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导致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相关因素分析

2018-05-11邬宇美张美平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18年5期
关键词:出血性饮食习惯胃溃疡

邬宇美 邓 乐 张美平

(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内一科 深圳 518000)

人体上消化道主要包括胃、食管、十二指肠、胆道和胰管等器官,所谓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指的就是以上器官出现急性出血情况,属于常见急症之一[1]。因为此类疾病患者发病时的出血量极大,如果不及时展开有效治疗,则极有可能产生休克,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患者死亡。在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时,医护人员首先需要明确患者发病的诱因,以此为根据制定具体的诊疗方案。为了更加全面的了解相关原因,我院特此对2015~2016年急诊科收治的80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具体研究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课题研究对象是本院在2015~2016年我科收治的80例患有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病患。选取的80例病患均满足有关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诊断各项标准,且已经被确诊患病。在以上80例病患中,男性50例、女性30例,年龄在30~75岁之间。此80例患者在一般资料上对比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备可比性。

1.2 方法

对80例病患就诊期间的临床资料展开研究分析,从资料中找出诱发其上消化道产生急性出血疾病的相关因素,对不同性别、年龄病患在上消化道急性出血这一疾病上的发病率进行对比。具体的研究方法为:

(1)借助胃镜检查明确患者出现病变的具体位置;

(2)统计出现急性上消化道出血问题患者病变的位置,计算其在80例研究对象中占据的比例;

(3)统计患者的年龄、性别、生活习惯、饮食习惯等一般资料,分析由此类因素诱发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所占比例;

(4)利用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导致患者上消化道出现急性出血问题的主要原因。

1.3 观察指标

(1)观察引发患者出现上消化道出现急性出血的诱因;

(2)对比不同年龄和性别的患者,上消化道出现急性出血的发病率;

(3)观察患者产生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主要原因。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对实验过程中产生的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通过“例(%)”表示,借助χ2检验。利用P<0.05表述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引发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

导致此80例病患患病的主要原因为:患者患有胃癌、出血性胃炎和胃溃疡类疾病[2]。并且,在患病群体中,男性患病比例高于女性,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见表1。

表1 引发80例病患患病的原因[例(%)]

组别例数出血性胃炎胃溃疡胃癌其他男性患者5023(46.0)15(30.0)7(14.0)5(10.0)女性患者3013(43.4)7(23.3)7(23.3)3(10.0)总比率8036(43.8)22(27.5)14(17.5)8(11.2)χ2值-7.35316.2575.1036.371P值---0P<0.05

2.2 不同年龄患者患病率对比

在研究的80例病患中,青年患者发病率要高于中老年,差异显著(P<0.05),见表2。

表2 不同年龄患者发病率比较[例(%)]

组别例数出血性胃炎胃溃疡静脉曲张破裂胃癌横径动脉破裂食管粘膜撕裂青年患者3317(51.5)13(39.4)2(6.1)001(3.0)中年患者2713(48.2)5(18.5)2(7.4)5(18.5)02(7.4)老年患者206(30.0)4(20.0)09(45.0)1(5.0)0

2.3 诱发患者上消化道急性出血的因素

导致患者患病的主要因素为饮食习惯的不合理性、过度劳累、过量饮酒、药物和心理因素等,见表3。

表3 患者出现急性出血的主要诱因(%)

诱发因素出血性胃炎胃癌胃溃疡过量饮酒10.534.523.6不合理的饮食习惯12.830.137.8劳累过度18.414.25.9药物12.19.77.2心理21.710.124.3其他24.51.41.2

3 讨论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指的是机体屈氏韧带上部消化道,受胆管、胃部、食管、十二指肠等部位病变影响,出现出血。按照出血病因划分,其可以被分为非静脉曲张和静脉曲张两种出血形式。一般情况下,成年人出现此类疾病每年的发病率在1∶1000~9∶5000之间。在各大医院中,消化科是主要接触此类疾病的科室。据相关数据统计分析,90%以上患有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病人,都属于非静脉曲张性出血范围,其中最为常见的就是胃十二指肠部位出现的急性糜烂出血、消化性溃疡并出血、动静脉畸形、糜烂性食管炎等。

通过研究分析可以发现,上消化道急性出血同年龄具有密切关联。其中,青年患者患病率相对较高,但治愈难度较低;中老年发病率较低,但因为老年患者一般具有较多的内科疾病,存在动脉硬化、凝血机制障碍、血管舒缩功能差等问题,一旦患病,病情更加严重,出血量更大,对生命健康的危害性更强。与此同时,诱发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中,以胃溃疡和胃癌为主。从性别角度看,男性发病率要高于女性,且主要是由消化性溃疡引起;女性发病率较低,主要是由静脉曲张引起的破裂出血。而在男性中,以具有饮酒、吸烟和不良饮食习惯的人群为主要发病人群[3]。

正常情况下,长悬韧带和空肠上段是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主要的发病位置,当患者出现此类疾病时,经常会伴有呕血、恶心等临床症状。在本次研究中可以发现,出血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胃癌等患者,其上消化道部位更容易出现急性出血。同时,自身饮食习惯较差、过量饮酒、过度吸烟、心理素质差、长期服用非甾体类药物、过渡疲劳等不合理的生活和饮食习惯,也是导致其出现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重要因素[4]。此外,在本次对80例患者进行研究后提出:男性患者发病率高于女性、青年患者发病率高于中年和老年这一结论,同早期获得的研究成果极为相符,本身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导致患者出现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最主要的原因为出血性胃炎、消化性溃疡,且男性和青年患者发病率最高。

参 考 文 献

1 李晓萍,蒲友敏,屈纪富.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及相关因素分析.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3,13(18):3499~3502.

2 刘元山.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及相关因素分析.中国实用医刊,2016,43(18):21~23.

3 蒙建议.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原因分析及药物治疗.饮食保健,2016,3(7):41~42.

4 敖勇.导致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相关因素研究.当代医药论丛,2016,14(6):4~5.

猜你喜欢

出血性饮食习惯胃溃疡
七种饮食习惯让大脑老得慢
孩子不良饮食习惯可能和遗传基因有关
探讨磁共振增强减影技术在颅脑出血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
远离七种不良饮食习惯
6种“败性”饮食习惯
院前严重创伤出血性休克患者两种液体复苏分析
辣椒素-预防胃溃疡的发生
经血管介入治疗出血性疾病的临床研究
中医食疗治疗慢性胃溃疡30例
奥美拉唑联合黄连素治疗胃溃疡4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