我感悟 自我反思 自我成长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骑驴”出发在思辨中前行
阅读教学:“吻醒”文本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