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目标管理在耳鼻喉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2018-05-14朱秀峰

中国卫生产业 2018年12期
关键词:耳鼻喉科目标管理护理管理

朱秀峰

[摘要] 目的 探讨在耳鼻喉科护理管理中实施目标管理的效果。方法 在2016年3月—2017年12月期间选取来该院就诊的耳鼻喉科患者100例和50名耳鼻喉科工作人员参与该组研究,根据奇偶分组法将患者均分2组,各50例。对参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对实验患者予以目标管理。分析2组护理质量、临床疗效、护理满意度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与实施目标管理前相比较,实施后护理质量明显较高,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实验组相比较,参照组临床疗效较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护理满意度较低,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耳鼻喉科护理管理中实施目标管理,将护理质量提高,控制并发症发生,临床效果显著。

[关键词] 目标管理;耳鼻喉科;护理管理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8)04(c)-0076-02

现今医学护理发展迅速,人们对护理质量的要求逐渐提高,使护理工作变的繁琐,临床效果与护理质量呈正比关系,因此护理工作逐渐被重视[1-2]。于2016年3月—2017年12月选取100例患者,现将目标管理应用在耳鼻喉科护理管理中的效果作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100例耳鼻喉科患者,将其均分各组50例,分组方法为奇偶分组法。实验组50例患者中,男患者和女患者分别为26:24,其年龄范围在23~42岁之间,(31.28±3.16)岁为患者的中位年龄;参照组50例患者中,男患者和女患者分别为30:20,其年龄范围在22~45岁之间,(31.46±3.57)岁为患者的中位年龄。2组耳鼻喉科患者均对该次实验予以了解,研究其基本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同时期选取50名耳鼻喉科工作人员,男女比例为32:18,年龄范围在18~45岁之间,中位年龄在(29.16±4.26)岁。将该次研究上报于该院伦理委员会,得到认可批准。

1.2 方法

对参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如关心患者、普及健康知识、与患者进行沟通。

对实验组采取目标管理,其护理方法为:①根据医院的发展方向,将各科室的特点进行结合,对各科室的护理要求、目的以及人力分配进行分析总结。②在各科室在大目标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科室的特点和护理要求,将大目标进行分解,制定相应的月目标、季目标和年目标。对于总体素质较差的工作人员,需予以针对性指导,将其综合素质予以提高。③制定目标管理鼓励制度:在每个阶段均有专业人士对工作人员的工作进行评估,详细记录各阶段的成绩,并进行统计。根据工作人员的成绩不同制定不同的鼓励方式,主要包含精神和物质奖励。物质奖励主要为奖金,并在工作人员中选出“最佳护士奖”“优质护理明星”等,予以相应的奖励,提高工作人员的积极性。精神奖励主要为定期出去聚餐、旅游等,进而促进相互交流。

1.3 判定指标

对100例耳鼻喉科患者的临床疗效、护理满意度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50名耳鼻喉科工作人员的护理质量进行判定。护理质量主要包含基础护理、护理文件书写规范、技术操作的规范、业务考核以及护理记录。

1.4 统计方法

该研究中涉及的所有数据均采取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使用(x±s)表示计量资料,采取t检验;使用率(%)表示计数资料,采取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分析50名耳鼻喉科工作人员的护理质量

实施目标管理后工作人员的护理质量相比于实施前,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分析100例耳鼻喉科患者的临床疗效

与实验组相比较,参照组耳鼻喉科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较低,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分析100例耳鼻喉科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与参照组相比较,实验组护理满意度较高,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分析100例耳鼻喉科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

实验组50例患者中,发生并发症的患者有3例,发生率为6.00%(3/50);参照组50例患者中,发生并发症的患者有12例,发生率为24.00%(1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52 9,P=0.011 7<0.05)。

3 讨论

目标管理是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将管理模式予以良好的应用,尽最大可能将管理资源的利用率予以降低[3-4]。目标管理主要是根据医院总体方面的目标制定符合各科室需求的小目标,在与科室实际情况相结合,将目标予以拆分,制定成阶段性目标。并根据目标的完成情况制定相应的精神和物质奖励标准。奖励标准可提高工作人员对工作的积极性,增强工作人员的责任感,使工作人員将自身潜能全部发挥,尽最大努力将自身的工作做好,将护理质量提升。有关研究显示,实施目标管理的效果明显优于实施常规护理的效果[5]。

耳鼻喉科存在较多的病种,病情十分复杂,不同程度病情的患者均存在,且具有较大的流动性,因此对护理工作造成一定的困难,进而增加了护患纠纷事件的发生率,使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明显增加[6]。医疗质量是现今患者心中最关心、最敏感的问题。将目标管理应用在护理管理中,主要以患者为中心,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技能,让每位工作人员均明确自身的责任,加强工作人员的责任感,将护理管理理念予以深化,深入人心。与常规护理相比较,目标管理可使工作人员更加重视患者的病情变化,对患者的心理情绪变化情况予以密切关心,有助于患者病情康复,将临床疗效予以提高,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了住院时间[7]。

实施目标管理时需注意:管理者需要准确的掌握情况、条理分明、时刻保证头脑清醒,具有一定的管理能力;目标需制定合理,主要将计划作为基础,将管理作为核心,需要时刻进行自检,需严格对待[8]。

该组研究结果显示,与参照组相比较,实验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较高、护理满意度较优以及并发症发生率较低,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实施目标管理前后的护理质量,实施后明显优于实施前,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证实,实施目标管理后,提高了工作人员对工作的重视度,明确自身责任感。

综上所述,将目标管理应用在耳鼻喉科护理管理中,护理质量得到明显提升,并发症得到良好控制,临床疗效和护理满意度得到明显提高,充分地调动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 刘杰.目标管理在耳鼻喉科护理临床带教中的运用[J].医学信息,2014(15):3-4.

[2] 管萌敏.目标管理在耳鼻喉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医院管理论坛,2015(7):42-44.

[3] 张劼,龚齐,牛彩英.上海市残障孤寡中老年人耳鼻喉科健康检查结果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6(14):27.

[4] 吕秀荣,董红丽.目标管理结合护士分层管理模式在耳鼻喉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15):249-250.

[5] 刘金华,沈琴.目标管理在耳鼻喉科护理临床带教中的运用效果观察[J].医学与社会,2015(28):377.

[6] 徐前容,肖竹.目标管理结合护士分层管理模式在耳鼻喉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保健文汇,2017(11):228,231.

[7] 杨碧珍.目标管理在耳鼻喉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母婴世界,2016(1):170,172.

[8] 张卫星,张蔚蓝,杜红莲.临床护理路径联合集束化护理提高护理管理质量的研究[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13):1564-1566.

(收稿日期:2018-01-25)

猜你喜欢

耳鼻喉科目标管理护理管理
耳鼻喉科实习护士带教经验与体会
你得了“晕屏症”吗?
目标利润导向下的基层采油单位绩效评价研究
目标管理在国土资源财务管理中的应用
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在外科护理管理中应用管理的方法及效果
企业目标管理的应用研究
DO you suffer from“Cybersickness”? 你得了“晕屏症”吗?
新中国成立60周年科技成果知识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