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立健全高危孕妇信息网络在高危孕妇管理中的作用

2018-05-14朱思黛

中国卫生产业 2018年12期
关键词:信息网络管理

朱思黛

[摘要] 随着现代人生活节奏加快、生活压力变大,高危孕妇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但是,在高危孕妇管理方面,基层卫生院、各级妇幼保健院依然处于起步阶段。该文总结了高危孕婦信息网络的组成部分,并对其存在意义进行了概括性总结,旨在让整个行业认识到建立健全高危孕妇信息网络的重要性。

[关键词] 高危孕妇;信息网络;管理

[中图分类号] R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8)04(c)-0151-02

在信息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全行业信息化、电子化、无纸化已成为必然趋势。目前,向管理要效益、向管理要质量已经成为大家公认的硬道理。然而如何提高高危孕妇管理是医院产科面临的共同难题,加强高危孕妇建设管理信息化,建立健全高危孕妇信息网络对妇产科与医院的共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高危孕妇定义

在孕妇人群中,由于一些危险因素的存在,有一部分孕妇较之其他孕妇更易发生胎儿先天性畸形,称这类孕妇为高危孕妇。高危孕妇包括:①高龄孕妇(年龄不小于35岁);②不良生育史的孕妇,例如生育过先天性畸形、无脑儿、先天愚型以及其他染色体异常患儿等的孕妇;③有反复流产、难孕、不能解释的围产期死亡(主要是多发性先天畸形)史的孕妇;④夫妇一方是染色体平衡易位携带者;⑤有家族性遗传疾病史或夫妇一方患有遗传疾病的孕妇;⑥孕期有可疑病毒感染的孕妇;⑦孕期使用有致畸药物如抗肿瘤药物、孕激素等的孕妇;⑧孕早期存在有害物质接触史如大剂量放射线、有害气体等病史;⑨患有慢性疾病的孕妇,如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癫痫、甲亢、自身免疫性疾病、慢性心脏病、肾脏病等;⑩产前母血筛查高危者,如先天愚型或NTD高危孕妇[1]。

2 高危孕妇信息网络构成

2.1 高危孕妇孕期信息

高危孕妇孕期信息录入是高危孕妇管理的首要环节,不论是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还是在各级医院被确诊为高危孕妇即应填报《高危孕妇产前检查记录表》。高危孕妇信息网络应涵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各级医院,要做到各级系统的互联互通。《高危孕妇产前检查记录表》应包括该高危孕妇的所有产前检查项目及检查结果,精准录入系统。制定“高危孕妇追访”计划,确保每位高危孕妇能够接受1~3次产前随访,通过追访情况实现高危孕妇实时管理[2]。

2.2 高危孕妇住院分娩信息

高危孕妇一旦临盆入院,高危孕妇信息系统根据该高危孕妇身份证号码即可搜索出《高危孕妇产前检查记录表》。医护人员根据此表录入的产前信息,快速制定分娩方案;同时,高危孕妇信息系统自动导出下一阶段的《分娩情况记录表》《新生儿登记表》。

2.3 高危孕妇产褥期信息

高危孕妇信息系统在录入《分娩情况记录表》和《新生儿登记表》后,各级妇幼保健院会即时收到“已分娩告知书”,根据该告知书进行产后访视安排。同时,“产后42 d健康检查”节点到来之前的一周,系统会发出信息提醒相关访视人员。

3 高危孕妇信息网络意义

3.1 保证高危孕妇全程管理

高危孕妇信息录入信息网络,实现孕中、分娩、产后实时追踪管理。有别于传统的高危孕妇管理,利用完善的高危孕妇信息网络可以防止由于转院而造成的高危孕妇信息失联[3]。全方面地保证高危孕妇的管理可追踪、可溯源。

3.2 提高高危孕妇产后回访率

高危孕妇信息网络包括分娩信息,分娩信息是乡、镇、区级妇幼保健院进行产后回访的必要工作基础。其中,高危孕妇分娩产后回访是纳入基层妇幼保健院的工作重点。健全的高危孕妇信息网络可以帮助基层妇幼保健院顺利完成高危孕妇和婴儿的42 d健康检查,保证高危孕妇产后回访率。

3.3 提高高危孕妇管理统计智能化

高危孕妇信息网络通过应用软件设计出各类相应表格,高危孕妇信息模式化录入,最大限度减少管理者的统计学工作量。同时,能够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规范性。

3.4 提供高危孕妇资源信息大数据平台

现如今,随着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迅猛发展,建立健全高危孕妇信息网络已成为现实。高危孕妇资源信息大数据平台发挥着三大作用:①为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相应规章制度提供科学依据;②为高危孕妇管理提供实时监督、量化管理的依据;③为医务工作者提供便捷的高危孕妇信息查询平台[4]。

4 高危孕妇信息网络系统的建立

4.1 建立高危孕妇信息网络系统

通过与软件公司合作,开发高危孕妇信息网络系统信息化的平台,并与县、市等服务器相连,保证数据之间的交换以及传输。一旦出现高危孕妇立即进行高危孕妇个案录入,并将高危孕妇的情况及时上报给上级。依据《高危孕妇保健手册》在系统中录入孕妇保健与分娩的各种信息,并根据需要由系统生成《高危孕妇基本情况表》《高危孕妇一览表》等相关的报表。在原来高危孕妇管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高危孕妇管理制度,并确定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高危立案、产前管理、产后管理、资料统计等7个板块,除此之外还要有高危孕妇的信息维护等。

4.2 高危孕妇信息网络系统的设计应用

①对高位孕妇进行登记,包括孕妇年龄、既往史、家族史、疾病史、胎次等全面的信息都录入,在高危孕妇分娩以后,“分娩情况”改为“已分娩”,并且根据不同的的关键词如“年龄”“胎次”进行分类,在检索的时候可以根据不同的关键词进行搜索,并设立高危孕妇转院,转诊,接收,随访等各个栏目,在时间的基础上进行分类管理。②高危孕妇的保健网络管理在实名制身份验证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管理,分别制定《高危孕妇分娩情况一览表》《新生儿出生登记表》《高危孕妇死亡个案》《新生儿疾病筛查》等进一步促进高危孕妇的信息化管理。然后当高危产妇分娩情况登记后,及时进行产后的访视,在产后需要进行健康检查的时候,系统自动进行提示,人工输入检查信息之后,健康检查信息进导入到《高危产妇保健登记簿》中[5]。当以上高危孕妇的相关统计表生成后,相关的部门可以进行资料浏览与查询,全面的了解孕妇的情况,为高危孕妇的管理与指导提供依据,并随时通过邮件或者电子公告对高危孕妇进行指导。

5 高危孕妇信息网络建立的成效

5.1 数据统计真实有效

所有的信息被录入到高危孕妇信息网络系统中,将自动生成各种报表,大大减少了工作量,所有的新生儿在出生都会由系统分配一张出生证明,防止漏报,系统的提示功能进一步提高了高危孕妇管理的准确性与规范性。高危孕妇的健康管理进一步提升了检查资料的真实性,每个月对高危孕妇的信息进行更新,保证资料的准确性、及时性,各级的管理部门通过资料对已经出现的高危孕妇进行专案管理,并通过高危孕妇的专案管理,降低孕婴的死亡率,保证母子平安。

5.2 高危孕妇管理的效率提升

使用高危孕妇信息网络管理,进一步提升了管理的效率,從高危孕妇入院到分娩或者是转院,产后回访,系统都会进一步的提醒,保证每一次的检查工作能顺利到位,不会出现遗漏,并且通过互联网模式对高危孕妇电子化的管理,掌握高危孕妇整个过程的详细情况,缩短调查的时间,保证高危孕妇信息的时效性,将高危孕妇的信息及时的上报给上级,节约人力物力,减少资料整理所耗费的时间,进一步提升管理的效率。

5.3 高危孕妇系统管理的质量提高

高位孕妇管理系统对高位孕妇进行动态监测与管理,从高危孕妇立案开始,孕妇的资料都将进入数据库中,管理者可以随时掌握孕妇的情况,并且随着保健信息的更新完善,及时的对高危孕妇的保健指导进行优化,增加保健的信息量,进一步提升管理的效果。同时可以通过邮件或者电子公告的方式将最新的保健信息进行发放,让高危孕妇进行科学化的保健,从而提高生育质量。

5.4 基层保健管理水平提高

目前我国地区发展水平不均衡,在一些经济发达的地区,经常采用电子病历等技术,但是在经济不发达的地区由于患者电子病历、服务信息网等硬件条件的缺乏,并没有达成电子信息服务机构,高危孕妇的信息管理系统必须要是从整个管辖区进行的,从村、镇、县开始由基层人员进行管理。数据的搜集、整理、上报,进一步完善基层的高危孕妇管理,随时对基层高危孕妇进行动态化的管理,由原来的纸质管理过渡到信息网络管理,及时更新高危孕妇的资料,解决因时间、地域等问题造成的管理不及时的现象。

6 讨论

高危孕妇作为医院产科重点关注的人群之一,医院对此群体的管理水平体现了该医院产科的整体技术水平。建立健全高危孕妇信息网络有利于提高医院产科的行业知名度、行业竞争力;另一方面,从高危孕妇的角度来说,可以使高危孕妇享受到更加便捷、更加专业的医疗服务[6]。因此,建立健全高危孕妇信息网络值得行业内广泛关注,并以此作为医院产科的未来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 吴玉钗,吴凌凌,郑素萍.高危孕妇信息管理系统对产检依从性的影响分析[J].福建医药杂志,2017,39(3):177-178.

[2] 张桂兰.妇产科管理信息化建设之我见[J].中国卫生产业,2017,2(15):15-16.

[3] 林静丽,蚁持缨,曾永珊.妇幼卫生信息网络在孕妇系统管理的应用成效[J].中国医学指南,2013,11(32):298-299.

[4] 陈秀平.实行高危孕妇分级管理的作法和体会[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6,19(11):1369-1370.

[5] 王晟.基于区域平台的妇幼保健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应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4,10(4):689-692.

[6] 董晓超,秦敏,杜莉,等.优化高危妊娠管理模式初探[J].中国妇幼保健,2010,25(15):2033-2036.

(收稿日期:2018-01-27)

猜你喜欢

信息网络管理
管理漫画
浅议5S管理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信息网络条件下党员教育工作问题与策略研究
国内教育微课发展与建设的初步探索
浅述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的相关问题
目标中心战中信息网络安全防护问题研究
采用C—NCAP 2006年版管理规则
营销管理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管理的另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