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体育智库运行体系建设:要素构成、角色定位与发展策略
2018-05-14汪锋
汪锋
摘 要: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对我国体育智库运行体系进行了研究。阐明了构成体育智库运行体系的信息流通、人才保障、财政投入、组织建设、生产供给、监管评估、成果转化七大要素及其角色定位,分析了当前体育智库运行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促进体育智库运行体系完善的相应对策。
关键词:体育智库;运行体系;要素构成;角色定位
中图分类号:G80-0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840(2018)06-0017-07
2015年1月政府《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发布,明确要求从推动科学民主决策、实现我国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增强国家软实力的战略高度出发,筹建一批国家亟需、特点突出、制度创新、引领发展的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为了响应国家关于智库建设的号召,2017年10月国家体育总局下发“体育高端智库(2018—2020)”组织申报的通知,体育高端智库筹建工作正式启动。体育智库运行体系是维持体育智库良性运行的重要支撑,是推动体育智库功能发挥的现实抓手,是提升体育智库研究质量的客观要求。随着我国体育智库建设力度的不断加大,体育智库运行体系的构建也日益完善,为我国体育智库的良好运行和功能发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然而,客观存在的诸多制约因素如信息封闭、人员构成单一、资金来源不足、监督评估不力等[1-3]对我国体育智库运行体系的完善产生了不良影响,以致阻碍到了体育智库功能的发挥。因此,明确体育智库运行体系构成要素及角色定位,确保各环节衔接通畅,对推动体育智库良性运行进而服务于我国体育事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 体育智库运行体系的基本内涵
保罗·迪克逊最早提出了智库的概念,认为它是一种具有稳定独立性的政策研究机构,其功能是在对普遍政策问题进行跨领域研究的基础上为政府、企业等提供决策咨询[4]。安德鲁·里奇则把智庫理解为一种独立的非盈利组织,它通过专业知识和思想观念的生产获得相应支持并影响政府政策制定进程[5]。体育智库作为专业型智库的一种,其内涵、功能与智库具有相似性,可看作一种对体育公共政策和公共决策进行研究、咨询与服务的组织,主要承担思想产品供给、体育交流平台构建、体育人才培养及公众舆论引导等职责[6]。体育智库运行体系是保障体育智库整体正常运行所需的各种功能的组合、联动和循环,是体育智库各运行部分相互联系、制约及作用的形式,是推动整个体育智库沿着正确的轨道健康运行并不断向前发展的方式。
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同时期,体育智库扮演角色的不同,其运行体系大致呈现出三种不同的发展状态:第一,新中国建立初期我国政策决策采用的是“管理主义模式”,在该模式下政府的决策资源如政策信息、话语权力等通常由体制内的政治、行政精英垄断,相关领导人凭经验进行决策[7]。体育智库更多表现出“受决策影响”而非“影响决策”,其运行职责主要是为政府体育决策寻求合法性依据。第二,进入21世纪以来,智库得到了国家高层领导的关注和重视,在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界转型为党和政府工作的“思想库”“智囊团”,为实践提供科学理论与战略决策指导、加强储备性政策研究等要求的推动下,我国体育智库开始由对政府体育政策的解读转向决策辅助功能的发挥。第三,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体育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体育事业发展过程中各种矛盾凸显,体育全面深化改革既需要顶层设计,又需要问需于民。政府日益认识到体育智库在提升体育政策科学性进程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开启了体育高端智库的建设工作,体育智库的研究成果不再作为“储备性政策”为决策者选择,体育智库开始服务于决策的全过程,角色实现了从幕后到台前的转身。
2 我国体育智库运行体系的要素构成及角色定位
2.1 体育智库运行体系的要素构成
正如前文所述体育智库是一种政府决策咨询组织。对于组织的认识,大体上可以划分为静态和动态两种组织观。静态组织观以组织要素和组织结构为关注重点,把组织看成为一种社会结构,这种社会结构通过协调活动实现特定的目标。动态组织观亦被称为动态系统组织观,由理性系统观、自然系统观和开放系统观三种构成。总体而言,开放性是当代组织观发展的重要趋势,组织越来越重视通过适应外部环境和自身结构调整以满足决策者的决策需求。从组织的视角对体育智库进行阐释,是基于任何一个组织都承担和实现特定的功能及目标的假设,正如对企业组织要素的理解包括企业机构(相关部门的划分)、企业职员(管理人员与一般职工)、资本(有形资产于无形资产)、客户和技术[8]。就组织而言,其构成要素一般包括组织目标、机构设置、人员构成、权责体系、制度规范、信息沟通等内容。作为一种非营利性组织的体育智库,其构成要素与一般的组织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本研究参考经济发达国家体育及相关领域智库建设的实践经验和我国智库发展的现实情况,认为体育智库完整的运行体系主要由五个相互关联的系统组成,即体育智库的决策体系、筹建体系、研究体系、评估体系和成果管理体系,这五个系统的有序运行必须依赖于与之相对应的信息流通、人财物建设、生产供给、监督评估、成果转化等五要素的完善和功能的有效发挥。
2.2 体育智库运行要素的角色定位
2.2.1 信息流通:体育智库运行的前提条件
当前,体育事业发展呈现出日益明显的跨界性与整体性特征,政府通过单方面工作制定出相对完善的体育发展决策的难度大大增加,体育部门对相关体育智库参与政策决策的需求逐步增强。政府部门的需求与相关政策信息的发布是体育智库顺利运行的前提条件。能否获得相关政策及相关支持信息是智库发挥政策分析特长继而获得知识权力的前提[7]。正如美国政治学家林德布洛姆所言,政策制定者在缺少了信息支撑和专门职业性研究帮助的情况下肯定会感到无从下手[9]。由此可见,政策信息在体育智库的建设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据相关统计资料显示,当前政府机关手中掌握的信息量占信息总量的80%,在民主公开的法治社会中,获取政府与权力运行相关的政策信息是公众的应有权利。信息公开既是开放政府理论视角下透明性政府建设的必然要求,同样也是政治系统理论视域下破除政府决策黑箱的重要抓手。为了推动政府信息的制度化公开,2008年5月我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正式颁布实施,在这一政策的引导下我国的体育信息公开的程度与力度有了较大的提升,2016年国家体育总局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较2010年增加17 714条,增长64%。体育信息公开不但为体育智库开展体育政策分析过程中信息不对称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条件,也为体育智库的建设发展奠定了基础。
2.2.2 人才保障:体育智库运行的核心要素
当今的社会发展处于知识经济时代,以知识为基础的智力资本已经取代传统的自然资源(如农业时代的土地)和有形资产(如工业时代的资本)成为各国经济发展所依赖的重要支柱。而人才作为智力资本的载体,受到了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各个国家都在千方百计地招揽各种人才以推动自身的发展。体育智库作为知识密集型组织,思想创新是其存在的主要价值,良好的人才队伍构建自然成为体育智库运行的核心要素。体育智库的人才需求包括研究人才和领导人才两部分。对于研究人才来说,需要具备三方面的素质:一是研究功底深厚,对某一领域具有独到的认识或拥有较高的研究权威;二是要拥有敏锐的政治嗅觉和快速的政策反应能力,在对国家体育发展战略和现实基础充分了解的基础上,透过相关信息把握国家体育发展新动态、了解公众体育新诉求;三是要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与沟通能力,擅于与媒体打交道,积极对自己的体育思想、理念进行“营销”进而起到引领舆论的效果。对于体育智库的领导人才来说,他们个人的视野和影响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体育智库的发展方向和影响力范围,理想的体育智库领导人才应该具备学界和政界的经验,拥有与商界和媒体的关系与人脉,既是一位演讲家又是一位实干家。正如约翰·桑顿之于布鲁金斯学会发展的影响,桑顿利用他的人脉和影响力维持了布鲁金斯学会财政的良好发展;艾德温·福尔纳对传统基金会发展的影响,在他的带领下传统基金会实现了华丽转身,从最初9人的小研究机构到如今拥有220名工作人员的美国最具影响力的智库之一。由此可见人才对智库发展的核心作用,体育智库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智力支撑。
2.2.3 财政投入:体育智库运行的基础支撑
肯特·韦弗和安德鲁·里奇的研究显示,影响力在美国排名前5的智库,其运营资金都不低于1千万美元。由此可见,智库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充足的资金支持,体育智库也不例外。我国体育智库多是依附于政府机构,日常的运作及资金多来源于政府的拨款,单一的资金来源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体育智库研究的持续性。国外智库通常有多元资金筹集渠道,除了项目的研究经费、出版刊物所得费用,还有承办学术会议、基金会捐赠及企业和个人的资助等,比如2013年布鲁金斯学会的资金总量为9 785万元,其中包括82.0%的合同和捐赠、13.3%的业务投资回报、1.8%的出版收入、2.9%的基金及其他收入等。为了推动我国智库形成多元化的资金来源渠道,效仿国外对智库捐赠的免税政策,我国也出台了相关的法律条文,如我国税法实施条例第二十四条规定,个人对公益事业的捐赠,其数额未超过纳税所得30%的部分,可以在纳税所得额中扣除。然而受慈善文化及种种因素的影响,政策实施并未取得良好的效果。与此同时,政府購买体育智库成果制度的不完善也影响了其资金投入,体育智库在资金的使用上无论是被当作国家机构抑或者是企业对待,都只能通过劳务费的形式进行少量的发放,其余则必须专款专用,实报实销。现行制度既无法体现出体育智库智力劳动的真正价值,同样也不利于体育智库自身造血能力的提升和可持续发展。
2.2.4 组织建设:体育智库运行的重要载体
良好的组织架构是体育智库顺利运行的重要载体。体育智库的组织建设大体可划分为行政和研究两大部门。行政部门负责机构的日常运转,研究部门主要从事科研活动,根据这两大板块的不同排列组合,体育智库的组织结构又可划为矩阵结构和单线结构两大类。矩阵组织结构的体育智库通常由财务部、人事部等若干部门组成,通过责任划分使各部门各司其职,维持体育智库的有序运行,为体育智库研究工作提供稳定的环境。矩阵组织结构的最大特点在于权责的分散性,将经费、人员和项目分开管理,行政与科研相互分离,避免了权力争夺与责任上的相互推诿,更有利于发挥各自专门领域的最大价值;并且稳定的部门设置使智库在组织架构上更具系统性,能够保证研究工作有计划地进行,上海体育学院体育产业研究院是矩阵结构的典型代表。而单线组织结构的体育智库通常采用项目团队的运作方式,按照不同的研究主题成立不同的研究小组,每个小组内部都具有完整的架构,组长通常由该研究领域公认的权威人物担任,是全组的核心,需对全体组员负责,组内重大决定需由组长审批方可通过。当一个项目结束之后,小组也随之撤销,新的小组成立时又会视具体情况而对组员构成进行相应调整。单线结构的特点是机动灵活、办事效率高,但具有不确定性,研究的长期性较差,官方综合型科研机构下属体育决策小组,比如为研究北京—张家口冬奥会申办问题组成的小组就是单线组织结构。两种组织结构各有其优势和不足之处,从体育智库规模的大小来看,矩阵结构较为符合大型体育智库的需求,而单线组织结构则更为适用于小型体育智库的发展。
2.2.5 生产供给:体育智库运行的中枢环节
体育智库的生产供给主要发挥四个方面的功能:首先,服务于政府体育决策。根据体育部门的决策需求,实施前瞻性、战略性、应用性、储备性的政策攻关,开展决策评估,通过切实管用的建设性意见的提出为体育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其次,储备和输送人才。人才储备和输送是智库的重要功能之一。西方政府在二战结束后为留住国防军队中财智双全的工程师打造了智库与行政单位间的特殊的人才交流机制,即所谓的旋转门。这一机制推动了学术精英向政府决策者的角色转变,满足了政府的人才需求,同时也为政府卸任的官员提供了栖身之所,丰富了智库的人脉资源。我国体育智库的也要构建类似的旋转门机制为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提供和储备人才。第三,探求体育发展新思想。体育智库必须加强对当前体育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关注,比如围绕当前健康中国、新时代体育强国建设中遇到的重、难点问题,提出具有价值性和影响力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为政府体育政策的制定出台提供理论和方法指导[10]。最后,教化民众的功能。体育智库还赋有教化民众的责任,通过相关研究成果的展示和对相关体育政策的解读,潜移默化地影响社会公众接受度和认可度,形成有利于政策实施的社会民意基础。
2.2.6 监管评估:体育智库运行的质量保证
监管是针对体育智库运行过程的监督管理,而评估是对体育智库功能绩效做出的客观评价。监管评估是确保体育智库提供优质服务的重要手段,是优化体育智库运行绩效的客观抓手,同样也是保障体育智库运行顺畅的关键措施。监管评估可以看作通过运用数理统计方法与运筹学的相关理论,设计与出台相关指标对体育智库运行进行科学定量、定性分析的过程。监管评估对体育智库运行的重要作用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检测体育智库项目目标的实现情况。体育智库在实施政府或其他部门委托的咨询任务时需要有一个有效的检测和监督系统,对其工作的执行情況做出清晰的界定,这个检测和监督系统通常的表现形式是绩效评价体系。二是促进体育智库组织文化在工作人员间的传递。绩效评价作为一个科学的管理工具,可以从制度层面对体育智库工作人员坚持信念、达成目标方面做出有效指导。三是公平和合理的绩效评估为人才的评价和晋升提供了说服力最强的工具。四是发现体育智库自身建设的问题,形成新的绩效增长点。体育智库在建设或执行政府委托的任务过程中都会遇到一定的困难,这些困难产生的原因往往与体育智库自身建设有关,通过监管评估工作的实施可以将体育智库存在的问题界定清楚,推动组织寻求解决办法,形成体育智库新的绩效增长点。
2.2.7 成果转化:体育智库运行的最终目标
体育智库的最终目标是推销自己研究成果与公众或者决策部门分享,进而影响国家体育政策的颁布和实施。体育智库服务国家体育决策主要是通过研究成果的转化利用来实现,因此,成果转化机制的优劣直接关系着体育智库在体育政策制定过程中的影响力。就国外智库的发展而言,大部分都有一整套完善的成果推销机制,比如通过出版著作、发布报告、政策快报、印刷刊物、召开会议、与政府和企业的人员交流等诸多活动推广其研究成果,提高社会知名度。比如丹麦体育科学研究举办的名为“Play The Game”的学术论坛,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奥林匹克研究中心以奥运为主题召开的学术研讨会等。当前我国的体育智库在成果转化过程中,转化形式十分单一,以出版主题研究报告、举行研讨会、报告会及讲座等常规形式为主,成果的传播滞后于成果研发,导致体育智库的实际影响力低于其预期效果。为解决这一困境,我国体育智库应当寻求多样化的成果传播渠道,健全成果转化机制,尤其要重视和充分开发利用新媒体,通过新媒体听觉和视觉传播兼容的优势,引发公众关注体育发展的相关议题,在此基础上对其实施观念引导,造成容易被决策者认同的公众性舆论,进而对政府的体育决策产生影响。
3 当前我国体育智库运行面临的困境
3.1 体育智库决策的信息沟通渠道不足
信息与数据是研究得以向纵深拓展的重要基础,对数据进行开发同样是获得更多隐匿信息的有效手段。当前我国体育智库决策的信息沟通存在两方面的问题:首先,我国政府信息的公开度相对较低。与公共决策制定和评估相关的经济、社会、产业等信息仍然由政府及其附属部门掌握。政府体育事业发展的相关信息透明度较低,体育智库与政府之间的沟通主要通过相关学者的人脉及影响力,缺乏稳定、畅通的沟通渠道。在政策研究过程中,体育智库信息不对称成为其进行政策分析的最大障碍。这一情况造成的后果是体育智库无法对政府部门的决策咨询信息进行及时的把握,进而不能提出极具针对性的政策建议。其次,受我国传统观念、风气和还未完全得到转变的计划经济、审批经济背景下形成的“条”“块”分割现象等的影响,政府的诸个职能部门通常将自己工作的范围看成其“领地”,出现了利益部门化的倾向。这为体育智库汇集各研究机构调查数据资料,实现不同领域间、部门间甚至是智库间的信息互通、成果共享,进一步提高体育智库的研究水平,满足体育事业发展跨界性和整体性要求产生了不利影响。
3.2 体育智库“人财物”筹建较为薄弱
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人财物”是体育智库物质建设的核心,“人财物”建设的质量和水平决定着体育智库研究成果的高度与深度。当前我国体育智库在“人财物”的建设上还存在诸多问题:第一,队伍建设有漏洞。从学科背景来看,体育智库的人才组成较为单一,学科背景大多集中于体育学,其他学科的人员数量较少;从人才体系建设来看,由行政领导、研究专家、服务人员等组成的体育智库人才体系尚未构建完成;从人才的激励评价来看,我国体育智库内部尚未形成完善的评价体系和晋升制度。第二,资金投入渠道单一,数量较少。体育智库的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目前政府投入是我国体育智库发展主要的资金来源,比如上海体育学院体育产业研究院、天津体育学院全民健身智库中心两所高校体育智库的经费来源主要是各个市市教委以及学校内部的拨款,在2016-2017年两所高校体育智库的经费分别为600万元和150万元。单一的资金来源渠道难以满足体育智库快速发展的需求。其实为了解决资金来源单一的问题,我国也在借鉴发达国家智库资金筹措的相关做法,比如鼓励个人捐赠、减免相关企业税收等,但尚未取得良好的成果,体育智库单一资金来源的问题依然严峻。第三,体育智库类型单一。我国官方、大学、民间三种类型的体育智库不平衡发展现象严重,官方体育智库一家独大,这种不平衡对构建一个自由竞争、功能互补的思想市场产生了消极影响,进而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国体育智库思想创新的活力及体育智库的竞争力,这也成为影响我国体育智库进一步发展的障碍。
3.3 体育智库生产供给的内容有所偏差
《意见》明确要求智库要以党和政府亟需的重大课题为依托,围绕“四个全面”建设核心任务,进行前瞻性、针对性及储备性的政策研究工作,从专业的角度提出兼具指导性和实用性的政策意见,着力增强政府决策的综合研判及战略谋划能力。这一要求无疑为体育智库生产供给的内容划定了标准,即体育智库的研究应该走出学术研究的象牙塔,树立研究的问题导向,追求研究实效性,注重研究的务实管用。但从总体来看,当前我国的体育智库相关研究并未完全达到这一标准。正如其他学者所言,智库研究成果的质量通常表现出“七多七少”现象。所谓“七多”是指为浅尝辄止多、追逐热门多、问题发现多、文字描述多、二手资料为依据多、经验性研究多、阐释性成果多;相对应地“七少”则是深入研究少、独树一帜少、破解问题少、量化分析少、直接深入调研少、规范性研究少、引领型成果少[11]。体育智库为政府体育部门提供的智力产品还不够,有效供给的能力还较为薄弱,对政府体育决策和实践的支撑价值相对较小。以上海体育学院体育产业研究院为例,2017年其仅有1次为省部级及以上党政机关提供政策咨询(含咨政座谈会、授课等),2017年政策建言被采纳数量为2次,从这些数据中可以窥探出体育智库研究成果的质量。
3.4 体育智库的监督评估工作有待加强
对体育智库的监督评估相似但不等同于对体育事业发展相关政策实施的评估。两者最大的差别是一个评估的是政策具体实施的情况,另一个则是对体育智库提供的产品即备选咨政的方案进行评价。从目前对体育智库供给产品的评估来看,内部评估是其主要的评估方式。内部评估是指对拟定的咨政方案进行的自我评估,比如邀请体育智库外的同行专家担任评委,对备择咨政方案进行评估并以匿名的形式将评估结果反馈给体育智库。尽管内部评估通过聘请相关专业或知名大学教授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方案中存在的问题,但其自身的一些限制如不太注重应用研究、缺乏成本效益分析经验、注重研究的理论性等,很多时候贬低了可操作性强、成本低、效益高的方案。与此同时内部评估还潜在着造成过度拟合现象的风险,即会出现政策方案要么被弃之不用,要么被奉若神明的两个极端情况,这使其发挥不了提升备择咨政方案性能的作用。总体来看,当前对体育智库产品的评估尚未形成同行评估、部门评估、社会评估协同开展的多元化评估体系,尤其是借助互联网方式形成的社会评估指标和方法的发展较为滞后。
3.5 体育智库的成果管理措施亟需提升
第一,体育智库成果的交流沟通平台建设滞后。当前我国的一些体育智库如体育科学研究所、体育文化发展中心、体育社会科学分会、体育管理分会、体育新闻传播分会等尽管建设有相关的网站,但是大部分的网站内容更新较慢,例如在体育社会科学分会的网页上只有对其发展历程及相关人员构成的简单介绍,并无近些年来研究成果的内容更新,网站建设在推动体育智库成果推广方面的价值大打折扣。与此同时,体育智库对其网站的宣傳工作也相对较少,造成的结果是部分人不知道网站的存在,这也影响了体育智库成果的宣传效果。第二,体育智库成果宣传的方式有待更新。体育智库的成果多以报告、专著、期刊论文、专利等形式呈现,这些传统宣传方式的效率远远落后于现代化的信息流通工具。因此体育智库必须加快成果宣传方式现代化建设的步伐。第三,体育智库成果的跟踪应用不力。大部分体育智库缺少研究成果进决策、进实践的跟踪促进机制,不少体育智库的眼光不够长远,仅仅寄希望于成果结项或获得批示,而对其后续进入决策、形成政策、形成生产力的意识与动力较为薄弱,造成了成果应用的深度不足。
4 推动我国体育智库运行完善的对策
4.1 以突破信息孤岛为前提,提升体育智库参与决策的信息权力
获取准确而全面的政策信息是体育智库功能发挥的前提条件。而进行制度化和法治化的信息公开是体育智库突破信息孤岛的关键举措。鉴于此,当前应根据《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相关要求,进一步加强覆盖全社会的政策信息中心及信息网络建设,以满足体育智库发展的信息需求。与此同时,体育事业发展的跨界性与整体性特征对体育智库信息的掌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对体育领域信息及时了解的同时还要对其他领域研究成果和调查数据资料有所掌握,这样才能避免体育智库研究成果出现一叶障目的问题。因此,有必要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实现不同领域、不同部门、不同类型智库间的信息互通和成果共享,这对促进体育智库研究水平提升,提高体育智库研究成果科学性、有效性发挥着积极的作用。除此之外,体育智库还应该设立相应的政策信息调查制度,其原因一是当前政府公布的信息并不能完全满足体育智库的所有需求,二是为了保障相关信息的准确性。同时这也是促进体育智库问题意识提升,实现研究成果前瞻性、有效性、可操作性发展的有效推手。
4.2 以增强研究能力为核心,加强体育智库“人财物”建设
通过“人财物”的投入,以促进体育智库研究能力提升为目标,大力加强体育智库硬件设施建设。首先,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一是要打造学科背景多元化的体育智库人才体系,当前我国体育智库人才的学科背景较为单一,单一学科对体育发展问题的认识难免会有局限性,因此应该加大对管理学、经济学、政治学、史学等学科背景人才的引入力度,以提升智库对相关问题认识的全面性和深刻性。二是要制定和完善体育智库人才引用机制。亚当斯密指出明确分工是提升效率的关键措施。在体育智库内部也应该根据个人的优势分配其不同的工作,形成点子策划、决策咨询、报告撰写、理论宣讲、社会科普等责任分工。其次,拓宽资金来源渠道。第一,政府要进一步加大体育智库建设的财政支持力度,尤其是在体育智库发展的初期,可以根据体育智库的规模和级别对其进行适当的经费支持,除此之外政府可以改变财政支持的方式,通过购买服务的形式委托体育智库完成相应的咨询项目与课题。第二,体育智库自身要拓展资金来源渠道,通过与公司、企业或社会组织合作的形式增加智库资金来源。最后,丰富体育智库类型。在布局上,要形成重点和基础智库的协调发展,打造重点智库担纲重任、潜力智库力争上游、一般智库基础支撑的合理架构;在类型上,要统筹推进官方、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社会体育智库的全面发展,形成完善的体育智库体系;在层次上,形成国家级、地方级间体育智库的协同发展,在扶持国家智库发展的同时大力推动地方智库的建设。
4.3 以改善决策质量为导向,促进体育智库供求的有效对接
研究成果质量的高低是形成体育智库影响力的关键因素。为了提升体育智库研究成果的质量,必须从供需两侧做出改变。就供给侧来说,一是要加强各体育智库间的协同创新能力。当前我国体育智库机构小而多、力量较为分散,整体实力不强,单一体育智库面对体育发展决策的需求难免会出现心有余而力不足的问题,因此加强体育智库之间、甚至是体育智库与其他种类智库之间的协同合作是改变体育智库研究内容碎片化、整体性薄弱,提升研究成果质量的有效措施。二是体育智库还要转变偏重理论研究的倾向,树立问题意识,服务于体育事业发展的现实问题,将资源投入向体育事业发展现实问题的解决上倾斜,提升研究成果的针对性、操作性。就需求侧来说,政府首先要加强决策咨询产业市场的构建工作。市场经济发展的历程告诫我们正常有序的市场竞争是提高产品质量的有效措施。对于体育智库的发展来说,政府作为需求方关键的责任是要构建一个良好有序、有助于促进各体育智库间良性竞争的市场,因此政府需要做好体育智库市场的顶层设计工作。除此之外,政府还要加强对体育智库信息需求的满足工作。智库的核心在于预见性,而进行前瞻性研究的前提是密切接触决策层和核心数据。政府需要加强信息公开工作,以解决智库研究的信息需求困难问题。
4.4 以落实第三方评估为重点,完善体育智库产品评价机制
一是建立体育智库的准入退出机制。体育主管部门要着手建立和完善体育智库行业运行的规范与准则,形成体育智库参与政府决策的准入门槛和职业标准,保障体育智库的研究能力和职业操守。对达不到要求或有严重违规行为的智库按照行业运行规范和各类评价标准进行警告、强制退出等处理。二是完善第三方机构对体育智库成果的评价体系。评价的重点要放在对体育智库成果的考核上,着重关注体育智库研究成果的信度与效度,通过综述性评价、价值性评价等手段的综合运用,打造一个长短结合、立体扫描的评价矩阵,对体育智库成果的真实水准进行客观评价。三是构建体育智库绩效考核评价机制。以体育智库服务政府体育决策的数量和实际贡献度作为标准,定期对其实施半年、一年或者是中长期考核,实现体育智库考核结果和资金扶持即荣誉评级的挂钩,倒逼智库不断发展。
4.5 以推动成果转化为抓手,扩宽体育智库成果传播渠道
首先积极借助平面体育新闻传媒如期刊、报纸、研究报告等宣傳研究成果,在平面体育新闻传媒中尤其要重视快报、简讯等简短、快捷宣传手段的应用,究其原因在于信息爆炸的时代,内容简介、重点突出的快报、简讯更符合人们的需求同时也更容易吸引大众的注意力。其次是要借助广电媒体宣传体育智库的相关研究成果。电视、广播等同样是加速体育智库成果传播的重要手段,它通过视觉、听觉的单独或综合运用能营造出比平面体育新闻传媒更好的效果。2016年5月执《体育发展“十三五”规划》颁布之际,鲍明晓、张林受邀参加人民网体育频道《体育+》节目为公众全面解读规划,这是借助电视节目推广智库研究成果的典型示范,体育智库研究成果的推广应多吸收和利用这一方式。最后形成体育智库成果转化的网络媒介。我国互联网自1997年下半年开始步入了快速发展时期,受此影响体育信息传播方式也出现了变革,到目前为止互联网已成为公众了解体育信息的渠道之首,因此构建体育智库网站、微信公众账号等也应成为体育智库成果宣传的重要举措。
参考文献:
[1]易剑东,任慧涛.中国体育智库建设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5,49(7):5-13.
[2]代敏,刘国华,聂东方.体育智库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6(4):25-28.
[3]吴遥,郑家鲲.我国体育智库发展现状、趋势及对策研究[J].山东体育科技,2016,39(5):5-10.
[4]Paul Dickson.Think Tanks[M].New York:Atheneum,1971:1-3.
[5]Andrew Rich.Think Tanks,Public Policy,and the Politics ofExpertise[M].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4:11.
[6]刘盼盼.体育智库建设与体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J].体育学刊,2015,22(1):19-22.
[7]钱再见.新型智库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制度化路径研究——以公共权力为视角[J].智库理论与实践,2016,1(1):52-60.
[8]黄崴.教育管理学:概念与原理[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180.
[9]Lindblom, Charles E.&Woodhouse,Edward J.ThePolicy Making Process[M].3rdEd.Englewood Cliffs,NJ: Prentice Hall,1993:13-14.
[10]刘盼盼.中国体育智库的责任与内涵建设[J].体育学刊,2017,24(1):81-86.
[11]刘建武:智库成果决策转化需完善的保障机制[EB/OL].http://news.sina.com.cn/o/2016-03-02/doc-ifxpzzhk195727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