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物理课堂的“合作社”

2018-05-14张道伟

读与写·下旬刊 2017年12期
关键词:合作社合作学习高中物理

张道伟

摘要:在高中物理教学上,传统教学模式采用灌输式、封闭式的教学,过分注重教学结果,难以满足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对此,教师应加强物理教学中的合作学习,把握开展合作学习的时机,以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高中物理;课堂教学;合作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7)12-0194-01

新课改中,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应用于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不仅仅是因为合作学习方式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与人共事的能力,我们更为看重的是合作学习能够提高与改善每一个学生的认知。在合作探究过程中,要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目的,不能追求表面上的"热闹"。

1.情境创设,引入“合作学习”

提问是一种最直接的课堂互动活动,设计提问要根据多方面的情况综合考虑、灵活运用。不仅要选准问题的突破口,还要面向全体学生,针对不同知识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难度的问题,达到与全体学生的交流与合作。

提出的问题力求简明扼要、恰如其分,要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如《牛顿第二定律》一课的引入,提出问题:刚骑上自行车,为什么要使劲蹬几下?跑步时,重量越大的同学为什么越难停下来?上述两个问题都贴近同学们的生活,并且在这两个问题中包含着一个共同的物理规律――加速度的影响因素问题。问题的提出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透过现象合作探讨。

设问的情境要有总体设计,注意逻辑顺序,不可信手拈来。如在《电源和电流》一课的教学中,可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①水流是怎样形成的?电流是怎样形成的?②怎样在电路中保持持续的电流?③电流的强弱如何计算?这三个问题逐层深入、紧扣重点,目标直指电流成因的探究过程,自然引发了师生间的合作与交流。通过演示、讨论和归纳,学生容易对本节内容形成比较清晰的理解。

2.交流讨论,引导“合作学习”

课堂教学中的合作,更多的应该是同学之间的分工协作、研究交流。新课程将一些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索性实验,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实验情境,提供了充足的感性体验。实际教学中考虑到课堂时间的局限性,小组合作是个不错的选择,它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也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合作的优势。

如《电阻定律》一节中,学生根据猜想影响电阻大小因素拟定了四组实验,以小组为单位分别验证电阻大小与导体长度、横截面积、材料、温度的关系,每组成员重点落实其中的两项任务,最后各小组交流讨论:电阻大小与导体的长度成正比,与横截面积成反比,不同材料的导电性能不同,金属导体电阻的大小还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进而归纳出电阻定律的表达式,并明确了电阻率是受温度影响的一种物理属性。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增强了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设想能力,建立了猜想与实证相联系的思维能力,真正发挥了合作学习的功效。

3.多元互动,深入“合作学习”

在合作探究中,遵循多元互动原则,能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这里的互动,包括生生、师生互动,不仅要使学生动起来,教师也要融入学生群体探究中去,和学生一起平等参与和互动。

抓准合作探究的时机。高中物理教学一般分为基础理论课和实验课,相对来说,实验课较适用于小组合作教学,如,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要进行打点、测量、记录、计算等多个步骤,一个学生做起来可能会手忙脚乱,若进行分组,相互分工、互相讨论,完成的效果往往会好一些。当然,在基础理论课上也可以进行合作探究,但必须选取适当的合作学习内容,太过容易或太过复杂都会给学生合作探究带来难度,从而影响学习效果。此外,为了更好地实施小组合作探究,在课前还应当按学习小组给学生布置课堂合作学习的有关思考内容,这样在课堂上小组学习的深度和广度都会有所提升。

关注课堂的实效性。教学中我们常可以看到,课堂上"热热闹闹",但是教学的目标并没有很好地完成。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学目标的设置不合适、"求全"造成的。探究教学一定要注意目标的达成度,不能求大、求全。对于实验探究课,应以"生生"合作为主,合理注入"师生"合作,充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协作能力和发现、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

4.合理评价,提升“合作学习”

评价是合作探究教学法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是合作探究得以有效实施的强有力的保证。合作探究的评价应当淡化传统教学评价中过分强调甄别和选择功能,倡导"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的理念,评价结果要结合个人与小组集体的具体操作水平。此外,评价方法应多样化,并提倡素质教育背景下的良好的学习模式。但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物理教学中的小组合作探究仍存在许多问题,我们应认真对待,积极探索,把握小组合作探究的最佳时机,增强其实效性,不被课堂上的表面"热闹"所蒙蔽,这是每位高中物理教师不得不面对且必须解决的问题。

总之,合作学习是课程改革提倡的一种教学方法,利用师生间、学生间的交流合作,改善学生的学习态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增强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新课程理念下的物理合作教学,不只是在课堂上多一些学生间、师生间的讨论和对话,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使他们懂得如何尊重别人,耐心听取别人的意見,如何在分享成果当中既能肯定他人,又能表现自己,从而培养一种公平友好的竞争精神,以适应新时代的新挑战。

参考文献:

[1]何逢华.高中物理合作学习模式构建与实施[J].西部素质教育,2016,2(2):142-142.

[2]黄晓辉.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物理合作学习[J].科技资讯,2017,15(18):195-196.

猜你喜欢

合作社合作学习高中物理
学好高中物理必须做好的四件事
高中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物理实验
蔬菜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实践与启示
完善专业合作社社会化服务,促进家庭农场发展
烟农专业合作社用工管理探析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推进合作学习激活中职英语教学研究
合作学习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