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慢性病护理管理对社区慢性疾病患者认知和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2018-05-14张燕巩维佳刘洋

中国卫生产业 2018年10期
关键词:慢性病影响分析护理管理

张燕 巩维佳 刘洋

[摘要] 目的 浅析慢性病护理管理对社区慢性疾病的影响。方法 随机抽取2015年10月—2016年1月来北京市朝阳区王四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治疗的178例慢性疾病患者进行研究,按护理模式的差异将患者随机均分为实验组(n=89)和对照组(n=89),实验组患者予以慢性病护理管理干预,对照组患者予以传统护理管理干预,进行6个月的管理研究,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指数、Barthel指数、抑郁评分和慢性病知识的掌握程度、护理满意度等并作相应评价。结果 护理管理干预后,实验组的生活质量指数及Barthel指数明显较对照组高,而实验组的抑郁评分较对照组低;实验组的慢性病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患者的运动、用药、膳食和心理健康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率高达95.51%,对照组仅为78.6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社区慢性疾病患者实施慢性病护理管理能有效改善慢性病知识的普及程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护理满意度,有助于慢性疾病的治疗。

[关键词] 护理管理;慢性病;社区;影响分析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8)04(a)-0087-02

在经济水平迅速发展的同时,伴随着环境条件的急剧恶化。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及不良环境条件的影响,慢性病的发病率出现了逐年增长的趋势,严重影响到人们的身心健康[1]。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是临床常见的慢性疾病,已成为全球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长期的临床治疗是慢性疾病的主要临床特征,且大部分疾病在当前的医疗水平下是无法治愈的,易使病患产生消极的心理状态。研究发现,实施护理管理能有效的控制慢性疾病患者的病情,有助于治疗[2]。因此,该文于2015年10月—2016年1月对社区内的慢性病患者进行了相应的护理管理,旨在探析慢性病护理管理对社区慢性疾病患者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資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社区医院治疗的178例慢性疾病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的观察研究,全部患者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且获批准。按护理模式的差异将患者随机均分为实验组(n=89)和对照组(n=89)。实验组中,男性患者48例,女性41例;年龄50~88岁,平均(68.8±5.72)岁;病程5.7~18.6年,平均(9.5±3.7)年。患者的疾病类型有:29例高血压患者,33例糖尿病患者,27例冠心病患者。对照组中,男性患者50例,女性39例;年龄48~87岁,平均(67.5±6.11)岁;病程6.0~18.2年,平均(9.1±3.3)年。患者的疾病类型有:31例高血压患者,30例糖尿病患者,28例冠心病患者。比较发现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及疾病类型等一般资料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予以传统护理管理干预,如遵医嘱用药、按期随访并进行相应的健康宣教。实验组患者予以慢性病护理管理干预,具体内容为:①慢性病宣教:定期开展慢性病专题讲座,宣讲相关健康知识;②心理疏导:依据病患的独特心理特征,给予针对性护理,引导他们以积极心态配合治疗;③饮食指导:指导病患应少摄入食盐,多食高纤维食物和水果蔬菜;④重视随访:每周监测患者的血压血糖和血脂,对于不能及时来社区检测点的患者,应提供上门服务。

1.3 临床观察指标

①慢性病知识掌握程度的评估不标准:该社区医院自制慢性病知识掌握程度调查问卷,主要包括慢性病掌握、用药状况、运动状况、饮食状况以及心理状况等5项内容,评分范围:0~20分,总100分。分数越高表示病患对慢性病知识的掌握程度越高。待患者经6个月的管理干预后进行调查评分,记录并统计评分,后分析。②制定护理满意度问卷,针对护理态度、健康教育、服务主动性、护理技能和护理质量进行调查分析,调查表评分范围为0~100分,分数越高表明满意度越高。共分3个等级:非常满意为80~100;基本满意为60~79分;不满意为0~59分[3]。

1.4 统计方法

使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对文中数据进行处理分析,依次以百分率(%)、均数±标准差(x±s)代表计数资料及计量资料,两组间的数据比较与组间数据差异的验证分别用χ2检验与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

由表1可知,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指数及Barthel指数明显较对照组高,而实验组的抑郁评分较对照组低,两组间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对比两组患者的慢性病知识掌握情况

实验组的慢性病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患者的运动、用药、膳食和心理健康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对比两组的护理满意度

根据表3知,经相应护理管理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总满意率高达95.51%,对照组仅为78.6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随着老龄化的到来,再加上经济与环境的变化,人们生活习惯及行为的不良改变,我国的慢性病患者数量已呈快速且稳定增长的趋势。慢性疾病患者需长期服用药物来控制病情,而在漫长的治疗过程中难免出现焦虑、暴躁甚至抑郁等不良状况,严重影响了病患及家属的生活质量,同时不利于病情的发展。当前,我国为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等基础性网络建设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及财力,完整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的覆盖实现了卫生知识的全覆盖,有助于医护人员及患者家属更好、更快地了解最新护理知识,提高工作效率,更好地为患者服务。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卫生服务网络的不断扩展与应用,相信慢性疾病的控制与治疗能够高效的控制[4]。

经多年的追踪研究发现,针对慢性病患者进行合理的护理干预能有效控制病情,提高治愈率。传统的护理管理干预已不能满足当前慢性病患者的生理与心理需求,而该研究就在传统模式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良,转变社区护理管理模式,从传统概念中的以医院护理为中心转变成社区护理及家庭护理为中心,从单纯的疾病护理到对患者的身心全方位护理的转变。该模式不仅减轻了患者家庭的经济负担,还使护理效率得到极大的提升,同时提高了满意度。文中涉及的慢性病护理管理主要从健康教育、心理干预、运动与饮食干预、建立数据库、组建自我管理小组等方面出发来实现慢性病护理的有效管理。在护理管理过程中,医护人员将自身经验、以往案例及随访指导等结合起来进行综合性的护理干预,不仅加深了社区医护人员与社区慢性病患者的感情,提高其治疗依从性,还改善了社区患者的生活品质,提高了其对慢性疾病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而有助于患者病情的控制。

该研究结果显示,护理管理干预后,实验组的生活质量指数及Barthel指数明显较对照组高,而实验组的抑郁评分较对照组低;实验组的慢性病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患者的运动、用药、膳食和心理健康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率高达95.51%,对照组仅为78.6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社区护理管理干预较传统护理管理干预有更多的优势。

综上所述,对社区慢性病患者实施慢性病护理管理能显著提高患者慢性病知识的掌握程度,改善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有助于慢性疾病的治疗,应广泛应用到慢性疾病患者的家庭或社区护理管理中。

[参考文献]

[1] 孙晓,施雁,王西英,等.对社区慢性病患者延续护理服务真实需求的调查[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1):4-7.

[2] 汪霞.社区慢性病护理干预中的健康教育探析[J].中外健康文献,2013(32):232-233.

[3] 陈菊香.社区慢性病空巢老人生活质量的调查与社区护理研究[J].社区医学杂志,2014,5(13):67-69.

[4] 常淑梅.哮喘患者社区延续护理管理的施行效果观察及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5,8(26):196-198.

(收稿日期:2018-01-05)

猜你喜欢

慢性病影响分析护理管理
慢性病管理对预防高血压并发症发生率的效果评价
健康管理和健康教育在老年人慢性病控制中的应用
健康体检常见慢性病及指标异常流行病学分析
全面营改增对路局运输业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逆转慢性病每个人都可能是潜在的慢性病候选人!
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在外科护理管理中应用管理的方法及效果
尿激酶溶栓治疗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分析
乌兰察布地区大气中二氧化硫污染产生原因及防治对策
机械加工工艺对零部件表面完整性的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