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辅导员积极心理资本研究

2018-05-14赵正艳

北京教育·高教版 2018年4期
关键词:辅导员高校

赵正艳

摘 要:为解决现阶段部分高校辅导员工作积极性较低、主观幸福感不强的现状,尝试从关注其精神需求的角度入手,引入心理资本理论,以北京某高校辅导员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访问座谈等方法收集数据。总结分析出样本数据中的“短板”群体,即“20岁~30岁的硕士研究生”辅导员的心理资本值相较其他群体表现为最低。通过分析问题的各类成因,参考国内外先进的管理理念,提出改善措施,进一步提升辅导员队伍的积极心理状态,以资借鉴。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积极心理资本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要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左传》载有“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意思是,人生最高的境界是立德有德、实现道德理想。可见高校的德育工作已经被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高校德育工作一线的辅导员队伍建设也就显得愈发重要了。《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明确指出:“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辅导员应当努力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辅导员既要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深入做好学生的思想、心理工作,又要及时处理好学生日常生活与学习中的各类问题。因此,对辅导员队伍的主观工作积极性就提出了更高要求。引入“积极心理资本”的概念可以从内因的层面对辅导员队伍的工作现状进行分析和归纳,并从积极工作和乐观人生的角度量化分析高校辅导员群体,同时深度挖掘提升高校辅导员队伍主观能动性的举措,以期提升整体幸福感。

积极心理资本概述

“积极心理资本”(Psychological Capital)简称为“PsyCap”,这个概念是在2006年由美国心理学家鲁森斯教授首先提出来的,近几年它逐渐被广大学术界所认可,并已经引起了诸多管理者的关注。它的定义为:个体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积极心理状态,是一种动态资源,它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长,并得到维持。具体可分为:自我效能、乐观、希望、韧性四个维度。积极心理资本高的个体在处理问题时,能够灵活地、适应性地“运用不同的能力”来满足工作的動态要求。同时,他们的心理资本也可以让他们体验到更强烈的胜任感和幸福感。因此,将积极心理资本引入到高校辅导员群体研究,有助于量化其积极心理状态,发掘其中存在的问题,对症提出解决办法。

为此,特选取北京某高校专职辅导员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PsyCap”实证研究,选取样本基本特征(如年龄、学历、工作年限等),采用科学的“积极心理资本调研问卷PCQ-24”进行数据收集。此问卷共24道题,采用李克特6分等级量表,满分144分,分数越高代表积极心理状态越优,越能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北京某高校辅导员样本群体分析

截至2014年12月31日,北京某高校共有专职辅导员140人,在调研过程中,共发放问卷50份,其中回收有效问卷41份,占到总体人数的29.3%,数据真实有效。样本群体的性别比例趋于1∶1;年龄主要集中在20岁~30岁,占到了总体样本的66%,充分体现出辅导员队伍的年轻化群体特征。

被访者受教育程度和工作年限分布基本符合整体队伍水平,其中受教育程度主要集中在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占到了总体样本的85%,这也符合了高校辅导员队伍高学历、高文化背景的群体特征;同时,本次调研还加入了工作年限的统计,统计发现有42%的被访者是工作3年以上的资深辅导员,他们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理解和认知相较于刚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有更多心得和体会,同时他们也是辅导员队伍的中坚力量,其工作积极性将直接影响到整体工作效率。

北京某高校辅导员积极心理资本群体分析

通过前期的数据收集、分析和比对,发现样本的平均心理资本值为110.56,男女性别对于积极心理资本的影响并不显著,分别为男性112.2;女性109.1。因此,根据“木桶原理”,选取了“年龄”“文化程度”和“工作年限”三个群体特征进行对比分析,挖掘样本中心理资本最低的群体作为主要干预对象。

1.不同年龄段辅导员群体的心理资本差异分析

不同年龄段的被访者心理资本差异比较大,整体心理资本值随年龄的增长而提高,峰值出现在41岁~50岁,达到了116.75的高峰。相较于其他年龄段的样本,年龄在41岁~50岁的高校辅导员更容易在应对充满挑战性的工作时有信心并能付出必要的努力来获得成功,对所面临的困难有积极的归因,当身处逆境和被问题困扰时,能够持之以恒,迅速复原并超越自我,以取得成功。而样本数据的最低值出现在20岁~30岁的被访者群体,比最高值低了近8个单位,显见此年龄段的被访者遇事容易焦躁悲观,在经历挫折后难以复原,缺乏对生活和工作的目标。

2.不同学历辅导员群体的心理资本差异分析

仅考虑文化程度对于心理资本的影响,研究发现:不同学历辅导员的心理资本平均值最大的差距值为19个单位,变化幅度较大,最低值出现在硕士研究生群体,而此群体的高校辅导员恰恰是现阶段高校辅导员队伍的主力军。此部分样本的主观幸福感较低,找不到学习和工作的目标,缺乏追求自我价值实现的主观意愿。博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群体则更容易产生积极乐观的工作态势,在工作中可以明确地找到自身定位,经历失败后,能够迅速调整心态,并再次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下一阶段的生活和工作中去。

3.不同工作年限辅导员群体的心理资本差异分析

不同工作年限的辅导员心理资本分布较为平缓,峰值和谷值分别出现在工作年限为“3年~5年(含5年)”和“1年~3年(含3年)”。大部分工作年限为3年~5年(含5年)的高校辅导员样本已经能够熟练掌握工作流程,对于整体工作的把握性和掌控度较高,相较于其他样本群体的幸福指数较高,更容易积极乐观地去面对困难。而参加工作1年~3年(含3年)的高校辅导员样本正是首次参加工作后的热度退却阶段,面对原有对工作美好的预期与现实之间的差距,容易悲观迷茫,找不到自己的工作方向。

北京某高校辅导员心理资本“短板”群体调查分析

根据“木桶原理”,预期提高整体高校辅导员的积极心理资本,首先要挖掘出其心理资本值最低的目标群体,针对目标群体进行干预和提升,才能有效改善整体水平,深入满足其精神需求,提高工作积极性,进而提升工作绩效。由于工作年限对于辅导员的心理资本影响幅度相对较小,因此,选取了“年龄”和“学历”作为群体特征,将样本数据进一步细分,发现在本次调研中,心理资本的最低值出现在了“20岁~30岁的硕士研究生”群体,与最高值相差了27.5个单位;倒数第二的样本群体出现在了“31岁~40岁的硕士研究生”群体,与最高值相差了26.4个单位。根据“木桶原理”可以将这两个群体称之为被访者中的“短板”群体。“短板”群体整体年龄较低,学历相对较高,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较差,不能正常发挥自我效能,主观幸福感较低,需要引起辅导员队伍建设者的高度关注。为此,针对上述两个“短板”群体,以回访座谈交流的形式,分析、挖掘了他们心理资本偏低的主要问题和成因:一方面,20岁~30岁的硕士研究生是刚刚参加工作的硕士辅导员群体,怀揣对于高校辅导员工作的热情和憧憬,开始了他们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作为一名辅导员,他们面对着繁杂琐碎的学生工作内容,经历了与学生交流的困惑与迷茫,寻觅着工作价值的重新定位,大部分该群体的辅导员开始对于现阶段的工作和生活感到不满。尤其在与同学历的其他人进行比较时,现阶段的经济收入与未来的发展空间都不太令人满意,容易产生自卑、颓废、无价值感的工作状态。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以及不被重视的工作地位,会严重挫伤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产生“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工作态度,严重影响了辅导员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另一方面,31岁~40岁的硕士研究生辅导员大部分已经迈入婚姻的殿堂,即将面对人生中生活角色的重大转变。此时的辅导员们已经不仅是一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而且还将为人妻、为人夫、为人父母,承担更多的社会家庭责任,面临着身体上、家庭上以及工作上的各种挑战。已经退却的工作新鲜感很难维持良好的工作态势,而硕士研究生学历在高校的管理体制下又限制了部分辅导员的事业发展,使其精力重心大部分转移到了家庭。工作上会出现比较明显的消极怠工状态,经常出现迟到、早退现象,缺乏工作积极性,容易产生经验主义,难以发挥创新精神。

高校辅导员积极心理资本提升措施

综合上述相关分析,结合先进的国内外管理理念,从满足辅导员精神需求的角度入手,建议以小组辅导、教育培训、心理咨询等形式,针对“短板”群体开展团体干预,可以参照以下方式开展工作:

1.加大宣传推广,引起广泛重视

要搞好辅导员职业心理健康宣传,利用海报、健康知识讲座、网络媒体等多种形式,树立辅导员对自己身心状态的正确认识,引起多方关注,鼓励辅导员在遇到心理困扰问题时积极寻求帮助。

2.深入教育培训,提升专业视角

开展辅导员和管理者的专业培训,通过压力管理、挫折应对、保持积极情绪等一系列培训,帮助辅导员掌握提高心理资本的基本方法,增强对心理问题的抵抗力。辅导员队伍的管理者掌握了心理资本的管理技术,能在辅导员出现心理困扰问题时及时找到适当的解决方法,处理压力所造成的情绪、行为及生理等方面的症状,减少问题情绪的产生,调动工作积极性。

3.改善工作环境,构建和谐氛围

对工作环境进行设计与改善,一方面,改善工作硬环境,如学校的教学环境、办公室环境、工作设施等;另一方面,通过组织结构优化、领导力培训、团队建设、辅导员职业生涯规划等手段改善工作的软环境,在学校内部建立支持性的工作环境,丰富辅导员的工作内容,指明队伍的发展方向,消除问题的诱因。

4.提供心理服务,构建咨询模式

组织多种形式的辅导员心理咨询和服务,对于受心理问题困扰的辅导员提供咨询热线、团体辅导、个人面对面咨询等,充分解决辅导员心理困扰问题。通过改变个体自身的弱点,进而改变不合理的信念、行为模式和生活方式等。构建高校辅导员心理服务体系,切实关心辅导员们的精神需求,才能调动整体辅导員队伍工作的积极性,实现工作效率的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 弗雷德·鲁森斯(美).组织行为学(第9版)[M].王垒,等,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

[2] 路桑斯(美)等.心理资本[M].李超平,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1.

[3] 房东,王丽,田海燕. 基于积极心理资本概念的人力资源管理[J].商业文化(下半月),2011(9):40.

[4] 梁金霞,徐丽丽. 完善制度 健全机制 推动辅导员队伍健康发展—全国103所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状况调研报告[J].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6):83-88.

[5] 步秋艳,王秦俊.数十年来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研究综述[J].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3,29(6):112-116.

[6] 李卫红.抓住根本 立德树人 切实把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在教育部高校培训和研修基地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 思想教育研究,2007(10):3-7.

[7]陈文甫. 人力资源管理视角下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研究[J]. 合作经济与科技,2017(7):96-97.

[8] 冯刚.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的发展路径—《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颁布十年的回顾与展望[J].思想理论教育,2016(11):4-9.

(作者单位:北京工业大学信息学部)

[责任编辑:翟 迪]

猜你喜欢

辅导员高校
高校辅导员综合素质与能力提升探究
学生对辅导员工作的满意度调查与对策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时代诉求与角色定位
“有为”也应“有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