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化理论视域下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师资队伍建设

2018-05-14魏影

职教通讯 2018年10期
关键词:高技能人才师资队伍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高技能应用性人才显得越来越重要,也对培养人才的师资队伍提出了更高要求。“生态化”有关理念与实践,为研究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师资队伍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启示,通过生态化建设研究,使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师资队伍达到全面和谐,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高技能人才;师资队伍;生态化建设

基金项目:2012年度苏州市“高技能人才培养研发”市级重点课题

作者简介:魏影,女,部长,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教育与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47(2018)10-0067-05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需要更多的高技能人才,因而,对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师资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地要求。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师资队伍应该是师德高尚、理论功底扎实并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生态化”有关理念与实践,为研究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师资队伍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启示,通过生态化建设研究,使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师资队伍达到全面和谐,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高技能人才培养对师资队伍的要求

高技能人才是指在企业行业一线的从业者中,具备较高的专业技能,能够指导和进行生产实践,解决操作难题的人员。高技能人才作为一种新型人才,应该兼具较高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实践操作技能。而作为高技能人才的主要培养机构的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师应该具备以下基本素质。

(一)较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

教师要转变思想观念,努力学习新的教学理念与方法;认识到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性。培养的高技能人才,能够积极主动接受职业教育,使职业教育步入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二)较高的专业水平和动手能力

具备较强的专业理论水平和操作能力是高技能人才最基本的素质和能力。作为培养他们的教师当然也应在掌握较高的专业知识的同时,具备熟练的操作技能。高职院校的教师必须有双师素质,在教学中紧密结合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使所教知识与企业需求紧密结合,促进高技能人才的培养。

(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

根据专业设置的调整,企业新设备的运用,教师应通过进修培训加强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并准确指导学生运用到生产实践中。紧跟行业企业的生产需要,不断调整自己的知识储备,适应生产发展的需要。

(四)良好的创新品质和思维

教师应该具备对事物敏锐的洞察力、较强的分析力以及不断创新的能力。及时关注专业发展情况、市场发展趋势,通过研究而获得新的知识技能和创新成果。[1]

二、从“生态化”角度看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下师资队伍的特征

生态学,是德国动物学家海卡尔首次提出的,生态学,是德国动物学家海卡尔首次提出的,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具有自组织功能的复杂系统,系统里的每个生态因子之间保持着一种相互依存的动态平衡,其实质是对事物关系的把握,体现了事物之间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关系。1976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院长劳伦斯·克雷明在《公共教育》一书中提出了“教育生态学”这一概念,开始将“生态学”的基本理论运用到“教育学”,可以借鉴生态学关于生态系统 、自然平衡、协调进化等原理,研究教育与整体的生态环境之间相互的关系。“教育生态学”为师资队伍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2]

借鉴生态化理念,可以把师资队伍看成一个生态系统,这个系统由多种要素构成、具有整体综合效应。[3]以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高职院校而言,符合“生态化”合理的教师队伍建设,应该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教师个体与个体之间关系应趋于平衡状态

从生态理论看来,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师资队伍是由多个教师个体组成的,带有不同特征的个体在一个系统中发挥着各自的作用,每个个体之间、个体与其他几个个体之间相互作用,形成一个多元的整体。教师个体由于各自不同的个性、专业、技能、兴趣爱好,以及学历、年龄层次、知识结构、专业方面体现出显著的差异性。教师个体在注重自身的优势和特点的同时,也要注重与其他个体或多个个体的协作,注意个体间发展关系平衡发展。

(二)教師个体与整体之间关系应趋于平衡状态

多个教师个体组成了教师整体,由于师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的失衡,使教师个体的作用无法在整体中发挥出来。师资队伍中年龄层次合理,专业技术职务结构平衡,符合双师素质要求的教师应达到一定的比例,教师个体在强调自身发展的同时,使个体的多样性很好的融合,形成统一性的整体,个体均衡的发展带动整体的发展,使得教师个体和整体之间平衡发展。

(三)教师个体应达到全面发展的状态

马克思曾说过:“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这种全面发展的具体含义就是人的需要、人的劳动、人的能力、人的社会关系以及人的个性等方面的全面发展。高职院校教师在追求学历进修、晋升职称、提高待遇的同时,要关注各方面能力的协调发展。[4]

三、加强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下师资队伍生态化建设及运行机制

(一)苏州市职业大学的变迁对师资队伍建设的影响

学校办学历史可追溯到创办于1911年的苏州工业专科学校。在学校历史上经历了大大小小十多次的合并与整合,虽然每次合并都使学校有了跨越式的发展,但人员的整合、专业的调整,结构性的矛盾等问题,给师资队伍建设提出了难题。

(二)过去师资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苏州市职业大学是以培养高素质应用性人才为目标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为提升地方高校的办学层次和水平,2003年,苏州市四所地方性专科院校合并,组建全新的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校整合后师资队伍的数量有了很大的增长,但在数量增长的同时,师资队伍质量仍然是学校发展的软肋。在2010年前,学校师资队伍存在专业结构、年龄结构、学历层次和双师比例等各方面的不平衡;教师个体与个体之间,个体与整体之间出现不协调、不融合的现象。

以苏州市职业大学下属三个学院的情况分析为例:(1)机电工程学院师资队伍的总体结构合理,教师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以及师生比在学校都是最好的学院。有13名教授,副高以上职称教师占学院专任教师总数的53.33%,老、中、青教师的结构比例协调,注重团队协作。然而,教授偏重于科学研究,指导学生操作實践的教师严重缺乏,双师型教师人数占学院教师总数的36%。远没达到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70%的要求。(2)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师资队伍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也属于合理,双师型教师占学院教师总数的89%,远远超过了双师指标要求。然而,学院的教师在融合过程中容易出现个性矛盾,过于注重自身的个性特点,不注重与其他教师以及整体的关系,个体的多样性不能很好的融合,在结构合理的表面下,师资队伍建设表现出不平衡的状态。(3)外国语学院的师资队伍中,出现了年龄和专业技术职务结构的严重失衡,青年教师偏多,45岁以下的教师占学院教师的83%,年轻教师在给学院带来活力的同时,也表现出科研能力普遍偏弱,缺乏老教师的指导和中年骨干教师的引领,不能在专业和学术上很快提高。

以上三个学院的数据都说明了师资队伍发展的不平衡,只有通过生态化建设,才能使之达到平衡。

(三)依据生态化理论建设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师资队伍的举措

1.创建生态环境,推进师资队伍协调发展。根据生态化理论系统性原则,在师资队伍这个生态系统中, 教师的数量、梯队结构、素质能力以及团体生态情感智力水平是主导因子, 要为教师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内部生态环境,营造有利于教师发展的氛围。[5]苏州市职业大学以教师为本,为“教授治学”营造宽松的学术环境、健康的学术气氛、协调的工作氛围,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才潜能,变人才拥有优势为人才产出优势。对师资队伍建设进行科学规划,实施“师资队伍重点建设年”工程,修订完善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工作的若干意见,通过加强师德师风、教书育人、高层次人才的内培外引等举措,进一步完善人才激励机制、人才竞争机制、人才考核评价等机制,营造良好的教学、科研和学术氛围,逐步形成了优秀人才成长的长效机制,有力推动了师资队伍建设。

2.注重开放融合,促进教师能力全面提升。全面发展是生态化建设的要求,全面性原则要求我们在教师培养中,开放性作为生态系统的重要特征,也是师资队伍生态化的重要表现。[6]苏州市职业大学通过建设双师结构的混编教学团队和科研创新团队,选聘客座教授、兼职教授指导专业建设、提高教师梯队尤其是骨干教师的学术水平与科研水平;聘请大型企业(500强)优秀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从事实践课程的教学及指导;通过规范人才、智力、项目相结合的柔性引进机制,促进学校与国外人才资源、校外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融合专任教师和兼职教师的力量,紧跟并占领学科前沿;通过混编教科研创新团队的建设,让教师有充分发展的空间,发挥自己的专长,实现自我价值;打破院系界限,注重学科专业的分布和交叉,同时,注重中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从而提高学校的整体科研和教学实力。

3.加强内涵建设,提高师资队伍创新能力。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中应融入“创新”理念,注意培养师资队伍的创新能力,激发教师的能动性。苏州市职业大学致力于加强师资队伍的内涵建设,注重教师的实践创新能力。出台并完善《教职工培训进修暂行规定》《教师学历、非学历进修、培训暂行办法》等政策,通过教师的高访、学历学位进修,双师型教师进修培养等,在丰富教师理论素养的同时,不断提高他们的实践技能;鼓励教师积极申报高层次科研项目,以培养教师观察问题的角度、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双师素质的培养,在实践中提高教师处理问题、创新的能力。

4.创新工作机制,激发师资队伍的活力。师资队伍建设中,应逐步建立科学、合理的聘任机制,采取灵活、有效的激励机制,完善客观、准确的评价机制,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师资队伍的活力。苏州市职业大学按照“按需设岗、公开招聘、择优聘任、合同管理”的原则,逐步完善岗位聘任制度。建立了科学、合理的教学科研和综合能力的考评制度,通过实施《苏州市职业大学校内绩效奖励分配试行办法》,运用物质奖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的方法,通过绩效奖励机制,对表现突出的教师给予奖励,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师资队伍充满活力。

5.优化师资结构,促进师资队伍可持续发展。师资队伍的生态发展,在于各方面结构的优化。通过建设年龄结构合理、优势互补的教师队伍,充分发挥老教师的经验优势和学术积累优势,中年教师的骨干作用,大胆培养和使用青年教师。苏州市职业大学持续实施“硕博工程”“稳才引才工程”“双师型教师培养工程”三大工程,不断优化师资队伍结构。通过“硕博工程”提高师资队伍的学历层次;制定“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养计划”,从国内外引进一批教科研能力强的高层次人才;聘请优秀的企业人才作为兼职指导教师,通过多种途径,不断优化结构,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

6.加强师德建设,提高师资队伍生态素质。教师素质的现状需要融入新的生态内涵,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促进师资队伍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苏州市职业大学在师资队伍建设中,高度重视师德建设,将师德表现、学术诚信、育人工作等纳入到职称评审、推优评先、年度考核等方面,坚决实行师德表现的“一票否决制”。引导广大教师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爱岗敬业、教书育人;同时,树立正确生态观,认识到人们不应只是向社会和自然索取,而是要努力为社会和自然的可持续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四)生态化建设的成果

通过师资队伍的生态化建设,实施一系列人才培养工作举措,进一步完善人才激励机制、人才竞争机制、人才考核评价等机制,营造良好的教学、科研、学术氛围,逐步形成优秀人才成长的长效机制,有力推动苏州市职业大学的师资队伍建设。

1.学校师资队伍总量平稳增长,不断优化师资队伍结构。目前,专任教师总数稳定在学校基本教育规模编制的60%以上;其中,高级职称教师占专任教师的45%,青年教师具有研究生学历或硕士及以上学位的423人,占比85.8%,“双师型”教师占专业课教师比例达到80%以上。实习实训指导教师50%以上获得高级职业资格证书。

猜你喜欢

高技能人才师资队伍
高职院校卓越师资队伍建设途径探析
论技工院校软件高技能人才关键能力的培养
关于推进实战化教学的思考
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在高技能人才培养中实施弹性学制学分制的研究与实践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新闻传播教育困境与革新路径
电子信息类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发展制约因素的探讨
浅谈铁路运输企业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