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园班级管理的有效策略
2018-05-10鲍俊丽杨镇
鲍俊丽 杨镇
摘要:陶行知教育思想众多,在学前教育过程中也有很多思想被真真切切的应用,其中“生活即教育”思想在教育教学中应用广泛。在一线教师的教育教学管理中,从一日生活之中我们有很多的教育契机,我们都应该抓住生活之中的各种教育契机,应用于教育管理之中,更好的促进教育教学管理的推进。以班级管理为载体,在管理过程中,我们利用陶行知“生活即教育”思想,紧抓生活中细节,实现幼儿的自主管理、家园管理等。
关键词:陶行知;生活即教育;一日生活;管理
现如今管理的概念深入到各个行业,不仅是企业需要管理,教育行业也是需要管理的,管理理论在不断的实践中被证实其必要性、重要性。在学前教育研究中,管理这一概念近年来也成为了研究焦点,在幼儿园中,首先被提到的是幼儿园管理,这指的一般为幼儿园的发展方向,制度制定等内容,而幼儿园班级管理作为幼儿园管理的下介概念,是幼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提出来的,从中也可以体现出对于实践教育工作者对于班级管理的需求,人们常说的纪律可以说是班级管理的一部分内容,纪律虽然对于幼儿来说是一种外在的约束,但是这种约束对于幼儿的成长与发展是有诸多好处的,相同的,加强幼儿园的班级管理对幼儿的健康成长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了积极作用,这也是促进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手段,所以无论是从幼儿的发展或者是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来说,幼儿园的班级管理都是意义非凡、格外重要的。作为一名幼儿园的老师,我更应该发挥自己的优势,在班级管理中,协调好孩子们之间的关系,发展更好的进行班级管理的有效策略。
一、引题——班级管理之我思
班级管理我的广义的思想概念:有效的班级管理应该能帮助幼儿发展成为最好的自己,成为最好的社会人。狭义的思想概念:我认为能够较轻松便捷的带班,和谐友爱温暖的相处,最主要的是能够“开心”。
管理可以认为是一种纪律,纪律虽然对于幼儿来说是一种外在的约束,但是这种约束对于幼儿的成长与发展是有诸多好处的,相同的,加强幼儿园的班级管理对幼儿的健康成长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了积极作用,这也是促进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手段,所以无论是从幼儿的发展或者是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来说,幼儿园的班级管理都是意义非凡、格外重要的。
二、分析——班级管理之我想
幼儿园中班级划分清晰,一个班级对于幼儿来说就是他们的社会,教学内外的所有事情都是以班级为单位发生的,就目前形势而看,幼儿园班级对于一日活动非常重视,然而对于班级的管理重视程度不够,其实幼儿一日活动与班级管理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班级管理的这对于幼儿的健康成长有着重要的联系,目前班级管理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一)管理“井然有序”
在我上一届刚接任小班时,这么小的孩子刚入园,我也是第一次接触这么小的孩子,一些班级的常规制定总是犹豫不决,例如早来园时是让孩子搬椅子坐在活动区玩,还是让孩子拿地垫坐在地上玩呢?是让孩子每人一盒蜡笔自己保管着画画呢?还是一组一筐蜡笔好操作一些?诸如此类很多事情都没有想明白,而且三位一体也没有统一,所以班级就比较混乱,小朋友都被搞得糊里糊涂的。
(二)管理“高度控制”
一个班级上有个调皮的孩子,教育活动时喜欢摸摸这个小朋友头发,碰碰那个小朋友耳朵,其他活动时基本都是用跑的,多次提醒依然我行我素,还经常闯祸,通常对于此类小朋友我们头痛不已,我也是一样,为了让他不要闯祸,不要给我制造麻烦,也就经常盯着他,让他少玩,管制了起来,其实这样孩子的这种情绪无法发泄,反而适得其反。又一次,我实在是盯得累了,想想算了,只要他不要闯祸就睁只眼闭只眼吧。结果倒让我收获了意外,这个小鹏有在疯玩以后,接下来的活动中集中注意力的时间似乎多了一些。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这样的感受,如果说老师一直管制这样的小朋友很严厉的话,长此以往,肯定会失去孩子的爱待。
(三)管理“教条主义”
在幼儿园的班级管理中,目前很多园做的“很好”的一点就是都有规章制度,例如上课期间不能大声说话,不能随意走动等等,这些制度本身的制定没有错误,这对幼儿产生一定的约束作用,能够有利于他们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对于我们成人来说,这样的规章制度是自然地,我们都知道这是对的,但是对于幼儿来说,他们并不知道这些是什么鬼制度,教师往往通过“说”的方式教导幼儿这样做是不对的,那样做是不对的,幼儿自己根本不知道为什么是不对的,也就是说教师只是简单的通过“说”来让他知道他错了,但是没有通过实际行动让其“体验”错误的“真谛”,这其实是忽視了对幼儿行为体验、自由探索方面的教育。此乃幼儿园管理问题之三。
三、实施——班级管理之我行
在进行班级管理时,我们应该深刻反省自己教育中的不足,通过问题有效反思,找出更好的班级管理方法。在此过程中,我们充分利用陶行知“生活即教育”思想,紧抓生活中的教育契机,并以此来进行幼儿的自主管理、家园共管理等,为有效的班级管理提供了更加便利的道路。
(一)管理首步曲:规则制定
我们必须要让幼儿知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自由与规则是对立而统一的,只有从遵守规则,才能让人人获得最大限度的自由。所以在班级管理终,我们应该制定相对细致的管理规则,包括安全规则、班级常规规则。而规则之外还要制定一些帮助幼儿遵守规则的措施。主要可以:1、在游戏、学习生活中提高幼儿规则意识和能力;2、责任分批进行规则培养:小值日生制度、好朋友兼管制;3、集星制度:表扬必须具体,指向幼儿的良好行为必须明确。但是表扬也要有适度,幼儿已经形成习惯,就无需表扬和奖励,避免表扬成为教师权利控制的工具。
例如我们制定的班级管理常规规则:饭前洗手,有些小班孩子总是忘记,我们便在每天饭前,采取责任实施规则,让小值日生进行监管,小值日表现好的,我们再结合集星制度,让他们更加的有动力实施管理。通过这样的制度制定和实施,我发现孩子们都能够很好的遵守饭前洗手这一规定。
这种方式也可以称之为“以幼制幼”,调动孩子们的管理积极性,从而更好的对孩子的不良行为进行约束,更好的促进了管理的进行。
(二)管理小插曲:情感的投入
良好的关系胜过任何教育,我们要有足够的爱和宽容,悦纳幼儿,要能积极应对幼儿的恼人行为,教育幼儿从错误中学习,对幼儿要有耐心,这促进了师幼关系的友好发展,基于这样的良好师幼关系,老师说的话孩子们更喜欢去听,这是一种自发性行为,而不是单单靠规则制定就能达到的效果。
例如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老师之间的关系非常亲密地,亲密地动作,肉麻的对话,可能你们觉得到了大班这种行为和这些对话有些太夸张,可是我们却习以为常,而且以此来增进并表达彼此之间的感情,提高老师在孩子们心中的明星形象。在这种形象的引导下,我们在班级管理中制定的安全规则:“不要和陌生人回家”,在老师简单的跟孩子们描述时,他们遵守的都很好,都将老师的话视为“圣旨”,因为他们知道老师就是他们的家人,是对他们好的。
(三)管理圆舞曲:家园合作
家庭作为孩子教育的第一环境,对孩子的成长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于幼儿园来说,要想做到教好孩子,就必须得到家长的支持。在幼儿园的班级管理中,也是同样的道理,每个家庭的孩子都存在个性化差异的,教师要想做到更好的班级管理,需要家长参与管理建设中来,因为家长是最了解孩子的,只有得到他们的支持与参与,班级管理才能够做的有声有色,同时也减轻了教师的工作难度,这对孩子的发展也是很有利的。
例如在我们班级中有个孩子,当其他幼儿在玩耍时,他偶尔过去捣乱,当其他同学安静的进行午睡时,他也大声嚷嚷,这给其他孩子造成了一定的困扰。后来我联系到他的家长,让其加入到班级的管理中来,该幼儿的妈妈对孩子很是了解,说孩子出现这样的情况是因为在出现个妹妹导致他心理失衡,认为父母对自己的爱减少了,在家里妈妈当孩子不高兴时,妈妈就会给他更多的关爱,他便会好一些。于是在园内,当孩子表现出不高兴情绪,我便会上去跟他谈话,体现对他的关爱,让他觉得老师是很关注他的。这样每次他都乖乖的很听我的话,在园内表现很好。
通过家长的协调管理,我们班级的状况变得很好,足以见得家园共管理能够促进对幼儿的协调发展,能够促进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发展,于幼儿和教师都是共同利好。
(四)管理终曲:三位一体
再好的管理,再好的关系,都会有一些特殊情况,在进行班级管理的道路上,我们总会发现有一些孩子不遵守班级规则,这也是由于每个孩子发展的个性化差异决定的。在这种个别化情況下的制约下,我们可以采取一定的措施来对待,让孩子们知道违反规则就会对其下个活动受到影响。这样对他们起到一定的警示作用,后续的管理中会更加顺利。
例如班级有个调皮捣蛋,容易犯错误的小朋友,我们也不能置之不理。当这样的小朋友犯了一次明显的错误时,而且这个错误在班级规则之中,也是他认可的,那么我们有时会采取,停止玩游戏的措施,或者在全班小朋友面前表扬遵守规则的小朋友,并且小贴纸五角星奖励,让不守班级规则的幼儿知道得不到五角星是因为自己不遵守规则而造成的。当然应对个别问题不是一时而就的,而是系列性的,接下来的事情就是要跟踪随时关注那个孩子,只要发现他已有良好的行为产生就要及时给与鼓励与表扬。
这只是针对个别问题的一个方法,还有很多,我认为针对不同的孩子要有效的采取不同的措施,我们老师就像孩子的妈妈一样,孩子犯错我们要智取,我们要见招拆招,我们三位老师都要互相合作,经常学习演练智取威虎山。
四、结论
由于幼儿园中的主体对象幼儿年龄较小,个性化差异较大,在进行班级管理时要采取创新的办法,才能够促进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发展。除此之外,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教育环境,幼儿园班级管理应该协调家庭配合,以达到最好的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张亚庆. 做好幼儿园班级管理工作的几点建议[J]. 时代漫游, 2014(1):62-62.
[2]蒋金芳. 初探幼儿园班级管理的方法和策略[J]. 科技视界, 2014(2):249-249.
[3]张燕. 践行行知爱的思想 聆听花儿开放声音——谈幼儿园班级管理新举措[J]. 教师, 2014(7):113-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