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持续质量改进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2018-05-14王玉霞

中国卫生产业 2018年33期
关键词:患者满意度持续质量改进应用效果

王玉霞

[摘要] 目的 探讨医院感染管理中应用持续质量改进措施的效果。方法 以2017年1月—2018年6月该院接诊的住院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将之按照奇偶数字分组的方式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100例。研究组应用持续质量改进措施,对照组应用常规管理措施。分析两组医院感染的发生情况,并对各组的患者满意度作出比较。结果 研究组的医院感染发生率为0.0%,比对照组的4.0%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患者满意度为97.0%,比对照组的86.0%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于医院感染管理中积极采用持续质量改进措施,可显著提高感染控制率,确保患者生命健康,提高患者满意度。

[关键词] 医院感染管理;患者满意度;持续质量改进;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 R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8)11(c)-0050-02

一直以来,传统管理手段都是医院感染管理的一种重要方法,虽能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感染控制效果并不理想,使得患者比较容易发生医院感染的情况,从而对患者病情的恢复造成了不利影响。持续质量改进措施属于是一种比较新型的管理手段,相比较于传统的管理方法,此法具有比较高的灵活性,可显著提高医院的管理质量,并有助于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风险[1]。现代研究表明,于医院感染管理中积极运用持续质量改进措施,可取得比传统管理方法更显著的成效[2]。此研究以200例住院患者(接诊于2017年1月—2018年6月)为对象,着重分析医院感染管理应用持续质量改建措施的效果,现作出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院接诊的住院患者200例,采用奇偶数字分组法分成研究和对照两组(n=100)。研究组男性患者54例,女性患者46例;年龄在18~64岁之间,平均(35.29±10.17)岁。对照组男性患者53例,女性患者47例;年龄在19~65岁之间,平均(35.82±10.69)岁。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病历资料齐全,依从性良好,获得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比较两组的年龄和性别构成比等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按照传统的管理方式对对照组进行管理,而实验组则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之上加用持续质量改进方案,详细如下:①鼓励各科室医务人员参加质量改进活动,采取辩证思维和科学的方法对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并提出一系列具有较高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定期组织相关的医务人员开展质量改进活动,加强对医务人员进行技能培训和思维教导的力度,以进一步提高医院感染管理的效果。全面落实各项消毒管理工作,加强对病区进行清洁和消毒的力度,定期利用专用的消毒液对地面和物品进行充分的消毒,避免发生院内感染。在各科室中,要制定健全的消毒制度,医务人员在开展各项工作前/后,要严格落实洗手制度,与此同时,还应在日常的诊疗及护理工作当中全面落实无菌操作原则。②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管理制度,确保制度执行的有效性和可行性,降低医源性感染发生率。严格落实医院和卫生部门中的相关规定,不断优化和整改各项规章制度,准确记录能够对无菌物品的消毒效果产生影响的因素,同时采取系统性的措施进行预防。做好无菌物品的追踪调查工作,禁止外来人员随意出入消毒供应中心。③成立质量控制小组,主要负责管理和监督各科室的医院感染管理情况,每周进行1次交叉检查,每月开展一次讨论会议,针对本月的医院感染管理效果进行汇报以及总结,同时对工作期间发现的问题作出热烈的讨论,然后再提出可行性较高的解决对策。加强对科室中无菌物品的消毒情况进行监督和控制的力度,针对高危住院患者,应予以严密的监督,并协助完善细菌培养等检查,同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予以有针对性的处理。④做好科室自查工作,制定规范化的科室自查标准以及制度。每个科室要在每周内对2~3项内容进行自查,一旦发现问题立即上报并经分析后提出有效的解决对策,以有效预防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医院感染的情况。

1.3 评价指标

统计两组中发生医院感染不良事件的患者例数,利用本院自制的满意度调查问卷评估两组对医院感染管理效果的满意情况,分值为0~100分,不满意<60分,一般满意60~89分,比较满意>89分。按照[(一般满意+比较满意)/例数×100.0%]公式计算两组的患者满意度。

1.4 统计方法

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分析研究数据,计数资料用[n(%)]表示,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医院感染发生率分析

研究组中0例发生医院感染占比0.0%,对照组中4例发生医院感染,占总比例的4.0%。和对照组进行比较,研究组的医院感染发生率更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81 6,P<0.05)。

2.2 患者满意度分析

研究组的患者满意度为97.0%,比对照组的86.0%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3 讨论

在医疗质量和安全管理的工作当中,感染管理占据着一个至关重要的地位,能够显著提高医院的整体管理质量,并有助于增加医院的管理效益[3]。目前,传统管理理念在医院感染管理中依旧有着比较广泛的应用[4],虽能取得一定的成效,但该管理方法较为陈旧,无法确保感染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且不能起到增强相关医务人员风险管理意识的作用,无法满足医院快速发展的基本需求[5]。持续质量改进措施属于是一种比较新型的管理方式[6],能够通过成立质量改进小组、制定完善规章制度、加强医务人员培训力度以及定期开展讨论会议等方式,对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当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并提出一系列具有较高针对性的解决对策,以进一步提高医院感染控制的效果,确保患者生命健康。在相关研究[7]中,对50例住院患者进行了持续质量改进管理,对另外50例患者进行了常规管理,结果显示,质量改进组的医院感染发生率为6.0%(3/50),比常规管理组的10.0%(5/50)低;并且,质量改进组的患者满意度为96.0%(48/50),比常规管理组的74.0%(37/50)高。表明,通过应用持续质量改进措施,不仅能够显著减低患者发生医院感染不良事件的几率,同时还有助于提高管理质量,改善医患和医护关系。此研究中,100例研究组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率比对照组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患者满意度比对照组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和上述研究结果相似。提示持续质量改进除了能够有效预防医院感染不良事件的发生,同时还能向患者提供更加优质且高效的医疗服务,从而有助于提高患者对管理效果的满意程度。

综上所述,作为一种新型的管理方式,持续质量改进为现阶段医院质量管理工作的精髓以及核心,能够通过对各流程和各环节进行质量控制的方式,让无菌操作变得更加规范化,并有助于消毒隔离制度的切实落实。与此同时,还能显著降低住院患者发生醫院感染不良事件的风险,让患者能够在一个安全的环境中接受诊治,从而有助于提高患者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李瑞红.22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院感染管理及持续质量改进情况[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6,15(2):127-129.

[2] 陶华,李高亮.消毒供应中心持续质量改进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9):2161-2163.

[3] 李燕,王元芝,高岸英,等.医院感染管理持续质量改进应用于血液透析室的效果评价[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6, 26(5):1170-1172.

[4] 鲁绍娟.血液净化中心医院感染管理持续质量改进的方法与评价[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4(8):122-124.

[5] 刘健,王建元,盛秋洁,等.持续质量改进在慢性苯中毒患者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7, 23(1):60-63.

[6] 张梅,刘子燕,王彩霞,等.持续质量改进在介入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7,23(20):118-120.

[7] 曲惠红.医院感染管理中持续质量改进的效果分析[J].养生保健指南,2018(16):184.

(收稿日期:2018-08-29)

猜你喜欢

患者满意度持续质量改进应用效果
持续质量改进在管理PICC带管出院患者中的应用
北京市中医院门诊医生的沟通方式对患者满意度的影响
皮肤软组织扩张器在整形外科中的应用效果
综合尿道护理应用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的效果研究
体验式教学法在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C 语言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化疗联合CIK细胞治疗卵巢癌的临床观察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四肢创伤复杂创面的临床应用分析
单颗前牙即刻种植修复后的牙龈美学效果分析
持续质量改进在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