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护理教学法在神经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2018-05-14张海云
张海云
[摘要] 目的 探究在神经内科护理教学过程当中实施循证护理教学法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2月—2017年12月期间来该院神经内科的护理本科护生100名,采用抽签法将该100名护生均分为观察组和参照组,每组50名。其中给予参照组护生实施传统教学法,观察组护生给予实施循证护理教学法,对观察组与参照组护生的成绩评分进行对比,另外比较2组护生对护理教学方式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与参照组护生对教学方式的满意度对比,观察组护生总满意度98.00%明显高于参照组护生满意度80.00%,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参照组护生各项成绩评分对比,观察组护生专业知识评分、实践操作评分、应变能力评分、准备工作评分等均高于参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循证护理教学法的实施,对其护理专业技能提高以及实际操作能力提高均具有重要作用,对神经内科护理教学的质量提升也具有重要帮助,护生对该种循证护理教学方式的满意度也相比以往传统教学方式的满意度高,可将该种教学方式普及推广运用。
[关键词] 神经内科;循证护理;教学法;护理教学;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 R-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8)12(a)-0161-02
为了培养出专业技能水平高的优秀护生,以及全面提高神经内科护理的临床带教质量,实施循证护理教学法,对改善目前护理教学质量具有重要作用。循证护理教学主要是根据实际的临床问题作为起点,在不断的实践过程当中,对存在的问题以及现状进行分析与解决,从而对其进行评价和综合分析,最终总结出一种高效的教学实践方案,为临床神经内科护理教学质量提高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神经内科中的护生100名,该100名护生均为神经内科实习的护理本科实习生。采用抽签法将该100名护生均分为观察组和参照组,每组50名,其中参照组女性护生41名,男性护生9名,最小年龄18周岁,最大年龄23周岁,(20.23±1.21)周岁为护生年龄的均值;观察组女性护生42名,男性护生8名,其中最小年龄19周岁,最大年龄22周岁,(20.21±1.18)周岁为护生年龄的均值。观察组与参照组护生的年龄、性别等基本数据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参照组的50名护生给予开展传统护理教学法,主要方式:由神经内科的带教护士随机选取一则病例,对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基本症状进行全面分析与讲解,指导护生对其病史进行采集,结合带教护士所讲诉的内容进行初步总结,最后讲解相关护理措施,指导学生进行护理体验,最后对存在的相关问题、注意事项以及等等方面进行全面讲解。
观察组的50名护生给予实施循证护理教学法,主要教学方式分为以下几点:①选取具有丰富经验的神经内科护士、自身专业能力强、教育理念新颖以及对其相关临床护理操作技术熟练的护士作为带教老师,并接受过循证护理教学方式的培训,能够将其护理方式熟练运用[2]。②循证护理教学方式的基本路径主要是从基本存在的问题进行开端,随后将其相关的证据进行找齐,给予初步进行评价,指导学生与其循证护理的理念和实践相互结合,教师制定相关的教学计划,完成护理学的基本临床教学。③待护生进入神经内科之后,带教老师需对其详细讲解科室当中的注意事项,从而使其尽快对科室情况进行了解,另外比如一些常见的多发病,其相关护理技巧等均可全面进行讲解[3]。④在神经内科当中最常见的一种疾病就是急性脑卒中偏瘫,可将该种症状作为教学案例,将其作为问题提出,指导学生对该种疾病的护理方式,从而进行全面评估,对其存在的常见问题以及相关急救护理措施进行讲解。另外一点就是寻找循证支持,带教老师可引导护生查阅相关资料,对其相关护理问题采取关键词的方式进行搜索,从而获取相关研究结果,最终将其收集的资料进行整合。最后带教老师需指导护生采取循证依据判断其护理方式实施的可行性,从而全面加强护生的实践能力[4]。
1.3 效果评价标准
对观察组与参照组护生的成绩评分进行比较,其中主要包括专业知识评分、实践操作评分、应变能力评分、准备工作评分等4项,评分标准由带教老师以及神经内科临床医师制定相关考核问卷,总分为100分,分数越高表明护生掌握情况越好。另外对比观察组与参照组护生对教学模式的满意度,采用该院自制评分标准,总分为100分,90分以上为非常满意、89分以下70分以上为一般满意、69分以下为不满意,总满意度=(非常满意+一般满意)/总例数×100.00%。
1.4 统计方法
将观察组与参照组护生的成绩评分和对教学方式的满意度等数据均均输入SPSS 21.0统计学软件中,其中对教学方式的满意度采用χ2检验,以[n(%)]的形式表示,而成绩的各项评分采用t检验,均以(x±s)的形式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与参照组护生对教学方式的满意度对比,观察组护生总满意度98.00%明显高于参照组护生满意度80.00%,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观察组与参照组护生各项成绩评分对比,观察组护生专业知识评分、实践操作评分、应变能力评分、准备工作评分等均高于参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人群以及学校等对护理的要求逐渐提升,因此不断培养专业的护理能力是目前护理学生所需掌握的重点内容[5]。临床护理教学主要是为了培养合格、优秀的护理人才,从而为临床实际护理水平提高奠定良好的基础。以往传统的护理教学方式,多半是以带教老师的临床经验为起点,对于不断更新的新型护理教学内容没有明确掌握,不仅教学方式单一,教学的相关内容也比较简单,很多教学方式已经无法与现代社会的需求相吻合,从而导致无法培养出适合时代需求的护理专业人才。因此为了全面提高临床科室的护理质量,实施有效的教学模式,对改善整体护理水平质量具有重要帮助[6]。其中循证护理教学方式,为目前我国护理教学提供了科学的理念以及新型的思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很多人们对脑血管疾病愈加重视,很多新型的理念也在不断更新,在实际神经内科的护理工作当中,也对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实际疾病的介入治疗以及相关的康复工作过程当中,对护生自身的病情改善以及临床护理,均认知到了新的方法。因此實施循证护理科将其基本护理理念和相关教育方式不断应用在神经内科的护理教学过程当中,从而全面指导护生对临床相关问题的解决方式,不断培养其相关专业技能,另外对其相关专业知识的不断更新也具有重要作用[7]。
综上所述,在神经内科护理教学中实施循证护理教学法,对提高护生总体护理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可全面激发护生对其相关知识的学习兴趣,各项成绩评分相对较高,并且护生对循证护理教学法的满意度高达98%,可将该种护理教学法进行广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陈丹丹.神经内科护理教学中循证护理教学的探究[J].养生保健指南,2017(25):61.
[2] 张艳.浅谈循证护理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特别健康,2017(17):179.
[3] 吴凤芝.循证护理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22):251-252.
[4] 郭晓娜.分析神经内科护理中循证护理的应用效果[J].医药,2016(12):103.
[5] 吉萍.神经内科护理中循证护理的应用效果分析[J].系统医学,2016,1(7):147-149.
[6] 王博.循证护理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8(3):226-227.
[7] 何玉杰.探究循证护理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J].饮食保健,2017,4(5).
(收稿日期:2018-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