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2018-05-14孟庆华

中国卫生产业 2018年12期
关键词:护理管理手术室

孟庆华

[摘要] 目的 研究手术室护理管理中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的优势与作用。方法 在2016年5月—2017年5月区间,选择该院50名护理人员,将其分为实验组(n=25)和参照组(n=25)。参照组采用一般性质量管理模式,实验组采用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记录并分析2组人员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不良事件及质量评分情况,从而了解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实验组手术室器械不全、手术物品摆放问题、设备损坏、物品摆放混乱、药物损坏、医嘱遗漏等不良事件数量较少,且五常法、教学、护理文书、隔离及消毒、质量检查及总体评分情况均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 该研究证明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管理工作中具有明显效果,提升手术室护理管理工作水平,应予以推广。

[关键词] 质量控制小组;手术室;护理管理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8)04(c)-0106-02

护理工作是医院日常工作的重点[1-2],也是保障患者生命安全的关键组成部分,因此,应逐步加强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与水平,该研究通过分组对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进行分析,了解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共计50名护理人员进行该研究,将其分为实验组(n=25)和参照组(n=25),其中,护理人员最小年龄23周岁,最大年龄39周岁,中位年龄(28.36±4.6)周岁。上述护理人员性别均为女性,将其年龄等一般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证明该次分组有效。

1.2 方法

参照组采用一般性质量管理模式,实验组采用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该模式管理措施如下:(1)根据手术室护理人员情况建立质量控制小组,每组人数为5人,由1名组长、4名组员构成,组长负责小组内质量控制及管理,并设计相应的紧急问题处理预案,以便于在护理中发生工作纰漏后立即采取对应策略。该院护理人员小组共分5组,分别为:五常法、教学、护理文书、隔离及消毒、质量检查[3]。上述小组分别负责不同类别的护理工作,小组每周进行工作总结与汇报,每月召开护理小组会议。(2)根据小组实际情况制定手术室护理管理守则,将各项工作要求明确划分至岗位之中,并将各项流程要求及制度加以完善。组织各小组成员学习并研究手术室护理管理守则,及时发现护理人员工作中的问题,并提出合理化建议,从而帮助各个小组护理人员提升其工作技术水平。另外,在开展质量控制小组管理工作中,还应与护理人员教育培训相结合,依照护理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开展相应的教育培训工作,从而提升手术室护理人员工作质量水平。(3)在上述基础之上,将手术室内全部护理工作进行明确分工。包括:①五常法小组,主要负责手术室内部卫生及区域的划分,并能够合理按照要求摆放手术器械及药品,在手术过程中做好相应的护理记录,针对手术中需要的麻醉药品及应急药品进行管理及准备,妥善处理手术室内的医疗废物[4]。②教学小组,主要负责对护理部门中实习护士加以教育,并通过实践活动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能力与技术水平。③文书小组,整理护理表格,并确保各项护理工作文书的准确性与完整性。④隔离及消毒小组,包括检查无菌物品是否完善,并实施手术室内无菌操作,管理一次性消耗品,需确保在手术前准备相应的无菌物品。⑤质量控制小组,针对上述小组各项工作的执行情况加以检查与管理,并将各项工作流程及规范化制度落实到实际岗位之中,确保各小组成员能够相互协作处理各项护理工作。

1.3 观察指标

不良事件方面,统计两组护理人员在工作中所发生的纰漏及错误,每次不良事件记录为1;质量评分方面,针对护理人员日常工作情况,采用100分制进行评分。

1.4 统计方法

该研究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分析和对比手术室护理不良事件次数,将2组护理中手术室器械不全、手术物品摆放问题、设备损坏、物品摆放混乱、药物损坏、医嘱遗漏等信息加以记录,用[n(%)]表示,行χ2检验。同时,对2组护理工作评分进行分析,五常法、教学、护理文书、隔离及消毒、质量检查及总体评分通过t检验方式,以(x±s)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手术室护理管理不良事件对比

比较实验组与参照组手术室内护理管理不良事件信息,包括手术室器械不全、手术物品摆放问题、设备损坏、物品摆放混乱、药物损坏、医嘱遗漏等等,与参照组相比,上述数据实验组发生次数较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具有一定效果。见表1。

2.2 手术室护理质量评分对比

分析实验组与参照组手术室护理质量评分,分别包括五常法、教学、护理文书、隔离及消毒、质量检查及总体评分情况,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上述评分数据均高于与参照组,实验组所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效果明显。见表2。

3 讨论

传统手术室护理管理工作一般以护士长为负责人,由护士长进行全面管理与监督工作,但是手术室护理工作内容较多,护士长管理工作量较大,极易在各项工作中出现纰漏,从而影响了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5-6]。通过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的应用,合理降低护士长的管理工作量,保障手术室内各项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进而提升手术室护理管理水平。

质量控制小组管理工作是建立相应的工作质量管理小组,专项质量控制小组记录护理人员实际工作情况,并进行规范化评估,及时发现评估中的各项问题,从而制定相应的优化策略,最终优化手术室内护理工作,使其更为规范化及精细化,有效降低手术室内不良护理事件的发生几率。

五常法是手术室管理工作的基本组成部分,所谓五常法,也被称之为5S法,包含常整理、常整顿、常规范、常清洁、常自律五个层面,这五个层面是确保手术室各项医护工作顺利进行的首要保障[7-8]。例如,在手术室器械与药品管理中,护理人员必须做到常整理与常清洁工作,针对手术中常用器械及药品的整理与清洁,保障手术的顺利进行。针对部分应急器械与药品的整理尤为重要,众所周知,手术中经常会发生一些突发性事件,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往往会需要相应的医疗器械及药品,妥善、整体的器械药品摆放能够确保其及时供应,从而节约了宝贵的抢救时间,以保障手术环节的迅速开展。

综上所述,该研究采用分组统计分析方式,将实验组与参照组工作情况加以分析,从而了解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该研究结果显示,以质量控制小组管理为主要模式的实验组,其不良事件发生比例有所下降,护理工作质量评分有所上升,说明在手术室护理管理工作中应用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能够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因此,应将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推广应用至手术室护理管理工作之中。

[参考文献]

[1] 杨倩.探讨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2):158-160.

[2] 陈明珍.質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6,32(s1):148.

[3] 吴娟,谢月霞,招坤兰.分组护理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6,19(s1):103-105.

[4] 魏小妹,朱瑞芳.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实践运用[J].结直肠肛门外科,2016(s1):42-43.

[5] 安莉.质量控制小组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作用循证分析[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5(6):148-151.

[6] 钟爱玲,戴红霞,常后婵,等.三级质控护理管理模式在手术室中的应用[J].广东医学,2016,37(23):3641-3642.

[7] 刘光英,卢振玲,高辉.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中质控小组与专业小组联合的实践[J].中国护理管理,2017,17(7):902-906.

[8] 李春荣.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中国卫生产业,2015,24(13):111-112.

(收稿日期:2018-01-27)

猜你喜欢

护理管理手术室
细节护理在确保手术室护理安全中的应用
手术室细节护理在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
手术器械预处理在手术室的应用
手术室护士压力源及应对策略研究
手术室优质护理实践分析
我的好奇心
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在外科护理管理中应用管理的方法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