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现代汉语的语用分析

2018-05-14周莎莎程树铭

江苏理工学院学报 2018年3期
关键词:焦点语气主题

周莎莎 程树铭

摘 要:语用分析,实质上是对句子等语法单位的表达特点或表达意图的分析。语用分析的内容主要包括:主题和述题、句子的焦点、语气和句类、语境等。语用分析方法具有很大的实用前景,同时其自身也需要继续完善。

关键词:现代汉语;语用分析;主题;焦点;语气;语境

中图分类号:H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7394(2018)03-0065-06

符号学有三个分支:语形学、语义学和语用学。其中,语用学是研究语言运用或者说是研究语言符号与其使用者之间的关系的学科,具体地说,语用学是研究在不同语境中话语意义的恰当表达和准确理解,寻找和确立使得话语意义得以恰当表达和准确理解的基本原则和准则的学科。[1]由此可知,与语形、语义不同的是,语用偏重于表达。而语用分析,实质上是一种对词语、句子以及各种“语形——语义”结构的表达特点、表达意图的分析。语用分析的内容主要包括:主题和述题、句子的焦点、语气和句类、语境等。

一、主题和述题

(一)主题和述题的含义

a.我//不想去欢乐谷。

b.欢乐谷//我不想去。

以上两个例句的语义结构相同,它们的基本意思也相同。在实际言语交际中,我们在表达一句话前总会先在大脑中有一个组织语言的过程。此时,哪个词语在前,哪个词语在后,就成为了一个我们必将面临的问题,即结构顺序安排的问题。其实,每个词语在不同的语境中所传递的信息功能是不一样的,而句子的结构顺序安排需要我们根据词语的信息功能并结合自身的表达意图来确定。

如果大家以话语传递的信息功能为划分标准,那么一个句子一般可以划分为“主题”和“述题”两个部分。主题通常位于述题之前,是指整个句子所围绕的对象或话题,代表旧信息;述题是指对主题进行述说、评论的部分,代表新信息,通常位于主题之后。

一般情况下,句中分布位置越是靠前的信息,共知程度和已知程度越高,信息也就越旧。有时,我们在话语表达过程中为了提高那些在一般情况下不位于句首的句法成分的已知程度和受注意的程度,我们可以通过“主题化”[2]14的方式将其提到句首。

由此可以推论:a句中“我”为主题,“不想去欢乐谷”为述题;b句中“欢乐谷”为主题,“我不想去”为述题。a句是正常情况下的表达,重在强调“我”的主题。根据我们的表达习惯,我们可以知道,b句是表达的主体(即表达的人)在说话时有意将“欢乐谷”这个词提到句首来提高其共知程度和受注意的程度,其言外之意,可以是“我不喜欢欢乐谷,所以我不想去”或者“我已经去过欢乐谷了,所以我不想去”,等等。准确意图还需由具体的语境来确定。

需要注意的是,现代汉语中,有一部分句子并没有“主题”与“述题”之分。我们根据主题的有无,将句子划分为有主题句和无主题句。由于主题与述题联系密切,相互依存,所以无主题句自然也没有述题。例如:“下雨了”“多么美丽的风景啊”等就是无主题句。

(二)典型实例分析

1.“被”字句

a.小明//被小方打了。

b.我//被小李骗了。

a句中的“小明”和B句中的“我”都是受事者,“打”和“骗”分别是两个受事者经历的不幸的事情。两句话中的受事者都是该句的主题,“被小方打”和“被小李骗”分别是两句话的述题。两句话皆强调了受事者在句中的主体地位。

2.“把”字句

a.小方//把小明打了。

b.小李//把我骗了。

a句中的“小方”和b句中的“小李”都是施事者,是两句话中的主题;“把小明打”和“把我骗”是两句话中的述题。两句话皆强调了施事者在句中的主体地位。

在以上的两种句式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在语义上相近的两句话,由于主题的不同,可以有不同的表达重心。例如:“小明被小方打了”和“小方把小明打了”都表达了“小方打了小明”的意义,但由于主题的不同,两句话强调的内容就不一样。我们还可以看到类似的例子:

a.我//去过欢乐谷了。

b.欢乐谷//我去过了。

a句中“我”是主题,“去过欢乐谷”是述题;b句中“欢乐谷”是主题,“我去过了”是述题。虽然两句用的是同一些词语,语义结构也相同,但由于结构顺序安排不同,表达的主题也不一样,所以在语用地位上是不等价的。

那么,在实际语言运用的时候,句子的结构顺序安排会不会影响我们的交际呢?这里可以举一个实际对话的例子:

c.小王因为工作的原因,没能在大年初一前赶回老家。大年初三,他去火车站问售票员:“还有回成都的火车票吗?”,售票员说:“没有了,有座的。”小王听了此话以为没有火车票了,便失望而归。

这样的例子听来可笑,其实这就是由于句子的结构顺序安排不当而产生的交际误会。其实,这个句子是一个倒装句,原语序应为“有座的没有了”,整句句子围绕的对象或话题应该是“有座的(车票)”。小王因主题获取的失误将售票员的话理解成了回成都的火车票全都没有了。如果售票员能将“有座的”提前,即说成“有座的没有了”,那么小王自然就不会那么快下结论了。

因此,在实际言语交际的时候,一句话的结构顺序安排是十分重要的。哪个词语在前,哪个词语在后,常常会影响表达的准确性。有时,不当的结构顺序安排会导致不必要的误会。因此,我们要结合实际语境,准确地安排句子的结构顺序,才能尽可能达到最好的语用效果。

二、句子的焦点

(一)焦点的含义

焦点是指语用主体(即说话人)在句中着重说明或特別强调的部分。焦点是相对于背景而存在的。所以句子内部都有背景成分,有的句子外部也存在背景成分,即存在于上下文或听说者共享的信息。因而背景分为两类:句内背景和句外背景。

(二)焦点的分类

根据背景和焦点的位置关系采用“突出”和“对比”[3]294两个特征来刻画焦点的功能并将其分类。“突出”是指焦点以句内其他内容为背景,成为句内被突出的信息。而“对比”是指以句外的上下文或听说者的共享知识的对象为背景,并相对于那个句外成分,焦点成为被突出的信息。根据以上两个特征,将焦点分为自然焦点和对比焦点。两种焦点都有突出的特征。其中,自然焦点不具有对比的特征,对比焦点具有对比的特征。

1.自然焦点

自然焦点一般位于句子末尾,是指仅依存于句内背景的,在句中自然突出的信息。它的特征如下。

自然焦点:【+突出】,【-对比】

需要注意的是,自然焦點仅存在于静态句(又称孤立句)中,即以静态面貌出现的、脱离语言表达的语境而被单独研究的句子,因此自然焦点又称“静态焦点”。而静态句由于不与现实相联系,它的信息安排相对固定,并且常遵循族语的普遍编排原则。因此,静态句的自然焦点总是句子的自然重音所在。

2.对比焦点

与自然焦点不同,对比焦点具备双重背景:(1)它依存于句内背景,成为句中被突出的信息。(2)它又依存于句外背景,同时与句外背景进行对比,成为被突出的信息。因此,对比焦点的特征如下:

对比焦点:【+突出】,【+对比】

相应地,对比焦点存在于动态句(又称语境句)中,即以动态面貌出现的,结合语言表达的语境被实际使用的句子。而动态句由于受主体的主观意图的影响,其信息安排也是动态的。

现在通过实例具体阐释二者的区别:

a.小李去过上海了。

b.是小李去过上海。

很明显,a句的信息安排遵循汉语的普遍编排原则,其背景只限于句子内部。“上海”一词处于a句的末尾,便自然地成为该句的重音,即自然焦点。

而b句在a句的基础上加了一个“是”字,便改变了该句原本的语形结构和信息安排。我们由此推论b句的语境为“是谁去过上海?”去上海的可能是小李,也可能是小王、小张等。因此,b句的“小李”是该句的对比焦点,依存于句内背景与句外背景,成为句中被突出的信息。

三、语气和句类

(一)语气和句类的含义

语气是说话人对句子所表内容的主观态度,它体现了说话人一定的语用目的:如向对方陈述一件事情、向对方发出疑问、要求对方做某事或向对方表达某种情感等。[3]

句类是指句子表达功能的类别,是句子最重要的语用分类。句类问题学界基本达成共识,即句子根据语气可以分为四类: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和祈使句。

(二)典型实例分析

1.陈述句

a.他今天去南京博物馆了。

b.就要下雨了,快回家去吧!

上述两个例句都包含“了”这个语气词,但我们不能将这个语气词去掉,因为“了”除了有成句的功能外,还有明显的语用功能。“了”作为陈述句的句末语气词时,通常表示某件事已经发生或即将发生。a句中“了”表示“他今天已经去过南京博物馆”,即表示事情已经发生,而b句中“了”表示“即将下雨”,即表示“下雨了”这件事情即将发生。

除“了”之外,陈述句中还有许多常用的语气词,如“的、啊、呢、罢了”等。它们各自都承载着一定的语用功能。所以,我们要根据语言表达的需要选择恰当的语气词,充分表现它们的语用功能。

2.疑问句

疑问句的结构和形式变化多样,我们在这里仅以是非问句为例。若是非问句使用语气词,这个语气词通常是“吗”。如果某一是非问句句尾的语调趋降,那么,该句的疑问意向由“吗”来承担;如果句尾的语调趋升,那么“吗”和“升调”同时承担该句的疑问意向;如果是非问句不使用语气词,那么该是非问句的句尾的语调通常会趋升,此时,疑问意向就由句尾的“升调”来承担。如下面的例子:

a.这本书是你拿来的?→这本书是你拿来的吗?

b.明天下雨吗?

a例的前句“这本书是你拿来的?”没有使用疑问语气词,却表达了疑问的意向,原因在于疑问主体在表达时将句尾语调趋升,让这个“升调”来承担疑问意向。a例的后句在前句的基础上加了语气词“吗”,那么此时“吗”和“升调”就同时承担了该句的疑问意向,而“吗”有增强疑问语气的作用。与a句不同,我们在表达b句中的“明天下雨”时,语调一般会呈下降趋势,此时b句的疑问意向就由“吗”来承担。

有时,是非问句也用“吧”作为句末疑问语气词。它除了承担疑问意向之外,还带有表示猜测或祈使的语用功能。例如:“明天你要考试了吧?”中的“吧”含有猜测义;“我们等会去跑步吧?”中的“吧”含有祈使义。

此外,“啊”也经常出现于是非问句的句末,它并不承担疑问意向,其语用功能是表示说话人的某种倾向性的意图。例如:“我们明天去游泳啊?”一句中,说话人已经在心中有了“我们明天去游泳”的想法,于是通过“啊”这个字来表达自己的意图。

3.祈使句

祈使句的语用意义相当丰富,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十二类[3]:表示命令、表示禁止、表示请求、表示催促、表示劝说、表示商议、表示祝愿、表示提醒、表示号召、表示准许、表示戏谑和表示警告等。例如:

(1)抓住那只猫!(表示命令)

(2)校内禁止抽烟!(表示禁止)

(3)请给我倒杯水来!(表示请求)

(4)你快点儿回家啊!(表示催促)

(5)还是停下来休息一会儿吧! (表示劝说)

4.感叹句

感叹句的语调较高昂,其基本语用功能是表示说话人的强烈主观情感,如喜悦、忧伤、愤怒、惊讶、赞叹等。句中常用“好、太、真、多么”等程度副词和“这么、那么”等指示代词,例如:“多么美丽的姑娘啊!”“好漂亮的耳环!”“学校的操场这么大!”。

此外,有时感叹句在句子的语形结构上与陈述句和疑问句相同或相似。在口语中,可以凭借其语气的特点将其与陈述句和疑问句区分开来;而在书面语中,我们往往会通过该句的标点符号将三者区分开来。例如:

a.后天就要考试了。(我该复习了。)

b.后天就要考试了?(对,后天考试。)

c.后天就要考试了!(我还没复习呢!)

例a—c分别是陈述句、疑问句和感叹句。

四、语境

(一)语境的含义和研究内容

语境,是指人们进行言语交际的环境。在我们的实际言语交际中,如果我们脱离语境而片面地分析句子本身的语言形式,那么我们将无法准确把握对方言语的真正意图,也就无法准确地组织自己的言语。人们在实际言语交际中往往不可能将事情的前因后果和言语的真正意图清楚具体地表达出来,此时我们就不仅仅要理解句子的“字面意思”,还需结合具体语境来理解说话人传递的信息。

语境的研究内容包括三个方面。[1](1)上下文语境,包括口语的前言后语和写作的上下文。(2)情景语境,包括时间、地点、对象、场合等以及语言使用者的身份、职业、思想、修养、心理等。(3)民族文化传统语境,包括口语或写作的历史文化环境、社会环境、风俗习惯以及语用主体的价值观等。

(二)典型实例分析

语境的语用功能大致可以分为六种:制约功能、协调功能、过滤功能、补充功能、引导功能和生成功能。[4]413下面我们举例分析。

1.制约功能

制约功能是指语境的上下文对语言单位的影响和作用。

例1:明天的舞会,女员工一律不准穿裤子。

例1中,如果脱离“明天的舞会”的语境而单独分析“女员工一律不准穿裤子”这句话,那么就会产生两种不同的理解:一种是“女员工只准穿上衣不准穿裤子”,另一种是“女员工不准穿裤子,而要穿裙子”。显然,在该语境下第一种理解显得荒诞可笑,准确的理解是第二种理解。因此,在实际言语交际中,无论是表达者还是理解者,都要受到语境的制约作用。我们如果将句子从语境中抽离,那么很容易引起交际障碍。

2.协调功能

协调功能是指将原本不符合语法和语义搭配的句法成分,经过上下文语境的协调后在语法上成立的一种语用功能。

例2:小时候,姥姥总喜欢独自坐在院子里,膝盖上放着我们的衣裳,不紧不慢地缝补着。姥姥的手在阳光下显得有些斑驳,而她的脸上却挂着静谧的微笑。姥姥就这样缝啊缝,再也缝不动了,我们也穿着这些满是补丁的衣裳渐渐长大了。那些破洞过去收进了多少风寒,而又缝进了多少温暖!

例2中的最后一句原本是不符合语法和语义搭配的句子,而经过上下文语境的协调后,却成为一个很好的表达。

3.过滤功能

过滤功能是指在情景语境(时间、地点、对象、场合等)的作用下,对上下文语境中的部分话语成分进行“精简化”,剔除多余的成分。这是语用交际的“经济性原则”的体现,就是用尽可能少的言语达到较好的语用效果。

例3:毛泽东的烟瘾很大。他在一次延安的演讲会上,从包里掏出一盒香烟在手里摸了半天,却什么也没摸到,显然是抽光了。工作人员看到了便动身去取香烟。过了好一会儿,毛泽东才从盒中掏出仅有的一支烟,笑嘻嘻地对大家说:“最后一条!”于是全场哄然大笑。大家听完了“最后一条”仍兴奋不已。

例3中,毛泽东说的这“最后一条!”是非常“经济”的。在时间、地点、场合等情景语境的作用下,他不必说“以上讲了若干条,下面我来讲最后一条”之类的完整而又具体的句子。这就是语境的过滤功能。

4.补充功能

补充功能(又称“解释功能”)与过滤功能相应,是指在情景语境(时间、地点、对象和场合等)的作用下,补充出被过滤掉成分与意义,甚至增加新的内容或含义。如例3中的“最后一条”之所以使得全场哄然大笑,是与当时的地点、场合和说话人的身份等有关的。在情景语境的作用下,这“最后一条”被赋予了双重含义,达到了一语双关的作用,是一种很好的表达。

5.引导功能

引导功能是指在民族文化传统语境(历史文化环境、社会环境、风俗习惯等)的引导下,使人们的交际言语更加恰当、准确的一种语用功能。例如:我们在饭店点菜时,服务员总会问你“要不要来点米饭?”而不会问“你要不要饭?”。虽然两句话都表达了同一个意思,但“你要不要饭?”却很容易使顾客感觉受到了侮辱。这就说明处在社会环境中的人,无论何时何地都会受社会文化的引导。

6.生成功能

生成功能是指因不同的语用主体对相同的民族文化传统语境感知程度不同而引起的语用结果的差异。

例4:小丽正在欣赏音乐唱片,恰好男友走过来,小丽就问男友:“你喜欢贝多芬吗?”男友回答道:“你又不叫贝多芬,我为什么要喜欢她呢?况且,我又没有交过姓贝的女朋友,怎么谈得上喜欢她呢?”

例4中的“男友”由于背景知识的缺乏,对作为古典音乐作曲家的贝多芬一无所知而答非所问,使得交际产生障碍。这也是二人对民族文化传统语境的感知程度不同的结果。

五、语用分析方法的语言学意义与局限

语用分析方法为语言学开辟出了一片广阔的天地。具体地讲,语用分析方法的语言学意义大致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语用分析方法为实际言语交际中话语意义的恰当表达提供了一套科学的方法与准则,

这些方法准则有利于人们提高自身的语用能力和语言素养,从而对精神文明社会的建设起积极作用。[1]

2.语用分析方法注重语用主体在句子中的作用

这种理念可以指导语文教学实践,对于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有推动作用。例如:在我国的语文教学中,许多教师都不能很好地让学生成为语文教学的行为主体,而是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教学而不能顾及到学生的接受状况。如果教师们能将语文教学的全过程贯穿语用主体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勤于动脑、自主学习,那么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将大大提高。[5]

3.语用分析方法还可以运用于修辞学,增强修辞学的科学性与“人文性”。[4]21

修辭学作为语文教学或现代汉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仍很大程度上停留于对静态的辞格的类型及其表达效果的总结归纳,趋于“公式化”。而语用分析与修辞学的结合,将使我们更注重修辞的语用主体——人。在语言文化的背景下,修辞研究将不再囿于语言学内部,而是更加贴近人们的实际语言运用。

4.语用分析方法中对语境的分析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语言学家们分析了语境构成的各种因素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并通过许多实例论证了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必须充分考虑语用因素的观点。

然而,从整体上看,我国的语用分析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例如:语用分析总体上仍然处于思想认识阶段,国内对于语用分析的研究内容还比较零散,大都停留于微观层面而缺少宏观把握。[6]此外,用语用分析方法指导语文教学实践的这种做法,还没有在语文教学领域被广泛推行。原因在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还不够紧密,对实践的指导还远远不够。[7]

参考文献:

[1] 索振羽.语用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2] 左思民.汉语语用学[M].河南: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

[3] 范晓.语法理论纲要[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

[4] 王建华.语用研究的探索与拓展[C].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5] 罗国莹,刘丽静,林春波.语用学研究与运用[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13.

[6] 高航,严振松.语用学在中国20年综述[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4):12-19.

[7] 李海林.语用学之于语文教育[J].语文建设,2015(3):11-16.

猜你喜欢

焦点语气主题
新编《小老鼠上灯台》
焦点
语气不对
“两会”焦点
语气
附加疑问句要点搜索
浅析古诗词教学中意象教学的策略
农村幼儿园“幼小衔接”的“五步走”
彩世界
岩井俊二的青春片摭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