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唐五代佛寺辑考》“待考佛寺”补考35则

2018-05-14杨玉锋

汉语言文学研究 2018年1期
关键词:全唐诗佛寺

摘要:李芳民教授《唐五代佛寺辑考》全面考证了唐五代的佛寺,为研究唐五代时期的宗教、文学、历史地理提供了详实的资料,而其中犹有未尽者,所以学术界对此不断增补订正,使之趋于完善,然而仍然有未考证出的大量佛寺。在诗文、地方志、历史文献、石刻文献中,保留了大量的佛寺信息,笔者藉此考证出李芳民一书中列为待考的佛寺35所。

关键词:《唐五代佛寺辑考》;待考佛寺;补考;地方志

唐代佛法隆盛,伽蓝众多,李芳民教授《唐五代佛寺辑考》(以下简称《辑考》),据诗文、僧传、方志、史籍等各种资料,对散见于各种文献的佛寺加以专门汇辑考订。对同一佛寺而“凡各种文献互见而有抵牾者,则择其善者而从之:有含混不明者,则相互参证以考之。”“所收入之佛寺,于其创建及唐五代前之沿革、名称变化等,凡有见载之材料,尽量采摭”。这是第一部对唐五代佛寺辑考的专著,由于条件所限,有不少佛寺尚不知所在,更无从揭其源流与详情,作者将其附于书后,专列“所在待考佛寺”143条。《辑考》问世不久便引起了学者的关注,或对其加以评介,如张培锋、沈文凡与杨妹美都曾撰文指出了其特点或价值与意义:或者利用敦煌吐蕃文献、石刻、唐诗等资料对其进行补苴完善,如马广新据佛教典籍、唐人小说、诗文、方志、画史等文献增补了该书未收佛寺8处,对该书中已收录的天居寺的地理位置、创建时间以及广果寺与南华寺乃同实异名等未尽之重要信息作了补充,陈双印据敦煌文献补辑《辑考》未及佛寺约百所(不过对佛寺具体情况未作任何考证),李军、赵青山依据敦煌吐鲁番文献共辑录唐五代时期的佛教寺院百余处,李谟润据《全唐诗》和《全唐诗补编》增补《辑考》未及佛寺6处并对待考佛寺或已载而甚略之佛寺8所作了相应补充,赵家栋、付义琴利用皎然诗句中名物信息及地方志等相关材料或通过文献比勘、碑刻叙跋以及考古发现对2所佛寺做了详考,吴建伟主要利用石刻文献补辑佛寺125处。虽然有学者对《辑考》有所增补,但数量甚少,所附之“所在待考佛寺”绝大部分仍待详考。笔者在研读中搜罗史籍、地理著作、碑刻、方志、诗文等文献中的相关信息,考证其中的佛寺35座,以补《辑考》缺憾之部分,首列《辑考》原文,之后是详细考辨。

白湖寺

《辑考》:《全唐诗》卷一四四常建有《白湖寺后溪宿云门》诗,俟考。

常建,盛唐诗人,开元十五年(727)进士。《白湖寺后溪宿云门》,题或有讹误,最早记载此诗的《文苑英华》题作《白湖守后溪宿云门》,明代高榇《唐诗品汇》已作今题,《四库全书》所收江苏巡抚采进本亦作今题,不知“守”改作“寺”何据,当存疑。

宋修《嘉泰会稽志》卷九:“云门山,在县南三十里,旧经云:‘晋羲熙二年,中书令王子敬居此,有五色祥云见,诏建寺,号云门。今为淳化、雍熙、显圣、广福。”则常建诗题中之“云门”为云门山之云门寺。

综上所考,白湖或为湖泊名称,而非寺名,与云门寺毗邻,位于会稽县,唐属江南东道,越州。

柏岩寺

《辑考》:《全唐诗》卷三O六冷朝阳有

《宿柏岩寺》诗,柏岩寺,俟考。

冷朝阳,中唐诗人,大历年间进士,江宁人,《唐才子传》有传。柏岩寺,位于柏岩山下,唐时属河北道定州。

清代李卫《畿辅通志》卷五十一:“柏岩寺,在唐县西北柏岩山下,有柏岩禅师诗,并贾岛诗刻石。”光绪《唐县志》卷十一:“柏岩寺,在县西北柏岩山。”柏岩禅师,为中唐僧人,与贾岛、王建、李益、周贺等诗人有交往,贾岛《哭柏岩禅师》、王建《题柏岩禅师影堂》等诗中即为此人。

综上,柏岩寺,为柏岩禅师所住之寺院,位于河北道之定州。

宝历寺

《辑考》:《全唐诗》卷七四六陈陶有《登宝历寺阁》诗。按,据本书所稽考,唐时有二宝历寺,一在洪州,一在成都府,陈诗之宝历寺,疑不能定,俟续考。

陈陶,《唐才子传》有小传,中唐诗人,举进士不中,后隐居洪州西山。《登宝历寺阁》全诗为:

金碧高层世界空,凭蜕长啸八蛮风。横轩水壮蛟龙府,倚栋星开牛斗宫。三楚故墟残景北,六朝荒苑断山东。不堪怀古劳悲笑,安得鹏抟颢气中。

陈陶诗中之宝历寺当在洪州。古人以星宿辨别九州,《周礼·保章氏》:“以星土辨九州之地,所封封域,皆有分星,以观妖祥。”诗中“倚栋星开牛斗宫”,“斗”“牛”均属二十八星宿,洪州古属吴越地,所对应之星宿正处在斗牛之间,而唐代成都府当对应觜、参二星,可判断宝历寺属于洪州无疑。

《旧唐书》卷十七上《敬宗纪上》载宝历二年三月:“辛未,江西观察使殷侑请於洪州宝历寺置僧尼戒坛,敕殷侑故违制令,擅置戒坛,罚一季俸料。”指的即是此寺。《宋高僧传》卷二十七有《唐洪洲宝历寺幽玄传》:“豫章太守商祜笃重其道,命住东明寺,即东晋安帝世之所造,僧数繁凑。宝历中,奏改为世福,兼置戒坛,续敕改为度僧寺。”

综上,宝历寺位于江南西道之洪州,始建于东晋时期,唐代一度改成世福寺、度僧寺。

布善寺

《辑考》:《全唐诗》卷六八六吴融有《和座主尚书登布善寺楼》诗。布善寺,俟考。

吴融,字子华,晚唐诗人,越州山阴人,有《唐英歌诗》三卷。《和座主尚书登布善寺楼》全诗为:

往事何時不系肠,更堪凝睇白云乡。楚王城垒空秋色,羊祜江山只暝光。林下远分南去马,渡头偏认北归航。谁知此日凭轩处,一笔工夫胜七襄。

颔联提到“楚王城垒”“羊祜江山”“楚王城垒”暗指春秋战国时之楚国。《晋书》卷三十四《羊祜传》:“祜乐山水,每风景,必造岘山,置酒言咏,终日不倦。尝慨然叹息,顾谓从事中郎邹湛等日:‘自有宇宙,便有此山。由来贤达胜士,登此望远,如我与卿者多矣!皆湮灭无闻,使人悲伤。如百岁后有知,魂魄犹应登此山也。”岘山,位于襄阳,有羊祜堕泪碑。

综上,则布善寺位于山南东道之襄州。

昌乐寺

《辑考》:《全唐诗》卷三一五朱放有《九日陪刘中丞宴昌乐寺送梁廷评》,昌乐寺,俟考。

朱放,字长通,大历前后诗人,襄州南阳人,曾隐居剡溪,后为曹王皋辟为节度参谋,有诗一卷。全诗为:

独坐三台妙,重阳百越间。水心观远俗,霜气入秋山。不弃遗簪旧,宁辞落帽还。仍闻西上客,咫尺谒天颜。

昌乐寺,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王虞字世将,琅琊临沂人,善属词,工书画,过江后为晋代书画第一,音律众妙毕综。元帝时,为左卫将军,封武康侯,时镇军谢尚于武昌昌乐寺造东塔,戴若思造西塔,并请廪画。”则昌乐寺位于武昌,诗中颈联“宁辞落帽还”为用典,《晋书·孟嘉传》载孟嘉:“后为征西桓温参军,温甚重之。九月九日,温燕龙山,僚佐毕集。时佐吏并著戎服,有风至,吹嘉帽堕落,嘉不之觉。”龙山,宋代《方舆览胜》卷二七湖北路之江陵府:“龙山在江陵县西,有落帽台。”《元丰九域志》卷六:“古迹:落帽台,孟嘉龙山落帽即此地也。”范成大《吴船录》卷下:“二百里至荆南之沙头宿,沙头一名沙市,询龙山落帽台,云在城北三十里,一小丘耳。”武昌,据《元和郡县图志》,属鄂州。“孟嘉落帽”典故也与武昌地名相耦合,则昌乐寺位于武昌无疑。

由以上所考可知,昌乐寺,位于鄂州武昌县,在东晋时就已存在。

长兴寺

辑考:《全唐诗》卷八三二贯休有《秋末长兴寺作》诗。长兴寺,俟考。

长兴寺,在吉州。宋代周必大《文忠集》卷一百六十六:“壬戌,早,七兄題壁而行。约十五里,至龙须山法云禅院。昔曹溪六祖大弟子日法登,吉之安福人,青原思大师兄弟也,遍得六祖之道,唐大历中来隐此山,有地人龙须尽以山林田宅施之,故号龙须山。代宗赐额为长兴寺,德宗时,登卒,创塔于院西三百余步,高二丈四尺。武宗毁浮图,至其石函,遇风雹雷电,有群虎来卫,不果毁。大和三年,改为长兴禅院,明年又改宣化。本朝开宝三年,易号妙峰,取登所用锡杖衲衣入内。未几,复归之。谥博济禅师,塔名法雨。大中祥符二年改今额。衲锡皆在,取而观之。”

龙须山,在江西吉州,《方舆览胜》卷二十:“在庐陵西南六十里。登禅师之道场也。唐代宗时,土人龙须施地筑庵,故名。”

综上,长兴寺位于江南西道吉州。始建于大历年间,宋代名屡更,有长兴禅院、宣化禅院、法云禅院等名。

崇尘寺

《辑考》:《全唐诗》卷六六七温宪有《题崇尘寺壁》诗。崇尘寺,俟考。

温宪,温庭筠之子,太原祁人。崇尘寺,当作崇庆寺,《全唐诗》误改。

此诗最早见于宋计有功《唐诗纪事》卷七十“温宪”条:“温宪员外,廷筠子也。僖、昭之间,就试于有司,值郑相延昌掌邦贡也,以其父文多刺时,复傲毁朝士,抑而不录。既不第,遂题一绝于崇庆寺壁,后荥阳公登大用,因国忌行香,见之悯然动容。暮归宅,已除赵崇知举,即召之,谓曰:‘某顷主文衡,以温宪廷筠之子,深怒嫉之。今日见一绝,令人恻然,幸勿遗也。于是成名。诗曰:十口沟隍待一身,半年千里绝音尘。鬓毛如雪心如死,犹作长安下第人。”

崇庆寺,在褒城县。嘉庆《汉中府志》卷十四褒城县:“崇庆寺,县西二十五里,俗呼牛头寺,唐贞观间法融禅师建,后二里有千佛洞,名‘千佛庵。北二十里为牛首前庵,又十里为中庵、后庵”清代毕沅《关中胜迹图志》卷二十二亦载。

《褒城县志》:“牛头寺,一日崇庆寺,唐贞观中建。”

综上,崇尘寺实为崇庆寺之讹误,位于山南西道之梁州兴元府。

重光寺

《辑考》:《全唐诗》卷三O三刘商有《同徐城季明府游重光寺题晃师壁》(一作同游重光寺题僧壁)诗,重光寺,俟考。

康熙《江南通志》卷四十六记载徐州府有寺观:“永宁寺,旧在丰县治东北,汉卢绾故宅也,北齐日白塔寺,隋日道成寺,唐日重光寺,宋大中祥符初日永宁寺,建炎间迁县东北隅。”

则重光寺位于徐州丰县,在唐属河南道。

诗题中有“徐城季明府”,当指徐州刺史,然查郁贤皓《唐刺史考全编》,徐州在刘商在世年段并无季姓刺史,俟考。

崇化寺

《辑考》:《唐文续拾》卷十一阙名有《崇化寺西塔基记》文,云:“吴越王长舅郑国公吴延社载兴砖塔二所,香泥木石为此锾基。后二丈余,其固若山,他日制为,请无疑也。唐下元戊午七月二十八日。”崇化寺,俟考。按,崇化寺在现在杭州萧山。

《萧山县志稿》卷三十:“吴越崇化寺西塔基记,显德五年。文见寺观志祗园寺下。右碑在萧山县祗园寺,文正书八行,字径一寸。《嘉泰会稽志》:祗园寺在县西北,晋咸和六年许询舍山阴、永兴二宅建寺,号崇化。治平三年改赐今额。吴延福为吴越文穆王恭懿夫人之弟。《宋史》吴越世家云:建隆元年,俶舅宁国军节度使吴延福有异图,左右劝俶诛之。俶曰,先夫人同气,安忍置于法。但黜延福于外。忠全母族,史不言郑国公之封,略也。唐下元戊午,为周显德五年,忠嗣王位之十二年,钱辛楣少詹云,遁甲三元术,以唐兴元元年甲子为上元,会昌四年为中元,元祐元年甲子为下元,戊午乃下元甲子之第五十五年,溯其始而言,故云唐下元也。今虎丘石幢题下甲子显德五载龙集戊午。虽以显德系年,仍冠以下元甲子,亦同此例。……”

民国《萧山县志稿》:“祗园寺,在县西北一百步,东晋咸和六年许询舍宅建,号曰崇化,唐会昌中废,宋建隆元年重建,寺有阁,藏任宗御书,后归宝文阁。治平三年赐今额。(节乾隆府志引嘉泰会稽志。按,嘉泰志:许询舍山阴、永兴二宅所建寺。山阴旧宅日崇化。乾隆志驳之,谓询为刘寓,何至置宅二所,且特与支遁游耳,未闻其入浮图。或许询寓此,遂传会为询之所舍云。)为习仪之所(原注:遇天寿节正旦冬至庆贺,俱于本寺习仪。乾隆志引万历府志)。元至正三年寺僧道拳建佛殿,寺广三十六亩(乾隆志引万历志)。清康熙间僧止公募修。”

《萧山县志稿》记载有舛误,唐许嵩《建康实录》卷八载,许询:“策杖披裘于永兴西山,凭树构堂,萧然自致,至今此地名为萧山。遂舍永兴、山阴二宅为寺。家财珍异,悉皆是给。既成,启奏孝宗,诏日:山阴旧宅为祗洹寺,永兴居为崇化寺。”可知,许询二宅均为寺,而非《萧山县志稿》两宅并为一寺。

综上,崇化寺位于江南东道之越州萧山县。寺始建于东晋,为许询所舍宅建,宋代改为祗园寺。

民国时期,周作人对此碑有过考辨。

重居寺

《辑考》:《全唐诗》卷五-O张祜有《题重居寺》诗。重居寺,俟考。

张祜,字承吉,南阳人,生卒年已不可考,约生活在785-849年间,元和、长庆年间曾漫游江南各地。

重居寺,在常州。《宝刻丛编》卷十四记载有《唐再建重居寺碑》:“唐任字撰,蔣松分书,咸通十三年二月立。”咸通十三年(872)时张祜已下世。

康熙《常州府志》卷十八宜兴县:“法藏寺,在县西南隅,旧在县西五十里,谈村。旧萧齐时建,明重居,唐上元二年移建于县东南二里。会昌间废,咸通中复。宋大中祥符间赐今额。绍定初,令赵与哲倡邑人重建大雄殿。元末毁,明洪武初,建今地。”

综上,重居寺位于常州,唐属江南道,始建于萧齐时期,初名重居寺,宋代改称法藏寺。

大龙泉寺

《辑考》:《全唐文》卷九八九阙名有《大龙泉寺碑》,云:“……龙泉寺者,晋咸康二年县民王阳及虞宏实等之所见。……”则初建于晋,其所在俟考。

北宋《会稽掇英总集》载,此文为虞世南所作。文中提到:“值梁室板荡,大盗潜移,四海沸腾,九夷交乱。其壮骑之所凭陵,戎马之所躏轹,燎原薤草,邑无遗噍。玉堂金穴,余构莫存,甲第高门,尺椽皆尽。浙河之左,尤钟其弊。”可判断龙泉寺位于“浙左”。

宋代陈思《宝刻丛编》卷十三两浙东路之越州有:“唐龙泉寺碑,唐虞世南撰,布衣董彝重书,沙门好直篆额,大周天授二年立,太和六年再建,在余姚。”有“唐龙泉寺常住田碑。唐万齐融撰,范的书。”清代钱塘倪涛《六艺之一录》卷七十六“唐碑”亦有相同记载。

宋代施宿《嘉泰会稽志》卷八“寺院”记载余姚县:“龙泉寺在县西二百步,东晋咸康二年建,唐会昌五年废,大中五年重建。咸通二年改今额,龙泉在寺山,王荆公有绝句所谓‘四海苍生待霖雨,不知龙向此山蟠。今有大字刻于泉旁,盖后人仿公书为之,非真笔也。高宗皇帝巡行时,泊御舟于亭前,江中寺又有碑,乃虞世南撰,武后天授中,布衣董寻书,世南止日‘虞南,盖避太宗讳。按,太宗在位时,群臣皆不避其名,如虞世南、苏世长、李世劫等是也,世劫至高宗初乃去世字,止日李勋,犹用古礼,卒哭,乃讳之文,世南卒于太宗时,未尝单名,南此碑盖书人追去之也。”同书卷十六载龙泉寺碑“今亡矣,有重刻碑”。

又《五灯会元》卷九南岳下五世有杭州“无著文喜禅师”传记,文章较长,其中提到无住文喜在北游五台山,“后旋浙住龙泉寺”。亦为此寺。

综上,龙泉寺越州之余姚。始建于东晋,有虞世南碑刻。越州在唐代隶属屡更,贞观元年(627)属江南道,开元年间属江南东道,贞元年间改属浙江东道。

大抷山寺

《辑考》:《全唐文》卷八六O马去非有《黎阳大抷山寺准敕不停废记》文,大坯山寺,俟考。

黎阳,即现在之河南浚县,大抷山,即大抷山。《元和郡县图志》卷二十卫州黎阳县:“古黎侯国,汉为黎阳,县在黎阳山北,属魏郡,后魏属黎阳郡,隋开皇三年属卫州,十六年又属黎州,大业二年省黎州县属卫州。皇朝武德二年重置黎州县,属焉。贞观十七年,黎州废,复置卫州。大抷山正南去县七里,即黎山也。《尚书》云:东过洛汭,至于大侄山。注曰:山再成,曰侄。”

宋《太平御览》卷四十五“地部十”:“隋图经日大1丕山,按,书云:至于大侄。又名青檀山,今名黎阳东山。”

清代光绪《续浚县志》卷四:“天宁寺,在大{丕山东崖,见旧志,寺内有藏经阁,藏经五千卷,光绪八年知县黄璟重修并补建。”

又据《浚县》记载:“《浚县志·大事记》和《大伾山志》记载:北魏太和年间(477-499),于侄山东麓建大伾山寺(今天宁寺),至高阁遮护大石佛。”

综上,大伾山寺位于河北道卫州之黎阳县。

等界寺

《辑考》:《全唐诗》卷五一八雍陶有《题等界寺二首》诗。等界寺,俟考。

等界寺,在荆州。《全唐文》卷九百十二僧人无行小传:“无行,乾封中荆州等界寺沙门。”

唐释道宣《续高僧传》卷第十一“荆州等界寺法安法师”传:“释法安,姓田,枝江人。……春秋六十五,终于等界寺,寺在斯州之上,西望沙州。即刘虬注法华之地,今经台余基尚在焉。”

光绪《荆州府志》卷二十八:“等界寺在澌洋洲,元延祐见建,碑记云此山名为第五等,东至天台,西至峨眉,南至普陀,北至五台,此山为第五等。县志:寺门有二石笋,棱角天成,明天顺二年一夕,风雨雷电交作,止存以笋,今亦渐人土中。国朝康熙九年知县周庭桂移建于旧址西。”

又据汤用彤先生所考,荆州等界寺为佛教三论宗之名寺。

综上,等界寺位于荆州江陵府,建寺应在魏晋时期。

定山寺

《辑考》:《全唐诗》卷五四八薛逢有《定山寺》诗。定山寺,俟考。

定山寺相传为达摩一苇渡江后住锡之地。定山,《明一统志》卷六南京:“定山,在江浦县北二十五里,上有狮子峰,下有达摩祖师宴坐岩及塔二处。”

定山寺,清代《江南通志》卷四十三:“定山寺,在江浦县东北三十里,狮子峰下,有泉出殿中,亦名定山泉。”又,同书卷三十:“卓锡泉,在江浦县东北二十里定山寺内,梁时,僧达摩晏坐石岩,思西域水,以卓锡石,遂得泉。”

定山寺建于天监二年(503),为萧武帝为一位“戒行精严、锡周南北”的高僧所建,因位于定山脚下,故名。

光绪《六合县志》卷三:“定山寺在六合山。案,宋六峰志:梁主为僧法定建,寺直定山第一峰之麓,高深幽岩,山门外古银杏二,古桧二,皆数百年物,观奇阁,三楹枕山,岩巉为壁,卓锡泉从阁下穴出,俗传达摩渡江至定山,思西域水,以卓锡石,遂得泉。因名。”

综上,定山寺位于淮南道之扬州,为梁武帝所建。

法雄寺

《辑考》:《全唐诗》卷三八六张籍有《法雄寺东楼》诗。法雄寺,俟考。

全诗为:

汾阳旧宅今为寺,犹有当时歌舞楼。四十年来车马绝,古槐深巷暮蝉愁。

汾阳旧宅,即汾阳王郭子仪之旧宅。

《文苑英华》卷九百三十四杨绾《汾阳王妻霍国夫人王氏神道碑》:“乃舍京城西别业,奏置法雄寺。又于法云寺写藏经,修塔院。”此碑宋代《宝刻丛编》卷八有辑录:“唐霍国夫人王氏碑,唐中书侍郎、平章事杨绾撰,右散骑常侍萧昕书。”位于京兆府万年县。

宋代宋敏求《长安志》卷八“次南亲仁坊”:“尚父汾阳郡王郭子仪宅。”

综上,法雄寺位于京兆府长安县亲仁坊,为郭子仪夫妇舍宅所建。

广爱寺

辑考《全唐诗》卷七一五李琪有《题广爱寺楞伽山》诗。按,东都洛阳有广爱寺,但不知是否此寺,俟考。

按,《辑考》推测正确,此寺确在东都洛阳。

宋代刘道醇《五代名画补遗》:

杨惠之,不知何处人,唐开元中与吴道子同师张僧繇笔迹,号为画友,巧艺并著。……又于河南府广爱寺三门上五百罗汉及山庭院楞伽山,皆惠之塑也。先是,惠之将塑楞伽山也,乃为大义净三藏,叽其土,故至于今,歧行喙息,蠛飞动物及飞禽,悉不敢至山所,其精绝殊圣,古无伦比,逮唐末广政中,冤句人黄巢贼乱,京洛焚燎,寺宇几尽矣。惟惠之手迹,惜其神妙,率不残毁。故楞伽山亭凡留题诗板,近逾百首,竞为判西京留守刑部侍郎晁直亮悉划去之,今存止三首尔。其一成纪李琪题日:善高天外远,方丈海中遥。自有山神护,应无劫火烧。坏文侵古壁,飞剑出寒霄。何似苍苍色,严妆十七朝。……且惠之塑抑合相术,故为古今绝技。惠之曾于京兆府塑倡优人留杯亭像,像成之日,惠之亦手装染之,遂于市会中面墙而置之,京兆人视其背,皆日此留杯亭也。

文中提到东都洛阳广爱寺与楞伽山,又有李琪诗。则诗中广爱寺即此无疑。

又,宋代宋庠《元宪集》卷五《题广爱寺楞伽山》诗下小注:“世传唐初有异僧睨土为此山,形制奇诡,且云鸟雀不敢椟宿其上,今逮犹然。”与《五代名画补遗》相合。

苏辙有《将出洛城过广爱寺》诗。

又,宋代《宝刻丛编》卷四洛阳有“广爱寺碑”。

综上,广爱寺位于河南道东京洛阳。

花岩寺

《辑考》:《全唐文》卷七九三杜殷有《花严寺杜顺和尚行记》文。花严寺疑为“华严寺”之讹,俟考。

《輯考》推测正确。

明代赵崡《石墨镌华》卷五:“宋华严寺文殊阁碑。阁是杜顺禅师藏肉身处,宋人重修,应公为记。”

《金石文字记》卷五:“杜顺和尚行记,杜殷撰,董景仁草书,大中六年(阙)月,今在西安府开佛寺。”

林侗《来斋金石刻考略》下卷:“杜顺和尚记,在西安府开佛寺,杜殷撰。”

清代《陕西通志》卷二十八:“华严寺在樊川,因寺名,川亦日华严。在城南三十里,唐贞观十九年建,高僧说法讲华严经,天雨花,故有名。杜顺禅师葬塔寺西,杜光村即杜顺诞生之地。”

综上,花严寺为华严寺之讹,在京兆府长安。

京口寺

《辑考》:《全唐诗》卷八四七齐已有《与节供奉大德游京口寺留题》诗。京口寺,俟考。

京口寺似为因地命名,京口,《元和郡县图志》二六,润州:“本春秋吴之朱方邑,始皇改为丹徒,汉初为荆国刘贾所封,后汉献帝建安十四年孙权自吴理丹徒,号曰京城,今州是也。十六年迁都建业,以此为京口。”

又据田道英《齐己行年考述》,唐昭宗龙纪元年前后,齐己曾游金陵、镇江、扬州等地,并判断此诗作于镇江。

综上,京口寺位于镇江,唐属江南东道之润州,余俟考。

救生寺

《辑考》:《全唐诗》卷二八四李端有《救生寺望春寄畅当》诗,救生寺,俟考。

《山西通志》卷一百七十记载,蒲州府永济县:“救生寺,唐李端有《救生寺望春寄畅当》诗。”永济县唐时为蒲州,属河东道河中府。

开业寺

《辑考》:《全唐文》卷二O一李尚一有《开业寺碑并序》文。据文知,开业寺乃北魏黄门侍郎使持节大将军都督冀、定、瀛、相、殷五州诸军事陕州刺史李裔舍山第所立,名称屡有变化,且有兴衰。唐武德初重建,贞观四年复赐额为开业寺。所在当在河北道,具体之州属,俟考。

《开业寺碑并序》:“其地则前临漳水,金凤骋光而振仪:却负常山,玉马腾姿而绝影。东瞻峻堞,宛若香城:西据崇岩,依然雪岭。盖全赵之胜地焉。”对开业寺所在地已有揭示,即“全赵之胜地”,“赵”即“赵州”。

又《元和郡县图志》卷十七河北道之赵州元氏县有开业寺:“在县西北十五里,即后魏车骑大将军、陕定二州刺史、尚书令、司徒公赵郡李徽伯之旧宅也。”《开业寺碑并序》文章记载:“公讳裔,字徽伯,赵郡元氏人也。”正好相合。

《宝刻丛编》卷六记载有开业寺之沿革:“唐开业寺碑,唐李尚一撰,苏文举书。开业寺者,后魏司徒李裔所立,谓之隐觉寺,周废佛法,以寺赐裔孙祖元,隋初复立为寺。贞观中赐名开业,碑以开耀二年二月立。

综上,开业寺位于河北道赵州之元氏县。开业寺始建于后魏,始名隐觉寺,唐贞观更名开业寺。

空寂寺

《辑考》:《唐文续拾》卷三陆海有《大唐空寂寺故大福和上碑》文,《全唐诗》卷二三七钱起有《哭空寂寺玄上人》诗,空寂寺,待考。

空寂寺当在陕西长安之蓝田县。《宝刻丛编》卷八京兆府蓝田县:“唐空寂寺大福和尚碑,唐陆海撰,僧惟高书,宝应二年。”即是《唐文续拾》所录之碑。钱起诗中提及亦是本寺。

综上,空寂寺位于京兆府长安蓝田县。

昆山寺

《辑考》:《全唐诗》卷八一五皎然有《兵后早春登故鄣南楼望昆山寺白鹿观示清道上人并沈道士》诗,昆山寺,俟考。

《宋高僧传》卷二十七《唐吴郡嘉禾郡贞斡传》:“释贞斡,俗姓武氏,云中人也,神宇高邈,以禅默为务。曳锡踽步,南访灵迹,及至故鄣,有昆山寺者,林泉秀茂,则宋支爨谛尝考室于此,味道崇化二十余载,基踱存焉。至元嘉中创成大伽蓝。属武宗废教,其寺屏除。”

故鄣,汉代地名,后逐渐成为苏州、吴兴一带之别名。

宋代祝穆《方舆览胜》卷二平江府有昆山寺:“在县西北三里。”后录孟郊、王安石、张殿诗公四首。

综上,昆山寺,位于浙西道之苏州。

凉泉寺

《辑考》:《全唐文》卷八三七贯休有《春游凉泉寺》诗。凉泉寺,俟考。

全诗为:

一到凉泉未拟归,迸珠喷玉落阶墀。几多僧只因泉在,无限松如泼墨为。云堑含香啼鸟细,茗瓯擎乳落花迟。青山看著不可上,多病多慵争奈伊。

味诗意,凉泉寺以凉泉起名。按,《浙江通志》卷二百三十二“寺观”类,兰溪县有“宝惠教寺”:“万历《金华府志》:在武昌乡十都,梁大同二年建,旧名凉泉,唐咸通间改延庆,宋祥符中改今额。”

宋《宝刻丛编》卷十三载婺州有“唐凉泉寺碑”:“僧法珪撰,蒋峦行书,大历十年三月八日。”兰溪县唐属婺州,隶属江南东道。

又贯休,唐末诗僧,《唐才子传》卷八记载:“按《唐诗纪事》姓姜氏,字德隐,婺州兰溪人。”综上,凉泉寺位于江南东道婺州之兰溪县。

龙华寺

《辑考》:《全唐文》卷八O五高墉有《龙华寺窣堵波塔铭并序》文。按,泉州仙游县有龙华寺,不知是否此寺,俟考。

按,《辑考》推测误。此龙华寺非泉州龙华寺。

率堵波:音译自梵文,为塔之形制。玄奘《大唐西域记》卷一:“窣堵波:所谓浮图也,又曰输婆,又日塔婆,又日私翁簸,又曰斗波,皆讹也。”

《龙华寺窣堵波塔铭并序》里面记载:

乃召匠选石,施功琢削。磨砻既就,崇口堵波。是日功终,立于营所。其地则北视横山,南邻毕陌。东西逾远,故号洪川。

毕陌,王应麟《通鉴地理通释》卷六:“毕,在京兆府咸阳县西北,郡县志:毕原在京兆府万年县西南二十八里。诗注云:毕,中南之道名也,书:周公葬于毕,毕原即咸阳县所理是也。”

则毕陌即是毕原,《元和郡县图志》卷一关内道京兆府万年县有:“毕原,在县西南二十八里,诗注云:‘毕,终南之道名也。书序云:‘周公薨,成王葬于毕。是也。”

清代《續通志》卷一百七十“金石略”:“窣堵波塔录:高镛述并书,正书,咸通五年,咸阳。”

综上,龙华寺位于京兆府之长安。

灵智寺

《辑考》:《全唐诗》卷五三二许浑有《暝投灵智寺渡溪不得却取沿江路往》诗,灵智寺,待考。

《宋高僧传》卷十四有《唐杭州灵智寺德秀传》,又同书卷九《唐京师大安国寺楞伽院灵者传》:“有钱塘灵智寺释法甑,俗姓冯。”

则灵智寺位于江南东道之杭州钱塘县。

然此诗有疑问,此诗只载于《丁卯集》“补遗”部分。罗时进先生《丁卯集笺证》,录此诗,题为《暝投云智寺渡溪不得缘江路》,“解题”云:“此诗又见于《全唐诗》卷五二六《杜牧集》中,题作《暝投灵智寺,渡溪不得,却取沿江路往》。又,蜀刻本许浑诗有《晚投慈恩寺呈恩俊上人》一首八句,与此诗五句相重,亦足证此诗为许浑诗。据《乌丝栏诗真迹》录。”

许浑诗与杜牧诗在《全唐诗》中互见情况严重,许浑诗中收有五十多首杜牧诗,亦造成二人诗歌笺证之困难。

鍪藏寺

《辑考》:《唐文拾遗》卷六八金陆珍有《唐鍪藏寺碑》文。鍪藏寺,俟考。

鍪藏寺,位于唐属新罗之庆州,即现在韩国庆州市。文之作者金陆珍,朝鲜哀庄王十年七月曾充新罗人唐使。《旧唐书》卷一百九十九上记载,元和四年新罗:“遣使金陆珍等来朝。”

高丽时代一然和尚《三国遗事》第三卷“鍪藏寺”记载:“京城之东北三十许里,暗谷村之北,有鍪藏寺。第三十八元圣大王之考大阿干孝让追封明德大王之为叔父波珍喰追崇所创也。”

又:“谚传太宗统三已后,藏兵鍪于谷中,因名之。”京城,即新罗京城庆州。

此碑曾于近代出土,非常著名,碑刻为集王羲之字所镌。方若《增补校碑随笔》:“《集王书鍪藏寺碑》:行书。一段十七行,行九字至二十四字不等,一段十五行,行六字至九字不等。在韩国庆州府东三十里。此碑先于嘉庆年间金正喜获十七行之一石、后至丁丑年又获十五石一石。”

清代学者翁方纲《复初斋文集》卷二十四有《新罗鍪藏寺碑残木跋》对此碑由来记载尤详。

综上,鍪藏寺位于新罗之京城庆州府。鍪藏寺之碑文不仅因集王羲之字而具有书法价值,也是唐王朝与朝鲜半岛交往的直接见证。

普济寺

《辑考》:《全唐诗》卷无四五刘得仁有《宿普济寺》诗。按,据本书所辑考,普济寺有二,一在晋州,一在遂州。刘诗之普济寺究在何处,不能确定,俟考。

按,刘诗之普济寺即非在晋州,亦非遂州。

《宿普济寺》:

京寺数何穷,清幽此不同。曲江临阁北,御苑自墙东。广陌车音急,危楼夕景通,、乱峰沉暝野,毒暑过秋空。幡飏虚无里,星生杳霭中。月光笼月殿,莲气入莲宫。缀草凉天露,吹人古木风。饮茶除假寐,闻磬释尘蒙。童子眠苔净,高僧话漏终。待鸣晓钟后,万井复朣胧。

诗首:“京寺数何穷…‘曲江临阁北,御苑自墙东”句均可确定普济寺位于长安城,且与禁苑、曲江相邻,则必在京城长安。

《全唐诗》卷八百二十二诗僧广宣有《驾幸普济寺应制》诗,尾联:“向晚銮舆归凤阙,曲江池上动青苹。”亦可证普济寺在长安,与禁苑、曲江相接。

综上,普济寺位于京兆府长安。

石桥寺

《辑考》:《全唐诗》卷八一七皎然有《奉和崔中丞使君论李侍御萼登烂柯山宿石桥寺效小谢体》诗,石桥寺,俟考。

按,烂柯山,宋祝穆《方舆览胜》卷七衢州有:“烂柯山,一名石室,又名石桥山,在西安,乃青霞第八洞天。”清代《浙江通志》卷十八“山川十”衢州西安县:“烂柯山,烂柯山志,旧志名青霞第八洞天,烂柯福地,又名景华洞天,在县南二十里,高余千尺,周回十五里,其址二百步,穿空弥亘,下得平处,可数十步,因名石桥,又名石室,今石室在桥之右五里。

顾炎武《金石文字记》卷六录有“石桥寺诗”碑:“贞元三年正月。衢州府城南三十里,有烂柯山,相传为王质遇仙之所,有洞明豁,旁峙一碑,乃唐衢州刺史嗣王祎所题五言古诗,元和元年州刺史陆庶记云,刺史韦公以外,祖信安郡王诗刻石。”皎然诗题烂柯山与“石桥寺诗”碑所提地名相合。

西安,唐时称信安,属衢州。

综上所考,石桥寺位于江南东道衢州之信安。

思禅寺

《辑考》:《全唐诗》卷二十六独孤及有《题思禅寺上方》诗。思禅寺,俟考。

宋杨亿《杨文公谈苑》:“咸平初罢处州,赴阙,道经余干,登干越亭。前瞰琵琶州,后枕思禅寺,林麓森郁,天下之绝境。”可知,思禅寺位于余干,属江南西道之饶州。

刘长卿在余干时,亦有《登思禅寺题修竹茂松》。

同治《余干县志》卷四:“思禅寺在冠山西麓,梁天监中建,宋元符间改昌国寺额,曹熙、刘长卿、独孤及、胡谔、僧杞俱有诗。”

综上,思禅寺位于饶州余干县。

升山寺

《辑考》:《全唐诗》卷六七三周朴有《升山寺》诗。升山寺,俟考。

升山寺史籍少载。然仍然可以考证出大致方位。诗尾联:“南望闽城尘世界,千秋万古卷尘埃。”“闽城”,指福州。

万历《福州府志》卷三十六:“升山灵岩寺,在飞来山巅。”

乾隆《福州府志》卷十六上:“升山灵岩寺,在三十九都,《三山志》:陳天嘉三年置,以其西岩石间时闻鼓磬之音,故日灵岩。唐天宝中,任放舁举于此,乃号异山,兴元初,僧雅操居之,观察使孟皋请于朝为今额。”

周朴,《全闽诗话》卷一:“朴,唐末诗人,寓居闽中僧寺,假丈室以居。”《全唐诗》所录周朴诗歌多咏福州风物,有关佛寺甚夥,如《福州东禅寺》《登福州南涧寺》《福州神光寺塔》《福州开元寺塔》,可侧证升山寺为福州寺院。

综上,升山寺位于江南东道之福州。

天龙寺

《辑考》:《全唐文》卷九OO李恽有《大汉英武皇帝新建天龙寺千佛楼碑铭并序》文。天龙寺,俟考。

按,此文非唐文,为北汉之文。李恽,《十国春秋》卷一百零八“北汉”有李恽传:“李恽,字孟深,汴州阳武人。乾佑初第进士,客游岚州。会世祖即位,署州从事,擢知制诰、翰林学士,历侍睿宗父子,累官至推诚佐命保祚功臣、特进、守尚书左仆射兼中书侍郎、平章事、上柱国陇西郡开国公、食邑三千户。”

《大汉英武皇帝新建天龙寺千佛楼碑铭并序》署名:“推诚佐命保祚功臣特进守尚书左仆射兼中书侍郎、平章事、上柱国、陇西郡开国公、食邑三千户臣李恽奉敕撰。”

嘉靖《太原县志》:“天龙寺,在县西南j十里,天龙寺在县西南三十里,王索西都,北齐皇帝建元年建,内有石室二十四龛,石佛像四尊及隋开皇间碑刻石室铭。寺东一里余,凿壁为池,有天龙庙,刘继元光运二年修,有李宣碑记,见集文。金天会二年废,元至正二年重建。国朝洪武二十四年并仙游寺入焉。正德初,僧净深重修,僧道永又建阁,高四丈余,以庇石佛像。嘉靖二十五年又于西岩壁凿石洞三龛,以避虏患。”

天龙寺在山西太原,其沿革清晰可考。清修《山西通志》卷一百六十八太原县:“天龙寺在县西南三十里,王索西都,北齐皇帝建元元年建,内有石室二十四龛,石佛像四尊。隋开皇四年镌石室铭。寺东一里凿壁为池。有天龙庙,内有千佛楼,北汉广运二年刘继元命嬖臣范超冶金为佛,同平章事李恽撰碑。金天会二年废元至正二年重建。明洪武二十四年并仙雁寺入焉。正德初僧道勇建高阁以庇石佛。嘉靖二十五年西岩凿石洞三龛以避兵。明释洪连刺血书五大部经于此。明总督苏祐有诗。”

又顾炎武《金石文字记》卷二录有“天龙山碑”:“八分书,开皇五年,今在太原县天龙寺。”此碑现在是否仍存待考。

综上,天龙寺位于河东道太原府。

武城寺

《辑考》:《全唐诗》卷六八四吴融有《和人题武城寺》诗,武城寺,俟考。按,武城寺位于长安。

诗颔联:“渭水远含秋草渡,汉陵高枕夕阳天。”“渭水”“汉陵”为长安风物,据此断,具体位置待考。

综上,武城寺位于京兆府。

西霞寺

《辑考》:《全唐诗》卷八三九齐己有《夏日西霞寺书怀赠张逸人》诗,西霞寺,俟考。

《辑考》误题篇名,此诗实题为《夏日栖霞寺书怀赠张逸人》。栖霞寺,位于现在南京。诗颔联:“建业红尘地,栖霞白石凉。”建业,大朝时金陵名。

《方舆览胜》卷十四:“栖霞寺,在摄山,齐明僧绍故宅也。”

栖霞寺为江南名寺,沿革情况多有记录,兹不赘述。

综上,西霞寺为《辑考》误题,实则江南东道润州之栖霞寺。

相思寺

《辑考》:《全唐诗》卷八三四有《秋过相思寺》诗,相思寺,俟考。

《秋过相思寺》全诗:

见说相思寺,今来似有期。瘴乡终有出,天意固难欺。昼雨先花岛,秋云挂戍旗。故人多在蜀,不去更何之。

唐释道宣《广弘明集》卷十五:“渝州西百里相思寺北石山上有佛迹十二枚,皆长三尺,阔一尺一寸,深九寸,中有鱼文,在佛堂北十五步,见有僧住。”

《宝刻丛编》卷十九涪州有:“唐相思寺弥勒石像记,光化三年五月二十日。”《元丰九域志》卷八“下涪州涪陵郡军事”:“古迹:相思寺,图经云石上有佛迹,状如履所践,元嘉中僧浃畅见之涕泣,思念大圣,于时道俗崇信,请立,寺号夷迹寺。”

《宋史》卷六十六:“天圣元年三月庚辰,涪陵县相思寺夜有光出阿育王塔之旧址,发之,得金铜像三百二十七。”

相思寺之得名,清王世稹《香祖笔记》卷十一:“重庆涂山上有相思寺,因山有相思竹,故名。”

上列史料证相思寺位于渝州,与诗中“故人多在蜀,不去更何之”相符。

综上,相思寺位于山南西道之渝州。

众义寺

《辑考》:《全唐文》卷九一五处玉璇有《大唐众义寺故大德敬节法师塔铭并序》文。众义寺,俟考。

按,《全唐文》所录此文,原碑所在地可考。顾炎武《金石文字记》卷三:“敬节法师塔铭,正书,开元十七年七月。今在西安府城外杜永村。”

又据原文:“以开元十七年七月五日终于私房,春秋七十有五。窆于神和原,律也。”神和原,长安地名,《金石文字记》卷三:“长安县丞萧思亮墓志铭,严惟贞撰,正书,景云二年二月。近出西安府城南神和原土中。”《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上卷二十五范仲淹《种院使世衡神道碑》:“葬于京兆万年县之神和原。”

综上,敬节法师塔铭出土于西安,神和原为西安地名,可间证众义寺位于唐京兆府万年县。

作者简介:杨玉锋,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唐宋文学与文献。

猜你喜欢

全唐诗佛寺
《全唐诗》中的乌鸦意象研究
江西古代佛寺文学中的景观图绘
浅析司马光笔下的唐代僧尼佛寺
唐代佛寺壁画研究
清编《全唐诗》对《乐府诗集》的因袭与改编
徐安贞仕途与诗歌初探
唐代筝曲的风格及其美学意蕴
基于数据库的唐诗宋词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