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政治生态环境与女性公务员职业发展的良性互动

2018-05-14李丙红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 2018年1期
关键词:职业发展

李丙红

〔摘要〕 政治生态环境是政治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女性公务员职业发展之间存在着良性互动关系。一方面,政治生态环境是女性公务员职业发展的现实需求与内在推动力,另一方面,女性公务员职业顺畅发展能促进政治生态环境的优化。而政治生态环境不良,将导致女性公务员职业发展制度虚置化与失灵,使女性公务员从政意识淡薄。为此,要进一步优化政治生态环境,必须筑牢女性公务员职业发展的文化基础,完善女性公务员选人用人制度,加强对“一把手”的党性意识教育与有效监督。

〔关键词〕 政治生态环境;女性公务员;职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D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1203(2018)01-0122-04

近年来,“政治生态”的相关理论研究与实践处于一个相对“井喷”的阶段,作为政治生态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政治生态环境,也引起了相关学者的关注,并逐渐引入相关领域展开研究。女性公务员的职业发展受制于政治生态环境的影响,是一个早已为业内人士所熟悉的问题,特别是在女性公务员职业发展阻滞日益明显的今天,这种判断已成定论并具有广泛共识 〔1 〕。本文将政治生态环境的理论引入女性公务员职业发展中,在厘清二者之间的互动关系或内在逻辑的基础上,提出畅通女性公务员职业发展的政治生态环境优化路径,以给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

一、政治生态环境与女性公务员职业发展互为联动

政治生态环境从政治生态的角度来讲,指的是社会风气、政气、党风在政治生活、领导活动和干部队伍建设等领域的综合体现,构成因素主要包括制度、政策、规则、舆论以及道德判断、价值追求、用人导向等,通常以“制度安排”“文化传统”或“风俗习惯”等软硬环境形式表现出来。栗战书同志曾在如何营造好的政治生态讲话中提出,“政治生态环境应该包括干事创业的环境、求真务实的环境、团结和谐的环境、风清气正的环境、艰苦奋斗的环境等等” 〔2 〕。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环境是女性公务员职业顺畅发展的根本之策,良好的政治生态环境有利于促进女性公务员的职业发展,反之女性公务员职业发展的顺畅又反作用于政治生态环境的不断优化。

(一)良好的政治生态环境是女性公务员职业发展的现实需求

当前,在女性公务员的职业发展现状中“职业倦怠”与“职业天花板”现象表现得尤其明显。究其原因,多数女性公务员认为,目前的政治生态环境不利于其在公务员队伍中发展,即使准备入职的女性同志也感到存在公务员入职难、职业发展可持续难等问题。首先,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官场文化、特权思想、裙带关系”等不良政治生态环境,严重影响着干部人事制度,尤其是影响涉及女性公务员职业发展等相关制度的改革与推进。其次,有些地方的“官场潜规则”胜于法律法规,一些干部将公务员干部队伍建设当作家族事业来经营,并沿着血缘、地缘、业缘、学缘、姻缘、官缘等多重关系网从低到高结成“蜂窝状关系网” 〔3 〕。再次,在女性公务员入职与职位晋升的过程中,普遍存在“少数人选人”和“在少数人中选人”的现象,这样势必导致准备进入女性公务员职业岗位的同志望而却步,进而另辟蹊径。同时,还使已经入职的女性公务员要想获得职位的晋升,不得不一门心思做一些讨好上级的事情,对于与晋升无关的事情敷衍了事。因此,要想使更多的女性同志参与到公务员队伍中,提高女性参政议政的能力与水平,必须进一步优化现有困扰女性公务员职业发展的政治生态环境,或者说,政治生态环境的优化是保障广大女性公务员职业健康、有序发展的现实需要。

(二)良好的政治生态环境是女性公务员职业发展的内在推动力

毋庸置疑,女性公务员职业健康有序的发展,女性公务员执政能力的提升,会受到诸多因素限制,如自古以来形成的“男权主义思想”认为,女性就应该相夫教子等,但最重要的还是由女性公务员自身所处的政治生态环境状态所决定。

近年来,尽管我国的干部选拔任用制度不断完善,但由于少数领导存在男权主义思想并在女性公务员入职选拔中滥用权力,形成性别歧视,甚至将女性就业者排除在重要岗位之外。特别是在女性公务员职业岗位晋升中,女性公务员面临的困难明显多于男性,使得一些工作能力强、职业道德良好的女性公务员因种种原因而难以得到职务晋升,从而失去职业发展的内在激情。因此,要想使更多的女性参与并投身公务员队伍建设,提升公务员队伍的整体素质,优化政治生态环境无疑是当务之急。

(三)保证女性公务员职业持续发展能有效优化政治生态环境

女性公务员的职业发展总体上可以分为“外在与内在”两个层面:外在的职业发展指的是入职招聘、在职岗位技能培训、岗位或职务晋升以及解聘和退休等不同阶段的职业途径;内在的職业发展指的是通过自身价值与个体特征所决定而形成的职业发展途径与规律 〔4 〕。在现有的政治生态环境下,女性一旦进入公务员队伍,并成长为相应级别的领导干部时,与男性公务员或相应级别的男性领导干部相比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势:首先,大多数女性的领导力风格明显倾向于采取民主型或参与型,并且乐于授权。女性公务员或女性公务员干部的民主型倾向对于现有政治生态环境中部分存在的集权、专制现象可起到相应的抑制作用。其次,女性公务员或女性公务员干部具备与男性公务员或男性公务员干部无法比拟的沟通能力。她们良好的沟通能力不仅表现为表达能力出众,善于演讲,而且也表现在出众的交际能力上,亲和力较强。再次,女性公务员或女性公务员干部特别注重社会福利与关注民生,这对进一步推动社会治理能力建设,切实改善民生可起到较大的促进作用 〔5 〕。因此,女性公务员职业的可持续发展不仅能够实现政治生态的“平衡性、开放性、互动性”,纠正政治生态的结构失衡,改变不合理的人身依附关系,确保一律平等,使权力进一步受到约束 〔6 〕,而且能进一步优化政治生态环境,提升执政能力与水平,进而提高政府的公信力。

二、政治生态环境不良阻滞女性公务员职业发展

政治生态环境主要由政策环境、法治环境、舆论环境、用人环境和廉政环境等构成 〔7 〕。综合目前女性公务员职业发展中政治生态环境不良的表现,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政治生态环境不良,导致女性公务员从政意识淡薄

舆论环境和文化环境是政治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好坏决定了政治生态环境的优劣。调查研究表明,在现有的舆论环境和文化环境下,女性从政意识淡薄。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两个方面:首先,我国传统文化对女性公务员自我认知的影响。从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国人民的自我主体意识特别是女性主体意识有了较大的提高,但是仍有相当一部分女性,包括现任职的女性公务员依然受到“男尊女卑、女主内”以及“生儿育女”等传统意识的影响,从而导致女性在受到生理因素的影响时,在职业发展的黄金期全部承担“生儿育女”以及“赡养老人”的义务。这些女性在其政治职业生涯中,竞争意识淡薄,热情不高,每天只是按部就班地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对于政治地位与岗位的追求自始至终保持远离态度,这也是女性公务员从政意识淡薄的主要原因之一。其次,舆论错误引导。在一些人心目中,女性获得的职务晋升往往会被认为是女性通过与领导的“私交”而获得的,并不认为是女性公务员工作努力与成绩出众而获得提拔的,一旦某位女性公务员获得提拔,流言蜚语顿时满天飞。与此同时,在与上级的沟通与交流方面,很多女性公务员明显落后于男性公务员的表现。在这种生态环境的影响下,女性公务员通常面临两难选择,既不能与男性领导或男性公务员接触太多,又不得不与男性公务员或男性领导接触,久而久之,女性公务员会感到内心抑郁,工作主观能动性降低,进而导致从政意识淡薄。

(二)政治生态环境不良,导致女性公务员职业发展制度虚置虚化与失灵

在女性公务员整个职业发展过程中,政治制度生态环境无疑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制度方面,入职、职务晋升、岗位技能培训及薪酬发放等等都有相关制度,现有制度尽管在运行过程中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然而,也有个别制度没有起到制度本身制定时所期望带来的效果,在现实生活中也出现了一些不符合规定的怪象。究其深层次的原因,女性公务员职业发展中政治生态环境不良是其总根源。政治生态环境不良,直接导致一些相关女性公务员职业发展的制度失灵和虚化。首先,关于女性公务员职业发展的规章制度自身存在问题,一是现有制度中大都缺少针对女性职业发展的相关规定,二是现有制度缺乏柔性,没有综合考量女性特有的生理特征与“双角色”之间的冲突问题。其次,相关女性公务员职业发展制度不完善,即现有制度本身存在明显的漏洞,给一些人可乘之机。再次,一些规章制度执行受阻,在实施和运行过程中,由于缺乏配套的民主与监督机制,制度虚化,可有可无,制度执行的效率大打折扣。

三、女性公务员职业发展中政治生态环境优化的基本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净化政治生态同修复自然生态一样,绝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综合施策、协同推进” 〔8 〕。诚然,从女性公务员职业发展层面来分析,影响女性公务员职业发展的政治生态环境要素包括女性公务员个体特征、生产力发展水平、政治经济制度安排、社会结构、传统文化、风俗习惯等,这些影响因素是政治生态环境的常量,但是政治生态环境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9 〕。鉴于此,女性公务员职业发展中政治生态环境优化的基本路径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筑牢女性公务员职业发展的文化基础,形成与政治生态环境相适应的良好社会风貌

营造一个好的政治生态环境,文化是先导,社会风貌影响着政治生态环境的未来动向。女性公务员职业发展阻滞表明,一些落后的观念和风俗习惯在现有的政治生态中起到了一定的负面作用。为此,要优化政治生态环境,形成女性自信的职业价值观,确保女性公务员职业顺畅发展。

首先,要强调文化导向和文化教育功能。通过先进文化的正确导向与教育,不仅能消除中国传统文化或风俗习惯中对女性公务员自我认知的不良影响,而且可以逐步轉变男性公务员对女性公务员的认知,彻底消除人们对女性的偏见,提升女性公务员对先进文化的认同度,积极引导女性参与公务员队伍建设,并持之以恒地推动政治文化建设。其次,要建设女性公务员精神家园,提高现代政治文化影响力和覆盖力,丰富和创新风清气正和从政清廉的政治文化,满足女性公务员精神内需,形成女性公务员良好的公务伦理文化氛围。再次,要建立健全公务员内在与外在的激励文化,引领女性公务员坚定理想信念,使其对政治地位与岗位的追求自始至终保持积极健康的态度。最后,要创新社会良好风貌。社会风貌是在长期特定的文化思想、结构模式、风俗观念等基础上形成的 〔10 〕。在女性公务员职业发展的过程中,社会风貌会悄无声息地改变着她们的思想和行为,影响政治生态环境的动向。同时,社会风貌也会不断接受政治生态环境的改变。创新社会风貌有利于女性公务员树立正确的工作价值观念,有利于女性公务员积极投身先进文化的传播与交流活动,有利于培养女性公务员为人民服务的责任意识与民主意识。

(二)完善女性公务员选人用人制度,以制度支撑政治生态环境优化

毋庸置疑,道德、法治、制度和纪律是优化政治生态环境的四个不同维度。对于女性公务员职业发展来讲,选人用人是反映政治生态的方向标,要想营造女性公务员职业发展良好的政治生态环境,完善女性公务员选人用人制度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着力点,通过完善女性公务员选人用人制度,以制度支撑政治生态环境优化。首先,必须完善女性公务员选人用人标准,健全女性公务员选人用人制度,规范女性公务员选人用人程序,将少数人的特权关进制度的笼子。特别是要纠正和克服性别歧视,建立对女性公务员平等、公正的评价制度。在相关制度的支撑下,实现女性公务员选人用人过程的民主化、制度化、透明化。其次,要完善女性公务员职业顺畅发展所必需的政策。除了建立健全女性公务员岗位技能培训、女性生育保障制度、建立女性公务员弹性职业生涯周期外,还要建立和完善女性公务员职业发展的正向激励制度,建立健全容错、纠错制度,充分解决女性公务员想做事、能做事、敢做事的后顾之忧,让女性公务员与男性公务员一样,放开手脚,大胆地去尝试、去探索一些新的思路与工作方法。这样,不仅能有效推动女性公务员进一步形成想改革、敢改革、善改革的良好风尚,而且能形成其愿干事、敢干事、能成事的强大市场,从而进一步优化政治生态环境。

(三)加强对“一把手”的有效监督是优化政治生态环境的重中之重

这里所指的“一把手”是涉及女性公务员职业发展部门的“一把手”。现实表明,这些“一把手”既是政治生态建设的主体,又是政治生态系统中最核心、最活跃的因素,在政治生态形成、演变过程中,居主导地位,起关键作用,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必须紧紧抓住这些“一把手”。部分地区或部门在女性公务员职业发展中由于“一把手”权力过分集中,并且缺乏有效的过程监督,导致女性公务员职业发展过程中的政治生态环境不良,也直接影响了女性公务员的职业发展。

要想不断优化女性公务员职业发展的生态环境,必须加强“一把手”的理想信念教育与执政过程监督。首先,要加强“一把手”的党性信念教育。对于“一把手”决不能放松群众路线、“四风”以及党的政治理论学习教育。必须定期学习党的十九大的相关文件精神,开展诸如党史教育、国家历史发展进程教育以及新的党章学习教育。还可以开展廉政教育活动,特别是对十八大以来陆续落马的党政要员的贪腐案例进行剖析。通过这些形式的教育与学习,不仅要提升“一把手”思想水平与理想信念,使其“不忘初心”,而且要增强其作为“一把手”的主体意识,全局意识,担当意识,担好选人用人之责,身体力行,积极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环境。其次,要加强对“一把手”的有效监督。目前女性公务员职业发展过程中政治生态环境低下的深层次原因是缺乏对一部分“一把手”的权力制约与过程监控,导致他们运用权力将“公共资源”转化为“私有财产”,随其所欲擅权跋扈,久而久之,使得女性公务员职业发展被低下的政治生态环境所笼罩。因此,必须实行民主集中制,对于重大问题提交“常委会”讨论,充分发挥群体智慧作用。这样不仅对权力进行了适度的分解,杜绝“一把手”一言堂现象,而且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现有制度的缺陷,从根本上铲除滋生腐败土壤,优化政治生态环境。必须建立和完善现有巡视制度体系,充分发挥纪检监察部门的作用,将现有的巡视检查、意见反馈、落实整改有机结合,做到定期与不定期、长期与短期、明察与暗访、书面汇报与实地考察等有机结合,以实现党内关系正常化、作风建设常态化、分工体系规范化、纪律处分严格化的女性公务员职业发展的良好的政治生态环境。

〔参 考 文 献〕

〔1〕陈 朋.青年公务员的政治生态映像及其系统性构建:一项实证分析〔J〕.江苏社会科学,2017(1):89-98.

〔2〕栗战书.创造良好的政治生态环境最重要是選好干部,配好班子〔EB/OL〕.(2011-03-09).http://topics.gmw.cn/2011-

03/09/content_1696906.htm.

〔3〕罗中枢,王 卓.干部队伍建设的政治生态环境探析〔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1):99-106.

〔4〕刘 醒.湖南省基层女性公务员职业发展实证研究〔D〕.南宁:广西师范大学,2014.

〔5〕汪庆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女性党政干部作用发挥问题〔J〕.理论建设,2013(8):103-105.

〔6〕史艳柳.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新路径——基于政治生态理论的研究视角〔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17(4):43-47.

〔7〕阎德民.防止县域官员腐败与优化县域政治生态〔J〕.中州学刊,2013(2):15-19.

〔8〕习近平.在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5-03(02).

〔9〕郝宇青.“政治生态”的内涵解读〔J〕.探索与争鸣,2015(12):22-24.

〔10〕于海会.干部队伍建设的政治生态环境探析〔J〕.辽宁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6(6):105-107.

责任编辑 李 雯

猜你喜欢

职业发展
基于胜任特征的职业发展规划与就业指导
大学生学习能力与职业发展能力关系研究
对高等职业学校生存价值的思考
高校辅导员职业困境和职业发展策略的分析
高校关工委推进青年教师成长探讨
浅谈高等院校体育教学与学生职业发展
审计人员职业发展与能力建设探析
论高职生未来职业发展
大学生职业发展和创业就业中的思想引导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