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水产品加工贸易现状与发展策略
2018-05-14周德庆
摘 要:水产品加工贸易在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多年来,我国水产品加工贸易在国际市场占比较高,但近年来的竞争优势呈现减弱趋势。本文在综述我国水产品加工贸易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从水产品加工水平、用工成本、企业组织化程度、加工设备及国际贸易壁垒等方面分析了影响我国水产品加工贸易发展的主要因素,提出了发展建议和策略,以期为改进我国水产品加工贸易现状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水产品加工贸易;现状分析;影响因素;发展策略
Abstract: The import and export trade of aquatic products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promoting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Chinas aquatic products processing and trade occupy a high proport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market; however, 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has diminished in recent years.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hinas aquatic products processing and trade, and analyzes the major influencing factors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technical level, cost, the degree of organization of enterprises, processing equipment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barriers. Some development strategies and suggestions are proposed in order to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enhancing Chinas competitiveness in aquatic products processing and trade.
Keywords: aquatic products processing and trade; analysis of current situation; influencing factor; development strategy
DOI:10.7506/rlyj1001-8123-201802010
中图分类号:TS25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8123(2018)02-0057-06
引文格式:
周德庆, 杨念钦, 王珊珊. 我国水产品加工贸易现状与发展策略[J]. 肉类研究, 2018, 32(2): 57-62. DOI:10.7506/rlyj1001-8123-201802010. http://www.rlyj.pub
ZHOU Deqing, YANG Nianqin, WANG Shanshan. Current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aquatic products processing and trade in china[J]. Meat Research, 2018, 32(2): 57-62. DOI:10.7506/rlyj1001-8123-201802010. http://www.rlyj.pub
水产品是世界上贸易程度最高的食品之一,供给和需求的多样化促进了水产品国际贸易的发展。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2012年全球水产品出口量占贸易总量的38%,金额达1 292 亿美元[1]。水产品贸易在保障我国经济发展与国民食品需求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自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水产品贸易不断发展[2-3]。据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库数据显示,2014年以来我国水产品年出口额已突破200 亿美元,连续13 年位居世界首位[4]。
2000—2016年,我国水产品贸易呈现顺差,且逐年扩大。2000年的贸易顺差为19.8 亿美元,此后差值逐年上升,到2016年达到113.64 亿美元,这主要是由于除了美、日、韩等传统出口市场外,我国对中南美洲和非洲国家及我国台湾省的出口增长幅度较大[5]。
国内学者对水产品贸易的研究也逐年增加。李焱等[6-7]认为,出口结构的集中、中国渔业经济总产值、外币对人民币汇率、水产品价格和进口国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GDP)是影响我国水产品贸易的主要因素。韩丽娜[8]、单亚东[9]等认为,我国水产品贸易虽然具有一定竞争优势,但近年来在国际上的竞争优势呈现逐步减弱趋势,而贸易壁垒是制约我国水产品出口贸易发展的重要阻力。王春华[10]和于正尉[11]认为,某些国家通过设立技术性贸易壁垒致使我国水产品出口损失较大。李晨等[4]认为,我国水产品出口升级仍主要是在全球价值链的低端部分进行,与美国、智利等国家相比可以看出高端产品比重仍严重不足。综上所述,国内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水产品加工贸易进行了研究,但多基于单一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本文通过对当前我国水产品进出口贸易总体情况以及水产品加工贸易的现状进行分析,对影响水产品加工贸易的因素进行梳理,并提出新形势下促进水产品加工贸易发展的建议。
1 2017年我國水产品进出口贸易总体情况分析
据国家海关数据统计,2017年1—9月,我国水产品进出口总量697.48 万t,进出口总额235.14 亿美元,分别同比增长14.85%和8.12%,量额增幅较大。其中出口量311.09 万t,出口额150.43 亿美元,分别同比增长3.04%和1.13%;进口量386.39 万t,进口额84.72 亿美元,分别同比增长26.53%和23.27%。贸易顺差65.71 亿美元,同比减少14.32 亿美元。值得注意的是,持续扩大的贸易顺差不利于我国水产品贸易的平衡发展,有计划地增加进口才更能满足国内市场的多样化需求[12-14]。
1.1 水产品一般贸易出口量额双增
2017年1—9月,水产品一般贸易出口量218.88 万t、出口额111.16 亿美元,分别同比增长3.20%和0.83%,占水产品出口量的70.36%,占水产品出口额的73.90%。其中,头足类(墨鱼、鱿鱼及章鱼)、对虾、罗非鱼、鲭鱼等作为一般贸易主要出口品种实现出口量额同比双增。
由表1可知,头足类水产品前3季度出口量额分别同比增长4.00%和4.42%,尤其是第2季度出口到泰国、葡萄牙和日本的量额大增。我国罗非鱼出口产品包括冻罗非鱼片、冻罗非鱼、鲜活罗非鱼等,主要出口市场为美国、墨西哥、欧盟及俄罗斯。目前,罗非鱼出口摆脱了对美国的过度依赖,成功开拓了新兴市场,如非洲(科特迪瓦、喀麦隆、赞比亚)、伊朗、以色列等,出口量额分别同比增长4.44%和1.88%。说明我国养殖及捕获的头足类、对虾、罗非鱼、鲭鱼等数量充足,也表明国外市场对这几种产品有较大需求。
我国鳗鱼业主要集中在福建、广东、江苏、浙江、江西等省份,出口以烤鳗为主。一段时间内,由于养殖规模井喷严重,造成产品同质竞争激烈,导致鳗鱼价格大幅下跌的情形时有发生,甚至曾一度出现烤鳗价格低于活鳗鱼的现象。与此同时,鳗鱼产品的质量未得到及时提高,加大了企业的经营风险。我国鳗鱼出口主要供应日本,销售地相对集中,日本对我国鳗鱼出口进行限制时将带来极大的销售风险。此外,我国鳗鱼出口还面临种种不利的贸易技术壁垒,预计短期内出口量额难有较大突破[15]。
1.2 来进料加工貿易进出口量减额增,来料加工比例持续下降
我国水产品贸易以一般贸易为主,多种贸易方式并存。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水产品加工贸易国,我国的水产品来进料加工出口曾多年保持快速增长态势。但受到生产成本,尤其是劳动力成本不断增加、汇率波动、同构竞争以及全球经济低迷等的影响,自2008年以来,我国来进料加工贸易结束了持续多年的快速增长态势,竞争优势逐年下降。
2017年1—9月,我国水产品来进料加工原料进口量81.72 万t,同比减少4.19%,进口额18.51 亿美元,同比增加10.33%,比去年同期量额双降趋势有所缓和。来进料加工贸易出口额有所增加,其中出口量78.49 万t,同比下降4.44%,出口额37.43 亿美元,同比上涨0.59%,占水产品出口总额的比重为24.89%,同比下降0.13%。其中,进料加工出口量64.55 万t,同比下降3.53%,出口额28.88 亿美元,同比增长1.18%;来料加工出口量
13.95 万t,出口额8.56 亿美元,分别同比减少8.47%和1.34%,出口额占来进料加工出口总额的比例降至22.86%,同比下降0.45%。
1.3 泰国、欧盟、香港及韩国等主要出口市场持续低迷
由表2可知,日本仍是我国水产品出口的最大市场。日本进口我国水产品的数量约占其进口水产品总量的14%,以金枪鱼类、虾类、鳕鱼类和鱿鱼类为主。2017年1—9月,日本水产品消费者物价指数上升,水产品进出口量额增长,主要市场水产品零售价格有差异,价格总体稳中有升。
中国和东盟互为重要的贸易伙伴,水产品是双方五大重点合作领域之一。启动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后,双方水产品贸易规模逐年攀升[16],水产品贸易总额从2009年的11.4 亿美元增长至2016年的40.7 亿美元,年增长率17.2%,远超过8.3%的商品贸易平均增长率。其中,我国出口至东盟的水产品贸易总额也从2009年的7.6 亿美元增至2016年的28.1 亿美元,增长269.7%。2017年1—6月,我国对东盟的水产品出口量额同比双增,但从7月份开始,由于出口到泰国和马来西亚的当期出口量额同比下降,导致1—9月我国对东盟的出口额为19.86 亿美元,同比下降0.99%。东盟出口市场中泰国占主要地位,受头足类、贝类及鲜冷冻鱼类出口量额下降的影响,我国对泰国的水产品出口量额分别同比减少28.54%和24.41%。另一方面,由于捕捞产品鲭鱼出口急增,我国对印度尼西亚的水产品出口量额分别同比增长170.93%和137.79%。
1.4 水产品出口基地仍集中于沿海省份
由表3可知,福建、山东、广东、辽宁、浙江、海南等沿海省份仍是我国水产品的主要出口省份。借助地域优势,福建省今年继续位居我国水产品主要出口省份首位,但受到泰国、香港等地出口额下降的影响,福建省2017年前3季度的出口额同比下降2.49%;而受到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出口市场持续走高的影响,福建省2017年前3季度的出口量同比增长3.51%。山东省是我国来进料加工出口大省,随着原料、用工、生产资料等各种成本的不断变化,致使传统行业优势丧失,合作伙伴不断将合作项目转移到东南亚国家,水产品来进料加工下降压力明显。针对此情况,相关企业对进料加工原料品种进行了优化调整,通过增加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新产品的开发,保证了产品结构的持续优化和调整,有效弥补了与东南亚低端市场恶性竞争的劣势。此外,随着我国海洋生态环境的改善、食品安全追踪系统的完善、多元化营销平台的构建以及欧盟解禁双壳贝类等国内外一系列有利措施的实施,山东省2017年前3季度出口量减额增,呈现明显的恢复性增长,逆转了2015年量额双减的不利形势[17]。
1.5 2017年前3季度水产品进口量额双增
2017年1—9月,我国水产品进口量386.39 万t,进口额84.72 亿美元,分别同比增长26.53%和23.26%。由表4可知,除了东盟和新西兰市场的进口量有所下降,其他进口市场均量额双增。秘鲁一直是我国水产品的主要进口国,产品主要包括鱼粉及冻鱿鱼等。2017年1—9月,我国从秘鲁进口的鱼粉及鱿鱼类产品量额激增,分别同比增长120.06%和101.28%。我国鱼粉加工企业已由原来的300余家缩减至2015年的50 家左右,今后可能会继续减少,压减的饲料产能将继续由进口产品弥补。由于汇率变动、政府换届等原因致使秘鲁厂家鱼粉成本提高,而我国港口鱼粉库存量下降,因此近期进口鱼粉市场挺价气氛较浓。同时,2018年1月起,秘鲁对虾将进入我国市场,未来我国从秘鲁进口水产品的量额可能会继续上升。我国从东盟进口水产品的数量同比下降1.84%,主要是由于东盟对我国的鱼粉出口量大减。
2 影响我国水产品加工贸易发展的主要因素
2.1 国际市场需求低迷,经济形势不明朗
外需市场需求低迷是影响我国水产品加工贸易稳定增长的最主要原因。美国经济复苏放缓,欧元区经济受欧洲难民危机、英国脱欧等问题影响等因素均使外部市场需求不振,对主要出口市场的出口订单金额明显下降。同时国际竞争更加激烈,大宗农产品价格波动较大,对我国水产加工行业冲击较大[18-19]。
此外,由于今年国内經济形势改变,不少企业融资发生困难,各地存在贷款难、放款难现象,导致相关企业资金链出现危机,减少了加工生产与设备的更新。
2.2 总体加工技术水平落后,加工设备有待更新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水产品加工技术和产品结构得到长足发展和调整,但加工技术水平总体仍不高,主要体现在:1)产品精深加工程度低、同质竞争激烈。出口产品主要为初级产品,高附加值水产品的出口尚未形成一定规模优势。大多数企业仍以简单冷冻、切割等低附加值产品为主,存在产品加工比例不高、附加值低、品种单一的问题,只能赚取少量加工费。2)部分水产品质量不稳定或不过关。近年来,由于环境污染加剧、养殖成本上升,部分水产加工企业可能会通过原料以次充好或将精加工转为粗加工的方式增加利润,导致产品质量难以得到保证,抵御和应对国外技术壁垒的能力较差。3)技术与管理人才短缺。对行业有深入了解且有一定技术经验积累的人才较为短缺,制约了水产加工行业的高速发展。
传统的劳动密集型水产加工企业必须加快转型升级,引入、更新新型加工设备,实现以设备替代人力,减轻员工的劳动强度。但由于目前部分设备的稳定性相对较差,尚无法完全代替人手操作。同时,动辄几十万、上百万的精密设备仅靠企业自身的积累很难实现设备升级的目的[20]。
2.3 企业组织化程度低,用工成本上升
我国水产品加工企业数量众多,但是规模不大,这与我国作为水产品出口大国的地位不相符。大规模企业数量较少、联合协会影响较小导致我国水产品加工贸易在国际市场上较为被动。我国水产品加工行业管理、协调机制不健全,没有真正形成企业区域化、规模化经营。企业之间易产生过度竞争,不少企业不惜恶性压价,中、小企业以降低产品质量、丧失企业信誉为代价,以求一时生存;大品牌企业也只能以降低赢利空间为代价获取订单。
目前,我国水产品加工企业的劳动力价格正在逐年提高,先前的劳动力优势正在逐步向东南亚(越南、泰国、印度尼西亚等)国家转移,这些国家的劳动力成本目前约为国内相关企业的1/2左右,造成我国水产品生产成本逐年上升,严重挤压企业经营的利润空间。特别是劳动力成本持续上升导致加工企业用工紧缺,人力资源严重不足。以水产品来进料加工为例,虽然简单加工品的订单在不断缩减,但精深加工和高附加值产品品种增速很快,极大地弥补了简单加工品的转移,订单一直比较充足。但是多数企业出现用工荒,导致部分订单延期发货甚至退单,特别是秋季以来,由于人力补充低于预期,致使部分企业第4季度的订单无法完成,不得已只能放弃。以水产品加工为主的劳动密集型企业承担了较大的人员安置就业等社会责任,应该及时出台针对性的政策支持。
2.4 关税及国家税收政策等因素影响较大
欧盟对我国水产品加工贸易的关税抵制也是影响我国水产品加工贸易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东南亚国家享有出口欧盟的优惠关税,导致我国水产品出口至欧盟与出口至东南亚各国的关税相差近20%,从而失去竞争优势。高税收制约了国内市场的开发,“两条腿”走路遇到瓶颈。在国外市场萎缩的情况下,加工企业致力于国内市场的开发,但高额税率抑制了国内市场的开发进程。例如,冷冻海产品关税为10%、增值税13%、综合税率24.3%,如果把进口冷冻水产品转为内销,需要负担高额税率。
2.5 国外贸易保护主义及贸易性技术壁垒仍有影响
目前,我国水产品主要出口市场国纷纷采取“技术壁垒”,对我国水产品出口企业实施卫生注册、提高检测标准、增加检测项目、采取反倾销等贸易保护手段。当前,以食品质量安全为主要内容的“技术壁垒”正被越来越多国家作为一种维护本国利益的贸易保护手段广泛采用[21-23]。美国、欧盟、日本等国家“技术壁垒”正在加剧,俄罗斯等一些国家也争相效仿,不但增加进口产品的检测项目,提高检测标准,而且还从证书格式、食品标签等方面加以限制,使得水产品出口门槛趋高,对外贸易摩擦风险增大。近期,拉美国家退证查询证书数量激增。在退证查询中,区域性优惠原产地证书被某些进口国海关引用种种原产地规则,进而成为新的贸易壁垒,通过延长通关时间、推迟甚至取消关税优惠对我国出口水产品设置障碍。
3 我国水产品加工贸易的对策与建议
3.1 出台相关政策,优化企业发展软环境
首先,近年来加工成本费不断上涨,政府应考虑在水、电、运输等费用上给予政策支持与补贴,降低进出口环节缴纳的相关税费,以刺激产品出口。其次,加强对行业协会的扶持力度,有利于行业协会对行业进行宏观调控管理,制定实施水产品加工发展的长远规划;协调和会同商务、海关、检验检疫、边贸等有关部门就各省市水产品加工对外贸易开展定期监测和预警,建立长效联动工作机制。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各有关部门对于水产品对外贸易相关工作的重视程度,而且能够将国际形势、国内政策、价格、产品质量标准等信息及时反馈给企业,以便企业能及时掌握行业的动态变化,及时调整企业发展的方向和目标[24-26]。
3.2 完善基础设施,协助企业改善硬环境
政府应协助水产加工企业改善硬环境,加快道路、桥梁、码头等基础设施建设,解决交通运输物流瓶颈问题,降低运输成本对企业的制约;加快水产品加工园区内的基础设施建设,给予园区内水产品来进料加工企业税收、土地方面的优惠;引导、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加快冷藏库的建设,为来进料加工原料、制成品的中转、贮运提供良好环境;尽快完成保税库建设,为海关监管、检验检疫部门提供便捷的口岸环境;对水产品来进料加工企业在融资、用电、用水等方面给予政策上的支持。
3.3 加大精深加工产品及差异化产品的研究开发
政府应加强对创新型加工企业的科技扶持力度,通过质量认证、品牌创建等方式引导一批龙头企业以新技术、新装备开发为主题增强其技术创新能力,优化出口产品结构,生产适合国际市场需求的高端产品,减少与其他新兴市场,尤其是东盟国家产业的重合度,如冻罗非鱼片、冻虾仁等[27]。另一方面,政府应多方组织科研院校与企业横向合作,建立技术研发中心,加快科技成果转化,通过产學研结合方式就精深加工、贮藏、运输等共性关键技术问题展开科技攻关,推动水产品出口由传统的生产成本优势向新的核心竞争优势转化[28]。
3.4 借“一带一路”战略,推动水产品加工贸易发展
当前,我国明确提出要形成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即“一带一路”),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东盟”是我国水产品的主要贸易伙伴国,“一带一路”国内重点省份中多个省份是重要的渔业主产区。因此,应当科学规划“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水产贸易国际化布局,因地制宜对目标国家开展国际贸易合作;优化水产品结构,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国际贸易互补性[29-30]。
3.5 进口坚持“有保有压、区别对待”原则,构建开放型适度贸易保护政策框架
重点进口捕捞品种与高营养级别、高蛋白消耗型养殖品种。对于国内捕捞不能满足的部分品种以及国内养殖不能满足的高营养级别品种,应鼓励进口;鼓励鱼粉等饲料原料进口;对于巴沙鱼等进口品质良莠不齐、市场混乱的白肉鱼加工产品,考虑到替代性较强的罗非鱼在国内养殖规模较大,应从质量安全标准方面予以规范和限制进口。
在水产品进口贸易保护政策方面,应构建开放型适度保护的贸易框架,避免给国内产业带来猛烈冲击。同时,建议研究以流通终端反向追溯方式,倒逼“灰色渠道”进口转向“正规渠道”,加快构建跨境电商监管政策和通关便利措施,正确引导进口贸易发展。
3.6 积极扩大内需,开拓国内市场
随着现代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人们对于食品营养和健康的需求不断增加,含有优质蛋白质的水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大。为更好地完善我国水产品贸易结构、减小贸易顺差,需要扩大我国内需。今后应采取“两条腿走路,侧重国内市场发展”的措施,即以出口产品的标准,按照“同线同标同质”的三同工程要求积极开拓国内市场。
参考文献:
[1] 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 Fishery and aquaculture statistics yearbook[M]. United Nations Publication, 2015.
[2] 张显良. 我国渔业发展概述(2012—2017)[J]. 中国水产, 2017(12): 7-8.
[3] 蔡洪合, 康飞, 赵肖, 等. 加入WTO以来中国水产品国际竞争力的演变与对策[J]. 中国商论, 2016(35): 63-65. DOI:10.3969/j.issn.1005-5800.2016.35.031.
[4] 李晨, 迟萍. 中国水产品出口的升级趋势及贸易地位研究: 基于全球价值链视角[J]. 世界农业, 2017(1): 121-126. DOI:10.13856/j.cn11-1097/s.2017.01.019.
[5] 刘子飞, 迂阳, 王莎. 2016年我国水产品出口逆势上扬[J]. 中国水产, 2017(4): 55-57.
[6] 李焱, 王孟孟, 黄庆波. 我国水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因素分析[J]. 价格理论与实践, 2013(3): 67-68.
[7] 李焱, 王孟孟, 黄庆波. 中国水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因素及潜力测度: 基于扩展引力模型的分析[J]. 价格月刊, 2013(4): 50-55. DOI:10.3969/j.issn.1006-2025.2013.04.12.
[8] 韩丽娜. 中国水产品出口竞争力及发展策略研究[J]. 世界农业, 2014(7): 78-81. DOI:10.13856/j.cn11-1097/s.2014.07.018.
[9] 单亚东. 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 中国农业银行武汉培训学院学报, 2008(4): 58-60.
[10] 王春华. 我国水产品出口贸易面临的技术壁垒及对策[J]. 渔业致富指南, 2015(14): 12-15.
[11] 于正尉. 中国水产品出口发展障碍因素之技术壁垒分析[J]. 中国商贸, 2014(25): 161-162. DOI:10.3969/j.issn.1005-5800.2014.25.073.
[12] 李辉, 张男, 曾艳. 我国消费品进口贸易发展分析[J]. 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 12(3): 347-352. DOI:10.13888/j.cnki.jsie(ss).2016.03.011.
[13] 陈长缨. 调结构: 适度扩大消费品进口[J]. 中国经贸, 2012(7): 60-63. DOI:10.3969/j.issn.1009-9972.2012.07.047.
[14] 阎彩萍, 杨子江. 我国水产品国际贸易顺差的成因及其影响[J].
中国渔业经济, 2006(2): 54-58. DOI:10.3969/j.issn.1009-590X.2006.02.016.
[15] 黄鑫, 马家志. 我国水产品国际贸易特点[J]. 河北渔业, 2012(6): 60-62.
DOI:10.3969/j.issn.1004-6755.2012.06.022.
[16] 岳冬冬, 赵文武. 中国-东盟水产品贸易竞争力研究[J]. 渔业信息与战略, 2015(30): 1; 25-30. DOI:10.13233/j.cnki.fishis.2015.01.004.
[17] 朱亚平. 2015年全国水产品进出口贸易概况[J]. 中国水产, 2016, 38(5): 45-47. DOI:10.3969/j.issn.1002-6681.2016.05.018.
[18] 刘向丽. 初级产品国际贸易地位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J]. 国际经贸探索, 2010(7): 10-14.
[19] 秦琼. 中国水产品国际贸易及影响因素研究[J]. 渔业信息与战略, 2017, 32(3): 173-179. DOI:10.13233/j.cnki.fishis.2017.03.003.
[20] 欧阳杰, 沈建, 郑晓伟, 等. 水产品加工装备研究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J]. 渔业现代化, 2017(5): 73-78. DOI:10.3969/j.issn.1007-9580.2017.05.014.
[21] 林彦星, 吴江, 刘宵宵, 等. 我国出口水产品遭遇的技术性贸易措施及对策[J]. 安徽农业科学, 2015(33): 288-291.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15.33.097.
[22] 邵桂兰, 赵伟. 我国水产品加工企業面临的技术贸易壁垒及应对措施[J]. 中国渔业经济, 2006(1): 46-48. DOI:10.3969/j.issn.1009-590X.2006.01.013.
[23] 赵蕾, 耿瑞, 欧阳海鹰. 中国水产品进出口贸易发展形势及展望[J]. 世界农业, 2015(5): 121-125. DOI:10.13856/j.cn11-1097/s.2015.05.026.
[24] 魏友海, 张明. 水产品可持续发展的现状、展望与实现探索[J]. 科学养鱼, 2016(12): 13-17.
[25] 张芳. 中国水产品出口可持续发展思考[J].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6(18): 106-107. DOI:10.3969/j.issn.1672-190X.2016.18.046.
[26] 赵媛. 浅析我国水产品出口的竞争力及发展对策[J]. 中国市场, 2017(15): 96-97. DOI:10.13939/j.cnki.zgsc.2017.15.096.
[27] 姚芳芳, 周昌仕. 中国对泰国水产品出口竞争力研究[J]. 中国渔业经济, 2017(3): 60-67. DOI:10.3969/j.issn.1009-590X.2017.03.009.
[28] 周井娟. 我国水产品加工业的演变轨迹及发展预测[J]. 中国渔业经济, 2017(3): 42-47. DOI:10.3969/j.issn.1009-590X.2017.03.006.
[29] 韩杨, 孙慧武, 刘子飞, 等. “一带一路”中国水产品贸易格局与渔业国际合作展望[J]. 经济研究参考, 2017(31): 32-42.
[30] 郭书克. 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水产品贸易流量与贸易潜力研究[J]. 世界农业, 2017(10): 106-112. DOI:10.13856/j.cn11-1097/s.2017.10.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