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现代大学制度研究述论
2018-05-14刘新英
摘 要:本文梳理了学者对国内外现代大学制度研究的现状,系统地阐述了国内现代大学制度研究的特点,通过总结研究成果,进一步深入分析了现代大学制度研究的问题与不足,以期为今后该领域的研究提供借鉴和启示。
关键词:现代大学制度;综述;现状
作者简介:刘新英,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公共教学部副教授。研究方向:职业教育研究。(山 东 青岛 266404)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5年山东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编号:2015313)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8)05-0003-03
现代大学制度是现代大学规范、协调其与国家、社会及内部关系的制度,是现代大学依法自主办学、实现科学管理的保障。2010年出台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2017年1月,国务院又在下发的《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再次提出要“加快现代大学制度和各类学校管理制度建设”。探索建立符合时代发展的现代大学制度是国内外高校和教育理论家一直探讨的重要内容。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重视,国内学者对现代大学制度的研究和探讨向纵深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呈现出了鲜明的特点。
一、研究内容兼顾宏观梳理与微观探究
1. 学习并借鉴国外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经验。国内学者通过研究国外的现代大学制度,以期为国内高校建立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提供借鉴和启示。张燕妹、刘唐宇对西方国家在创建现代大学制度及其监督机制方面积累的经验进行了宏观的概括,梳理了西方国家各自不同的模式,如德国的教授治校模式、英国的经费自主模式、美国的完整自主模式和日本的高度集权模式四种典型治理模式,还指出了与之相适应的大学治理监督机制。
现代大学制度源于中世纪的西欧大学。学者们从研究国外现代大学开始,追溯了大学制度的发端和雏形。李桂荣、郝连儒指出,19世纪初期创建的柏林大学崇尚“学术自由”和“教学与科研之统一”,被认为是对现代大学制度内涵最早的阐释。李平更加详细地阐释了柏林大学在现代大学制度建立历史上举足轻重的地位,他指出柏林大学的创始人洪堡提出的“学术自由”“大学自治”“教授治校”等办学思想,成为现代大学制度思想的源头。
美国大学确立的“学术自由、学术自治、学术中立”的“3A原则”,被界定为现代大学制度的理想标准。因此,对美国现代大学制度的研究成为学者们关注的重点。杨克瑞在文中指出,美国大学在历史演进中形成了董事、校长、教授分工协作的权力制衡机制,成就了许多当今世界一流的大学。杨克瑞还详细地介绍了耶鲁大学的治理特点——教授治校。朱玉山指出,具有较为完备的自主权是美国大学模式的一个重要特点。彭国华、雷涯邻更加详细地对美国大学权力体系进行了介绍。
张燕妹、刘唐宇对英国现代大学制度给予了关注,英国大学不但在法律上具有法人资格和独立地位,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利,而且建立了经费自主的机制。刘筱毅也在论文中对英国高校的外部关系和内部组织管理的特点等进行了分析,并就我国高等教育今后的发展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除了对西方国家现代大学制度的研究之外,王喜娟对新加坡现代大学制度的建设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论述。她指出,新加坡着力从三个方面进行改革以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实现大学自治、改革与优化大学内部治理结构、扩大大学与社会的联系。
2. 解读现代大学制度在我国的发展历程及现状。借鉴欧美各国的经验,我国于19世纪晚期开始创办现代大学[]。傅海燕在论文中梳理了现代大学制度在我国的发展历程,重点介绍了蔡元培先生对现代大学制度的贡献。他指出,蔡元培先生“教授治校”是我国探索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开端。鲁加升、黄文革对2010至2013年北京大学等26所高校试点开展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情况进行了总结,指出各学校呈现出各有侧重的实践形式,如东华大学着重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中国政法大学着重完善现代大学章程体系,北京大学着重完善学术委员会执行学术权力的机制体制等。
研究者们还从现实出发,剖析了目前我国高校现代大学制度建立的弊端和问题,李桂荣、郝连儒指出,我国大学制度是新中国成立后效仿苏联模式而建立起来的,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形势下,这种大学制度不论是外部关系还是内部发展都出现了一些偏离大学本质的矛盾和问题,与发展的社会现实和中国文化传统不相适应。李平对比现代大学制度的要义,列举了我国高等教育存在的诸多问题,如办学自主权不足、功利化倾向明显、创新手段不足、机制保障不全、社会参与不足等。许杰从国家层面和学校层面两个方面指出了高校试点大学制度建立的不足与改革思路。
3. 解讀现代大学制度的内涵与外延。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逻辑起点是对现代大学制度有全面而深入的理解,基于这一理念,部分学者阐释了大学制度、现代大学制度的内涵及要义。李发武从字面上诠释了“现代大学制度”,并对现代大学制度的内涵进行了思考和解析。沈爱琴、吴刚认为现代大学制度是一种制度文化,对现代大学制度在解决大学与政府、大学与社会、大学与市场、大学之间及大学内部冲突之中的作用进行了阐释,把它比作“润滑剂”。周详指出,现代大学制度外部系统的功能在于平衡系统权力,包括政府、政治等一系列外部环境;内部系统对应扎根于学科的基层系统和院校层面的协调系统,实现大学内部治理。李平剖析了现代大学制度的三大核心精神,即实现大学自治和学术自由、实现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平衡协调、大学自我发展与自我约束有机统一。
大量研究把现代大学制度各构成要素作为切入点,做深入的剖析和探讨。马宁对大学章程进行了专门的论述,他指出,大学章程作为一种法律性制度,是理顺政府与高校自身关系的依据。丁黎敏分析了大学章程的主要功能和我国大学章程的建设现状,对当前高职院校的制度建设进行了探索。张端鸿对推进高校理事会建设完善现代大学制度进行了探讨。
4. 解读现代大学制度的构建路径。研究者们对现代大学制度的构建提出了多样化的路径。钱洁从法治与文化的关系角度上,阐述了学术权力式微成为构建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之困境,必须以法治为杠杆、文化为底色、大学章程为基本保障来构建现代大学制度。胡俊从我国高校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视角探讨“去行政化”与构建现代大学制度之间的内在联系,试图为我国构建现代大学制度提供一些思路和建议。
吴衍涛等人立足于山东农业大学办学实际,分析了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时代背景,提出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基本理念。赵长林、侯爱荣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应坚持问题导向,着力破解政府与大学、大学内部行政权力、学术权力、民主监督权力的越位、错位、缺位问题,实现大学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兰军瑞探讨了我国大学制度的运行模式。刘赞英、李亚琳较为理性地提出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是一个动态过程,既需要坚守学术自由、大学自治的传统,又需要通过大学章程与法律建设处理好大学与社会、政府的关系。
二、类型化研究趋势明显
1. 研究地方本科院校的现代大学制度。沈爱琴、吴刚指出:构建现代大学制度,既要坚持一些基本的共性特质,又要各有千秋、各有侧重。人才培养质量、引领地方文化和促进地方发展分别是地方本科院校构建现代大学制度的切入点、结合点、立足点。常飞云探索了全面依法治国视域下地方本科院校构建现代大学制度的努力方向。王淑娟等人探讨了社会转型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应用型院校现代大学制度的建设。
2. 研究民办高校的现代大学制度。李桂荣、郝连儒探讨了民办高校大学制度建设过程中的困境。郭辰通过分析民办院校的办学实际,特别是结合董事会制度下的校长负责制、学术委员会制度等措施,阐述了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取得的成果。鲁加升、黄文革以厦门南洋职业学院为例,剖析了该校现代大学制度的探索与实践。胡大白则重点研究了民办高校在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方面与生俱来的体制机制优势。
3. 研究高职院校的现代大学制度。张海红对高职院校与普通本科院校进行了共性分析和差异分析,提炼出高职院校现代大学制度的特点。袁静指出了高职院校现代大学制度面临认识不够到位、办学定位不够清晰、制度规范不够匹配、文化精神不够彰显等问题。王彬论文中分析了高职院校章程制定及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内涵意蕴和必要性,结合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的实践探索,提出了高职院校章程制定及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对策举措。史秋衡、张湘韵以县校合作为切入点,探讨了县校合作的内涵对传统高职院校的大学制度提出的挑战。董仁忠所著的《现代高职院校制度研究》一书,详细界定了现代高职院校制度的内涵,提出现代高职院校制度是一种特殊的现代大学制度,并在书中系统阐述了构建现代高职院校制度的理论基础。
三、研究视角呈现多样化特点
已有的研究成果呈现了多样化的研究视角,学者们将其他学科的研究理论运用到现代大学制度的研究中,使现代大学制度的研究角度更新颖,研究成果更科学、深入。彭红玉从结构功能主义视角来谈高等教育治理结构问题,庄群华运用帕森斯结构功能理论论述了现代大学制度在现代大学建构过程发挥的重要作用和產生的重大影响,并对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大学提出了建议。郭平、谢丹以大数据为背景,探讨了大数据对大学制度建设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影响大学制度建设认知模式、影响大学制度建设环境和加快大学制度创新进程。袁卫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对当前我国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现状以及现代大学制度领域的利益相关者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提出这一理论视角下的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对策。程序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角度来研究现代大学制度。白廷国等人探讨以质量报告制度推进高职院校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刘铁雷、宋吉鑫借鉴和应用质量管理八项原则,以提高现代大学内部制度的建设质量,提升学校的办学质量。张妍、张彦探讨了终身教育视阈下的现代大学制度实践分析和路径选择。
在众多的研究成果中,研究者借鉴和引入的理论不胜枚举,这些理论从不同的视角为现代大学制度的研究提供了不同的思路和路径,为高校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和广泛借鉴。同时,学者们还借鉴现代大学制度研究的成果和理论为其他学科的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撑和研究思路,使得各学科、各领域之间融会贯通、相互启示。
四、对现代大学制度研究的研究
吉明明通过对30年来大学制度研究的回顾与反思,提出了现代大学制度的研究还存在不足,表现在研究主题分散、研究深度欠缺、实践研究不足、研究视角狭窄等方面。
付娟采用文献计量方法对1995-2014年间被CNKI(中国知网)收录的1055篇现代大学制度领域的学术论文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制度、学术自由、学术权力、大学自治是近年来现代大学制度研究的热点。学者对现代大学制度研究的综述性论文以及回顾与反思为研究现代大学制度提供了较为详细和系统的参照,避免了重复研究,也为后续研究现代大学制度指出了方向,提供了借鉴。
梳理学者对国内外现代大学制度的研究成果,总体呈现出研究成果多、研究范围广、研究领域丰富系统、研究内容具体深入、研究视角体现多学科交叉等诸多特点。与此同时,也存在对高职院校现代大学制度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少、对行业企业举办高职院校现代大学制度的研究处于空白状态等问题与不足,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参考文献:
[1]彭江. 国内关于现代大学制度的研究综述[J]. 现代大学教育,2005,(2):52-58.
[2] 徐元俊. 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研究综述[J].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1):94-95.
[3] 田联进. 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研究述评——缺陷问题与应对策略[J]. 宜宾学院学报,2015,(8):108-113.
[4] 吉明明. 三十年来现代大学制度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7):118-124.
[5] 别敦荣. 现代大学制度的演变与特征[J]. 江苏高教,2017,(5):1-8.
责任编辑 秦俊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