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众音乐文化背景下湖南钢琴艺术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2018-05-11段姗湖南女子学院湖南长沙410004

丝路艺术 2018年2期
关键词:听众湖南大众

段姗(湖南女子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4)

随着湖南娱乐产业的迅猛发展,音乐选秀、大型合唱演出、社区广场表演、网络音乐等表演形式多姿多彩,大众音乐文化开始呈现繁荣之势。而湖南钢琴艺术在当前音乐生活中却处于一种较冷门的状态,其过于专业化,大众对它的认知不足,因此受众群体较小,存在现状不容乐观。在大众音乐文化繁荣的背景之下,湖南钢琴艺术所面临的形势是机遇与挑战并存,湖南钢琴艺术应当顺应新的形势,谋求变通,实现长期稳定的发展。

一、湖南钢琴艺术发展面临的挑战

1、大众音乐风靡,冲击湖南钢琴艺术

湖南娱乐产业繁荣,各种音乐类节目层出不穷,但都以大众音乐为主,因此大众音乐文化蓬勃发展。在大众音乐繁荣的大环境下,受古典音乐影响的湖南钢琴音乐却略显萧条。现在,湖南电视台、广播电台、媒体网站举办的音乐类节目基本以大众音乐为主,钢琴音乐极为稀少;钢琴音乐的相关讲座、音乐会、大师班等也仅在专业圈中举办,圈外人士参与甚少;钢琴音乐会的门票也没有那么紧俏了,而且很多钢琴大师的音乐会门票价位远没有流行音乐歌手的高。如,2018年长沙音乐厅现预办的几场钢琴音乐会票价最低仅二十元,而最高也不到六百元,而湖南今年预办的大众音乐歌手演唱会门票票价最高将近两千元。在唱片行业中,大众音乐唱片远多于钢琴音乐,专营古典音乐的唱片店也越来越少,因此钢琴音乐的碟片也越来越少。湖南大众音乐的繁荣发展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古典音乐,同时也冲击了湖南钢琴艺术。

2、演出形式固化,发展速度受限

现在湖南演出市场的形式越来越丰富,如音乐选秀、综艺演出、音乐会、音乐剧、大型合唱演出、社区广场表演、网络音乐、音乐类比赛等。它们相互碰撞、相互交融,打破了以往固有的演出常规,给予观众极大地视觉和听觉冲击,能够迅速吸引大量观众的视线。相比之下,钢琴艺术的发展模式则较严肃刻板,演出形式较为固化,很难适应艺术发展的大趋势。现在湖南钢琴艺术的表演形式仍以现场音乐会为主,这种表演形式就像一杯甘甜的美酒,它要求听众具备一定的音乐素养,能够静下心来感受钢琴的音色,体会作品的情感内涵,慢慢品味音乐的魅力,融入音乐之中。但是这种严肃的表演形式却不具备炫丽的视觉冲击,也没有奇特的音响震撼,无法迅速抓住大众的视觉和听觉,这也极大地限制了钢琴艺术的传播与发展。

3、曲高和寡,不符合大众审美

湖南娱乐业繁荣,大众音乐文化也随之蓬勃发展。大众音乐主要迎合大众口味,追求通俗、自由、冲击、震撼,在表现音乐之外,喜欢挖掘其它艺术手法和元素进行填充,给予观众听觉视觉的冲击。作品以描写现代社会环境及生活环境的状况为主,倾向于表达个人情感、经历,因此很容易引起人们感情上的共鸣,赢得广大听众。

而钢琴艺术这时却让人们感到曲高和寡,不符合大众审美。从起源上看,钢琴艺术受精英文化影响,起源于西方皇室音乐,追求音乐的严肃、高雅、庄重,体现的是西方的文化和审美,其本身就与湖南听众的审美有一定距离感。从创作角度来看,钢琴音乐在曲式结构、调式或和声方面都有严格要求,它讲究音乐的逻辑性、动机的统一性以及音乐发展的连贯合理性等,要求音乐语言、表现方法及发展技巧上的创新与完美,形态上更具复杂性、技术性,在创作时每一个细节都会经过严密的思考。如,贝多芬的钢琴作品《“热情”奏鸣曲》,其音乐形象的多样变化与曲式结构和谐统一,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在创作中,其结构内部的扩展、和声语汇的创新、调性布局的复杂化和主题发展手法的不断丰富等,使戏剧矛盾加剧,音乐极富有动力性,使作品达到了思想性和技术性的高度统一。这些钢琴作品都要求听众不仅对音乐有敏锐的感受力,还需要积累充分的审美经验,因此,这也使得大多数湖南听众感觉钢琴音乐曲高和寡,很难听懂。从情感内涵上分析,钢琴音乐通常饱含高度的道德思想、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哲学精神,体现一定的民族意志和时代精神,如,肖邦的钢琴作品《g小调叙事曲》,该曲渗透了对华沙起义失败这一悲壮事件切肤的情感体验,具有极强的英雄气质、悲愤之情和悲剧性冲突。湖南民歌改编的钢琴作品《浏阳河》,描绘了随着时代的变迁,浏阳河的人民不断开拓,凭着坚定不移的意志和战天斗地的英雄气概,开创了又一片崭新的天地,表达着湖南人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因此,钢琴艺术的欣赏者需要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才能够理解作品的情感内涵。

二、湖南钢琴艺术发展面临的机遇

1、吸取大众音乐精华,拓宽湖南钢琴艺术的创作道路

钢琴音乐作为西方的精英音乐文化,保持着古典、高雅和严肃的风格,表现手法更具程式化,注重音色的美感、和声的丰富、曲式的合理、逻辑的缜密,体现的是西方音乐的创作思维方式、文化内涵和审美意识。大众音乐的创作思维方式与精英化的钢琴音乐文化形成了鲜明对比,却为湖南钢琴音乐拓宽了创作道路。湖南钢琴音乐可以吸取大众音乐的精华,借鉴其创作思维方式,从音乐形式上增添一些趣味、时尚、自由、随性等元素,音乐内容上更贴近生活,体现湖南民族本土特色,将湖南钢琴艺术与大众音乐文化融合创新,创作出具有湖南民族特色又符合大众审美趣味的湖南钢琴文化。如,储望华的钢琴作品《浏阳河》就将湖南本土音乐素材与西方作曲技法有机融合,形象地描绘浏阳河的自然风光以及湖南劳动人民的精神面貌。在2017年湖南卫视春节联欢晚会上,郎朗与李玟合作的《18+Happy》中,丰富的音响色彩,光彩夺目的舞台设计,融入时尚、随性、娱乐等元素,并结合西方的钢琴作曲、演奏技巧,营造出青春活力、开心快乐、热情洋溢的气氛,该曲与听众产生强烈共鸣,引起全场欢呼。在湖南卫视台主办的《我是歌手》节目中,郎朗与李克勤合作的歌曲《我不会唱歌》,作品巧妙的将大众音乐与古典经典音乐嫁接起来,既赢得大批古典音乐爱好者,也赢得众多大众音乐听众。

这些作品有的运用大众音乐思维方式,有的借鉴大众音乐的表现手法、手段,有的将大众音乐的线性结构同西方钢琴音乐的块状结构有机地结合起来,有的将大众音乐的时尚、趣味、自由与钢琴音乐的高雅、经典结合起来,有的直接将古典钢琴音乐与大众音乐巧妙的嫁接起来,可以说湖南大众音乐的兴起拓宽了湖南钢琴音乐的创作思路,丰富了湖南钢琴音乐的创作手法和技巧,创作出具有湖南民族特色又符合大众审美趣味的湖南钢琴文化。

2、有机结合大众音乐,推动湖南钢琴艺术的大众化

一直以来,大众音乐文化与精英音乐文化处于一种对峙状态。精英音乐文化是音乐文化中的先锋、灵魂和瑰宝,是“经典”和“正统”的解释者和传播者,是最能展现音乐创造力的音乐文化。钢琴音乐文化深受精英文化的影响,一直保持着古典、高雅、严肃的风格。因此,钢琴音乐被认为是“阳春白雪”,很难进入中国大众的审美领域。同时,钢琴作为西方乐器,更多体现的是西方人的音乐思维、审美理念、文化内涵,与中国人的音乐思维、审美理念及文化内涵有着显著差异。因此,钢琴音乐很长一段时间都得不到大众喜好,也很难赢得更大的市场。而大众音乐文化反映的是大多数人的音乐审美心理和音乐审美取向,具有最为广泛的群众性的音乐文化。它以市场为导向,以迎合大众趣味作为音乐创作、音乐生产的风向标,一切以大众的接受程度为出发点,以音乐文化时尚为内容,其创意、题材、艺术、作品在取得社会效益的同时,必须转化为经济效益。大众音乐文化是伴随着日渐繁荣的商业文化环境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消费音乐文化。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发展,文化的趋同已成为一种必然。在大众音乐文化极为发达的湖南,大众音乐文化正成为人们生活中相当重要的一种生活和娱乐方式。如果湖南钢琴音乐继续坚守古典、高雅、严肃的风格,体现西方人的音乐思维、审美理念及文化内涵,必定与大众审美趣味相去甚远。因此,湖南钢琴艺术要繁荣发展,深入湖南听众心中,赢得更大的市场,就应当与大众音乐结合起来,保留湖南民族特色,结合时尚、趣味、自由等元素,运用大众音乐的思维方式、表现手法、审美理念及大众音乐的题材,创作更多具有大众音乐特性与湖南民族特性的钢琴作品。如,《八幅水彩画的回忆》的组曲中就借用湖南山歌、民歌的曲调结合西方作曲技法,描绘了湖南民族的生活和美景,因此也获得广大湖南听众的喜爱。在湖南卫视台主办的真人秀节目《我是歌手》中,郎朗与李克勤合作的歌曲《我不会唱歌》,将李斯特的《帕格尼尼大练习曲》的第三首、第六首和流行歌曲融合在一起,结合了时尚、趣味、古典等元素,既迎合大众的审美需求,赢得众多听众,又推广了经典的古典音乐作品。

湖南大众音乐的繁荣发展推动了钢琴音乐的大众化,使得钢琴音乐不再孤傲的高高在上,既能体现湖南民族的艺术特质、文化内和民族精神,又能结合时尚、趣味、自由等元素,体现湖南大众的音乐审美情趣,成为湖南大众音乐生活的一个重要部分,也为钢琴音乐赢得更广大的市场。

3、融入群众生活,促进湖南钢琴艺术的推广

在大众音乐文化极为发达的湖南,如果钢琴音乐还是固守精英音乐文化严肃、古典、高雅的风格,与当代大众音乐划清界限,那必然会与湖南听众越来越疏远。因此一些创作者开始对湖南钢琴音乐进行创新,将湖南钢琴音乐与大众音乐有机结合起来,合理运用大众音乐文化新颖性和多样性的艺术表现形式,吸取大众音乐文化中的精华,同时也去其槽粕,摒弃“媚俗”、“庸俗”的内容与形式,使湖南钢琴文化既具有湖南民族特色又符合大众审美趣味。

湖南钢琴艺术与大众音乐文化的这种融合与创新促进了湖南钢琴艺术的推广。首先,它保留了湖南民族特色,迎合湖南听众审美品位。湖南的民间音乐资源极为丰富,具有独特的民族韵味,湖南钢琴艺术植根于湖南民族性元素,形成具有湖南独特艺术特征和美学价值的钢琴文化。这一创新迎合了湖南听众的审美品位,使很多热爱湖南民族艺术的听众能够在钢琴音乐中找到共鸣,并热爱上湖南钢琴音乐。其次,它保持了钢琴艺术的高雅性,得到音乐专业人士的认可。钢琴音乐作为精英音乐文化,发挥着价值范导的功能,是音乐文化发展的根基,更是大众音乐文化发展的根基。因此,湖南钢琴音乐与大众音乐的融合,并不是一味以市场为向导,追求商业利益,它仅是借鉴大众音乐的某些表现形式或手段来推广钢琴音乐,仍然会保留钢琴音乐的高雅性和专业性,注重音乐的严谨性和精致度,保证钢琴音乐的内涵和深度。因此,他仍然会符合音乐专业人士的审美要求,得到专业人士的喜爱。最后,它吸收了大众音乐的精华,赢得广大群众的喜爱。湖南钢琴艺术吸取了大众音乐文化中的精华,加强钢琴艺术的通俗性、趣味性、时尚性、自由性,音乐形式更加丰富多彩,内容更贴近生活,这使得湖南钢琴音乐更加符合大众的审美习惯,使得曾被认为是“阳春白雪”、“小众音乐”的钢琴音乐回到大众身边,使更多听众热爱上湖南钢琴音乐,也使湖南钢琴音乐得到有效推广。

综上所述,在大众音乐蓬勃发展的大环境中,湖南钢琴艺术不仅遭遇到严峻的挑战,同时也迎来了更大的发展机遇,为更好地促进湖南钢琴艺术的发展,本文对其面临的机遇以及挑战进行了具体的分析。

猜你喜欢

听众湖南大众
Indoor orchids take the spotlight
上汽大众ID.3
一汽-大众ID.6CROZZ
上汽大众
大众ID.4
让听众“秒睡”的有声书
三线建设在湖南
湖南是我家
好太太都是好听众
老年听众需要电台长篇连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