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东莞市845例儿童过敏性疾病过敏原构成分析

2018-05-11钟顺平郭锦均陈淼浦何康成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18年5期
关键词:同年龄组尘螨吸入性

钟顺平 李 薇 郭锦均 陈淼浦 何康成

(东莞市第五人民医院 东莞 523900)

过敏性疾病又称变态反应性疾病,它影响着儿童健康生长发育,近年来,随着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变化,儿童过敏性疾病的发病率较高,据报道,我国婴幼儿过敏性疾病的患病率在30%~50%左右[1]。世界卫生组织(WHO)已将过敏性疾病纳入21世纪重点关注和防治的疾病[2],临床常见的过敏性疾病包括支气管哮喘、过敏性咳嗽、过敏性鼻炎、湿疹、急慢性荨麻疹、过敏性紫癜。大量的生活经验和临床实践证明,明确过敏原的构成与分布,并在日常生活中尽量避免与之接触,可有效预防过敏性疾病的发生。近年来,引起儿童过敏性疾病的“过敏原谱”不断增加,分布情况也在不断变化,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956例疑似过敏性疾病儿童的临床资料,分析这些患儿的过敏原构成情况,为儿童过敏性疾病的临床诊治提供可靠的参考资料。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情况

选取2015年1~12月我院收治的956例疑似过敏性疾病儿童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德国MEDIWISS“敏筛”定量过敏原检测系统进行过敏原定量检测,分析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组儿童中过敏原的构成情况。其中,城镇户口544例(来自莞城区、东城区、南城区、万江区),农村户口412例(来自中堂镇、桥头镇、常平镇、大朗镇、黄江镇、谢岗镇等10余个乡镇);男548例,女408例;年龄4个月~13岁,婴儿组(0~1岁)245例,学龄前期组(2~6岁)546例,学龄期组(7~13岁)165例。

1.2 方法

利用德国MEDIWISS“敏筛”定量过敏原检测系统和配套试剂,采用酶联免疫印迹法,定量检测患儿血清中过敏原特异性IgE抗体。工作原理为硝酸纤维素膜表面吸附特异性过敏原,在室温下,将病人血清加入硝酸纤维素膜表面,孵育一定时间,病人血清中IgE抗体与硝酸纤维素膜上的过敏原发生特异性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然后加入生物素标记的抗人IgE抗体,之后加上会与生物素结合的碱性磷酸酶标记的链酶亲和素。最后,加入BCIP/NBT酶作用底物,并在室温下孵育一定时间,而后发生特定的酶显色反应,试剂条上即出现颜色深浅不等的沉淀物(颜色深浅与血清中IgE抗体呈正相关性)。待试剂条干燥后,将试剂条中沉淀物颜色与配套比色卡进行比对,读取定量检测结果。

配套试剂盒过敏原检测项目包括吸入性过敏原:尘螨类(粉尘螨、屋尘螨)、宠物皮毛类(猫、狗皮屑)、霉菌类(交链孢菌属、点青霉、分支孢霉、烟曲霉、黑曲霉等)、草花粉类(矮豚草、艾蒿、葎草、藜草)、树花粉类(桑树、桦树、栎树、榆、柳、柏树、杨树等) 、蟑螂、苋;食入性过敏原:虾蟹贝类(虾、螃蟹、贝)、水果类(芒果、菠萝)、干果坚果类(腰果、花生)、鸡蛋白、牛奶、黄豆、牛肉。

1.3 统计方法

利用SPSS16.0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或者χ2检验进行统计推断,当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分析

2.1 不同性别儿童过敏性疾病构成情况

956例疑似过敏性疾病儿童中,经检测,有845例儿童血清特异性IgE抗体为阳性,阳性率为88.4%;845例确诊患儿中,过敏性疾病主要是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湿疹、过敏性咳嗽、急慢性荨麻疹、过敏性紫癜,对男童和女童患儿的过敏性疾病构成情况进行χ2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不同年龄组患儿特异性过敏原构成情况

分析不同年龄组儿童过敏原构成情况,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进行假设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儿童过敏原构成不全相同,婴儿组主要的过敏原为尘螨、牛奶鸡蛋、宠物皮毛;学龄前期组为尘螨、牛奶鸡蛋、真菌类;学龄组儿童为尘螨、宠物皮毛、真菌类,见表2。

2.3 不同年龄组患儿吸入和食物性过敏原构成情况

比较不同年龄组患儿吸入性和食物性过敏原构成情况,进行列联表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患儿吸入性和食物性过敏原构成情况不全相同,婴儿组患儿主要因食物性过敏原而过敏,学龄前期组合学龄组患儿主要因吸入性过敏原而过敏,见表3。

表1 845例患儿过敏性疾病构成情况

性别过敏性疾病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湿疹过敏性咳嗽急慢性荨麻疹过敏性紫癜其他合计χ2P男107(22.4%)80(16.7%)75(15.7%)63(13.2%)65(13.6%)57(11.9%)31(6.5%)478(100.0%)女71(19.3%)65(17.7%)67(18.3%)59(16.1%)42(11.4%)35(9.5%)28(7.6%)367(100.0%)合计178(21.1%)145(17.2%)142(16.8%)122(14.4%)107(12.7%)92(10.9%)59(7.0%)845(100.0%)4.320.071

表2 不同年龄组儿童过敏原构成情况

组别过敏原种类尘螨牛奶鸡蛋宠物皮毛真菌类虾蟹类草花粉树花粉芒果其他合计P婴儿组61(30.3%)77(38.3%)31(15.4%)11(5.7%)12(5.9%)3(1.7%)1(0.7%)1(0.7%)3(1.4%)200(100.0%)学龄前组235(48.5%)93(19.1%)48(9.9%)61(12.6%)20(4.2%)7(1.5%)4(0.8%)4(0.8%)13(2.7%)485(100.0%)学龄组83(51.9%)12(7.5%)21(13.1%)26(16.3%)5(3.1%)5(3.1%)3(1.9%)3(1.9%)2(1.3%)160(100.0%)合计379(44.9%)186(22.0%)96(11.4%)98(11.6%)37(4.4%)15(1.8%)8(0.9%)8(0.9%)18(2.1%)845(100.0%)0.034

表3 不同年龄组患儿吸入性和食物性过敏原构成情况

组别吸入性过敏原阳性食物性过敏原阳性吸入+食物过敏原阳性合计χ2P婴儿组71(35.5%)89(44.5%)44(20.0%)200(23.7%)学龄前组320(66.0%)70(14.5%)95(19.5%)485(57.4%)学龄组117(73.1%)14(8.8%)29(18.1%)160(18.9%)合计510(60.4%)167(19.8%)168(19.9%)845(100.0%)22.150.015

3 讨论

过敏性疾病是儿童常见的疾病之一,近年来,随着人居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变化,暴露在生活中的过敏原种类增加,儿童过敏性疾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4]。过敏性疾病往往因为缺乏明确的病因,给预防和治疗造成困难,致使病情反复、迁延不愈。因此,明确特异性过敏原的种类,临床上才能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治疗,同时,在生活中尽量避免与之接触,能有效预防过敏性疾病的再次复发。本研究利用德国MEDIWISS“敏筛”定量过敏原检测系统和配套试剂定量检测患儿血清中过敏原特异性IgE抗体,以明确过敏原的种类。

不同的过敏原常会侵袭不同的机体组织,出现不同的症状。本次调查中,956例疑似过敏性疾病的儿童中,特异性过敏原阳性检出率为88.4%,共计845例患儿。吸入性过敏原中,尘螨阳性率最高,占44.9%,与成胜权等[3]的研究结果一致。随着经济飞速发展,城市工业化进程较快,导致了严重的大气污染、空气中细颗粒物增加,为螨虫提供了有效载体[5];另一方面,东莞属于沿海城市,空气温、湿度较高,更加有利于螨虫生长,增加了过敏原暴露风险。

不同年龄组患儿过敏原构成不全相同(P<0.05),婴儿组主要是食物性过敏原过敏,本研究中,婴儿组食物性过敏者占44.5%,因为婴儿期主要进食高蛋白的营养物质,但因消化道功能发育尚未成熟,分泌型IgA水平低,同时肠道通透性增大,使其更易受到食入性过敏原侵扰。随着年龄的增长,胃肠道功能逐渐发育成熟,食物性过敏原的致敏性降低,但因为其自主活动范围扩大,生活中所接触到的吸入性过敏原增加,所以,对吸入性过敏原的暴露风险也随之增加。本研究中,学龄前期组和学龄组患儿吸入性过敏原过敏者所占比例分别为66.0%和73.1%,主要的过敏原为宠物皮毛和真菌类。通过分析可知,对于不同年龄的患儿,侧重于不同的预防方法。婴儿期,家长应特别警惕婴儿对高蛋白食物的致敏性,尽量给予母乳喂养,延迟添加辅食[6];而对于学龄前组和学龄组的儿童,注意个人卫生、预防真菌感染,保持室内通风、防止螨虫滋生,尽量减少与猫狗等宠物的接触,降低暴露风险[7]。

另外,本文发现约20.6%的患儿同时混合食物性和吸入性过敏原阳性,提示可能存在同时对两种过敏原过敏或者交叉过敏[8],两种过敏原致敏过程可能存在“1+1>2”的加成效应,即一种过敏原致敏后,机体处于高敏状态,对蛋白序列相似的物质同样过敏。

4 结论

综上所述,通过检测血清中的过敏原特异性IgE抗体,有助于临床医生明确过敏原,为儿童过敏性疾病的预防、 诊断和治疗提供科学指导,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和意义。

参 考 文 献

1 张安慧,王幼玲,赵洋,等.芜湖市城区学龄前儿童过敏性疾病的现况调查.现代预防医学,2016,43(21):3896~3898.

2 刘红霞,赵德育,张广毓,等.过敏性疾病儿童过敏原检测230例临床分析.江苏医药,2010,36(8):953~954.

3 成胜权,强欢,丁翠玲,等.3085例儿童过敏性疾病吸入性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及临床意义.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2,14(10):751~754.

4 韩晶晶,陈红兵,张雯雯,等.2032例过敏性疾病儿童过敏原分析.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35(3):411~413.

5 赵坤,宋桂华,古华倩,等.郑州市城区儿童哮喘的流行病学调查及发病相关因素分析.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4,16(12):1220~1225.

6 杨珍,陈同辛.儿童不同过敏性疾病的过敏原构成分析.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5,17(9):912~917.

7 戴海玲,苏屿,韩景辉,等.126例儿童过敏性疾病血清总IgE含量及特异性过敏原检测分析.中国实验诊断学,2011,15(3):478~481.

8 卢晓芳.敏筛过敏原检测系统对不同年龄组喘息患儿的过敏原分析.辽宁医学杂志,2013,27(3):136~137.

猜你喜欢

同年龄组尘螨吸入性
面对小小尘螨,我们该怎么办
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继发吸入性肺炎的危险因素
别让吸入性肺炎伤害到您
不同年龄组人群接受结核病防治健康教育途径的分析
跟螨虫在家做伴
小儿面部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的临床特点分析
微刺激方案在卵巢储备功能减退患者不同年龄组中的临床结局分析
如何除螨才有效
舌下免疫治疗尘螨变应性鼻炎的疗效观察
护理干预对 ICU 患者吸入性肺炎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