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8·两会见证

2018-05-14贾旺

博客天下 2018年5期
关键词:长队人民大会堂全国人大

贾旺

3月5日,人民大会堂前,成都电视台的记者戴着熊猫形状的帽子

每年两会都是媒体记者最拼的时刻。

在“见报又见人、见字又听音”的全媒体时代,一支笔和一个采访本,已不能满足人们多方位的信息需求。

今年两会上,不少女记者的行李中都多了一双高跟鞋。“形象很重要。”有记者如此表示。

穿梭在会场之间,女记者们不仅能略施粉黛,借着人形梯在镜头前播报会议进程,也能不顾形象地趴在地板上研读会议内容。

在需要紧急发稿的时刻,她们盘腿一坐,在地板上就着一个笔记本电脑快速成稿。疲惫袭来时,她们就近找一堵墙倚靠着,沉沉睡去。

为了更全面、更精准、更真实、更有效地捕捉每一个重要时刻或有趣花絮,记者们的装备也在不断升级。

“防手抖”的稳定器:说说话、眨眨眼就能拍照的智能眼镜:360度多视角记录的全景相机:如同“钢铁侠”一般的直播设备……都让媒体的报道速度和质量,有了显著提高。

对于记者刘少华来说,印象深刻的两会记忆,是第一次在“部长通道”进行提问。他只用了21秒的时间,一口气说出自家媒体矩阵中所有的媒体名字,再把准备的问题严谨地表述清楚,发挥得比自己想象的要好。

他的这段采访视频被人民日报旗下的自媒体平台转发后,收获了“10万+”的点击量。看着网友们纷纷留言,评论他的衣着和提问方式,他感慨说:“这又是一个没白早起的日子。”

为见证中国政治进程的每一个细節,众多中外记者都要在6点左右就要起床。在春寒料峭的北京清晨,记者们一大早就在人民大会堂前排起长队,只为开场后能占到更好的采访位置。

除此之外,为了采集到更好的素材,他们还要在人民大会堂、代表团驻地、办公室之间来回奔波忙碌,有时甚至采访到深夜。

参与两会报道,在每一个记者眼里,都是颇具仪式感的体验。站在远处,徜徉其中,都是不同的两会印象。

“一花一叶一世界,众生都有干面相。”人民日报海外版记者卢泽华说,“两会无疑给记者提供了这样一个珍贵的时机,我们也要将这种珍贵传递给读者,方不负新时代媒体人的使命。”

3月6日,“两会”现场,为争取提问机会,记者们高高举起了手

3月4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新闻发布会上,南都记者程姝雯获得了第一个提问机会。今年已是她连续第8年跑全国“两会”

3月19日,中国人民银行新任行长易钢接受媒体记者采访

在春寒料峭的3月北京,记者们一大早就在人民大会堂前排起长队

3月5日,“两会”上的外媒记者

3月5日,女记者在人民大会堂外的广场上进行报道。上午9点,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开幕

猜你喜欢

长队人民大会堂全国人大
一份从田间地头到人民大会堂的报告
俞敏洪在人民大会堂讲话
抢加油
敬老院
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3月5日开幕
节假立法权应收归全国人大
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京闭幕
目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