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临床治疗缺血性肠炎及内镜特点的分析

2018-05-11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18年5期
关键词:结肠镜肠炎结肠炎

张 宏

(湖北江汉油田总医院 潜江 433124 )

缺血性结肠炎(IC)属于结肠血运不足以及受阻,可以引起结肠肠壁微血管缺氧。纤维结肠镜检查则是检查该病的一种常规而且重要的手段之一[1~3]。本研究选取我院2015年7月~2016年9月确诊有50例,由内镜下观察,可见缺血性肠炎的患者有不同的临床特征和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本院2015年7月~2016年9月入选的的50例缺血性肠炎患者均分为研究组、对照组(每组n=25)。研究组25例中男10例、女15例,年龄35~67岁、平均(3.15±0.17)岁,病程14~24d、平均(4.82±0.27)d;对照组25例中男9例、女16例,年龄34~72岁、平均(4.15±0.14)岁,病程16~27d、平均(4.01±1.31)d。研究组和对照组资料对比P>0.05(具可比性)。

1.2 方法

1.2.1治疗方法

缺血性肠炎的患者均有腹痛、腹泻、便血等临床症状,其在纤维结肠镜下均有不同的特点,在入院后第5d患者的结肠镜和病检,根据其分型,范围,病变部位及基础性疾病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其使用原则一般为扩管、抗炎、补液等对症支持治疗,患者均在4周后进行纤维结肠镜检查。

1.2.2观察指标

(1)记录两组患者的内镜结果、临床疗效等相关指标进行比较;(2)记录两组50例缺血性肠炎内镜下病变累及部位。

1.2.3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采用SPSS19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合T方法进行检验,如P<0.05则提示相关数据差异存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本病临床好发部位

两组患者50 例肠镜结果分析,缺血性结肠炎好发于左半结肠,以结肠脾区多见(占 30%),其次为降结肠(20%)、横结肠(22%),少见于升结肠部位,几乎不累及直肠,见表1。

表1 缺血性结肠炎好发部位

好发部位例数占比(%)结肠脾区1530降结肠1020横结肠1122升结肠24降结肠及脾曲24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结肠镜结果比较

治疗前两组经过纤维结肠镜检查后,其统计结果的分析为P>0.05,其具有可比性差异性不显著;而在治疗之后,可以看到两组在通过纤维结肠镜检查后,分析和统计其结果之后为P<0.05,对照组的临床效果明显差于研究组的临床效果,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结肠镜结果比较

组别例数(n)一级二级三级治疗组治疗前250178治疗后251933对照组治疗前250196治疗后251564

2.3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对比后

对照组的临床疗效明显差于治疗组的临床疗效,P>0.05,差异无显著性。将两组的显效率进行比较,可见显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临床疗效患者的比较

组别例数(n)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治疗组25168196对照组25139388

2.4 内镜结果表现

Marston等[1]缺血性结肠炎根据病情的严重性来进行分型,一般分为三型:一过型、坏疽型和狭窄型。内镜中狭窄性肠炎的特点也很明显,常常会有结肠袋消失、狭窄、黏膜出现颗粒样变化并向周围延伸,其中黏膜增厚也是其明显的特征之一。

3 讨论

研究[4]指出缺血性肠炎肠镜下特点为:早期特点,有明显的苍白黏膜、细胞水肿明显、发脆、多发性的点状出血和糜烂、是否有溃疡及出血情况;中度缺血特征,明显的溃疡面,呈直线型以及顺结肠纵向蔓延,偶伴活动性出血。重度镜下情况为,可见黏膜结节呈黑蓝色。当出现结肠袋消失黏膜颗粒样变化时,其镜下特点为慢性缺血表现。通过以上镜下特点的描述与评价,可以明显看到在各个期间不同的特点表现的临床症状[5]。

本研究结果表明,肠系膜下动脉和直肠动脉的双重供血较为丰富,以至于不能累计到其部位的发生,从表3能看出累及到直肠的损伤为零。由此,可以对于溃疡性结肠炎的鉴别诊断提供更多帮助。然而,结肠镜是早期诊断其最重要的检查项目之一,当在患病后的2d内,立即行肠镜检查有助于早期诊断的帮助。当确诊为该病时,应立即给予扩血管药物,抗炎等对症支持治疗。严禁应用缩血管药物和止血药。当出现不可逆转型或存在纵行溃疡和狭窄型,并通过保守治疗无效者,应立即行外科手术治疗。该病病情变化较快是其另外的特征,本研究均为在接受肠镜时未发生并发症的,所以,应该在早期行肠镜检查是其诊断的重要手段。Deana等[6]文献中可以看到,很多年轻女性如果长期服用避孕药其一旦发生缺血性肠炎的后果,是未服用避孕药患者的6倍。本研究中,口服长期避孕药物的有1人,当患者服用此类药物,可以看到患者的血液明显处于高凝状态,且血栓的形成与本病也有关系。

综上所述,IC具有一定内镜下表现和病理学特征,当IC的内镜表现和病理特征有助于临床医师提高对IC的诊治率,因而早期行结肠镜检查对诊断缺血性肠炎非常重要。

参 考 文 献

1 Marston A,Pheils MT,Thomas M L,et al.Ischemic colitis.Gut,1996,7:1.

2 Higgins PD,Davis K J,Laine L.Systematic Review:the Epidemiology of Ischaemic Colitis.Aliment Phar-macol Ther,2004,19:729~738.

3 张泰昌,曹涛,李雅君,等.缺血性肠炎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方法.中华消化内镜杂志,1998,15(5):268.

4 项平,保志军,徐富星.缺血性肠炎内镜及临床特点.中华消化杂志,2002,22(6):347.

5 杨龙,吕有灵,吕鸣,等.缺血性肠炎的临床及内镜特点研究.中国内镜杂志,2004,10(1):13.

6 Deana DG,Dean P G.Reversible Ischemic Colitis in Young Womenassociation with Oral Contraceptive Use.Am J Surg Pathol,1995,19:454.

猜你喜欢

结肠镜肠炎结肠炎
“结肠炎”背后的亲子关系问题
禽坏死性肠炎和冠状病毒性肠炎的分析、诊断和防控
结肠镜下治疗肠息肉的临床疗效观察
175 例结肠镜诊断和治疗结肠息肉的临床分析
藏医治疗慢性肠炎
藏药六味肠炎灵治疗肠炎临床疗效观察
结直肠息肉应用腹腔镜联合结肠镜治疗的临床观察
减轻结肠镜操作中腹痛的研究进展
鸡坏死性肠炎的诊断与防治
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