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组讨论教学在《针灸治疗学》见习教学模式中的实践探索
2018-05-14莫倩张小珊杨丹
莫倩 张小珊 杨丹
[摘要] 目的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动手能力,增强学生针灸临床思辨能力。方法 将2014级针灸推拿班的66名学生按学号分为分组讨论组和传统教学组,每组各33名,分别接受分组讨论教学模式和传统教学模式。一学期结束后对两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分析其结果。结果 ①分组讨论能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动性。②增加分组讨论内容、分组学习后及时进行讨论可明显提高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学习兴趣。结论 分组讨论教学模式符合自主学习、全体学习、探究学习的新课程理念。
[关键词] 《针灸治疗学》;见习教学;分组讨论教学模式;传统教学模式;实践探索
[中图分类号] R2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8)07(a)-0123-02
[Abstract] Objective This paper tries to improve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and hands-on ability, and enhance their acupuncture clinical thinking ability. Methods 66 students of the 2014 grade acupuncture and massage class were divided into discussion group and traditional teaching group according to their student numbers. Each group had 33 students. They accepted group discussion teaching mode and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 respectively. After the end of one semester, two groups of students were surveyed and the results were analyzed. Results ①Group discussion can enhance students' learning initiative;②Increasing the content of group discussion and discussing in a timely manner after group learning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the content. Conclusion The group discussion teaching model is consistent with the new curriculum concept of independent learning, all learning, and inquiry learning.
[Key words]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therapy"; Apprenticeship teaching; Group discussion teaching mod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 Practical exploration
《針灸治疗学》是针灸学理论、技术及中医学等各学科知识的综合应用,是一门临床实践很强的课程,由理论教学和见习教学组成。是将针灸理论知识转向临床应用的桥梁,为学生今后走向临床打下良好的基础。增强学生针灸临床思辨能力是见习教学中关注的重点,故对该校传统的《针灸治疗学》见习教学模式进行改革,设置了分组讨论模式(每个小组12名左右),以期能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及思考能力。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4级针灸推拿班学生,共计66名。
1.2 试验方法
将学生按学号分为分组讨论组(A组)和传统教学组(B组),每组33名,其中每个大组又各分为3小组(方便进行床边教学)。分组讨论开始前,临床针灸教研室通过进行1~2次教研活动,进行《针灸治疗学》见习教学的改革—分组讨论式教学的应用,并讨论初步分组讨论教学的步骤,确立讨论主题(2~3个)。成熟后将由学期始,理论课任课教师通过与学生组建讨论QQ群或微信平台,通过这两种方式将预先设计的讨论主题(含各掌握解析要点)与学生进行充分的沟通,随后公布讨论主题。学生以学号进行分组,通过课前项目思考,查阅相关资料进行前期准备。在临床带教中,进行床边教学后,给学生统一思考时间。最后在临床带教课堂上经教师引导讨论主题,以分组报告形式进行发言,各组间可对不同观点进行探讨,各抒已见。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多边交流,互相探讨获取真知,最后临床带教老师就讨论结果作一定总结,从而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去探寻知识的教学方法。也符合自主学习,全体学习,探究学习的新课程理念。在讨论教学实施的每个步骤中均进行视频录像,尤其在学生讨论过程给予提供录音笔进行录音,以便学生进行资料的收集及整理。最后对分组讨论组和传统教学组进行调查问卷,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66名学生填写调查问卷,回收66份,有效调查问卷共66份,回收率100%。
针对“对于针灸临床见习教学方法,你认为哪样更好”的问题,66名被访者中60名选择了“有老师引导、进行床边病例讲解示范”的选项。说明学生对实践性教学的认可,希望积极参与临床见习课堂教授内容。
针对“在临床见习前你主要通过什么途径对见习病种、见习内容、治疗方法等进行预习”的问题,66名被访者中19名选择了“不预习”,而选择预习的同学主要是通过看教科书与网络相结合的方法;针对“你能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见习前收集资料及讨论的任务吗”的问题,55名选择了“能”或“大部分能”。这说明学生主动学习意愿不强,但能完成教师的要求,学习相对被动。
针对“见习后你能发现并提出更进一步的问题吗”的问题,将近一半的受访者选择“在进行临床见习时能够发现和提出很多问题,但不知道有无实际临床意义”,近1/3的受访者选择“虽然能发现自己的问题,但不想提出问题或觉得自己临床基础差羞于提出问题”。说明大多数学生针对所学内容有进一步的思考,但缺乏进一步探究的动力。
针对“你能独立完成见习后的见习报告吗”的问题,只有少数受访者选择“少部分能”或“不能”(各有5名)。说明前期见习讨论提前布置任务对学生基本操作技能的训练是成功的,增强了学生的学习能动性。
以33名分组讨论组为受访者,针对“你认为分组讨论对提高针灸治疗学乃至针灸临床思辨能力有帮助吗”的问题,全部受访者均选择了“有很大帮助”或“有帮助”,而传统教学组的同学也给出了相同的答案。说明在临床见习时增加分组学习后及时进行讨论可明显提高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学习兴趣,也是同学们所期望的。针对“在见习过的疾病中你印象最深的是哪個”的问题,15名分组讨论组成员均选择了“中风”、18名选择了“面瘫”。
针对“通过针灸临床见习是否能够提高学习《针灸治疗学》的兴趣”的问题,传统教学组中15名选择了“能够”,16名的选择了“一般”,2名选择了“不能够”;分组讨论组中26名选择了“能够”,其余7名选择了“一般”;针对“你喜欢上针灸临床见习课吗”的问题,近40%的传统教学组成员选择了“一般”;分组讨论组的28名选择了“非常喜欢”和“喜欢”,其余5名选择了“一般”。可见通过增加分组讨论内容可明显提高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学习兴趣。
3 讨论
《针灸治疗学》是针推专业的主干专业临床课,见习教学在该课程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但在本校见习教学仅有12学时,课程总学时54学时。
在传统的见习教学模式中,由于课程学时的限制性,在为数不多的4次见习教学中,每次学生按学号分配到两所附院针灸科住院部进行3学时的见习教学(1名临床带教老师带30~50名学生),见习结束后由学生以病案报告形式进行考核。虽然给学生加深了病症的临床印象,以及一定的能动性,但从以往呈现的见习考核(病案报告)来看,学生人云亦云,大部分学生相互抄袭,甚至选用病房病历进行病案撰写,缺乏以“临床医生”的角色进行自主思考过程,甚至对制定临床治疗方案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这对建立学生临床思辨能力、实践创新能力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培养学生职业胜任能力,是每个授课教师思考的问题,如何在有限的见习时间内让学生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规范系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临床思辨。在此次《针灸治疗学》见习教学模式改革中,进行分组讨论模式,增色优势病种见习。从改革结果看,基本达到了能让学生在群体中探讨解决问题时,掌握相应的知识;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群体成员互相沟通、互相体用、知识与策略共享相融。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学生临床思辨能力。
分组讨论式教学法是近年来兴起的新兴教学模式,其特点在于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主动参与学习过程。让学生在分组讨论中对临床信息进行输入—加工—输出的过程。由教师通过预先设计与组织,结合理论教学让学生通过课前习题思考,查阅相关资料;见习床边教学过程中获取相关临床信息,并在分组讨论中由教师引导就某一中心问题,查阅资料,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多边交流,互相探讨获取知识,并以临床病例报告形式呈现,最后批阅结束后教师就讨论结果作一定总结,从而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探寻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符合自主学习,全体学习,探究学习的新课程理念。在分组讨论组和传统教学组来看,通过实践及调查结果看,分组讨论明显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动性,为今后《针灸治疗学》见习教学内容的改革提供一定的理论与实践依据[1-3]。
[参考文献]
[1] 智勇,刘智艳.针灸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2):172.
[2] 徐世芬,张学亮.《针灸治疗学》教学改革创新探析[J].中医药导报,2009,15(10):87,93.
[3] 卞镝.针灸教学改革创新探析[J].辽宁中医学院学报,2004(3):243-244.
(收稿日期:2018-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