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蒙古牧区蒙医“医院—社区—家庭”整体护理模式研究与探讨

2018-05-14杨乌云

中国卫生产业 2018年11期
关键词:蒙医社区家庭

杨乌云

[摘要] 内蒙古牧区是我国四大牧区之一,其生活的少数民族以蒙古族为主,蒙古民族人口为4 226 093人。截至2016年末,内蒙古牧区共有卫生院1 335个,乡镇卫生院拥有病床1.9万张,农村牧区拥有村卫生室1.4万个,拥有乡村医生和卫生员1.8万人,每千人拥有护理人员4.3人,加之农牧地区人口散居,语言以蒙古语为主,治疗疾病时以蒙医蒙药及蒙医护理为首选医疗服务,因此内蒙古牧区医疗护理模式可以尝试蒙医“医院-社区-家庭”整体护理模式,提高疾病就诊率、治愈率,提高医疗护理服务质量,切实改善内蒙古牧区人民的身体健康乃至心理健康水平,探索内蒙古牧区新型医疗模式。

[关键词] 蒙医;护理;医院;社区;家庭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8)04(b)-0087-02

对于疾病的预防、发现、早期治疗、恢复期仍需治疗或康复的、甚至临终的蒙古族患者,他们更需要具备专业全科医生及护士资质的蒙医从业人员运用蒙古民族语言提供具有蒙古民族特色的蒙医及蒙医护理、蒙药用药咨询及指导等蒙医服务,以期得到交流顺畅、具备人文关怀、适应民族特性的专业性蒙医护理服务,突出社区蒙医护理人员的信息采集、分析、处理功能,并充分发挥其在整体护理模式中的作用。

1 牧区蒙医护理人才的服务对象特点

①定居或半定居于牧区,能够而且只能够运用蒙语交流的患者或患者家属;②具有一定就诊难度的老、弱、病、残患者;③晚期肿瘤需要支持治疗和减轻痛苦的患者;④处于治疗恢复期但仍需要康复的患者;⑤需住院治疗但由于各种原因不能住院病情较稳定的患者;⑥具有预防、保健、咨询意愿的健康个体或家庭;⑦兼具身体护理、心理维护、人文关怀、民族信仰等护理需求。

以上是内蒙古牧区蒙古民族患者及有医疗需求人员的整体特点,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中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蒙古民族患者的年龄逐渐增加、家庭护理环节逐渐薄弱、就诊率逐渐减少等也成为了制约内蒙古牧区医疗护理质量的重要因素。

2 培养或培训适应牧区的社区蒙医护理人才

蒙医护理人才的数量和质量是“医院--社区—家庭”蒙医整体护理模式中的关键因素,培养或培训具备蒙医护理专业知识和岗位技能的蒙医护理人才,可选拔培训蒙语生源、具有中等及以上卫生院校护理专业毕业生进行专业培训,建立蒙语生源蒙医护理人才库,尤其是具有在牧区长期工作生活意愿的蒙医护理人才进行优先选拔培训,培训内容着重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培训蒙医全科护理知识和护理岗位技能

社区护理的工作内容主要是家庭护理、预防保健护理、康复护理、健康教育护理以及善终护理等。蒙医内科护理、蒙医外科护理、蒙医妇科护理、蒙医儿科护理知识、疾病预防与保健、部分疾病的康复护理等蒙医护理知识是全科护士培训的核心内容和核心岗位技能。针对牧区常见病、多发病的日常护理进行专题培训,针对妇科疾病进行简单问诊筛查培训,针对育龄妇女进行优生优育指导,针对幼儿及儿童进行基本用药咨询及指导,针对恶性肿瘤患者进行延缓痛苦护理,在护理知识培训过程中体现蒙医护理整体护理模式及蒙古民族人文情怀的主导思想。

2.2 蒙医护理知识培训过程中突出双语教学

在蒙医学及蒙医护理学领域,蒙古族医学及蒙古族护理学与临床医学和临床护理学结合越来越紧密,现代临床各种治疗方法和疾病检测手段、护理方法都在逐步融合,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在保持蒙古族医学护理学独特性的同时,注意引入汉语以及临床医学、护理学的理论知识和技术并规范化蒙医护理的各个环节,尤其在规范用语、规范处方、规范操作等环节。

2.3 针对部分检验、化验结果的取样、分析和医疗仪器的简易操作

针对社区蒙医护理实际工作情况,可以合理培训学员进行最基本的检验操作。比如,基本的血糖、血脂、血常规、尿、便及部分分泌物的取样方法、留样条件、检验报告的蒙语解释与分析,针对检验结果进行基本护理操作和部分家庭护理操作指导。针对特殊家庭或特殊患者运用的特殊医疗仪器,应对其基本原理、基本操作方法和适应证、禁忌证进行特殊了解以便适应岗位需求。如动态心电图、家庭吸氧机及各种电子治疗仪等。

3 简易规范的运作程序是牧区蒙医护理的关键

由于牧区蒙古族患者大多散居、语言以蒙语为主、生活居住条件较艰苦、对蒙医有图腾式信任,所以为保证牧区患者的适应性和医疗行为的顺应性,蒙医护理要有一个代表医院提供服务的组织管理机构,要有一份可供认可的医疗文书,要有一份可查询服务项目、收费标准,要有一份评估服务效果的記录。

所以,蒙医护理人员要在进行选拔培训经过考核具有执业护士(师)资格证书后,由蒙古民族在当地较为信任的诊疗机构如蒙医医院、蒙医研究所等医疗机构进行统一登记备档管理,在每个社区诊疗机构设立蒙医诊疗人员,设立就诊病例,就诊病例分为蒙汉双语纸质或电子病历,并需医护人员及处理人员的签章及备有处方复印件一并定期上交上级医疗机构。在每一社区诊疗机构,在明显区域张贴各项收费标准并在蒙医护理人员外出进行家庭护理时出具盖有医疗机构公章的收费标准。针对服务效果,各诊疗机构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合理安排。

4 医院护士与社区护士进行对接是蒙医护理工作的重点

在社区进行诊疗的患者,直接交流对象为社区蒙医护理工作者,他们能用蒙语了解患者的真实临床表现,然后用专业临床术语与医院护理人员进行交流、记录,促进医生互相交流的同时也使得针对蒙古族患者的诊断、治疗、护理等工作规范、有效、方便地进行。

对部分仍需观察或康复的患者,医院护士与社区护士对患者及家属进行指导,参与具体的康复或术后或恢复过程,根据社区护士反馈的康复情况,医院护士进行咨询或建议服务,社区护士再进行指导。

比如脑卒中患者,社区护士应向家属示范康复训练技能,监督康复训练计划实施情况,评估患者康复进程及康复结果。

5 具体情况比较

医院-社区-家庭整体护理是指患者在出院后,为了使服务能够得到连续而设计的护理程序。它显示出了社区护理及家庭护理在患者整体康复进程中的重要意义,尤其对于脑卒中患者来说,急性发病后6个月为最佳康复时期,如果在最佳康复期内进行专业规范的康复训练和积极的人文关怀,80%以上的患者能够恢复自主运动功能。尤其是针对内蒙古牧区的脑卒中患者,经济条件不高,语言交流有一定障碍,当脑卒中急性发病期过后,由于经济条件、医保制度、家庭因素、心理因素、语言因素、饮食因素等原因,大部分蒙古族患者都选择回归家庭进行康复。在康复过程中,蒙医“医院-社区-家庭”整体护理模式对脑卒中患者的康复进程就会形成决定性的影响。

该文以中国蒙古族人口比例最高的旗县;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科尔沁右翼中旗地区为研究对象,科尔沁右翼中旗地区生活蒙古族人口20余万,占该地区人口总数的83.2%。脑卒中是该地区发病率较高且需要医院-社区-家庭进行整体护理的疾病类型,作者筛选2013年11月—2016年11月实验组患者为80例自愿进行医院-社区-家庭蒙医专业护理人员体系进行护理和蒙医康复训练的患者,对照组患者80例为不居住于或不愿参与整体蒙医护理的患者。年龄38~90岁,平均年龄(63.45±10.05)岁,学历为初中及以下140例,初中及以上20例。在干预前两组患者年齡、身高、体重、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整组资料可比。

经过对比可知,在脑卒中患者康复过程中,患者对由蒙医护理人员进行的专业化规范化蒙语医疗康复护理专业化服务和指导的顺应性较强而且起到的医疗效果比较显著。

当然,对于基层蒙医护理工作者而言,不仅需要扎实的全科护理专业知识和专业岗位技能,规范化的蒙汉双语医疗服务指导,熟练的现代化诊疗平台的操作和运用,与上一级医疗机构护理人员的沟通和交流,甚至是随时赴诊的工作时间机制等,都是建立医患之间融洽关系、提高基层医疗服务水平、构建蒙医“医院-社区-家庭”护理模式的关键,未来会有更为精细的更为科学的蒙医“医院-社区-家庭”护理模式作为现代蒙医护理体系的重要组成。

[参考文献]

[1] 马翠荣.家庭护理现状与进展[J].现代护理,2003,9(12):649-650.

[2] 宋文碧.开展社区护理的思考[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0,4(14):54.

[3] 吴萍.社区卫生护理的未来趋势和展望[J].生物磁学,2006, 6(1):89-90.

[4] 唱荣艳,冯晶,王昕欣,等.老年糖尿病患者“医院-社区-家庭”互动治疗模式效果初探[J].临床误诊误治,2011,1(24):101-102.

[5] 李广洁.社区护理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的探讨[J].护理论著,2012,36(14):252.

[6] 袁修银,任俊翠,刘畅,等.医院-社区-家庭整体护理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J].中华全科医学,2016,3(14):491-492.

[7] 曾茂华,刘建萍,谭明英.大型医院开展社区医疗护理服务的探索[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1999,1(127):45-46.

(收稿日期:2018-01-10)

猜你喜欢

蒙医社区家庭
蒙医治疗慢性盆腔炎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家庭“煮”夫
恋练有词
影像社区
影像社区
影像社区
2015影像社区
寻找最美家庭
寻找最美家庭
蒙医痛经诊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