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工作专业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2018-05-14王莹刘华

新课程研究·中旬 2018年2期
关键词:社会工作人才培养

王莹 刘华

摘 要:作为一门学科,社会工作在我国确立的时间较短,发展还不够完善,其专业实践教学的模式和水平亟待探索与提升。问题导向式教学是一种以问题为导向,学生通过参与解决问题的过程来获取专业技能、掌握专业知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将这种教学模式运用于社会工作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实践教学将有利于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与实务能力的专业社会工作者。

关键词:社会工作;人才培养;问题导向式教学

作者简介:王莹,博士,盐城师范学院公共管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公共安全治理;刘华,硕士,盐城师范学院公共管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农村治理。(江苏 盐城 224000)

基金项目:本文系盐城师范学院校级课题“行政管理(社工)专业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问题研究”(编号:13YCTCJY004)的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8)05-0009-03

社会工作是一种科学的工作方法,其核心理念是助人并且自助,通过帮扶老弱残障者、失业贫困者以及其他不幸者来预防和解决相关的社会问题;通过在社区开展各种功能性的服务,提升公众的生活品质和社会福利水平,在社会发展与稳定的基础上实现个人与社会的和谐。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当前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服务需求不断增加,对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需求也随之增加,培育更加专业化的高素质社会工作专业应用型人才成为当前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社会工作作为一门学科,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和实践性,社会工作的理论知识和技巧必须通过实地的训练和操作才能被熟练掌握和运用,才能用来有效的应对各类社会问题。所以,实践教学作为学生学习社会工作专业课程的重要方法,需要探索一个能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与实务能力的专业社会工作者人才的培养模式。

一、社会工作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

社会工作专业应用型人才应当既具备深厚的专业理论基础和扎实的专业技能,又具备熟练的专业实践服务能力。并且能够利用所掌握的专业理论和方法在工作过程中切实为需要帮扶的对象解决问题,挖掘被帮扶者自身的潜能,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改善他们的社会关系。社会工作者的任务是通过专业介入来改善服务对象的各类生活问题,以带动整个社会和谐发展。为此,社会工作专业要以培养秉持助人自助理念、专业理论知识深厚、专业方法扎实、实务操作技能熟练,能够在实践中进行有效专业服务的社会工作应用型专业人才为目标。这一培养目标的实现需要我们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秉承社会工作专业的理念,以学生为本,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结合社会工作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深化专业建设,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积极探索社会工作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社会急需的人才。

二、社会工作专业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的探索:基于问题导向的教学模式

基于问题导向的教学模式也可称为问题导向式教学,是一种以问题为导向,学生通过参与解决问题的过程来获取专业技能、掌握专业知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是1969年由美国神经病学教授巴罗斯首创,目前已成为国际上广为关注的一种教学模式。问题导向式教学以探究问题为主,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来提出问题,然后在教师的启发下将学习过程引入具体的问题情境中,让学生通过集体、小组和个人等多种问题探究的方法,将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进而超越现有知识,最终提升自主学习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问题导向式教学模式主要包括拟定学习目标、形成和设计学习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掌握与问题相关的知识和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5个重要因素。

问题导向式教学的实施对于学生良好学习兴趣和团队精神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能够大幅度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问题导向的教学模式区别于传统的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学生成为教学的中心,教师负责激发、鼓励、督促学生去探索和学习,学生是主角,教师是引导者和旁观者。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学生根据学习问题课前查阅资料、独立学习,然后在课上与同学一起讨论、探究,全面分析尝试解决问题,所学的知识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以深化与拓展,不再局限于课堂与教师,同时,学生还可根据自身的学习状况调整学习节奏,加深对问题的思考,提升学习的兴趣和自身能力。社会工作专业的理论知识涉及社会学、心理学、医学、哲学等多个学科领域,在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要求学生利用多学科知识。社会工作专业有较强的实践性,过去以教师单方面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难以适应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的需要。问题导向的教学模式善于利用多种学习方式,例如小组学习法,将全班同学分成5~8人的小组,小组内部成员提出问题,在组内进行分工,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形成良好的团队协作,在与同学的交流与互助中逐渐成长,进而提高問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对于教师来说,这种教学模式也是一种新的挑战,能够锻炼教师的教学能力。在传统的以教师讲授知识为主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容易被教材所左右,缺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意识;而问题导向的教学模式需要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提出与设计相应的问题,引导和督促学生围绕问题展开所有的学习活动,并对学生的活动进行总结和归纳。总之,问题导向式教学要设计一个合理的、难易程度适中、从实际出发的问题,然后通过问题的实际运用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实现教学目标,这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

三、社会工作专业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的实践:问题导向式教学模式的运用

问题导向的教学模式运用于社会工作专业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过程中主要包括四个步骤:从实际出发设计问题;以小组为平台平等交流;合理分工合作完成任务;对学习过程进行总结反思。

1. 从实际出发设计问题。在问题导向式教学中,问题自然是其出发点和落脚点。问题设计的质量对学生的学习质量有很大的影响。好的问题设计方案对学生的学习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那么,在问题设计上应该注意什么呢?第一,问题的选择必须从社会工作专业领域出发。为了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与社工专业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必须通过问题将学生带入社会工作的实际情境中。如学习社区活动策划知识点,可以“针对学校家属区撰写一份六一儿童节社区活动方案”这个问题,引导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形成自主学习小组,掌握社区活动策划的专业知识。第二,问题必须是复杂而真实的。问题导向式教学中的问题涉及多个领域,没有固定的标准答案,需要利用多个学科的知识进行综合分析研究。此外,问题还必须是真实的,真实的问题能够更为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三,问题必须是难度适中并具有可操作性的。设计问题要考虑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习能力,不能超出学生的能力范围,必须是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自主学习、互相讨论能够解决的。

2. 以小组为平台平等交流。提出问题后,可以通过小组的平台进行平等交流。班级成员分为5~8人的小组,由组长负责,每个小组成员在组内提出问题,与小组成员相互交流商讨解决问题的办法,小组与小组之间也可以进行交流分享。各小组成员提出自己不懂的地方和关于问题解答的建议,大家共同讨论,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案。在学生分组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应认真观察每个成员的表现以及各个小组的成果,对于每个小组的成绩进行总结和评价。比如,要在社区开展一次活动,小组成员需要根据活动的目标和具体情况设计活动的主题和内容,并对活动的流程、物资的准备、具体成员的任务分工等具体行为进行讨论和交流,最终达成一致。

3. 合理分工合作完成任务。问题导向式教学的核心步骤便是对小组成员进行合理分工,合作完成学习任务。每个小组内部都要合理地进行学习任务的分工,每个学生需要完成相应的任务。首先,可以在已提出的问题基础上设立若干个与该问题有关的子问题,每位学生负责解决一个子问题,然后小组成员再对该问题进行共同探讨,得出解决问题的最终方法;其次,可以将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任务分解,如需要在社区开展一项活动,可以将社区活动的任务分解为:确定主题和内容、设计海报、广泛动员、物资准备、具体实施、总结评估、课堂汇报的准备等,每个组员接受一项任务,整个活动由所有成员积极参与、共同实践,完成活动任务。另外,因为社会工作专业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课程设置中可以将课程融入进实践,在实践中锻炼学生的专业能力,如关于“社区社会工作”的课程设计,可以借助学校周边的社区,以社区实践为平台,在教学中依据周边社区中的常见问题来提出相应的问题。如上文提到的为社区撰写一份儿童节活动方案,在方案形成后,各个小组可以到社区具体实施该活动,在具体的实践工作中学习专业知识,实现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教学目标。

4. 对学习过程进行总结反思。对学习过程进行总结反思是问题导向式教学的最后阶段。各小组成员在自主学习、共同讨论和实践活动的基础上,通过幻灯片演示、角色扮演、口头演讲等方式展示本小组的学习成果,与其他小组成员相互比较,共同进步。教师在对学生成果进行总结和评价的基础上指出需要完善和进一步努力的地方。同时,教师也可通过学生自我评价、互相评价等形式更为客观地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测评。学生根据教师以及同学的评价总结,对自己的学习内容和过程进行反思,发扬长处,克服不足。

基于问题导向的教学模式对于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实施问题导向式教学有利于培养具有创新能力与实务能力的专业社会工作者。在社会工作实践教学中运用问题导向教学模式时应注意要督促教师努力提升综合素质和教学能力,因为问题导向式教学中提出的问题的合理程度与社会工作专业教师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相关;同时也要激發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问题导向式教学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要求较高,如果学生习惯于被动学习,缺乏学习积极性,容易导致问题导向式教学流于形式。总的来说,问题导向式教学的实践性与社会工作专业实务课程具有契合性,在社会工作专业具体教学中要结合实际创新社会工作专业教学模式,培养毕业即能融入社会的社会工作人才,强化社会服务体系,增进社会和谐。

参考文献:

[1] 丁庆. 基于PBL的高职社会工作专业教学模式改革初探[J]. 知识经济,2016,(5):136.

[2] 陈蕾. 基于PBL的高职旅游专业教学模式改革研究[J].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4,(5):106-108.

[3] 陈英,刘淑娟,关盛梅. 社会工作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16,(2):152-154.

[4] 刘庆. 地方高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6,(8):137-139.

责任编辑 秦俊嫄

猜你喜欢

社会工作人才培养
结构性嵌入:社会治理视域下强制隔离戒毒“民警+社工”工作模式研究
社区退休老人的老有所为与社会工作介入
社会工作介入流动儿童需求与服务研究
以社会工作视角解决四大国有控股银行服务质量提高困境
浅析儒家文化对老年社会工作的影响
速录专业 “三个一” 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