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国情怀融入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途径分析
2018-05-14范忠永
范忠永
摘 要: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演化,家国情怀重新走进人们的视野,成为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将家国情怀融入思政教育,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而且能够规范学生的行为和思想,從而促进其思想素质的发展。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计划中,教师要在尊重学生个体思想差异的同时,设计合理的教学形式,帮助学生形成健全人格。本文主要研究家国情怀融入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途径。
关键词: 家国情怀 高职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实现途径
高职院校是培养技术型人才的摇篮,但是在实际教学中除了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技术和理论之外,还应该特别注重培养学生具备高尚的情操,在不断严格要求自身行为的同时推动思想道德素质的发展。因此,在对高职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将家国情怀融入其中,和学生一起讨论时政热点问题,让学生开阔视野,胸怀天下。
一、将家国情怀融入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学生塑造高尚的道德品质
影响高尚道德品质高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些是由于先天因素,其他则是后天养成,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后天因素。一些高职学生由于其年龄与经历,并不完全能约束自己的行为,而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可以让学生通过教师讲解的案例,完善思想建设。同时,将家国情怀融入其中,更能为学生构建宏大的价值观,使其了解自己未来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从而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
(二)有利于拓宽学生的就业之路
高职院校的主要目的是培养高素质的实践性人才,与理论知识相比,更注重让学生掌握先进技术。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更新学生的价值观念,使其更好地认识世界并改造世界。再加上将家国情怀融入其中,学生可以以更宏大的视角审视自己,在不断学习理论基础和实践技术的同时用思想武器武装自己,从而反省自己目前的生活和现在的专业,制定目标和计划,为以后的人生奠定基础。
(三)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
高职院校的主要目标是培养高素质人才,在理论联系实际的基础上,在潜移默化中向学生输入高尚道德品质的重要性。当学生在不断修身养性的同时,可以不断完善自身的品格和修养,规范言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家国情怀融入其中,有效增强学生对国家荣誉的认同感,从而意识到时下年轻人的使命,不再虚度光阴,不断提升自己,学习理论知识和专业文化。这对于实现预设的教学计划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二、当前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的综合水平参差不齐
在我国,高职院校学生的文化课成绩相对较低,理论素养较弱。随着开学进入正轨,要学习的专业课程越来越多,理论和实践课程的系统性越来越强,学生只有调整以往的学习方法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适应课程学习。部分学生由于基础较强,再加上态度认真,能够跟上教师的步伐;但是有些学生由于以往习惯,自身素质的提升缓慢,这就需要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用思想指导实践,规范学生的行为,使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少数学生存在心理问题
首先,某些学生自我管理能力不足,无法强有力地约束自身行为。形成这样心理状态的原因是现在大多数高职学生都是独生子女,集全家宠爱于一身,容易出现自私的行为,自我管理意识差,一受到挫折就一蹶不振;其次,自卑心理,由于某些高职院校的学生大多数高考成绩不够理想,考试失败的阴影在他们心中挥之不去,连续的低迷状态会严重阻碍平时的人际交往和日常学习,久而久之就会产生自卑的情绪;最后,部分学生心理承受能力不够,遇到一点挫折就消极抵抗。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大大缓解以上心理造成的负担,使学生更加积极地面对生活和学习,促进自身思想素质的全面发展。
(三)学校的文化气氛不够浓厚
与传统本科院校不同,高职院校主要以培养高素质技术人才为己任,对学生的思想素质重视不够。这就导致部分学校管理者对学生一些消极和违规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直接忽视、放纵学生,导致部分学生难以对自身行为进行自我判断和自我反省。这样学校没有统一的管理规划,再加上教师的思想素质不健全,无法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也就难以培养出真正高素质的人才。
三、家国情怀融入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途径分析
(一)在实际课堂教学中的实现
近几年,高职院校的教学内容自成体系,但是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高职学校的教学内容逐渐丰富,思想政治教育成为其不可缺少的环节之一。一般高职院校都会设置《思想政治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为学生提供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培养学生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从而不断引导实践,规范自身行为。除此之外,在思想政治课程中融入家国情怀,具有重要意义。在实际课堂教学环节中,不管是辅导员还是思想政治教师,都需要与时俱进,根据学生的思想状况和成长实际,在专业课和班级活动的开展中将家国情怀和思想政治融为一体,使学生摆脱以往金钱至上的理念,在认清自己并为未来规划的同时胸怀天下。除此之外,教师也需要注意,部分学生由于心理环境脆弱,容易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在日常生活中,教师需要主动关心这些学生,改正其偏激的观念,使其在社会主义的良好风气下,端正态度,敢于同不良现象做斗争,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
(二)在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中培养
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师可以通过举办文化沙龙和读书活动,为学生展示各类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文化精髓,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例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使学生认识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胸怀天下的深远志向;“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坚韧品格;司马迁编著《史记》时的隐忍和坚毅;林则徐虎门销烟的英雄豪情。通过阅读这些景点名著,让学生领会到特定时代下,英雄人物的悲欢和壮志,从而使学生认识到为民请命、舍身赴义的家国情怀的重要性。除此之外,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思想政治教师在备课时可以准备一些影视剧中充满英雄气概的片段,如《大宅门》中为家族荣誉和国家情怀舍生取义的主人公;《亮剑》中为了取得战争胜利的李云龙等,通过与理论相结合,这些影视剧人物在学生的眼中熠熠生辉,从而一直作为家国情怀教育的典范。
(三)在校园活动中得以实现
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可以有效地将加家国情怀融入思想政治教学,形成良好文化氛围的同时,对学生进行二次教育。首先,可以组织关于家国情怀的征文大赛,设定宽泛的征文要求,既可以展现当代学生的文化艺术生活,又可以对同学教师之间浓厚的感情进行阐述,内容和体裁不限,但是需要展现学生的真情实感,体现家国情怀。得到第一名的学生可以获得丰厚的奖励,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其次开展摄影和书画展览,要求学生提供能够展现校园家国情怀的素材,体现学生之间的友爱,从而促进校园文化的建设,同样设定丰厚的奖品。最后,以校园家国情怀为主题,拍摄短篇或是微电影,让学生自己主角和导演,时间控制在十五分钟之内,体现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以及自己对家国情怀的见解。这些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使学生充分参与其中,体会思想政治教育中家国情怀的魅力所在。
(四)在塑造中國梦的实践中实现
家国情怀是一种胸怀天下的大无畏和大爱精神,将其融入思想政治课程,可以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对家、对国的一种强烈责任感和归属感。同时,基于习总书记的领导,实现中国梦的伟大战略,并在相关主题的实践活动中帮助学生实现价值。要组织学生上山下乡活动,鼓励学生主动追寻红色经典、文化乡村及生态社区的足迹,使学生从众感受强烈的精神文化气息,并发挥自己的智慧融入其中,为国家的建设和发展出力,顺应社会正能量的发展需求。要鼓励学生积极创业,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在科技园区体会社会生活,在教师的领导下,积极投身于园区的科技创作活动中,实现社会效益,使家国情怀融于胸中,为社会做贡献。
综上所述,在高职思想政治教学中融入家国情坏,有利于学生塑造高尚的道德品质,实现教学目标。因此,学校导员和教师要认识到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重要性,为学生提供学习传统文化的资料,组织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和实践活动,以追寻中国梦为当前目标,使学生养成胸怀天下的广阔胸襟,从而逐渐树立家国情怀,实现人生价值。
参考文献:
[1]时光.浅谈高职院校德育背景下学生的家国情怀与担当精神[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28(12):242-243.
[2]王丽丽,蔡明玉.家国情怀融入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途径研究[J].中华少年,2016(24):22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