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氨氮总磷超标污染环境影响评价及防治对策探讨

2018-05-10阳成贵

环境与发展 2018年3期
关键词:影响评价污染环境

摘要:目前我国水质污染问题严重,通过对河道防治区域不同水深水质进行采样,监测结果显示高锰酸钾含量未超标,而氨氮、总磷含量分别高出国家规定标准,表明氨氮、总磷物质含量超标。而氨氮总磷超标则是水资源富营养化、环境污染的重要指标,对此加强水资源污染防治,降低水质毒性尤为关键。

关键词:氨氮总磷;污染环境;影响评价

中图分类号:X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72X(2018)03-0117-01

DOI:10.16647/j.cnki.cn15-1369/X.2018.03.067

Abstract: At present, the problem of water pollution is serious in our country. Through the sampling of water quality at different depths in the area of river control, the monitoring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ntent of potassium permanganate is not exceeded, while the contents of ammonia nitrogen and total phosphorus are respectively higher than the national standard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ntent of ammonia nitrogen and total phosphorus Exceeded. The excess of total nitrogen in ammonia nitrogen is an important index of eutrophication and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of water resources. It is especially important to strengthen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water pollution and reduce the toxicity of water.

Key words: Ammonia nitrogen total phosphorus; Pollution environment; Impact assessment

我國水质标准对氨氮总磷参数界定规定丰富,氨氮总磷作为影响水体质量重要因素,对此定期监测加强防治意义重大。氨氮总磷物质在人们生产生活中广泛存在,农畜牧业养殖、山林开发等原因导致水资源氨氮总磷超标现象普及。氨氮、总磷等是主要污染物,进入生物体内后阻止氨等元素排出,直接增加了水生生物毒性。为改善人类生活质量,实现环境可持续发展,强化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防控环境污染刻不容缓。

1 监测分析

对水资源污染防治区域展开定期水质监测,继而了解水资源质量。在监测环节,对不同河流分别展开不同水深的水质采样,水深包括≤5m、5m~10m、>10m三个层次,采样点数分别为上层一点、上下层两点、上中下三层三点。确定采样位置主要依据采样便利性原则,对河床稳定,以及顺直河道进行采样。为确保样本监测可行性,未在排污口、死水区取样。对不同地段、不同深度水质进行采样,结果显示高锰酸钾物质指数在1.32~5.66之间,且均<0.6。氨氮含量在0.25~5.11之间;总磷含量在0.12~1.69之间,按照《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规定的GB3838 地表水Ⅲ类功能水域标准,水资源中氨氮、总磷含量≤1.0、≤2.0的规定标准,确定其水样氨氮、总磷超标。其危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水是人体维持新陈代谢的重要物质,饮用污染水源,直接危害健康。其次对工业生产的影响。污染水质不仅降低工业生产效率、质量,同时增加工业水处理费用等,造成经济损失。最后对农、渔业生产的影响。降低农作物产量质量的同时,破坏土壤等生态系统。有害物质增加,会促使水中藻类丛生,溶解氧减少,水体通气差等水富营养化情况出现,鱼类减产同时危及其生长繁衍。

2 水污染治理挑战

2.1 养殖污染

水质污染多为我国三、四线城市河道,且经济欠发达城市的养殖业相对集中,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养殖过程中不能避免会出现水域藻类植物过度生长问题,直接降低水质自净能力,继而引发水质超标问题。大部分的养殖场所都会配置沼气池、污水处理设施等,但在实际经营中,养殖场所排放的污水量往往超出污水治理能力范畴,使其难以达到排污标准。与此同时,各个区域尚未构建完善的工厂审批、监管制度等,导致养殖产业失控,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直接增加了水污染防治区域的治理难度[1]。

2.2 耕地开垦

我国是农业大国,且三四线城市居民主要靠农业耕种生存。随着农作物市场价格的不断调整,山地开发问题越发严重,种植面积的增加,直接加剧环境污染程度。首先生态系统破坏,水资源流量降低,水体自我恢复能力下降。其次农业耕种施肥、农药,破坏土壤质量同时增加磷物质排放,是水资源总磷超标不可忽视的污染源。最后水电站设立,破坏生态系统也会加剧水质污染情况,均增加了水质治理的难度。

3 环境污染防治措施

3.1 注重生态保护

首先积极贯彻国家环境保护相关政策,积极建设生态保护机制。加大水资源保护部门职责,积极构建环境清理责任制,对破坏水资源质量的水面漂浮物、域藻类植物等及时清理,使水资源得到保护。对水电站的建设,严格监管防止出现违章建造情况,并合理控制下游蓄水设施水位。各个水域合理投放鱼类,在捕鱼方面加大对电鱼、毒鱼行为的监管,构建文明养殖体系。其次完善落实环保基础设施,包括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等。污水处理厂的氨氮、磷物质处理技术及处理效率均需达标,加强外围监督力度,确保污水处理厂规范运营,确保水质达标。注重建设污水管网体系,提高污水处理覆盖率,以及水质处理循环利用率。生活、建筑等垃圾处理,需保证设施完善,继而推进无害处理机制,同样加强外围监督,确保垃圾收集、转运规范处理[2]。

3.2 全面治理工业污染

首先需围绕科学发展观等理念,对水污染治理工作规范展开,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积极执行生态发展规划,全面优化产业结构,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治理高效融合,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其次对企业新建项目加强管理,确保其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将其对环境破坏程度降到最低。规定在保护水资源区域内,不得设立任何企业,尤其是水电站、造纸漂染等行业。最后企业在运行中,不得违法排放污水,定期监测氨氮总磷含量,对排放物质含量不符合标准企业开展专项执法,严厉打击不文明生产及破坏环境行为。

3.3 优化监管体系

明确落实水资源防治区域内各个负责部门管理责任,尤其是养殖业管理部门责任,对防治工作负责人进行阶级划分。上级、下级最后到村领导等,都需要提升环境污染防治意识,围绕环境治理法等现行法律法规展开污染防治工作。并积极制定水资源污染防治对策,在对策执行中不仅全面且做到有计划性展开,如针对养殖业污染源的控制,首先优化养殖审批监管,提高养殖场所建设门槛。新建養殖场所不仅要满足当地畜牧行业发展标准,符合污染治理规划,更要确保动物健康,做好禽畜防疫工作,定期进行养殖业环境影响评价。任何新建或改建项目,都需设置配套防污设施,并与主体工程一起施工或使用。强化各个领导负责人执法意识,加大执法力度,加大组织队伍建设,对养殖业严格审核,避免出现养殖回潮情况,将环境污染整治工作进行到底[3]。其次严格管控企业、工厂围绕排污行为,各个区域排污负责部门,都应当加强检查、执法力度,深入了解监管工厂、企业排污情况。积极建设执法组织队伍,全方位检查各个排污企业,对不具备排污处理设施、污染治理设施不达标、污染治理不合理的工业企业,按《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等规定,责令其全面整顿;仍不符合排污治理标准企业,或是不具备排污治理能力的企业关闭或淘汰,严格控制工业污染源。最后对病死的动物,全面展开无害化处理。积极建设无害化处理养殖动物设施,或是临时投放场所,积极倡导居民集中化处理病死动物意识,并确保无害化处理场所规范运营。积极落实奖惩制度,对肆意丢弃、处置病死禽畜,或是制成肉类产品者加大处罚力度,对违法者交由公安机关处理。对积极响应国家政策、举报者给予适当奖励,并通过模范带动大众全面参与污染防治管控工作中来。

4 总结

水资源保护是我国社会发展一直关注的重点,对经济发展、环境治理意义重大。氨氮总磷等有害物质含量超标,会直接降低水的利用价值。而影响水资源氨氮总磷超标的因素多样,如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田污水、城乡垃圾、水土流失等因素都是污染源,介于水的流动,在治理过程中需展开综合治理,避免各项污染事件的再次出现。

参考文献

[1]侯凯, 杨咪, 钱会等. 黄河宁夏段氨氮、总磷及化学需氧量环境背景值研究[J]. 灌溉排水学报, 2017, 36(8):65-71.

[2]饶瑶, 佟洪金, 余涛等. 濑溪河流域泸县段水污染源分析及对策研究[J]. 四川环境, 2017, 36(3):60-65.

[3]王强, 姜瑞, 曾红云. 氨氮污染减排技术与政策研究[J]. 环境科学与管理, 2017, 42(6):18-21.

[4]姜晓雨. 我国农村环境治理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7.

收稿日期:2018-01-12

作者简介:阳成贵(1968~),男,大专,工程师,研究方向为 环境保护。

猜你喜欢

影响评价污染环境
畜牧养殖污染治理难点及处理措施
试论煤矸石治理及资源化利用
建筑施工中的施工污染环境问题分析
城市交通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及预测技术研究
残膜污染防治与可降解地膜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浅谈生物教学中环保教育的渗透
“营改增”对国企税收的影响评价
如何认定污染环境罪的既遂与未遂
公路沿线文化遗产影响评价探析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相关问题研究