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医疗设备维修面临的问题与相应对策
2018-05-14李树新
李树新
[摘要] 医疗设备属于一种特殊商品,维修质量的高低将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所以良好的医疗设备维修成为保障其安全运转的关键之所在,更是医疗卫生机构可持续运营的重要保障。该文从医疗设备维修视角出发,探寻其面临问题的类型并据此制定相应的解决对策,旨在为医疗设备得到高质量的维修提供帮助。
[关键词] 医疗设备;维修;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R197.3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8)04(a)-0163-02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三级医院每年用于医疗设备维修的费用约占设备总价值的1%~3%,且近些年来随着大型医疗设备的推广使用,该占比呈现出进一步升高的态势[1]。由于医疗设备是直接应用于机体的仪器、设备、器具,一旦维修出现问题势必会给患者生命安全带来严重威胁并给医疗卫生机构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所以确保医疗设备能够得到良好的维修以促使其安全运转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门议题[2]。然而,由于医疗设备属于特殊商品,对其开展的维修与普通商品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使得维修工作不可避免的面临着一系列问题,继而影响医疗设备维修质量,故此针对其面临的问题展开深入分析并积极探讨解决对策成为当务之急。
1 医疗设备维修面临的问题
1.1 医学工程技术人员严重不足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全国共有三级甲等医院1 331家,凸显出了我国医疗事业的蓬勃发展[3]。然而,与之相矛盾的则是专业的医学工程技术人员严重不足,国外在岗医生以及临床工程师比例一般在1:7左右,而我国该比例仅为1:48.45,与之相距甚远[4]。专业临床工程师的不足势必会影响医疗设备的维修,尤其是当前医疗卫生机构陆续推广使用大型、高精尖医疗设备,一旦后者出现运行故障需要临床工程师维修时往往会因数量不足而等待返厂处理,一方面增加了医疗卫生机构不必要的维修成本支出,另一方面亦导致医疗设备使用效率大幅降低,整个临床诊疗服务随之下降。
1.2 重维修价格,轻维修质量
按照国际惯例,医疗设备维修后医疗卫生机构需要支付相应的服务费用以作为医疗器械售后服务公司的利润来源。但是在我国却截然不同,医疗卫生机构通常认为医疗设备的维修属于医疗器械售后服务公司应尽的责任,维修应该免费进行。不同观念的冲突导致医疗设备发生故障而需要维修时医疗器械售后服务公司往往拒绝提供维修服务或要求支付费用。为解决该问题,医疗卫生机构推行了科室承包制度,将医疗设备的维修全权委托于科室,后者为了追求高额的经济利润普遍会选择维修报价低的维修服务商,过低的维修报价势必会严重降低医疗设备的维修质量,在缩短使用周期的同时由此所致的医疗事故风险大幅提高。以呼吸机为例。美国医疗机构中一台呼吸机的使用寿命约为10万h,而在我国则缩短至1~2万h,甚者数千小时就报废的情形亦屡见不鲜[5]。
1.3 维修保养不当
为了降低医疗设备维修成本支出,医疗卫生机构通常将其转包给第三方维修服务机构,虽然此举有利于打破医疗设备生产企业的垄断,但是第三方维修服务机构从业人员往往不具有专业资质,大多数仅仅是经过短期强化培训后便上岗作业。而医疗设备结构复杂,特别是大型医疗设备内部往往由众多精密的器件所组成,非专业人员从事医疗设备维修工作时缺乏足够的风险防控以及责任意识,误操作之下损伤精密元器件的情形屡见不鲜。例如CT数据采集系统存在运行故障后维修措施为更换新配件,但第三方维修服务机构却因实力不足而无法满足此方面维修需求,继而采取将存在故障的通道板与外围通道板相互置换,通过“拆东墙、补西墙”来维持设备的正常运转。此举虽然能够使得医疗设备重新工作,却大幅降低了采集数据的精确度,继而影响最终检测结果的科学性及准确性。
1.4 医疗设备维修所致医疗事故缺乏界定标准和依据
由于医疗设备直接作用于患者机体,每年因医疗设备所引发的医疗事故不在少数。虽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已经颁布出台了《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为医疗纠纷以及医疗事故的处理提供了指导依据,但是因医疗设备维修保养所致的医疗事故却并未有明确的规定,特别是对于责任事故的主体以及需要承担的责任范围缺乏可信的依据,使得问题发生后医疗卫生机构与医疗器械售后服务公司之间相互推诿,影响医疗事故的后续处理,继而给医疗卫生机构社会形象带来不可磨灭的不良影响。以数字化DR放射机为例,在放疗过程中对于放疗剂量有着明确的要求,一旦超出安全的放射剂量范围,将会给患者机体带來额外的损伤。但导致医疗事故发生的原因究竟是医务人员操作还是医疗设备维修后灵敏度发生改变所致缺乏科学的界定标准和依据,使得医疗卫生机构与医疗器械售后服务公司权责不明。
2 医疗设备维修面临问题的解决对策
2.1 积极推进临床工程师队伍建设
随着医疗设备的现代化、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对于临床工程师的需求越发强烈。针对当前医疗卫生机构中普遍存在的临床工程师数量严重不足情形,该文建议通过以下两方面予以解决:①由社会汲取新鲜血液。近些年来临床工程师就业前景普遍向好,使得该专业毕业生数量不断增加,对于临床工程师数量不足的问题起到了良好的弥补作用。医疗卫生机构需要抓住有利时机,通过完善工作岗位福利待遇来增强关注力度和竞争实力,从中汲取更多的新鲜血液加入到医疗设备维修工作中。②打造完善的人员培训体系。越是高精尖的医疗设备对于维修技术的要求也就越高,目前我国医疗卫生机构中使用的大型医疗设备一般购自德国、美国、日本,精密度及现代化水平高,日常维修保养更为复杂。鉴于此,医疗卫生机构可从该院筛选具有发展潜力的人员组建临床工程师队伍并要求各大医疗设备生产企业提供技术支持,通过定期开展管理培训的方式提高其业务技能水平,从而组建一支精干、高校的临床工程师队伍,满足当前医疗设备维修所需。
2.2 建立多元化医疗设备保障体系
对于医疗设备维修而言,原厂售后服务不仅技术能力强、维修备件库完善,同时亦能够提供良好的技术升级、咨询服务,特别是在紧急故障维修服务方面具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6]。但原厂售后服务的不足在于医疗设备维修费用高,在一定程度上挤占了有限的维修资金,不利于所有医疗设备均得到良好的维修保养。第三方维修服务商虽然在技术层面无法与原厂售后服务相比拟,却在维修成本上具有明显的优势,将二者有机结合形成优势互补对于医疗设备维修工作而言无疑是一种有力的推动。在具体实施上,医疗卫生机构需要严格审核第三方维修服务商资质,并与医疗设备生产企业进行磋商和洽谈,将第三方维修服务商引入到医疗设备维修工作中,处理医疗设备常见的运行故障,当问题超出其自身维修能力范围后再交由医疗设备生产企业开展售后维修无疑能够提高维修效率和效果。由于第三方维修服务商与医疗设备生产企业在医疗设备维修上存在着竞争的关系,而要想协调彼此之间的关系就需要三者共同展开磋商和洽谈,明确利润分配方案,继而实现三方“共赢”的局面。
随着新型医疗设备保障方式的不断涌现,医疗设备保险成为解决医疗卫生机构医疗设备维修成本支出问题的重要辅助手段,对大型医疗设备购买保险,当其出现问题时由保险公司负责全部或部分维修费用。此外,卫生医疗机构间资源互补同样是建立多元化医疗设备保障体系的重要举措,不同医疗卫生机构在拥有的技术条件、人力资源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彼此之间强化沟通联系,将医疗设备交给维修能力更高的医疗机构维修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降低维修成本、提高维修质量的目的。
2.3 强化医疗设备维修记录与评估
鉴于医疗设备属于特殊商品且与患者生命安全密切相关,故此在每次维修完毕后均需要对其进行详细记录,包括故障类型、解决措施、更换元器件、维修保养时间、维修保养人员等信息。同时由本院具备丰富维修保养经验的工程师对医疗设备维修效果进行科学评估,当发现维修质量不符合使用要求时拒绝签收并再次返厂或维修直至通过审核,如此一来可以促使医疗卫生机构全面掌握医疗设备维修现状,以便于明确医务人员、医疗设备生产企业之间的权责范围,当医疗事故发生后能够准确落实相关责任主体。
3 小结
综上所述,医疗设备维修面临着医学工程技术人员严重不足、重维修价格,轻维修质量、维修保养不当、医疗设备维修所致医疗事故缺乏界定标准和依据等问题且上述问题并非个案,具备较高的共性。针对此种情况本文针对性提出了、积极推进临床工程师队伍建设、建立多元化医疗设备保障体系、强化医疗设备维修记录与评估,希望能够为医疗设备维修问题的解决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 朱亚鹏,施海兵,陆海松,等.医疗设备维修面临的常见问题及对策探讨[J].智慧健康,2017,3(19):9-10.
[2] 高洁,张娜.基于層次分析(AHP)法按因素权重对医疗设备分类维修管理的研究[J].中国医学装备,2017,14(6):26-29.
[3] 黄海就.医疗设备维修面临的常见问题及对策探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10):172-173.
[4] 曾小宁.大型医疗设备维修管理工作中存在问题及完善措施[J].中国卫生产业,2017,14(2):69-70.
[5] 孙风超.浅谈医疗设备维修管理面临的挑战及对策[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27):42-43.
[6] 尹伟.医疗设备维修面临的问题与相应对策研究[J].中国卫生产业,2015,12(22):143-144.
(收稿日期:2018-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