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士分层管理在呼吸消化内科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2018-05-14李霞

中国卫生产业 2018年12期
关键词:应用价值

李霞

[摘要] 目的 研究在呼吸消化内科中采取护士分层管理的临床效果以及价值。方法 该次统计的数据资料均参考不同的护理管理模式进行组别划分,样本来源于2015年9月—2017年9月期间该院研究的76例呼吸消化内科患者以及20名呼吸内科护理人员,将2015年9月—2016年9月期间行常规护理管理的38例患者以及10名护理人员作为参照组,将2016年9月—2017年9月期间行护士分层管理的38例患者以及10名护理人员作为实验组,比较验证参照组与实验组呼吸消化内科患者护理满意度计算值以及呼吸消化内科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结果 数据统计发现,实验组呼吸消化内科患者护理满意度计算值以及呼吸消化内科护理人员护理记录、应急处理、病情观察、基础护理、专科护理与参照组各项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护士分层管理应用在呼吸消化内科中价值显著,可提升护理人员护理工作质量,改善患者满意度。

[关键词] 护士分层管理;呼吸消化内科;应用价值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8)04(c)-0062-02

目前管理者越来越注重护理人力资源的管理与合理配置,护士分层管理是全新的一种护理管理体系,可确保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这种模式是依据护理人员职责进行组织层次的划分[1],确定所有层次护理人员的工作职能以及工作范围,且有效结合分层管理与护理人员岗位职责的需求。现报道2015年9月—2017年9月期间该院研究的76例呼吸消化内科患者以及20名呼吸内科护理人员的管理结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参照组选为2015年9月—2016年9月期间行常规护理管理的38例患者以及10名护理人员,患者中男比女19:19,中位年龄数值(44.54±3.11)岁,护理人员中中位年龄数值(29.65±1.54)岁,中位工作年限(8.21±0.65)年,其中护士6名、护师3名、护士长1名。实验组选为2016年9月—2017年9月期间行绩效考核护理管理的38例患者以及10名护理人员,患者中男比女20:18,中位年龄数值(44.88±3.12)岁,护理人员中位年龄数值(29.87±1.98)岁,中位工作年限(8.87±0.89)年,其中护士7名、护师2名、护士长1名。对比参照组与实验组样本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在参照组管理中采纳常规护理管理,在实验组管理中采纳护士分层管理:①护士分层管理的分工模式以及分层结构,建立成组责任包干制度,护士长监督,责任组长进行负责。每组责任护士需要对所包干的患者住院期间病情观察、日常基础护理、康复治疗、健康指导等进行全面负责,即构建护士长、责任组长、高级责任护士、初级责任护士的模式,初级责任护士主要负责实施上级护士下达的相关工作,了解各种药品与仪器的使用,参与患者的病情观察,按时进行学习与培训,承担病情稳定患者的二级护理;高级责任护士主要负责上级护士下达的工作,参与危重症患者的临床抢救工作[2],参与重点病区的管理、实习带教等工作,承担大手术、危重症患者的一级护理;责任组长主要负责护士长下达的工作,参与护理风险高、技术难度大的抢救工作,协助科室制定工作标准,参与主持全面业务技能相关工作,承担危重症、急救、大手术患者的一级护理。②制定与执行分层管理的制度,在了解护理人员护士职称、护士性别、护士年龄、护士学历、护士能力等基础情况下对护理人员实施组合以及分层分级,遵守人尽其才以及才尽其用的管理原则,将不同层级护理人员的作用进行充分展现;同时依据护理人员能级进行分工,确保服务效果以及服务质量[3]。责任组护理人员相对比较固定,层层指导,层级间分工协作,上级协助与指导下级,对患者入院至出院期间进行全面负责,给予优质、连续、全面的的护理[4]。③分层管理培训护理人员,培训护理人员涵盖院内培养与院外培训两方面,院外培训是将护理人员送入到较高水平的医院进行实地学习与考察。院内培训是通过两名主管护师一起制作可课件,在经护士长检查合格之后进行实施,主要内容为消化内科基础知识、专科操作技能、专科理论、护理安全、护理管理、护理教学、护理科研等。采取科室培训、晨间提问、集中理论授课、护理查房、护理讨论、护理学习、反思日记等方式进行院内培训,每次培训45分钟,两周1次为培训的频率[5]。

1.3 观察指标

观察验证参照组与实验组呼吸消化内科患者护理满意度计算值以及呼吸消化内科护理人员护理记录、应急处理、病情观察、基础护理、专科护理。

1.4 統计方法

所有数据录入到SPSS 19.0统计学软件中,对参照组与实验组呼吸消化内科患者护理满意度计算值以率(%)的形式表示,采取χ2检验,对参照组与实验组呼吸消化内科护理人员护理记录、应急处理、病情观察、基础护理、专科护理以均数±标准差(x±s)形式表示,采取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实验组与参照组呼吸消化内科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比较

数据显示,实验组呼吸消化内科护理人员护理记录、应急处理、病情观察、基础护理、专科护理等质量对比参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实验组与参照组呼吸消化内科患者的满意度比较

数据显示,实验组呼吸消化内科患者护理满意度计算值97.36%显著高于参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计算值76.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现今,随着医院水平以及管理理念的不断完善与发展,医院管理系统中护士分层管理理念得到广泛应用。分层管理理念主要就是需要所有护理人员都具有熟练的操作技能、扎实的理论基础以及良好的沟通技巧,同时也需要具有不断更新知识的相关能力。分层管理理念可分层使用消化内科护理人员,充分展现所有人员的潜能,为护理人员未来发展构建从专科护士变为专家型专业、从管理人才变为行政人才的两种阶梯,激发护理人员积极性与潜能,以便于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服务。

该次数据统计显示,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计算值97.36%、护理人员护理记录(95.63±3.22)分、应急处理(97.82±2.36)分、病情观察(96.69±1.54)分、基础护理(95.37±2.22)分、专科护理(96.37±5.11)分对比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郑春娅[8]研究中发现,2014 年住院患者护理满意度75.00%显著低于2015年的满意度95.00%,具有参考意义;2015年护理人员护理记录(95.78±5.49)分、应急处理(97.29±5.08)分、病情观察(96.50±6.00)分、基础护理(95.26±7.00)分、专科护理(96.68±5.46)分等质量对比2014年数据,均有明显提升。与该次研究结果比较一致,证实,护士分层管理具有一定可行性、动态性、灵活性。

综上所述,在呼吸消化内科管理中应用护士分层管理模式相比较常规护理管理价值更显著,可显著提升护理人员自身素质以及服务质量,改善患者满意度,对于减少护理风险意义显著,且充分展现护理人员分层实施后所有人员的岗位能力,起到显著的管理作用。

[参考文献]

[1] 崔小红.护士分层管理对消化内科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5,34(4):532-534.

[2] 蒲艳峰.岗位分层管理在呼吸科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3,11(35):3333-3335.

[3] 杜丽萍.分层次护理管理在呼吸内科中的应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4(18):2740.

[4] 吴琼.护士分层管理对消化内科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J].医学信息,2015,26(37):346.

[5] 王晓东.护士分层管理在呼吸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C].河南省呼吸危重病护理新进展学习班论文集,2012.

(收稿日期:2018-01-24)

猜你喜欢

应用价值
企业金融管理应用价值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