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山西“软”援阜的思考

2018-05-14董红琴赵洧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 2018年1期
关键词:援疆医护山西

董红琴 赵洧

〔摘要〕 “十二五”期间,注重基础设施等硬件建设的山西“硬”援阜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随着援阜的持续深入和受援地硬件设施的改善提升,着眼长远,实施山西“软”援阜,对于阜康实现由“输血”向“造血”的转变具有更为深远的意义。因此,“十三五”时期山西援阜要在注重硬件向注重软件转变的基础上,继续推进人才援阜、教育医护援阜和文旅援阜等“软”援阜。

〔关键词〕 山西援阜;“硬”援阜;“软”援阜;人才援阜;教育医护援阜;文旅援阜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1203(2018)01-0115-03

阜康市作为2010年全国新一轮援疆山西省对口援建的县级市,在“项目建设为基础、民生改善为根本、产业发展为重点、交流交往为主线、智力人才为支撑”的山西援疆总体部署下,山西援疆阜康分指挥部紧密结合当地实际,全面统筹推进援阜各项工作。

一、“十二五”期间山西“硬”援阜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十二五”期间阜康市共实施山西援阜项目48项,总投资11.9亿元,其中援疆资金3.82亿元。具体有:富民安居、牧民定居、棚户区改造工程10个,城镇基础项目2个,教育、医疗卫生、社会福利项目15个,产业项目1个,基层组织阵地建设及设施配套项目13个,干部人才培训项目6个(含援疆干部公寓楼项目)和不可预见费1项。其中“硬”援阜项目41项,总投资11.5亿元,援疆资金3.5 965亿元;“软”援阜项目7项(含援疆干部公寓楼项目和不可预见费1项),总投资2 235万元,均为援疆资金。援疆项目实现了对阜康所有乡镇、社区的全覆盖,惠及了全市各族群众。

“十二五”期间山西援阜重在安居定居、基础设施等硬件建设,占到援阜资金95%的“硬”援阜使阜康市的硬件设施得到极大改善。一大批民生援疆项目如晋阜双语中学、市人民医院、棚户区改造、乡镇卫生院、乡镇幼儿园、基层组织阵地等相继投入使用,使阜康市各族群众感受到山西援阜带来的变化和成果。

二、“十三五”时期山西援阜开始由注重硬件向注重软件转变

“十三五”开局之年的2016年山西援阜项目共有14项,其中新建项目9项,设备配套项目1项,干部人才培训项目1项,资助内地普通高校新疆籍学生1项,交流交往费1项,不可预见费1项。具体项目有:牧民新居安心工程、街道党群服务中心建设项目、三个中心村村级基层组织阵地建设项目、社区公共服务站建设项目、甘河子镇群众文化活动室建设项目、双语幼儿园建设项目、就业技能实训基地设施配套项目、特色农产品销售平台补助项目、干部人才能力提升项目、资助内地普通高校新疆籍学生等。山西援阜资金开始向人才、文化教育等方面傾斜。在干部人才的交流、挂职、互派、培训工作方面,总投资600万元,均为援疆资金;资助内地普通高校新疆籍学生,总投资200万元,均为援疆资金;用于两地文化学术交流、行业交往等工作,总投资200万元,全部为援疆资金。“软”援阜占到山西援阜总资金7 430万元的13.5%。可见,“十三五”时期山西援阜开始由注重硬件向注重软件转变。

三、“十三五”时期山西应继续推进人才、教育医护和文旅方面的“软”援阜

援疆是国家战略,改善受援地硬件环境是必要举措,但随着援疆的持续深入,在硬件设施得到改善提升后,“软”援疆的需求就凸显出来。着眼长远,“软”援阜对于阜康实现由“输血”向“造血”的转变,具有更为深远的意义。因此,“十三五”时期山西应继续推进人才、教育医护和文旅方面的“软”援阜。

(一)人才援阜

第一,阜康受援单位应加深对援阜人才的了解,从而最大程度地开发其能力。要建立让援阜干部能干事、干成事、干好事的机制,让援阜干部按其所长、尽其所能发挥最大作用。援阜干部来自各行各业,都有所专长,结合他们的专长组织开展各种专题讲座,对于受援地干部群众接受先进理念、更新观念、提升素养会发挥非常大的作用。具体可以采取援阜干部结合自身专业特长自愿申请作专题讲座,或为满足群众需求受援单位安排适合的援阜干部作专题讲座的形式。专题讲座应涉及多领域,满足群众的不同需求,如可以举办新思维新理念与新农村建设、医学与健康养生、子女教育、农牧业种植养殖、环境保护等贴近群众生活实际的各种讲座,让这些讲座进乡镇、进农村,培养乡村群众每月听一次专题讲座的好习惯。

第二,山西派出单位要重视和阜康受援单位的沟通交流,增强本单位和援阜干部的互动性。派出单位和受援单位应在人才派出和需求方面进行更加充分的沟通交流,从年龄、经历、工作特长等方面考虑,尽量让派出的援阜干部更接近受援单位的人才需求,从而更好地发挥援阜干部的示范带头作用,改善受援单位的人文环境。派出单位也应重视让援阜干部把受援单位的好经验、好作风带回本单位,可以通过座谈、作报告等形式让援阜干部讲工作、说生活、谈体会、叙感受,让一人援疆全单位受益形成制度。

第三,阜康选派赴晋学习交流人员要注重广泛性。在选派阜康赴晋学习交流人员时,要注重广泛性,除选派教师骨干、医务骨干外,更应选派普通教师、医务人员、干部甚至群众,到山西学习考察,从而普遍提升受援地干部群众的素质能力。

第四,组织援疆干部报告会。为充分发挥援阜干部当好晋阜两地的宣传员、联络员和服务员的作用,山西应组织援疆干部报告会。首先,让援疆干部以亲身所干所见所感所思在山西讲述援疆经历,让山西干部群众通过报告会认识新疆,走进新疆。其次,让援疆干部在新疆讲好山西故事,让新疆人通过报告会了解山西,走进山西。再次,可进一步扩展为新疆干部到山西讲新疆、讲山西援疆。通过这些做法,可以促进晋阜两地的了解、交流,增强山西干部的担当意识和责任意识,增强阜康干部的学习、包容、创新意识,促进两地干部共同进步提高。

第五,围绕各项目标探索人才引进和交流方式。比如,针对阜康维稳需要,可以把山西警校学生的实习锻炼基地设在阜康,对阜康急需而又愿意来阜康工作的优秀警校生给予优先优惠政策等。把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作为援阜干部与阜康各民族群众深度交融、维护稳定的抓手,援阜干部要了解当地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当好国家政策的宣传员,群众心声的反映员,畅通上下联系的交流渠道。

(二)教育医护援阜

第一,要稳步扩大中短期交流规模。可采取短(三个月以内)中(半年、一年)期相结合的柔性教学、医护人才援阜模式,稳步扩大中短期交流规模。短期教育、医疗技术援阜,具体可采取以下方式:一是邀请山西教育名师、医护专家来阜进行为期一周左右的学术交流、专题讲座、教学观摩课、医疗展示课等多种交流学习模式。二是协调安排受援地教师、医护人员,尤其是基层教师和医护人员到山西参加师资、医护技术交流学习和考察培训。请进来、走出去的短期互动交流方式,方便快捷,花费较小,且较少影响双方教学医疗工作,在理念碰撞、教法疗法护法更新方面也会有明显效果。中期教育、医护援阜则可采取以下方式:一是选派受援地教师、医护人员到山西名校、医院跟岗学习、任职锻炼。二是山西选派骨干教师、医护人员赴阜进行为期一年的教育医学实践和科研活动。中期教育、医护援阜的优点在于能强化教师和医护人员的责任心,面对面加强对受援地教师和医护人员的各方面培训,随时解答受援地教师和医护人员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而且可以通过考试成绩与医治效果影响带动受援地教师和医护人员提高业务素质、增强责任心。

第二,要注重总结教学、医护实践经验,展示教研、医研成果。援阜教师和医护人员应结合教学、医护实践,广泛参与调查研究,撰写调研文章,总结教育、医护援阜成果和不足,推动教育、医护援阜更出效果。应出台政策鼓励教师、医护人员积极撰写调研文章,在国家级、省级等高层次报刊上刊发,促进教师、医护人员对教育、医护援阜的深度思考。

(三)文旅援阜

阜康市旅游资源独特,境内有雪域冰川、高山湖泊、森林草甸、戈壁绿洲、大漠胡杨等景观带,被称为新疆地质地貌博物馆。山西北有以云冈石窟、五台山为代表的佛教文化,中部有以平遥古城、乔家大院为代表的晋商大院文化,南有洪洞大槐树的寻根文化、尧都舜帝的中华古文明的人类文化遗址,山西从北到南,构成了古今兼备的人文景观。因此,可发挥山西人文优势,实行文旅援阜。

第一,在开发两地文旅互游的同时,注意流动广告的运用,让晋阜两地更多的人了解援阜援疆。目前,两地正着力从互相推介旅游路线、互相推介旅游文化产品、共同举办大型演艺活动、晋阜优秀剧目互演等方面推动文旅援阜工作长期发展,落实旅游专列互游、两地文艺团队互访等机制。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流动广告的运用,比如可以在阜康旅游大巴、公交车车身上做山西的旅游广告,让新疆人走出去,走入山西,了解山西,感受山西文化;在山西的公交车上打出“山西援疆”“山西援阜”等字样,让更多山西人了解援疆援阜,使援疆援阜得到更多的社会支持;同时,通过多種媒体介绍新疆风土人情,为新疆做宣传,使山西人向往新疆。总之,目的是让更多的人更好地了解援疆援阜,加强晋疆一家亲的意识。

晋阜在旅游资源上有很大的互补性,新疆以自然景观神奇独特著称,山西人文景观为世人称道。“华夏古文明,山西好风光”是对山西的高度概括,山西被称为“中国古代建筑艺术博物馆”。晋阜旅游资源的不同蕴含着巨大的交往潜力,更能发挥彼此的影响力和渗透力。应加强晋阜两地的文旅互动,组织阜康人、新疆人专列,使他们走进山西,亲身体会感受五千年华夏文明的浓郁文化氛围、人文情怀,增进晋阜两地民族感情和认同互信。通过文旅互动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实现山西文化大省与阜康“文化兴市”的无缝对接。

山西是多民族活动的大舞台,原因之一是佛教文化的繁荣,佛教文化主张求同存异、兼容并蓄,山西在中国佛教文化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佛教文化光彩夺目,出现了为数众多的佛教圣地,其中非常著名的佛教圣地五台山就在山西。佛教文化的传播有助于民族团结和融合发展,因此,可以向新疆推介佛教文旅专线,传播佛教文化,扩大佛教文化在新疆的影响面和影响力。

第二,把民族团结的感人故事“风雪天山 生死兄弟”打造成精品舞台剧。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宣传民族团结故事是促进新疆各项工作的重要举措。阜康天龙钢铁厂在上世纪60年代就曾出现过真实的民族团结事迹:1962年,为解决2 000多名职工的生活问题,天龙钢铁厂党委选派采矿大队分队长白映复和维吾尔族职工伊力·伊明前往300公里之外的和静县大山深处的巴伦台赶牦牛。两人赶着牛群途中遭遇大雪封山,被围困在大山中20多天,白映复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把剩余的粮食和棉大衣全都交给了伊力·伊明,自己不幸以身殉职。身体极度虚弱的伊力·伊明克服千难万险,将汉族兄弟的遗体和牦牛一起运回了甘河子。晋阜合作以这个感人肺腑的事迹为素材,创作了“风雪天山 生死兄弟”的舞台剧,让发生在阜康的这一感人事迹走出阜康、走向全疆、走向全国,无疑这个创作实践是非常有意义的。

第三,打造大型情景体验剧“天降瑶池,帝赐阜康”。时下,情境体验剧是一个全新的剧种,山西平遥打造的情境体验剧《又见平遥》,完全不同于传统剧场:没有观众席,没有传统舞台。这种演出,表演者深入观众中间,在观剧人群中往来穿梭,甚至与观众对话,观众有时像一个看客,有时又像亲历者,和当前流行的穿越影视剧一般,让观众亲身体验穿越的感觉,来到数百年前清朝街头,感受清代人的生活。《又见平遥》总导演王潮歌在与媒体的见面会上说:“我们在穿越,戏剧、舞蹈、音响、音乐制造奇特空间,希望观众能产生幻觉,穿越回一百年前。”天山天池有着上千年历史的西王母和周穆王的美丽传说,阜康得名于一代帝王的青睐,而且阜康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各民族在这里创造和传承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同时,各民族文化相互吸收、借鉴,极具地方特色。我们应充分认识到民族文化的独特之处,探索瑶池文化和特色民族歌舞在艺术表现形式上的创新与发展。阜康可在西王母传说文化、康熙为阜康赐名的历史文化、阜康多民族交融文化的基础上,挖掘阜康“天降瑶池,帝赐阜康”和民族民俗等文化,学习借鉴山西平遥编排的大型情景体验剧《又见平遥》,创作出“天降瑶池,帝赐阜康”大型情景体验剧,让游客在穿越中体验阜康的神奇与美好,通过一部剧作对阜康、对天山天池有个全面了解,将一个有丰富内涵的阜康呈现给全国人民。

责任编辑 梁华林

猜你喜欢

援疆医护山西
呕心沥血,奉献山西农业
工银医护无界卡一份对医护者的关怀
抗疫医护共赴樱花之约
Right to Roam
大生产
2019年度山西最美科技工作者
歌颂抗疫医护
援疆的夜晚
舍家报国 倾情援疆
有效发挥援疆干部作用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