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渠江号子,百人一起拉旱船

2018-05-14周建华

神州民俗 2018年2期
关键词:拉纤渠江号子

周建华

四川东北部著名的千年古镇三汇镇不仅具有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其异常丰厚的民俗民间文化艺术,数年来,引无数国内外客人赞之,尤以“亭子会”、“拉旱船”、“抬总爷”等民间艺术驰名。

特殊的地理位置

渠江发源于川、陕两省交界的米仓山南麓,是长江支流嘉陵江左岸的最大支流,全长720公里,流城面积3.92万平方公里,人口2000余万。据民国版《渠县志﹒邑二尹袁桐材新修汇镇衙神祠碑记》载:“三汇在渠县北部90里,其北为巴江,自通江、南江、巴州流入;其东为采江,自太平、东乡、达州流入;其南为清江,自梁平、大竹诸山流入,皆汇于镇前。镇上,旧建有官署,邑之丞尝分驻于此。其间商贾辐辏,财物殷繁,通阛带阓,鳞次数里许。其下则舳舻数十万艘,绵亘江浒,上下舣船往来如织,亦冲要区也。”

三匯镇建置于北宋景佑年间,因巴河、州河、渠江三条河在此汇合,形成三江六码头。上连千里巴山,下接万里长江,素有“小重庆”之美称。

三汇的水上运输繁荣于明、清及解放前。从南垭嘴远远望去,塔阁子到王坝沟,长约5公里的水面,舟辑云集,泊在三江。小镇的外来移民,修建了“五宫四庙一阁一庵”等古建筑,“向阳门”已成为三汇古建筑标志。多元文化的交汇,使三汇产生了独特的文化氛围。2008年6月,三汇镇被国家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称号。

焚香秉烛祈安然

据“渠江号子”传承人邵成礼介绍:渠江有舟楫之利,始于东汉建武十八年,距今有近两千年历史。渠江中常见船只有高架子,黄豆壳,舵笼子,滚筒子,沙泥鳅,大舢板,敞口船等。最大船只为舵笼子,载重吨位为200吨,只有涨大水时才开行舵笼子,一般船只为数十吨。

过去,每年农历六月初六,往来于三汇、合川、广安、重庆等地的船员们在“王爷庙”焚香秉烛祭祀“水菩萨”(镇江王爷即李冰父子)。先祭“王爷桩”,杀雄鸡1只,将鸡血、鸡毛粘于船头木桩,前驾长磕头作揖,口念“吉日时辰,天地开张;一帆风顺,利达三江”。然后撒盐、茶、五谷,祈“保载原归、安然无事、大吉大昌”。老板发“吉单”,驾长领接开船,不能回头。启航酒席上,喊号驾长(称“开口”)吃鸡头,推桡吃鸡翅,捡纤吃鸡脚,拖纤吃鸡肠。启程和终点全“牙祭”,中途住站码头半“牙祭”。若老板克扣,船工不提棚、不解缆。行船中,驾长以喊号子协调拉纤或推桡缓急,或愉悦心情、激荡士气。驾船还有些禁忌。比如:不说“陈”(沉)、“翻”、“倒”,只说“烟”和“倾”;称“筷子”为“划签”,称“伞”为“散”;东西掉到河里说掉到“灰”里;忌说“早点回来”。上船不能直跨“王爷桩”,谁跨谁受罚。如发现老鼠上坡或掉到河里,认为是不祥之兆,不开船或停船靠岸歇息。行船中忌杀鸡。随着水运的发达,改为每次船队远航时焚香祈祷。

齐心协力把船拉

邵老口述道:“三汇因水而兴旺,因水而居全川四大古镇榜首。因三汇人与舟船的密切关系,为祈安然无事,在农历六月初六日,仿照祭‘水菩祭仪式,在大街上或河坝进行“拉纤”表演。此俗,兴于明,盛于清朝中叶,有400多年历史。”

每当春夏交替之际,三汇水木匠(造船的工匠)们仿照木船的制作工序,用上等柏木制造出地道木船。涂好桐油后,底板钉上铁板,经过一番装饰,竖桅扬帆,纤绳系于五码等(系纤绳的木桩)。“纤夫”赤裸上身,脚穿草鞋,肩挞扯扯(一种拉船的工具)。船上张挂彩旗,常以林则徐虎门硝烟,郑成功守护台湾,王万邦(渠县人,清代护台名将)忠心报国等英雄人物作艺术造型。“号子手”则依据以往航行中船只所遇的不同滩区,不同水路,喊出各种不同曲牌的“渠江号子”。过急流险滩时,喊的号子雄壮、深厚、高亢、短促、奋力,如:

(领)喔且左哟,(众)咳嗨!

(领)喔且左哟,(众)咳嗨!

(领)合拉一根纤,(众)咳嗨!

(领)同吃一锅饭,(众)咳嗨!

(领)号子是节拍,(众)咳嗨!

(领)脚步是鼓点,(众)咳嗨!

(领)步调一致过险滩,(众)咳嗨!

(领)使劲拉船莫偷懒,(众)咳嗨!

也有歌颂社会主义的新唱词,如《共产党把船工当人看》。

表演拉旱船的场景颇为壮观,阵营十分强大,有时多到百人以上,很有气势。当然,船大人多,船小人少,因船而异。拉旱船表达了渠江船工们与水相生,与水相居,与水相博的乐观情怀;拉纤时,纤夫们齐心协力、不畏艰险、顽强拼博的团队精神。

拉旱船之夜,则由道师驾船于渠江中心祭祀“水菩萨”。在红烛高照,笙箫管笛,罄钹锣鼓声中,每隔二三分钟,点放彩纸扎成的河灯一盏,内燃蜡烛,顺江漂流后,数十盏河灯缓行于江心,宛如彩龙过江,煞是壮观,给渠江夜色增添一番绝妙景色。

猜你喜欢

拉纤渠江号子
呐喊中的精神力量——东台弶港渔民号子
兄弟拉纤
唱起号子走汉江
怀念维嘉李老
渠江边
脱贫攻坚的渠江画廊
基于RMP分析的渠江源茶文化旅游开发研究
搬运号子(龙骨坡抬工号子)
川江号子(重庆)
廖静仁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