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后代 平民情怀
2018-05-14顾定海
科学导报 2018年31期
顾定海
1942年,年仅38岁的戴安澜将军为国捐躯时,周恩来写下了“黄埔之英,民族之雄”的挽联。戴复东教授的一生,承继了父亲戴安澜的风骨,忠于祖国,刚正不阿。而在工作中,生活中,他也一如父亲的习性,恭谦礼让,平平實实。
戴复东说:“父亲当年身为师长,每月的收入还是比较多的。每次发工资他总要拿出一部分捐献给国家,一部分资助生活困难的部下。在他的影响下,我们兄妹四人从小就养成了勤俭朴素的好习惯。”
“父亲还十分反对特殊化。有一次我和妹妹去父亲驻地‘探亲,站岗的士兵看见我们,立即立正敬礼。我们年幼不懂,不知所措。父亲看到后,连忙上前阻止。他告诉卫兵们,这是我的子女,今后他们和我的家属来,你们不要敬礼,直呼其名即可。”
当笔者问到“戴安澜将军牺牲时,您才14岁,他给您留下最深刻的影响是什么”时,戴复东教授略微沉思了一会儿回答:“是我父亲对国家、对民族的一腔忠诚,义无反顾。所以我看问题,想事情,总是从大处着眼。只要是对祖国的建设与发展有利的事,我戴复东就必须去一丝不苟地做好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