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碳减排背景下基于国际产能合作的职业教育变革选择

2018-05-14杨光

职教通讯 2018年15期
关键词:人才培养

摘    要:加快碳减排促进供给侧改革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经之路。开展国际产能合作是化解我国过剩产能的有效手段。而开展国际产能合作离不开人才的支持。在碳减排背景下教育变革要同步进行,要培养项目谈判类、营销类、舆论公关类等专门人才,以更好地服务于国际产能合作的开展。

关键词:职业教育变革;人才培养;碳减排;国际产能合作

基金项目: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课题“基于绿色全产链的长江经济转型升级研究”(项目编号:2017SJB0847);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创新团队建设项目(项目编号:2017ZSTD030)

作者简介:杨光,男,讲师,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循环经济、生态经济。

中图分类号: G71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4-7747(2018)15-0018-05

教育的改革要适应国家经济社会的调整。今后我国将积极发展国际产能合作,一方面,是为了深入开展供给侧改革转移消化我国的过剩产能;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国际产能合作是我国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经之路。随着我国“一带一路”战略的进一步推进,未来我国的经济增长的重要一极将体现在国际产能合作上。[1-3]

国际产能合作需要各方面的配套进行,如金融、财政、税收以及教育,等等。其中教育关乎到为国际产能合作的实施提供人才,因而显得尤为的重要。国际产能合作能否顺利开展与相应的职业教育改革是否成功分不开。国际产能合作格局已经形成,并且还将加快推进,这样对人才的需求将显得尤为迫切。[4-6]

国际产能合作需要职业教育的配合,这个配合将是全方位的。不仅仅是要培养建筑类、机械制造类的人才,还需要培养相应的市场营销类、舆论公关类的人才,等等。建筑类、制造类的人才当然是培养的重点,但也要考虑到国际产能合作开展中可能遇到的风险。国家需要培养那些能够规避化解这些风险的人才。因此,首先要了解清楚开展国际产能合作当中所存在的风险,对这些风险进行分门别类并予以评估。虽然这些风险都有相应的方法可以规避,但归根到底,解决这些问题的任务还是要落到相应的人才身上。而现有的人才素质与能力是难以满足这方面的需要的。因为在此之前没有这方面的需求,也就没有培养这方面的人才。[7-9]

一、支持国际产能合作的教育变革内容

(一)培养项目语言及法律类人才

要培养了解国际产能合作所在国的风土人情、法律法规等知识的人才。这些人才的培养不仅仅是语言方面的,还要把语言和法律等知识结合起来。这些人才要对当地的风土人情非常了解,对当地的法律、历史也要非常了解,这样才能够帮助国家在开展国际产能合作领域制定相应的政策,并且可以协助评估开展合作项目的风险,等等。

(二)培养舆论公关类人才

要培养舆论公关类人才,这些人才类似外交人员。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国家进行国际产能合作方面的宣传。现在有一些对我国开展国际产能合作不利的舆论充斥在国际社会,若任由这些舆论肆意传播,将会对我国的产能合作项目的顺利实施造成一定影响。目前,我们对这些舆论是缺少有效的对策,主要是缺乏这方面的人才。目现今,承担解决这一问题的人往往是政府的外交官员、企业的管理人员等等。显然,他们是没有受过相应的专业训练。让他们来解决这些问题很可能达不到很好的效果。因此,我们要高瞻远瞩,提前謀划,早日培养相应的舆论公关类人才。这类人才要能够提前预测舆论产生的时间以及相应的内容,能够了解制造舆论的团体组织的背景企图,要能够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这类人才平时就要密切关注相关信息,及时进行信息的处理,然后提出相应的对策。现在主要的负面舆论是关于我国通过国际产能合作对有些发展中国家进行经济方面的侵略,或者说,有些项目的开展不利于当地生态环境的保护,等等。因此,这些人才就要收集相应的数据,用事实来证明舆论的错误性。这都需要专门人才来做这方面的工作。同时,这些人才要有危机处理的能力,即遇到不利的情况发生时,能够尽快帮助国家尽可能地挽回损失。

(三)培养项目谈判类人才

要培养一些国际产能合作项目谈判类人才。国际产能合作涉及不同的国家以及不同的企业,合作项目的谈判以及后续合作成果的维护都需要专门人才来处理。这类人才要对双方的国家企业项目非常的了解,能够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方案,能够在谈判中维护中方的利益,让谈判朝着项目能够顺利实施这一方向去发展。

(四)培养项目营销类人才

要培养国际产能合作项目营销类的人才。开展国际产能合作的竞争非常地激烈,这个领域已经成为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的一个重要的竞争领域。要想在竞争中取胜,除了要有很强的项目建设本身方面的实力,还要做好相应的项目营销工作。因为国际产能合作市场是一块非常大的蛋糕,很多国家都希望从这个市场获得一定的份额,其中的竞争激烈程度可想而知。因此,需要有能够宣传我国项目建设经验与实力的项目营销类人才。这些人才要提前介入到要进行产能合作的国家,要能做好长期战斗的准备,慢慢地影响合作国,力争能够获得相关的项目建设权。这些人才要对国际产能合作领域的项目营销知识非常了解,包括营销的手段、营销的内容,等等,同时,也要对项目本身非常地熟悉。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现有的职业人才培养模式不适应国际产能发展的需求。因为没有相应的针对性。比如市场营销类人才,目前全国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大同小异,主要是针对普通的产品市场,不管是国内的还是国际的,往往学习的都是一些营销类手段、相关的理念,等等。从职业学校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方案,就可以看出,这些人才培养的目标基本上没有考虑到为国际产能合作培养专门人才,现有的人才培养是跟不上时代发展需要的。

二、开展国际产能合作教育变革的对策

(一)摒弃依靠在职培养的观念

国家若过多寄希望于通过入职或在职培训为国际产能合作项目的开展提供人才,则有很大的风险。首先,从培养的时间方面来看,在大学的教育往往要花费四年甚至更长的时间,而且是系统性的培养。学生对这个专业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也就形成了对这个专业领域的固有的看法。这是学校教育的优势。而在工作后要改变这样的固有的看法比较困难。同时,在职培训的时间相对较短,也没有很强的系统性。若在职培训能够达到在校学习的发展水平,则要投入相当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这从经济角度来看,也是不合理的。此外,若仅依靠在职教育可行的话,那么当初的学校教育的效果就会受到影响,就相当于是在进行重复教育,这也是一种教育资源的浪费。因此,不能寄希望于在职培训,而应把解决问题的着眼点放在学校教育这一块。

(二)开展教育改革的试点工作

可以考虑在一些学校的相关专业进行订单式培养的试点,开设订单班。同时,也可以在大部分的高校实行相关的课程嵌入,比如开设国际产能合作项目营销课程。

教育的改革可以从地理位置上选择近邻的合作国家进行先行改革。比如新疆地区,云南地区。这些地区在地理位置上与合作国家相对比较近,因此,可以在这些省份的部分学校进行改革,开设相关的专业,设置相应的订单班。由于地理位置比较近,无论是实习,还是工作,就具有一定的便利性。从这些地区开始进行教育改革试点,然后再逐步扩展到其他区域。随着国际产能合作的进一步开展,我国将会和更多的国家开展产能合作。很多国家和我国的距离都会比较远,此时,就没有可能学习那些和周边国家接壤的地方的改革经验。但从这些试点地方的学校开始,然后通过这些工作的学生的口碑宣传能够激励更多的学生学习相应的专业,投身于开展国际产能合作的伟大事业中来。同时,这些试点也会为我们深化教育改革提供一个样板,以便于我们更好地开展相关的教育改革工作。

(三)国际产能合作初期教育变革必须加快进行

国际产能合作所需要人才不仅数量多,同时在时间方面也比较紧迫。因为现在国家正在开展国际产能合作,开展国际产能合作已经被列入十三五规划的重要内容,目前,正是需要人才的时候。另一方面,我们也要清楚,我们和很多国家开展国际产能合作都是新的合作,或者说,和这些国家的产能合作时间不长,在合作的初期更要建立一些精品的项目。这些精品的项目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宣传工具。万事开头难,一开始若做好了,就为后续的长久合作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因此,目前这在合作初期阶段尤为重要。

同时,国际产能合作教育改革成功也有利于大学生就业岗位的增加。开展国际产能合作能够增加就业岗位,不仅为合作国提供了相应的就业岗位,也为我们国家增加了就业岗位。这些岗位的增加有利于国家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有利于国家的稳定。而且国际产能合作开展成功之后,将会提升我国在其他国际舞台上的形象,更加有利于国际产能合作项目的进一步的拓展。因此,这一开端非常重要。

我国教育部要高度重视这次教育改革,在新办专业方面要给予相应的支持与适当的倾斜政策。要通过行政手段加快教育体制改革,为国际产能合作的开展贡献足够的人才。当然,开展这一类的教育需要增加经费的投入,但我们需要认识到,在这一领域投入的合理性和重要性,虽然增加了投入,但是产出将非常可观。现在很多的国际产能合作项目金额都非常巨大,若这些人才能够帮助国家拿下更多的国际产能合作项目,同时,在项目的实施过程当中能够进行更好的运营,就能够为国家获取更多的收益。因此,在短时期内国家可以通过加大在这一方面的教育投入力度,加快培养这方面的人才。

(四)国际产能合作收益在教育领域的转移支付

制定相关政策,提倡从国际产能合作项目的盈利当中转移支付一部分收益到教育领域。因为国际产能合作的顺利开展是和教育的投入高度相关的,因此,教育领域应该从这些项目的收益当中获得一定的分成比例。一方面,这能够提高教育领域培养相关人才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能够减轻国家教育财政负担;同时,通过转移支付也能更好地支持这方面教育的顺利开展。这样就会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相关的教育的实施为国际产能合作开展提供了人才,这些人才帮助国家取得了更多的国际产能合作项目的建设权,然后通过转移支付教育领域获得了更多的教育资金从而能够培养出更多的人才,这样的做法是可行有效的,应该尽快推行。这样的教育改革刻不容缓,必须加快改革的步伐。国际产能合作的市场虽然很大,但也是有限的,目前在这个市场上还没有形成一个绝对的垄断格局,对我国来说,现在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若我们停步观望止步不前不思改变,则很可能在这样的一个市场上失去相应的地位。而如果我们能够积极促进教育领域和国际产能合作的融合开展,积极进行相应的教育改革,就及时能够抓住发展机遇,在这个市场上取得优势地位。

(五)发挥我国和国际产能合作国的关系优势

我们国家和很多发展中国家拥有良好的政府间的关系,在这一点上,我国要比一些西方发达国家拥有更大的优势。由于我国实行不干涉他国内政的国策,从建国以来就和这些国家保持了良好的关系。因此,从情感角度来看我们就已占有了相当大的优势,如若我们在实力方面还具有一定的优势的话,那么在这样的一个市场中我国将很有可能取得绝对的优势,从而为我国社会主义的伟大复兴贡献更大的力量。当然,若要将这一笔庞大的财富转变成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动力与实践,则还需要相应的条件。教育的改革就是重要的一环。

目前,教育改革的出发点更多是立足于国内,而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我们要将目光投向国际。不仅我们的产品需要走出去,我们的人才也要走出去。当然,这样的人才输出不是移民,而是伴随着国际产能合作项目开展而进行的人力资源交流。教育部门要有这样的思路,培养的人才的就业地点也可以是国外。对于家长来说,现在的交通已变得非常的便利,再加上我们已经实行了二胎政策,总体上看,大部分家长是会支持自己的子女學习这些新开办的专业或是进入相关的订单班学习。因此,生源可以得到保证。关键是教育部门要进行教育改革,在这一块下功夫想办法做实事。

(六)留学生教育改革的同步进行

当然,国际产能合作的顺利开展不仅需要我国的人才,也需要合作国当地的人才,因此,我们的教育改革也要考虑进行留学生教育改革。现在的留学生教育往往集中在本科学校,而国际产能合作的开展更需要合作国拥有更多的技能型人才。而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任主要在职业教育。因此,要在职业院校中加大留学生培养的力度,促进职业教育的国际化,这与提高我国的职业教育水平目标是一致的。

结合我们自己学生的教育改革和留学生教育改革,我们需要认识到,这些学生日后可能会在一起合作,因此,可以将他们放在同一所学校进行。也就是说,可以把这些留学生与国内学生放在同一所新设专业的高校里面,让这些日后可能成为同事的学生在一起学习生活。这对于未来工作时的文化认同、合作效率的提高具有一定的好处。当然若我们培养的这类人才主要立足于本科院校,而留学生培养主要依靠职业院校,则可以不必有这样的规定。但可以有这样的思路,在条件成熟的时候可以优先将这两个群体放在一起进行培养。

(七)自上而下进行教育改革

由于现在高校专业的开办以及课程的设计都具有相当大的自主性,而高校在开办专业之前的调研往往是集中在学校所在地。因此,这些专业的开办更多地具有本地化属性,主要是为当地的经济发展服务的。而国际产能合作的地点在国外,因此,仅仅依靠学校自己去进行改革,则有相当大的难度。学校没有这样的动力,它要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培养人才。因此,这样的教育改革不能自下而上,而只能自上而下。要靠教育行政部门来推动。教育部要做好顶层设计,制定相应的规划方案然,各级各类学校要予以配合。

三、结论

加快碳减排促进供给侧改革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经之路。开展国际产能合作是化解我国过剩产能的有效手段。而开展国际产能合作离不开人才的支持。在碳减排背景下教育变革要同步进行,要培养项目谈判类、营销类、舆论公关类等专门人才,以更好地服务于国际产能合作的开展。当然,教育变革的目的不是为了变革而变革,而是为了深入开展供给侧改革的需要而變革。大学生需要更多的就业岗位,同时,国家需要更多能够开展国际产能合作的专门人才。因此,这样的教育变革必须加快推进。

参考文献:

[1] 吴思科. 智库在中阿产能合作中发挥引领作用[J]. 宁夏社会科学, 2015(6):101-102.

[2] 陈万钦, 霍小龙. 推进国际钢铁产能合作若干问题的思考——以河北钢铁产能“走出去”为例[J]. 国际经济合作, 2015(9):23-28.

[3] 安宇宏. 国际产能合作[J]. 宏观经济管理, 2015(10):83.

[4] 夏先良. 构筑“一带一路”国际产能合作体制机制与政策体系[J]. 国际贸易, 2015(11):26-33.

[5] 张洪, 梁松. 共生理论视角下国际产能合作的模式探析与机制构建——以中哈产能合作为例[J]. 宏观经济研究, 2015(12):121-128.

[6] 刘晓玲, 熊曦. 对外产能合作、制造业出口贸易与区域经济增长——以湖南省为例[J]. 经济问题探索, 2015(10):132-136.

[7] 卓丽洪, 贺俊, 黄阳华. "一带一路"战略下中外产能合作新格局研究[J]. 东岳论丛, 2015, 36(10):175-179.

[8] 田慧生, 曾天山. 完善先进制造业重点领域人才培养体系研究[J]. 教育研究, 2016,37(1):4-16.

[9] 周谷平, 阚阅. “一带一路”战略的人才支撑与教育路径[J]. 教育研究, 2015(10):4-9.

Education Reform Study Based on International Production Capacity Cooperatio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Carbon Emission Reduction

YANG  Guang

(School of Business, Shangha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Shanghai 200433,China)

Abstract: It is necessary for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to accelerate carbon emission reduction and supply side reform. Carrying out international production capacity cooperation is an effective way to solve China's excess capacity issue. International production capacity cooperation depends on the support of talents. In the context of carbon emission reduction, the reform of education should be carried out in a synchronous manner. Specialized talents such as project negotiation, marketing, public opinion and public relations should be cultivated to better serve international production capacity cooperation.

Key  words: vocational education reform; talents cultivation; carbon emission reduction; international production capacity cooperation

[责任编辑    张栋梁]

猜你喜欢

人才培养
情景教学法在酒店管理专业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新时期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探究
基于“创业岗位”需求的新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从美术创作论人才创新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速录专业 “三个一” 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高校全员育人的三级管理体系新探
交通管理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完善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