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付小费这件事,每次出手都可能是试错

2018-05-14毛利

博客天下 2018年5期
关键词:小费马尔代夫体面

毛利

近年来每次出国,我都对小费这件事感到茫然:到底给多少才算对呢?

毕竟从小接受的教育是学习雷锋好榜样,从来不知道,原来服务是要收费的。每年3月5日,我们都要奋力在街上做点好人好事,比如在办公大楼扫地、去马路上捡垃圾……如果逮到一个老奶奶过马路,那真是高兴疯了,一件只在小学生作文选上看过的好事,居然出现在眼前。

我记得当时还非常流行去五保户家打扫卫生,身体健硕的老人摇着头看一群小学生忙来忙去,每个人都在寻找一些可以服务的项目。

在这种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人,对服务二字大抵没有什么认识。

我第一次出国是跟爸妈去新马泰,导游强调好几遍,要给小费,但是不要多给,1美元足够了。那大概是中国人对小费的第一堂课,意思意思得了,达到最低标准即可。

十几年前出国旅行是件特别抠的事,有种捂着钱包就怕多花一分钱的架势——论勤劳朴素谁强得过中国人。有一次看新闻说有人去马尔代夫度假,结果因为在酒店狂吃泡面,引发服务生不满。当时我还特地搜索了一下,马尔代夫的海鲜到底有多贵。

旅行的初级阶段,大家都琢磨着没必要在看不见的地方花钱,还是多攒钱买点实在的,这样回去别人问起来,可以不经意说一句,×国买的。

后来,我认识了一个给小费很生猛的男生。他说,在国外,特别是东南亚,多给小费会有异常惊喜。他在印度酒店,打电话要两瓶水,服务生很高兴地送来了十几瓶。一种皆大欢喜的圆满。

在美国,我才意识到小费到底有多残忍。打出租车,眼看20分钟的路,车费30美元,已经相当不愉快了,再一看小费需要加20%,还有尚未计算的税。

一开始住酒店,别人说付5美元小费差不多了,我总觉得不太对劲:5美元换成人民币要30多元,但在拉斯维加斯不过是一瓶矿泉水的钱。后来在旧金山,我放了一张10美元纸币在床头,第二天就收到感谢的纸条。

给小费这件事,并没有人好好教过我们。该怎么给才体面,怎么给才正确,只能自己摸索着来,每一步都可能是试错。可到底怎么是对的呢?

忽然顿悟:啊,这下是放对了吧?

但紧接着有朋友说,酒店的小费跟餐馆差不多,按照15%~20%给,如果给低了,意味着在抱怨服务不够好。

于是我在脑海中默默算了一下,房费200美元的酒店,应该给40块钱小费才对。

什么?!这未免太贵了吧。

小費这件事,的确是美国人发明的。欧洲贵族本来家里都有世袭仆人,美国富豪去人家里,大大咧咧给了钱,才有了小费这一说。

日本导演北野武就谈过给小费的规矩。他跟师傅去一家寿司店吃饭,饭钱是1万日元,小费要给3万日元。而且,小费必定是出门后由徒弟去给,免得让人说出当面感谢的话。他有次在停车场当面给人小费,就有人教育说,这样不行,堂而皇之给,这么多人看到,对方总是会觉得不好意思。

所以,需要偷偷给才行。

朋友教过我一个方法,去非洲的时候,她会把钱折成小小一张,趁握手的机会塞给对方。乍听到这种方法,我吃了一惊:太照顾别人的感受了。

既然有想方设法给小费的人,自然就有想方设法逃小费的人。

另一个朋友在美国旅行,订了一晚酒店,从进去停车到在房间叫餐、第二天打扫,她发现一举一动都要给小费,一个10块接着又一个10块。第二天她索性换了家汽车旅馆,倒也不是多么心疼钱,而是避免一次次心理负累。

索性去一个简简单单的地方吧。

这算得上是一种小小的社交恐惧了。因为给小费这件事,并没有人好好教过我们,该怎么给才体面,怎么给才正确,只能自己摸索着来,每一步都可能是试错。可到底怎么是对的呢?

我们这种习惯了不用付小费的人,无论如何,都是个生手吧。最后只能在众说纷纭中,默默放上心理价位。

猜你喜欢

小费马尔代夫体面
小费
Roman Klis设计公司总部——设计中的马尔代夫
离婚时,请体面一点
体面过冬
“小费”也有大学问
海天一色 马尔代夫桨板体验
付小费这件事,每次出手都可能是试错
马尔代夫——芙滑势岛
小费
张强:“求包养”何来体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