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形象的侨易

2018-05-14曾艳兵

汉语言文学研究 2018年1期

曾艳兵

摘要:卡夫卡是一个个体,但卡夫卡形象却不仅仅属于个体,卡夫卡形象是由卡夫卡,更重要的是卡夫卡的作品,以及卡夫卡的读者和研究者共同塑形的。卡夫卡形象在全世界旅行,也就在全世界侨易。因此,研究卡夫卡形象的侨易学不仅有利于丰富和拓展卡夫卡形象,对于侨易学这一创新理论亦有补充和完善之意义。卡夫卡形象与比较文学形象学有关,但又不完全属于比较文学形象学。卡夫卡形象显然不属于文学作品中的形象,但无疑又与卡夫卡作品中的形象有关。对我们来说,卡夫卡形象既属于“他者”又属于“异域”,因此,对这一形象的侨易过程进行分析就具有了比较文学形象学的意义。

关键词:卡夫卡形象;侨易;形象学

叶隽先生所倡导的侨易学理论已经逐步走向成熟,在国内外有了许多关注和呼应。当然,有关理论还可以继续讨论,有关理论的实践则具有更多的空间和可能性。叶隽在探究侨易学的研究对象时,将侨易学的主体分为侨易个体、侨易群体与侨易共同体三类。对于侨易个体的研究,“我们既可以关注某个个体因为某个具体的侨易事件而导致的精神质变过程,以及他最终是如何通过这一侨易事件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思想的……也可以讨论在某个个体漫长的生命过程中,他是如何经由若干重要的侨易事件,而导致了其‘精神三变的历程,并在历史语境中如何产生重要作用的”。另外,我们也可以“考察某个群体的侨易行为……他们日后发生了明显的侨易现象,并且都在自己的人生征程中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这种侨易现象显然就构成了一种侨易群体”。至于“侨易共同体”,“乃是指一个群体在特定的语境和空间中发生的集体性物质距离变动的行为……这样的群体并不具有小集群的特点,而是更多享有阔大的共同背景”。这种分类是严谨的、科学的、可操作的,但似乎还有一种侨易现象,既是个体的又是群体的,还属于共同体的,譬如“卡夫卡形象”的侨易。

一、形象学与卡夫卡形象

卡夫卡是一个个体,但卡夫卡形象却不仅仅属于个体,卡夫卡形象是由卡夫卡,更重要的是卡夫卡的作品,以及卡夫卡的读者和研究者共同塑形的。卡夫卡形象在全世界旅行,也就在全世界侨易,因此,研究卡夫卡形象的侨易学不仅有利于丰富和拓展卡夫卡形象,对于侨易学这一创新理论亦有补充和完善之意义。卡夫卡形象与比较文学形象学有关,但又不完全属于比较文学形象学。形象学(imagologie)是比较文学的一个研究领域。“形象学,顾名思义,就是研究形象的学问。不过比较文学意义上的形象学,并不对所有可称之为‘形象的东西普遍感兴趣,它所研究的,是一国文学中对‘异国形象的塑造或描述”。“一切形象都源于对自我与‘他者,本土与‘异域关系的自觉意识之中,即使这种意识是十分微弱的。因此,形象即为对两种类型文化现实间的差距所作的文学的或非文学的,且能说明符指关系的表述”。卡夫卡形象显然不属于文学作品中的形象,但无疑又与卡夫卡作品中的形象有关。对于我们来说,卡夫卡形象既属于“他者”又属于“异域”,因此,对这一形象的侨易过程进行分析,就具有了比较文学形象学的意义。

所谓“侨易学”,就是“研究对象(侨易过程之主体)是如何通过‘相交,尤其是物质位移导致的‘异质相交过程,发生精神层面的质性变易过程”。侨易学研究的对象是“侨易现象”,是由“侨”致“易”的过程,或者说由“因”结“果”的过程。“其核心点有二,一是‘迁移,二是‘变化。从外在的表象来看,作为主体的人发生了距离的变化,这种距离的变化一般是指具有异质性的文化体之间的变迁,具体则主要表现为国与国(当然不仅如此)之间的距离变化:从内在的本质而言,是指作为主体的人的精神世界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也可以说是一种‘质性变化”。卡夫卡形象在全世界的传播、接受和变形就经历了一个由“侨”致“易”的过程。

关于卡夫卡形象,我们当然得从卡夫卡本人说起。卡夫卡(1883-1924)主要生活在奥匈帝国时期(1867-1918)的布拉格,当时的布拉格就属于这个帝国。奥匈帝国的生产方式已经资本主义化了,但政治上却实行君主立宪。它对外侵略扩张,对内奉行高压统治,在当时的欧洲是个相当落后的政权。在欧洲统治了七个世纪的哈布斯堡王朝,在卡夫卡的心中始终是个不可抗拒的魔影。19世纪迅速发展起来的资本主义则像一只硕大无比的巨兽,吞噬着无辜的一切,卡夫卡自己也未能幸免。卡夫卡非常熟悉中下层阶级,尤其是因伤致残的工人的贫困不幸的生活,但他又没有能力帮助他们摆脱困境。而作为一个没有自己的国家、在欧洲漂流的无根的犹太人,他对自己异乡人的身份也有着非常痛切的感受。在自己家里,父亲则像一位真正的“暴君”,时时刻刻威胁着他的生存。卡夫卡一辈子都在想方设法逃避父亲,逃避布拉格,但最终也未能走向独立和自由。这一切使得卡夫卡具有非常深切的孤独感、恐惧感、焦虑感和负罪感。而这种深切的感受,他又往往通过异化的形式表现出来。人们关于卡夫卡的最初形象大概来源于此。

卡夫卡是一个生活在布拉格的说德语的犹太人,是一个主要生活在奥匈帝国时代的业余作家,在他生命的最后五年则因为帝国的崩溃而被划为捷克斯洛伐克国民。“作为犹太人,他在基督徒中不是自己人;作为不入帮会的犹太人,他在犹太人当中不是自己人;作为说德语的人,他在捷克人当中不是自己人;作为波希米亚人,他也不完全属于奥地利人:作为劳工工伤保险公司的职员,他不完全属于资产阶级:作为资产者的儿子,他又不完全属于劳动者:但他也不是公务员,因为他觉得自己是个作家:而就作家来说,他也不是,因为他把精力常常花在家庭方面:但是在自己家里,他比陌生人还要陌生”。卡夫卡什么都不是,但他又什么都是。他无所归属,但这反倒使他容易成为世界性作家。这一描述与概括构成了卡夫卡复杂而多变的形象,当然,这一形象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区域旅行又会发生各种各样的变异。

卡夫卡通常被我们称为表现主义的杰出代表,然而他在九泉之下未必会接受这一荣誉。他生前孤独乖僻,文名寂寞,既没有倡导过什么学说,也没有建立过什么流派,更没有组织过文学团体,他的创作虽然同当时风行于欧洲的表现主义有许多偶合之处,但他并不愿意成为表现主义的一员而失却了自己的孤独与个性,并且他对表现主义也常有微词。卡夫卡死后,由于存在主义者加缪的宣传,欧美一时掀起了“卡夫卡热”。这自然使卡夫卡首先同存在主义发生了联系,存在主义者认为,卡夫卡首先看到了追求自由存在的痛苦。此后,各种现代主义流派纷纷寻根,找到了卡夫卡:荒诞派看到了自己所需要的“反英雄”:黑色幽默派看到了灰暗色调和讥讽意味:超现实主义者看到了弗洛伊德式的心理分析和“超肉体感觉”:表现主义者看到了梦幻和直觉;而卢卡契索性把他納入现实主义作家之列。总之,卡夫卡形象首先是在法国受到追捧,然后在全世界风行,并被各种思潮和流派奉为宗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