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乘客体验的地铁公共艺术研究

2018-05-11任珊珊湖北美术学院湖北武汉430060

丝路艺术 2018年2期
关键词:乘客公众空间

任珊珊(湖北美术学院,湖北 武汉 430060)

城市的多维度空间——地下新城

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使得人们得到很多的便利,地铁线的开通正是城市交通在新的科技大环境下迅速发展的最好体现。如今很多大型城市网罗密布的交通轨道线路,已经搭建起了庞大的全新空间体系,在这个时空维度丝毫不逊于地面的全新空间中,穿梭奔波的人群,构成了一个庞大的地下社区。但这个社区是流动的,多变的,不能够单纯等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城市,因此对其空间特性的研究应具有独立性。在我国,一些目前地铁线路建设比较完善的城市如北京、上海等,已经充分利用这一新兴城市空间,将其打造成购物娱乐于一体的全新城市群落,在这些城市公众已经习惯于穿梭于地下空间中。在我国资源极度紧张的背景下,未来城市发展的趋势就是让地下空间承担更为重要的交通运输、商业贸易等众多重要城市功能,特别是将来依靠地铁线路设计连成网片的地向空间,将俨然成为城市的二度空间,占据城市建设的越来越重要的位置。

便利的地下交通轨道线建设带来了城市居民物质上极大的满足和享受,然而,万事有利有弊:首先,速度、物欲的交织让城市变得越来越相似,走在一个繁华闹市,总会让人突然有一种忘了自己现在身处何方的无力感,更何况是空洞压抑的地下。另外,地下空间本身没有文化底蕴,没有坐标性建筑物,对人文精神的忽视,让现代化的城市居民越来越缺乏交流,从而导致了归属感的缺失。

因此,公共艺术的介入变得尤为重要。地铁公共艺术设计的基本诉求就是致力于将新开发的城市交通轨道线打造成城市的名片,让每一位身处其中的乘客产生共鸣。新城市地铁交通轨道线的建设不仅要改善城市快速发展而形成的交通拥堵问题,更要通过对视觉元素和艺术语言的规划打造代表城市文化特性的公共地铁艺术。成功的地铁公共艺术空间应该为冰冷的科技产物附以灵魂,不仅为乘客打造舒适的空间,更是通过艺术性创造来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体现城市的人文关怀和核心特性。让匆匆行走在城市间的人想要恋上这座城,首先从地铁公共空间艺术开始启程……

地铁内部空间中的公众心理及行为

地铁内部空间未来的主要参与者就是乘客,研究其在地铁空间中的心理及行为才能在艺术装饰中真正做到以人为本。根据实地调研发现,乘坐地铁的通勤乘客以18-45岁这个区间的人居多,在周末和非工作时间儿童和老年人的数量会明显增加。工作日的乘车高峰主要出现在上班时间,以武汉地铁为例,高峰期集中在早上7-9点,中午12-13点,以及晚上5-7点,这几个时间段人群性质比较统一,基本是上班组和学生,而其他时间段相应人群特征比较多样,出行目的也呈现多样化。乘坐地铁的原因超过半数的受访乘客选择了节省时间,日常需要。因此可以看出地铁已经成为了市民生活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而乘客的行为及心理的变化,明显随着其所在的位置而有所不同。进出口通道,人流密集,流动性块,乘客很少驻足,人群流动轴线非常明确,大幅的广告或壁画在这一区域比较能被注意,最被关注的是导视系统。另外因为进入了一个相对密闭的地下空间,很多人会产生低落、焦躁等负面情绪。进入候车区人员流动相对缓慢,有短时间的停留,对开阔空间的需求增强。乘客会开始关注周围环境,视频节目、海报信息常称为他们的关注点。在乘车过程中,大多乘客大多选择玩手机、睡觉、发呆等个人行为,因为过密集的人群,反而让每个人的自我保护感增强。

因此对地铁公共空间的艺术营造应该主要依据对空间中不同区域的公众特征进行分析解读,强化空间功能特性,缓解人群负面情绪,同时不影响地铁空间最根本的人群疏通的作用。

基于用户体验的地铁公共艺术建设

地铁的公共艺术建设最高追求绝对不是单纯的美感,重点应该是在地铁空间中通过视觉元素的融入使原来单调的区域更加符合参与其中的人群的心理诉求,用美的形式向公众展示特有区域的文化底蕴,并使人们的心情更加愉悦。地铁站点都深藏于地下,所以进入的公众往往会由于方向缺失、空间狭小、视野受限等原因产生紧张、不安的心理,因此如何满足使用者对空间精神上的追求,帮助其建立精神归属、宣传该地区特有的文化元素应该成为地铁站点艺术策划的初衷和立足点。

1、建立地域文化特征体系,增强可辨识度

一个城市的独有地域文化在深层次上主要表现在其精神文化,与物质文化不同的是其并不是可以直接感知的,因此地铁公共艺术设施作为一种文化载体,它的“易辨识性”可以使其观众在一定程度上了解城市的人文生态系统。在地铁公共艺术的设计过程中对本土文化的挖掘应该成为核心任务,现代的城市建设越来越趋于相似,如果没有独特的文化底蕴支撑,只会慢慢丧失了城市的本土人文情怀。在地下环境中如果没有人文元素的融入,就无法体现城市的软实力,更不能让行走其中的乘客有较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地铁的艺术定位不应单纯简单的展现城市的文化符号,而是应该用更多样的形式挖掘、建构、提升所在区域的文化体系,并将其用一种公众大都可以理解的形式展现出来。

2、融入“地标”艺术元素,明确时间及空间的维度

一个人在陌生的环境下容易迷失方向,这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对该空间的时空维度的把握。根据凯文 林奇的研究,人们在城市中能够准确定位方向的最重要原因就是“地标”性建筑物,比如,在北京的核心天安门城楼附近,政府严禁建设高层建筑,这就保护了故宫的建筑群落,让置身附近的公众能够迅速建立起对城市的联想和定位,另外独有的“地标”群落也可以帮助行走其中的公众明确方向,提升归属感及安全感。但是在地下空间中,这种时间、空间的概念就会变得很模糊,没有自然环境的陪衬,冰冷的混凝土、钢铁会给人一种眩晕的感觉,这就是缺失了对时空维度的把控造成的人心理上的紧张。缓解这种紧张的最重要手段就是视觉元素,地铁空间中最为缺乏的就是新鲜的空气,自然的景色以及宽广的空间,在这样的环境下公众最需要的也是这些方面,因此,地下艺术空间的建构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缓解乘客在压抑的空间中造成的不适感,建立更为自然、更人性化的空间体验,也只有视觉元素的融入能够达成这一目的。

3、流动的美术馆,地铁公共艺术的美术教育意义

艺术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主要是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从而对公众内起着潜移默化的审美作用。公共艺术空间建设的目的就是传播、引导、发展艺术,扩大艺术对社会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要想艺术对社会产生重大影响,促使文化艺术产业发展,从而提高国家软实力,其首要任务就是对公众进行必要的艺术教育,使之具备一定的知识来理解艺术作品所传达的信息。只有公众与艺术作品之间建立起理解的关系才能进一步参与其中,提高整体的国民素质。然而目前承担着最重要美育功能的学校、博物馆、美术馆影响力是严重不足的,对普通群众特别是受教育程度比较低的人群来说,参与上述组织活动的可能性非常小。地铁艺术空间恰好可以填补这一空白,用更为简单的视觉语言建立公众的基本审美观。艺术教育最好的方式正是让公众感受艺术,经常与艺术发生直接接触,而地铁空间刚好是公众最常接触的公共空间之一,而且在这一空间中因为自然环境,地标建筑的缺失,醒目的艺术装置更容易吸引观众的目光。地铁艺术空间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使尽可能多的人感受艺术、理解艺术和喜爱艺术。虽然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但长远看来对国家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地铁空间在考虑对公众美育的影响中也一定要考虑到,不同于参观美术馆的悠然情绪,地铁空间中的观众大多都是在行动中参与艺术欣赏的,因此艺术元素的设计一定是基于这种观看方式之上的。

未来的城市建设的良性发展建立“山水城市”,“绿水青山”的理念不仅仅存在于自然环境的改造中,对人文环境也同等重要,而公共艺术就将是城市文化的净化者与改良者。这样才能真正的让公众生活在城市当中感受到极大的愉悦感。但要完成这样的目标就要精神、物质文明同时抓起,建设城市人文体系,扩大城市绿化面积,因此地下空间会成为未来城市发展的重点,缓解交通压力,改善环境状况,形式立体化发展的城市模式。这样的新型城市建设中,创新产业必定将成为主导力量,而艺术元素就是为“山水城市”这一美好的理想添彩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北京市规划委员会 北京地铁公共艺术(1965-2012)北京建筑工程出版社 2014

[2]凯文 林奇 《城市意象》方益平等译 华夏出版社 2011

[3]章莉莉 地铁公共艺术的时空观 装饰2011 01

[4]何小青 公共艺术发展路径的向度分析 装饰2011 03

猜你喜欢

乘客公众空间
嫦娥五号带回的“乘客”
公众号3月热榜
空间是什么?
公众号9月热榜
公众号8月热榜
公众号5月热榜
创享空间
汽车顶层上的乘客
最牛乘客
高铁丢票乘客索退款被驳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