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循证护理管理在早期肺癌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2018-05-14刘美闫阳周丹雷丹

中国卫生产业 2018年31期
关键词:术后应用效果

刘美 闫阳 周丹 雷丹

[摘要] 目的 分析早期肺癌患者术后护理采用循证护理管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4月—2018年5月该院收治的早期肺癌患者116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患者5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管理,实验组患者给予循证护理管理,对比两组患者睡眠质量和功能状态评分(KPS)。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睡眠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功能状态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将循证护理管理应用于早期肺癌患者术后,提高了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缓解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和生活功能,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 循证护理管理;早期肺癌;术后;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8)11(a)-0037-02

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增长的最快,其是最大的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肿瘤之一。目前,肺癌发生原因尚不明确,但是,大量的资料显示,肺癌的发生与人们长期大量的吸烟有密切关系[1]。循证护理使医学护理发展的新型护理管理模式,其能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实用的护理方案,将科学研究结果作为理论依据,从而采用多种方法来证实护理是否能够应用护理实践,以此方法来提高护理质量。2017年4月—2018年5月该次通过循证护理管理的应用,探讨其在早期肺癌术后的作用,将58例患者进行资料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早期肺癌患者116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患者58例。其中实验组男性患者32例,女性患者26例,年龄41~73岁,平均年龄(58.9±4.1)岁,其中腺癌22例、未分化癌25、鳞癌11例。对照组男性患者41例,女性患者17例,年龄42~74岁,平均年龄(59.7±5.1)岁,其中腺癌16例、未分化癌32、鳞癌10例。对比两组患者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管理。实验组给予循证护理管理,具体方法如下。

(1)科室建立循证护理小组,由护士长担任组长,组员由资深护士和临床医师组成。组长应定期组织组员定期的进行学习、培训,使每位组员都能够将循证护理知识熟记于心,并熟练掌握循证护理的内容、流程及应用的主要作用;在进行一段护理后,依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定期对护理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和讨论,从而提出更好的护理方法,尤其是常发生的风险事件,应给予高度重视。

(2)循证思路应用,小组成员可根据检索资料数据库、查阅文件、查询证据,根据患者治疗史,主治医师的意见以及护理经验为患者制定全面、完善对策,对流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解决。学会熟练应用循证护理方法,同时可将循证管理小组转变为质控管理小组[2]。各个护理小组按照循证护理思路,对工作中的各项护理内容进行研究、处理,同时对工作质量做好监督,并对出现的问题,及时指出,各组间、组内进行讨论解决问题,实现有效的护理管理。

(3)循证护理措施:①患者术后出现皮下血肿和动脉血栓,首选对患者自身的情况进行全面的分析,预防患者自身浅表静脉曲张,可采用超声检查的方法,监测血管的情况。嘱患者卧床提高患肢,从而利于静脉回流,改善患者组织局部血流情况,减少阻滞发生。②患者肾功能损伤,可在术后嘱患者多饮水,保证尿管通畅,并妥善固定,防止尿管出现扭曲和受压,保持会阴部清洁和干净,并给予患者静脉滴注生理盐水使造影剂尽快排出。③对于患者出现的消极情绪,护理人员定期与患者进行沟通和交流,了解其心理变化,建立彼此的信任,耐心安抚和细心安慰,鼓励患者提高对治疗的积极性[3]。④对患者呼吸道护理,术后应鼓励患者进行自行咳嗽,深呼吸,可定时帮助患者翻身拍背,严重患者应给予吸痰和雾化治疗,减少肺炎的发生。⑤饮食护理,术后为患者制定合理饮食计划,保证患者足够的营养摄入,同时要食用易消化的食物,尽量少食多餐,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保证每日必须的饮水量,从而维持水电解质的平衡。⑥术后应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和生命体征,对于生活能力较差的患者,应保证低流量氧气的吸入,术后当日嘱患者禁食,待排气无腹胀后可食用半流质饮食,定时为患者进行腹部按摩,避免便秘的发生,同时维持病室内的环境清洁,要常通风换气[4]。

1.3 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睡眠质量和功能状态评分(KPS)。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对比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表示,对比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結果

两组患者睡眠质量评分详见表1。

两组患者的KPS评分详见表2。

3 讨论

肺癌依据诊断科分为鳞癌、小细胞癌、腺癌及大细胞癌等,其治疗方法主要有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化学治疗及联合治疗等[5]。因早期肺癌未出现远处转移,患者身体素质条件尚可,同时早期肺癌患者自身无严重的并发症,所以手术治疗为早期肺癌最合适的治疗方法,但是术后患者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如皮下血肿、动脉血栓及切口感染等,这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康复,而且显著降低了患者身体功能,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所以术后对患者护理也至关重要。循证护理为一种护理的思维模式,是护理人员在计划的护理活动过程中,明智、明确、审慎地将研究结论、临床经验及患者的需要相结合,从而获取证据,作为临床护理决策的依据过程[6]。在护理实践中,要强调护理服务应建立在所获的证据基础上,并给予全面的分析、讨论,从而找到最佳的护理措施。循证护理为护理工作的基础,其能够根据护理工作中出现的具体问题,并依据和参考其他的研究结果,结合护理实际情况,从而为患者提供有效的、最佳的护理方法,并会再次根据护理实践的成效进一步分析,以此使护理的效果达到最佳。循证护理的实施,将护理行为由被动转为主动,提高护理人员的积极性,使护理人员在护理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吸取经验,使护理问题得到最佳的解决方法,避免问题再出现[7]。最重要的循证护理的应用,显著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技能水平。同时显著减少了肺癌患者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提高了患者的睡眠质量,减少患者术后肾功能损害,提高患者的自理生活能力。

该次通过研究观察实验组患者的睡眠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功能状态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早期肺癌患者术后应用循证护理,使护理人员更注重患者的感受和主观意识,缓解了患者术后的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提高了睡眠质量,使患者术后的生活能力和康复状态显著提高。

[参考文献]

[1] 王新娟,胡英芳.以循证护理为基础的临床护理路径在肺癌住院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7,38(4):474-478.

[2] 俞淑慧,钱彩华,姚萍丽,等.晚期肺腺癌患者65例循证护理干预对患者心理及疼痛状况的影响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7,55(22):152-155.

[3] 李丽凡,马敏洁,宋芝鹏,等.循证护理对改善早期胃癌根治术病人术后胃肠功能障碍的效果研究[J].全科护理,2018(3):268-270.

[4] 钟翠萍,彭爱梅.基于循证理念的临床护理路径对肺癌放疗患者癌因性疲乏、治疗依从性及生存质量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8(1):102-104.

[5] 沈小丽,邱国琴,陆华东,等.循证护理用于自体DC/CIK细胞维持治疗晚期肺腺癌护理中的效果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6,54(6):122-125.

[6] 高乐,陈晓烨,郑文静,等.循证护理对老年晚期肺癌患者生活质量与焦虑抑郁的影响[J].中国医刊,2016,51(2):110-112.

[7] 李春伟,陈萍萍,汪艳,等.循证护理在全膀胱切除患者术后康复中的应用[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55-57.

(收稿日期:2018-08-02)

猜你喜欢

术后应用效果
体验式教学法在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C 语言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手术中个性化心理护理在原发性青光眼患者中的应用
健脾扶正汤在晚期胃癌治疗中的应用
化疗联合CIK细胞治疗卵巢癌的临床观察
低分子肝素钙预防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四肢创伤复杂创面的临床应用分析
浅析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术后的ICU临床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